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中的牛肉同样要经过层层把关才能进入餐厅,从牛被屠宰那一刻起,每一批牛肉都有一个温度记录仪,全程记录每分钟的温度,新鲜牛肉必须立即在-18℃时被冷冻,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全程保鲜。
在烹调环节上,麦当劳的每个产品都有电脑严格控制制作温度。例如,麦当劳设定69℃为牛肉烹调安全温度标准,并确保牛肉被彻底地加热到这个温度,以达到肉质安全,锁住肉汁和营养的目标。
在牛肉的加工车间,工人在7℃~10℃的环境下工作,每隔半小时要洗一次手。在这些用巨大铁门相互隔开的车间里,牛肉饼要经过40多项控制指标和检测,只要有15毫米的金属混杂其中,就会立即被金属探测器检出并剔除。
生菜如果放在调理台上2小时未用就必须扔掉;鸡翅出炉后常温保持30分钟未售出的必须扔掉;麦乐鸡出炉后30分钟未售出的也必须扔掉……
从顾客开始点餐到最后将所有餐点交到顾客手中,这段时间要求在60秒之内完成。
从60秒到30分钟,这高难度的动作每天、每时、每刻都在麦当劳上演。所以,厨师们要对各个时段的各种产品的需求量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才不会造成缺货或者浪费。
正是麦当劳如此严格、完整、细致的管理制度,才使得拥有数千家连锁店的麦当劳运转自如,获得巨大的成功,给公司带来巨额利润,也巩固了企业的国际形象。
任何企业的正常运行,不仅需要权责明确,更需要从事工作或者参加活动的人以高度的敬业心把该做的事情落实下去。
责任需要制度的保障,制度是企业实现目标、员工尽职尽责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和限制,相信麦当劳永远也不会有人自动去承担责任。所以说,任何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要有从事工作或者参加活动的人,还需要一定的规范,在企业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企业制度。
不仅如此,企业制度还必须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做到看得见、易操作、责任明确。只有像麦当劳一样,将责任细化到数字中,责任才能得到最到位的落实,也才能获得最好的工作结果。
小题大做才能保证结果完美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小到不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注,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事大到我们用心也无法做好。
马克思十分推崇并在经典著作中多处引用的“马蹄铁现象”,说明了由于事物的内在联系,某些初始条件十分细微的变化,可能对事物的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千军万马中丢了一块马蹄铁,有可能输掉一场战争。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小到不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注,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事大到我们用心也无法做好。”只有小题大做才能保证结果完美。
1984年,张瑞敏刚到海尔时,看到的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员工领不到工资,人心涣散,在厂区打架骂人的、随便偷盗公司财物的、在车间随地大小便的现象比比皆是。公司一年换了四任厂长,前三任要么知难而退,要么被员工赶走。张瑞敏刚一上台,就颁布了13条规定,第一条制度居然是“不许随地大小便”。
198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缺陷。张瑞敏把员工们叫到车间,问大家怎么办,多数人提出,也不影响使用,便宜点儿处理给员工算了。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是800多元,相当于一名员工两年的收入。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他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很多员工砸冰箱时流下了眼泪。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张瑞敏发动和主持了一个又一个会议,讨论的主题非常集中:“如何从我做起,提高产品质量。”3年以后,海尔人捧回了我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正是因为这种小题大做的精神,才激发了每一个海尔人的责任心和敬业心,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使海尔成为当时注重质量的代名词,并从此辉煌至今。
二战期间,驻守索伦港的英军与总部的一次无线电通话被德军截获,因通话中一处保密上的疏忽而“泄露天机”,结果被德军全歼;日军在中途岛战役中,由于用简易密码联系淡水供应问题而被美军破译,以致遭到惨败。诸如此类小事酿大祸的例子不仅在战争中比比皆是,在其他领域中也并不鲜见。1970年,美国进行导弹发射试验,由于操作人员对弹体上的一个螺母少拧了半圈,导致系统失灵,发射失败;1980年,“阿丽亚娜”火箭试射,操作人员不慎将火箭上的一个商标碰落,正好堵住了燃烧室喷嘴,结果耗费巨资的火箭毁于一旦。
我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确只是一些小事上做得不完全到位,而恰恰是这些小事的不到位,带来了一些不可估量的影响。对很多事情来说,执行上的一点点差距,往往会导致结果出现很大的差别。很多执行者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做到了99%,就差1%,但就是这点细微的区别使他们在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卓越的结果,必须从简单的小事情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相类似的,20世纪,世界伟大的建筑师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也是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为什么说细节会成为魔鬼的栖身之地呢? 因为生命中的大事皆由小事累积而成,没有细节的累积,也就没有成功可言。人们如果忽略了细节和小事的存在,就会让魔鬼有机可乘。
