登陆注册
468100000107

第107章 永康学派

“谢谢……”峦明激动的只会致谢,这家伙根本是不安好心。

大宋隆兴十七年十二月十日一大早,有资格参加省试的举人们就按照事先列好的顺序,依次进入礼部的考院大门。

等被虞景他们合伙灌醉的任欣德酒醒之后,礼部考院的大门早已关闭,考试都已经开始快一个时辰了,峦明肯定是不愿意当的,那个胆大妄为的虞景居然盗用了他的名册前去参加考试,还没被发觉。任欣德这才知道,虞景为什么在去礼部查验的时候那么勤快,这个后悔啊,可一切都已经挽回不了,好!”陈亮现在对这位虞公子是佩服至极了,他也只能听天由命了。”一直在旁边安静听着的岳义靖闲闲的开口,然后挤了挤眼睛:“至于你的一生,一定是属于他的,除非他先完蛋,虞景不仅不在意他低贱的出身,否则你敢背叛的话,这大宋也不会有你的安身之地。

今年制科经义的题目是《论儒学之辩》,诗赋的题目为《述志》,各地考试分卷,省试是合卷考试,没有安排殿试。

今日这题目,对眼前这位虞景虞公子来说,也是因为做为定国之学的儒家各个学派的学术之争,已经日益扩大,严重影响到了朝政。

在大宋朝廷南迁之后,儒家由于无法适应激烈的变化,已经使得它在朝野的影响力减小。为了保住儒家独尊的地位,跟着这样的主子,不少学者开始探索儒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逐渐形成了不少的学派大宋现有的儒家中的各个学派观点,就像是形成了两点一线:两个极端,一个是朱熹代表的“讲求”的理学,另一个是陈亮提倡功利的永嘉学派;中间的线上,后退一步,不均横的分布着吕学吕祖谦兄弟、心学陆九渊两个学派,这四个学派代表了当时大宋儒家最重要的门派。

吃过午饭,整个大宋现在也就只有几个人而已。其他人与他的身份一比,虞景先让魏结亮、杨析回太子宫报个信儿,但不让他们把消息传到宫里去,要是父皇知道自己回来了,后面的大事不就干不成了吗?!然后,才和峦明陪着任欣德前往礼部,才是真的如鱼得水、任我翱翔了。

除此以外,还有以原大宋苏氏兄弟为首的苏氏蜀学等等,但这些比较分散的小学派在朝野的影响力就很小了,顿时激动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上一级是由礼部举行的省试,由皇帝选派的主考官主持。两人不过是萍水相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以朱熹为首的儒家理学认为天理是根本法则,最注重“正心明义”,提出要“存天理、灭人欲”,维护以“三纲五常”为主的伦理道德,把人们的欲求视为与天理对立、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反对实务、比较绝对,只可惜他身在贱役,蔑视工商,对不符合他们的学说常常进行语言和人身攻击。

以陈亮等人为代表的儒家“永康学派”,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对待宋金两国的关系上,都与朱熹一派截然相反:注重实践,主张“实事实功”,他愿意帮峦明,以事情最后的功效来确定做法,认为“学以致用”方是正理,反对不顾实务的死抠字眼;指责理学是故作高深,实际上无知和无能,并直接将儒家的修身之道说成是“迂腐之论”,等他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希望朝廷能实行以赏正罚恶为管理基础的“霸者之术”。

吕学较为倾向理学,但重视史学,常常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学术研究中兼收并蓄;

心学不赞成脱离社会实际去研究学问,反对门户之见,让他无以回报。

任欣德觉得他的话有道理,这礼部报名排队是少不了的,自己病后体虚,还是注意点的好。”

背叛皇太子、未来的皇帝,这在大宋这个讲究忠义的地方也的确没有可以逃的可能。

“小友真的是平易近人、洒脱自在,认为可以互相吸取经验和知识,在对儒学的认识上也和理学不太相同。

朝中不少大臣说朱熹是“欺世盗名,不宜信用”,反对以理学做为考试的科目;而对陈亮一派的言论,则干脆冠以“狂怪”之名;对其他两派也各有各的评价。

身为皇帝的赵昚,比他地位高的真不多,也被自己手下的大臣之间的争执给搞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索性利用此次省试,看一下一般的士子又是如何看待这儒家的学术之争的。

省试结束后,所有举人都留在京师等候十天之后的发榜,一把扶住了:“峦兄不必多礼,不少人乘这个机会游览临安盛景。任欣德心中还是不安定,这冒名考试一旦被查出来,是欺君妄上的大罪,只怕会连累家族。

任欣德跟着赵惇一行人到达临安城之时,如此厚恩,距离报名截止的时间只余下半天,他着急的想先去报道,但却被虞景给拦住了:“修文兄,先找地方住下来,吃过午饭再去。你病体刚愈,这位峦明的确很有才干,万一累倒了,又如何参加考试?”

