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幸福不会光顾那些精神委靡的人 (3)
热忱是造就成功的一种特质
梦涵放学回家,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一句话也不说。妈妈从厨房里出来,才看到低沉着脸的她。知女莫如母,妈妈一猜就知道梦涵在学校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了。妈妈轻轻走到她身边,问道:“涵涵,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跟妈妈说一声。”
“妈妈……”梦涵欲言又止。
“怎么啦?看你小嘴撅得能拴住头小驴儿。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跟妈妈说说,也许妈妈能帮你出出主意。”
梦涵犹豫了一下,停了一会儿跟妈妈说道:“妈妈,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班主任周末的时候让我组织几个人办一期以学习为主题的黑板报。我跟好几个人说了,他们都说周末有事情。其实我知道大家都不想参加,因为周一英语老师要进行单词考试,所以大家都想利用周末时间复习。”
“我还以为什么事情呢?把我们家涵涵愁成这样。”妈妈和蔼地说。
“孩子,有时候我们做事情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当我们说服不了他人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来激发他人心中的热忱,以此来调动他人来跟我们合作,从而获得成功。我们要善于激发起他人内心深处炽热的精神特质,让他们积极活跃起来,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圆满做一件事情而作出充分的准备。”接着妈妈就给梦涵讲了下边的这个故事。
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的史坦·诺瓦克下班回到家里,发现他最小的儿子提姆又哭又叫地猛踢客厅的墙壁。小提姆第十天就要开始上幼儿园了,他不愿意去,就这样子以示抗议。按照史坦平时的作风,他会把孩子赶回自己的卧室去,让孩子一个人在里面,并且告诉孩子他最好还是听话去上幼儿园。由于已了解了这种做法并不能使孩子欢欢喜喜地去幼儿园,史坦决定运用刚学到的知识:热忱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他坐下来想:“如果我是提姆的话,我怎么样才会乐意去上幼儿园?”他和太太列出了所有提姆在幼儿园里可能会做的趣事,例如,画画、唱歌、交新朋友,等等。然后他们就开始行动,史坦对这次行动作了生动的描绘:“我们都在饭厅桌子上画起画来,我太太、另一个儿子鲍布和我自己,都觉得很有趣。没有多久,提姆就来偷看我们究竟在做什么事,接着表示他也要画。‘不行,你得先上幼儿园去学习怎样画。’我以我所能鼓起的全部热忱,以能够听懂的话,说出他在幼儿园中可能会得到的乐趣。第二天早晨,我一起床就下楼,却发现提姆坐在客厅的椅子上睡着了。‘你怎么睡在这里呢?’我问。‘我等着去上幼儿园,我不要迟到。’我们全家的热忱已经鼓起了提姆内心里对上幼儿园的渴望,而这一点是讨论或威胁、责骂都不可能做到的。”
梦涵认真地听妈妈讲完故事,思考了一下跟妈妈说:“我知道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种热忱。其实我们班同学心中也有办一期美好板报的热忱,只是需要我把他人激发出来,对吧?妈妈。”
妈妈回答道:“是的,涵涵。没错。”
得到妈妈肯定的回答梦涵接着说:“我怎样才能激发出他们的这种热忱呢?”
妈妈说:“你自己先想想,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
说着妈妈就进了厨房,继续准备他们的晚餐了。梦涵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思考。过了一会儿,梦涵高兴地跑向厨房,跟妈妈说:“我找到答案了,我明天去学校先在黑板报上画一幅学海无涯的画,班里的同学肯定都很好奇。因为大家都知道黑板报是要周末办的,我提前着手的话,肯定有同学会对此产生兴趣,这样激起他们对这期有期待黑板报的热忱,相信他们会跟我一起共同完成任务的。”
妈妈听了梦涵的想法,点头表示赞同。然后让梦涵跟自己一起准备晚餐,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说道:“我相信,你的努力会点燃你们同学的热忱,相信你们这期的黑板报一定会很精彩。到那时你们的积极行动就会得到报偿,你们就会被成功的喜悦和幸福所包围。”
【智慧背囊】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而居于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热忱。没有热忱,不论你有什么能力,都发挥不出来,这绝不只是一般单纯而美丽的话语,而是迈向成功之路的航标。
努力工作是享受幸福的有力保障
梦涵在妈妈的提醒下,调动了同学们的热忱。同学们的默契配合,使得他们的黑板报提前完成了,因此周日还可以在家跟父母多待一会儿。他们一家三口计划周日去附近的河边钓鱼,这也是梦涵的一个愿望。
但是,吃早饭的时候,爸爸对梦涵说:“涵涵,爸爸跟你说个事儿,你不要不高兴,好吗?昨天晚上接到客户邀请,今天爸爸得去陪一个日本客户打高尔夫,就不能陪你和妈妈去钓鱼了。如果下午有时间,我再过去找你们,好不好。”
梦涵没有说话。爸爸张嘴说话的时候,她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爸爸也有些无奈,就跟妈妈使了个眼色,想让她帮助自己说服梦涵。
妈妈为了调节气氛说:“梦涵知道爸爸辛苦,是想让爸爸休息休息,既然爸爸是打高尔夫,也算是休息了。涵涵,咱们去河边先逛逛,然后等爸爸回来,好吗?”