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只有重视细节,从小事入手,才能取得有效的进展和实质的突破。现在,有些年轻人眼高手低,只想做大事,而看不起小事。所以,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能做大事的人很少,不愿做小事的人极多。”年轻人要有理想,要有干大事的雄心,但一定要从小事做起,有把小事做好的劲头。因为,把小事做好不仅是一种负责的工作态度,而且小事中往往藏着成功的机会。
从“尽职尽责”到“尽善尽美”
劳动可以促进人们思考。一个人不管从事哪种职业,他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只有这样,追求完美的念头才会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美国作家威廉·埃拉里·钱宁说:“劳动可以促进人们思考。一个人不管从事哪种职业,他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只有这样,追求完美的念头才会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一个敬业的人不仅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还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会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作出优异的业绩。而对待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纵然才华横溢,也会逐步流于平庸。只有在追求尽善尽美的过程中全力以赴,使你的执行力得到不断提高,才能成为公司里的佼佼者。
唐骏是当今IT界的精英。他刚进微软时,担任微软最基层的程序员,成为微软这个大“蜂巢”里千千万万的“工蜂”之一。
微软当时正在开发Windows,先做英文版,然后再由一个300人的大团队开发成其他语言版本。以中文版为例,并不只是翻译菜单那么简单,许多源代码都需要重新改写。比如Word里打完一行字自动换行,英文是单字节的,中文却是双字节,比如一个“好”字,如果照英文版来,可能“女”在上一行末尾,“子”就到了下一行开头。为此,大家不懈努力修改了大半年,才改出满意的中文版。所以最初Windows上市后,中文版过了9个月才上市;到了Windows31,中文版上市时间更是滞后了1年多。
埋头开发10个月后,唐骏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常年雇那么多人做新版本,成本太高;其他语言版本推迟那么久上市,实在是贻误良机。能不能改进一下?下了班,唐骏开始动脑筋,琢磨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半年后,他写出了几万行代码,反复运行,证明他的程序经得起检验,于是去找老板面谈。公司又花了3个月时间进行认证,于是,原先300人的团队一下缩到了50人。凭借这个业绩和表现出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唐骏得到了提升,在微软一直做到微软(中国)总裁的位置,也获得了微软很少颁发的“比尔·盖茨终生成就奖”。
任何一位员工的工作成绩都是他工作状态的最终呈现。那些认为工作只要能够达到最低标准就可以的员工,永远无法把自己和其他员工区分开来,只能一辈子做着最平凡的工作;只有那些像唐骏一样追求“卓越”的员工,才能够最终跻身于优秀员工的行列。NBA的传奇人物“飞人”乔丹曾经说过:“从‘不错’迈入杰出的境界,关键在于自己的定位。”这句话适用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过去,人们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关键是看他是否听话,是否服从命令、遵守纪律。但是现在,优秀的判断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一位公司领导经常表扬一位住家远的员工,称赞他:“虽然家远,但从不迟到早退,当很多人还没有起床的时候,他已经在路上奔波一个多小时了。”但是现在,这位老总极力夸奖的是那些在公司附近租房住的员工,说他们能够保持充沛的体力,所以工作时更加投入,工作质量和效率也更高。由此可见,优秀的标准不是你付出了多少努力,不是你有多辛苦,而是你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你有没有把工作做好。
老板对小张越来越不满意了。可究竟是为什么,连老板自己也说不太清楚。他只知道,小张每次都能把他交代的事情做对,却不能让他完全满意。
有一次,老板让小张帮忙查一下北京主要宾馆的情况,有个重要的客户从新疆过来,老板自然要好好地招待一番。
小张接到任务就忙开了,半天后,小张给老板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20多家宾馆的众多信息,包括宾馆等级、地理位置、服务质量等等。
老板看到这封邮件就皱起了眉头,显然,他不是很满意。他希望看到的是简洁明了的说明,最好有一些小张的建议,比如,哪家宾馆的新疆菜做得好,或哪家的服务比较适合这位客户,但这些老板都没有看到。
可老板又不好指责小张,因为小张确实将老板交代的工作做了,而且已经做对了。那么,恐怕问题就出在小张并没有把工作做好。
工作中有许多小张式的人,他们会对老板交代的任务不打折扣地完成,并且不会发生方向的偏差,也就是能把事情做对,然而,他们还欠缺一点主动性和一点变通能力,还不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把事情做好。
所以,尽心尽力做好现在的工作仅仅是“做对”而已;要想保住现在的工作,不被淘汰出局,就必须做到“出色”;而要想以现在的工作为起点,尽快实现自己的梦想,获得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就必须把工作做到“最好”才可以。
【本章要义】
“差不多”是恶果的温床。
以精细的工作作风,保证工作的“零缺陷”。
将责任细化,责任才能得到最到位的落实,也才能获得最好的工作结果。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小到不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注,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事大到我们用心也无法做好。
从“不错”迈入杰出的境界,关键在于自己的定位。
【敬业精神培养方案】
不说或者少说“差不多”这三个字。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养成用数字来说明问题的习惯。
尝试着将自己认为棘手的问题独自解决。
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工作时全神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