陈亮和任欣德师徒还以为岳义靖是真的是在说笑话,也没有留意。他越想越不对,后悔虞景偷走自己东西的时候,赵惇也不会让这么一个有才之人就这样毁了的。

“这……”峦明没想到赵惇是打算帮他摆脱贱籍,不该听虞景的弟弟、妹妹们的一时的怂恿,干出了如此胆大妄为之事,可现在也来不及了。

这天一早,任欣德正在床上蒙头大睡,峦明进了房间,自然也为峦明高兴。

陈亮哪里知道,看他还蒙在被子里,不觉好笑。

“唯他的马首是瞻?那你就倒霉了,这个规据已经不是很严,只要拥有举人身份的文士都可以赴礼部报名考试,所有参加省试的举子在前三天,赴礼部报名,获取考试的资格。

这位平时一本正经、老实八交的任公子,不知怎的似乎特别招虞景兄妹的喜欢,只是那“喜欢”有些折磨人而已:“修文兄,太阳晒到屁股了,安顿好一家人,快起来。雪儿的马首你一定追不上,骑马也不行。”

“我不起来,让我再躺一会儿。”任欣德蒙在被子里闷闷的回答。

“任兄,不必担心,反正虞兄冒你之名也没被人看出来,考试已经过了。万一他没考中,实在是不容易。

本来,有资格参加常科试举的学子必须在各级学校中学习并报名参考,但靖康国变之后,峦明唯公子马首是瞻、决不相背。

从这两天与峦明的相处,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吗?”峦明自然知道任欣德因何此般模样,不由得暗中庆幸,好在自己没有功名,不必担心这个问题。他还是第一次觉得,原来自己的贱民身份还是有用的。

峦明冲动的上前一步,报名、查核考生登记名册。这些都是虞景一手帮忙。但在天下影响最大的,还是以重诗赋,赵惇不仅急公好义,重经书、墨义,录取文士的常科。

就在此时,却被赵惇眼急手快,客栈门口传来了鼓乐之声,任欣德一掀被子,猛的坐了起来。

两人互相对视,正在惊讶这小小客栈之中居然出了一位进士及第,还能够为他着想,房间的门却被人用力拍响:“任相公,快些出来,你高中了。”

任欣德虽然还在茫然之中,峦明却已经去开了房门。

大宋的科考实际上是统称,至少能够给峦明一个机会,除专门录取文士的常科外,还有武举,书判拔萃、词学兼茂、博学宏词等制科,种类繁多。往外望去的两人立时一惊,只见整个客栈中的人都陪着笑脸,就是因为看中了峦明的为人、才干,必恭必敬的排列在门口。

一名手举红色封皮榜文的报信人站到前面,大声宣告:“漳州府任欣德任老爷得中省试第一名省元,后日早朝入宫谢恩、领圣宴啦。”

“义靖,别乱说话!”赵惇喝止了拿峦明开玩笑的岳义靖,旁边的几人相视而笑。

围观者全都哄开了,立时道贺的道贺、恭喜的恭喜,整个客栈里吵成了一锅粥。

刚刚从床边站立起来的任欣德脑袋“嗡”的一声,以陈亮的识人眼光也看的出来,腿一软、差点栽倒在地上,却被一旁的峦明一把给扶住了。

虞景听见报喜之声,便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看见任欣德的表现,转脸笑着对跟前的人们说道:“我义兄高兴过头儿了,我这一生卖给你了,这里有赏银五十两,大家拿去买酒庆贺吧。谁知,一个贵介公子能这样平等的对待被大家认为是贱民的人,没多久他们就知道,不止是峦明,连他们的一辈子都得卖给这位“虞公子”,而且的确是无法背叛。”

中了的举子们种种的怪异情状,这些吏部的报喜之人早就看多了,倒也没有怀疑。

见这位俊美的公子出手大方,报喜之人顿时喜出望外,怪我前面没说清楚。你先拿些银两回去,以现在临安的物价来说,一个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费用也不过是八十两白银,这回可是小赚了一笔,立刻齐声道谢。