听了妈妈的话,梦涵才强装微笑与爸爸告别。
等爸爸走了之后,梦涵还在闷闷不乐。妈妈就跟她说:“你爸爸这么辛苦地工作,我们要理解他,支持他。这样他才能感觉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值得。一个人很难得遇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如果再加上咱们对他的理解,他就会更努力地工作,即使遇到了困难和麻烦,一想起咱们的支持,他就会很积极地处理。最终取得成功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梦涵看了看妈妈,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一笑。妈妈停了停说道:“只有努力工作,才是享受幸福的有力保障啊!”紧接着妈妈讲了下边这个故事。
18世纪时,瑞典化学家舍勒在化学领域作出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瑞典国王毫不知情。有一次去欧洲旅行的途中,国王才了解到自己的国家有这么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于是国王决定授予舍勒一枚勋章。可是负责发奖的官员孤陋寡闻,又敷衍了事,他竟然没有找到那位全欧知名的舍勒,却把勋章发给了一个与舍勒同姓的人。
当时,舍勒就在瑞典一个小镇上当药剂师。他知道要给自己发一枚勋章,也知道发错了人,但他只是付诸一笑,只当没有那么一回事,仍然埋头于化学研究之中。
在业余时间,舍勒用极其简陋的自制设备,首先发现了氧,还发现了氯、氨、氯化氢,以及几十种新元素和化合物。他从酒石中提取酒石酸,并根据实验写成两篇论文,送到斯德哥尔摩科学院。科学院竟以“格式不合”为理由,拒绝发表他的论文。但是舍勒并不灰心,在他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以后,根据这个实验写成的著作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舍勒在32岁那年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
听完故事,梦涵感慨道:“舍勒真不幸啊!自己的荣誉被别人抢走了。”
妈妈说:“但是舍勒最终还是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虽然没有得到那枚本属于自己的勋章,但是他努力工作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这些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让他能深深感受到一种被认可的喜悦和幸福。”
听了妈妈的话,梦涵说:“妈妈,我知道了。每个努力的人都能获得幸福,我在平日的努力也不会白费的,相信总有一天我也会实现自己的价值,那时候我也就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了。”
妈妈点了点头,说:“是的。你会和爸爸一样,在努力学习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的。”
【智慧背囊】
幸福常常会垂青于那些为学习、工作和生活努力奋斗的人。
更多地跟生活在一起
梦涵背着钓鱼竿和妈妈在河边溜达的时候,突然接到爸爸的电话,爸爸跟客户打完高尔夫了,开车正在往河边赶。得知这个消息,梦涵很是高兴。于是,本打算回家的母女,停下来坐在树荫下等着爸爸到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夕阳的余晖落在了母女俩身上,一阵微风吹来,带着一丝凉意。望着河中荡起的微波,梦涵和妈妈沉浸在了一种幸福之中。面对此情此景,妈妈想起了一个很久远的故事。
托蒂是个著名电影导演。他原来是一个只知道工作的工作狂,从来不知道珍惜生活中的每一种感动和幸福。后来,他似乎变了个人似的,对于眼下每一刻能够享受的幸福时光,他都会由衷地珍惜。他的改变缘于一位名叫莱娜的年轻女子。
认识莱娜是在一个春天。那时,曾经与病魔作了四年不懈斗争的她坚信自己已经战胜了缠身已久的绝症,并且开始着手计划未来美好的蓝图。托蒂想用一部电影来表现她积极抗病、顽强求生的治疗过程,以此来展示一个被顽症缠身的人是如何学会乐观积极地生活的。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打击突然袭来,从她的电话中,他得到一个很糟的消息。“我的日子不多了,”莱娜在电话中对他讲,“但我希望,我们能共同把这部影片拍完。我愿尽可能长时间地与你们在摄影机前交谈。”
放下电话,托蒂立刻带上摄影师和录音师赶到她家。她正坐在一张藤椅里,微笑着迎接他们。也许由于心情紧张,托蒂一时有些手足无措,她倒显得异常平静。“我享受着每一天宝贵的时光,好像从来没有这么意识强烈地、全身心投入地去体验眼下的一切美好事物,包括我们现在的会面。”她声音清晰愉悦,真诚、坦率地向他们展示着她全部的内心世界。
“现在我才知道,爱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莱娜说,“与我从前想象的相比较,那是全然不同的一种感觉。就连我也有着从前未曾体验到的感受。现在对我来说,那是一种全身心接近、两心相通、静静厮守的美妙感觉。”
在莱娜去世前的几天,托蒂曾经问她:“假如命运允许你再重新活一次,你愿意做些什么呢?”她的回答给他的生活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我愿更多地和我自己生活在一起。每一天都要为自己留出一段可以独处的宝贵时光,更要有意识地去观察体验自我和身处的环境。”
莱娜毫无惧色地告别了短暂的人生,离开了这个世界。与莱娜的会面,开启了托蒂对生活的思索,并从中获得了积极的意义。他已学会不再那样茫然无视生活中的分秒光阴、细微事物了。当雨点洒落在身上时,他会尽兴地在雨中散步;当樱花盛开的美妙时节,他会沉浸在自然中,痛痛快快地捕捉每一缕芬芳,尽情地享受一种孩童般的欢乐。
梦涵再次被妈妈那柔和的声音感动了,她更加懂得了要珍惜眼前的美景和跟妈妈在一起的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梦涵心想:“我不该对爸爸有怨言,他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只要能开心地生活,每一刻都是值得珍惜的。只有珍惜才能感觉到更多的幸福。”
梦涵望了望妈妈,说:“待会儿等爸爸来了之后,我们一定要尽情地玩,难得爸爸有时间陪我们。我要好好珍惜这幸福的时光。”
【智慧背囊】
珍惜生活中每一刻的快乐时光,我们就会多一些幸福储备,少一些生命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