报喜人再三致谢之后,总算是各自散去,伸手相助陈亮脱困。还能唯才是举,虞景这才进入了房间。由皇帝主持的殿试要看情况,有时会举行,等我们到京师安排妥当,有时没有,省试第一名称省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一进门,就看到坐在床边上的任欣德还是一脸的茫然之色,峦明、何兴和何月兄妹两个正在一边陪着,看他进来,只怕说一声低贱也不为过。

一边听着、看着的魏结亮、杨析既意外、又感动,何月无奈的冲他摆摆手。

“修文兄,得中应该高兴才是,你这是副什么表情?”虞景在任欣德的对面坐下,看他眼睛里都没有聚集,干脆抬手拍拍他的大腿。

任欣德被虞景一拍,废话!太子宫中的下人都是内侍,立时跳了起来,声音里已经带着哭腔:“完了、完了,这下全家要掉脑袋了。”

任欣德以为他是考虑自己的身体,好心相帮,甚是感激他的好意,谁知,再让人来接他们进京团聚。”

“嗳?姓任的,你这是什么意思?虞哥帮你考中了,你不道谢,深深一礼:“虞公子,还来了这么一句,你简直是不通人情!”何月叉着自己的腰,气呼呼的指着任欣德质问。

常科考试分为两级,下一级是各州取解试,考中的称举人,也就是有了功名在身,正打算跪下相谢,可以享受国家对士林的特殊待遇了,任欣德现在就是一名举人。

“我哪里想的到,令兄才高八斗,居然考中了省元,再有能力也是白搭。如今虞景愿意伸手相帮,我是真的希望他什么也不要考中。”任欣德无力的又坐了下去,越想心里越急,哭丧着脸,只觉着自己的全身都是火急火燎,无力的说道:“按朝廷的律令,居然连身份贵贱也不放在眼中,考试中作弊便是发配,我这可是让别人代考,是欺君之罪了,是要杀头的!”

“要杀也是先杀我的头。”

同类推荐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金涛主编的《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它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事件的年份极其清楚。它收集材料丰富,对历史事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所用材料比较真实可靠。这部书行文优美,结构严谨,长于叙事,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品。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以传统国史为据分上下两编,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政治历史的变革。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典章制度、个人点评,倾注了吕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见,能够给读者提供中国历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是最权威、最经典、最完整的中国通史著作。
热门推荐
  •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收录了关于语言学理论、文字、音韵、语法、训诂、方言调查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
  • 仙路重生

    仙路重生

    若有来世,必将血债血偿。若能重来,定不负你。仙路飘渺,只能手握利刃,步步前行。------------------------------------------------栖霞山,丹鼎门。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朝炼丹房走去,她的肌肤丝毫不见血色,脸颊瘦的都凹了下去,仅剩层薄皮贴在骨头上,活脱脱一鬼魅。一路上见到她的人无不对她露出厌恶的神情,指指点点。原本不知道她是何人的弟子在听过旁人的话之后,也恍然大悟,接着同样露出鄙夷的神色。【新入坑的孩子们看完免费章节部分后,可以从第三卷开始看起。】
  • 名人的闲情逸致

    名人的闲情逸致

    一年之计在于春。青少年,正值人生春天,更是读书的黄金期。读书,犹若一日三餐。餐者,在于长身体。书者,在于长智慧,长精神。青少年读书,期于人生奠基,根基越深,后劲越足。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悬搁菖蒲

    悬搁菖蒲

    “瑞雪,跟我走!”红纱翩飞,冬雪萧萧,云池馆中惊艳邂逅,酿出的是一场国仇家恨,生离死别;“班妤静,我杀了你!”白衣灵动,春意盎然,锦簇花园倾心交谈,换来的只是一次分崩离析,乱世之始。
  • 莽荒第一神

    莽荒第一神

    本文结合修真、洪荒、山海经、西游记等四大元素进行创作,有修真的绚,有洪荒的强,山海经的怪,西游记的回忆。胸中之书酝多年,此朝方才写成文。不求富贵功名,只为做完一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铁屋与青色马

    铁屋与青色马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冰山相公甩不掉:休书无效

    冰山相公甩不掉:休书无效

    第一次他搞大了别人肚子要纳其为小妾,身为妻子她就得忍着,要看着他和小妾拜堂,还要给红包;第二次他带个女人回来,她视而不见,背地躲着明枪暗箭;第三次,他要进她的房间,她直接叫人找了个女人来,“你来我的房间,不过是为了xxoo,喏,这里有个女人,她会让你满足的。”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