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北京首汽集团以于凯的名字命名了品牌出租汽车车队“于凯车队”。自此,他以争做“礼仪北京、人文奥运”的文明使者为目标,组织同事们开展职业礼仪学习实践活动,像亲人一样对待乘客,与乘客共享美好旅程。
一次,一位外宾坐于凯的车到琉璃厂时,下起了小雨,一身西服的外宾露出了失望的神情。可车刚一停稳,于凯即递过一把雨伞,让外宾喜出望外,打着雨伞不慌不忙地逛完了琉璃厂和古玩城。随后于凯又送外宾到了机场,外宾让他稍等一下。外宾告诉于凯,他是第一次来北京,于凯细致、周到、友好的服务使他对北京和中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想用刚买的一把新伞换下于凯的那把旧伞作纪念。“中国好!北京好!你好!”握别时,外宾用很生硬的中国话说。
于凯就是这样通过出租车这一流动窗口,展示了中国和首都人民的精神风貌。
于凯热心公益活动,积极为社会献爱心。企业组织的捐款、献血等活动,他事事不落。比如,向灾区人民捐赠棉被,他在市场上没买到,便让家人赶做了两床崭新的被子送去。他发挥劳动模范的影响力,帮助车队策划了向“北京的士爱心公益基金会”捐款、“治一亩沙地,还一片蓝天”、免费接送宏志班考生参加高考等公益活动,并带领大家踊跃参加。
于凯在22年的司机生涯中,在岗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用真情架起了一座与乘客相互理解的桥梁,把温暖送给四面八方,体现了出租行业“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的宗旨,赢得了广大乘客的尊敬和爱戴,并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十大明星、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标兵、全国文明出租汽车驾驶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像于凯一样爱岗敬业、全心奉献,这样的人才会得到丰硕的回报,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相反,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厌恶自己的工作、蔑视自己的工作的人,不可能获得上司的青睐和事业上的成功。因为,一个对工作不尽心尽力、只给予轻视的人,是没有任何资本去获得成功的。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有些人负责一些比较重要且引人注目的工作,另外也有一些人负责的是常被人们忽视的工作。假如你正好在从事那些常被人们忽视的工作,你或许经常感到沮丧,并因此忽视自己的职责,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出错,一出错就会销蚀自己的自信。如果你从常被人们忽视的工作开始,逐渐增长才干,赢得别人的认可,赢得做比较重要且引人注目的工作的机会,日后定能成大业。
曾任外交学院副院长的任小萍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组织上安排的,自己并没有什么自主权。但在每一个岗位上,她都有自己的选择,那就是绝不轻视,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大学毕业那年,她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做接线员。在很多人眼里,接线员是一份很没出息的工作,然而任小萍在这个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把使馆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范围甚至他们家属的名字都背得滚瓜烂熟,当有些打电话的人不知道该找谁时,她就会多问,尽量帮他(她)准确地找到要找的人。慢慢地,使馆人员有事外出时并不是告诉他们的翻译,而是给她打电话,告诉她谁会来电话,请转告什么,等等。不久,有很多公事、私事也开始委托她通知,使她成了全面负责的留言点、大秘书。
有一天,大使竟然跑到电话间,笑眯眯地表扬她,这可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没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被破格调给英国某大报记者处做翻译。
该报的首席记者是个名气很大的老太太,得过战地勋章,被授过勋爵,本事大,脾气大,甚至把前任翻译给赶跑了。刚开始时老太太并不接受任小萍,看不上任小萍的资历,后来才勉强同意一试,还表示如果无法使她满意,就要将小萍辞退。结果一年后,老太太逢人就炫耀:“我的翻译比你的好上10倍。”不久,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又被破例调到美国驻华联络处,她干得同样出色,不久即获外交部嘉奖。
其实,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施展才华和加薪晋职的机会,关键要看你是不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你的工作,在工作中是否敬业,是否做到了最好。
要成功,要作出骄人的成绩,要成就事业、创造财富,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使出全部力量,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本质,应该是“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这个“人”就是那些爱岗敬业、不计较岗位得失、能够真正做到最好的人。
许振超: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要想在该行业中站稳脚跟,作出一番成就,就必须具备精到的专业技能,还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2007年9月19日,57岁的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队队长许振超,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他说:“敬业奉献是我一生的追求。”
一名现代工人,如果缺乏爱岗敬业的技能,单凭爱岗敬业的热情,是远远不行的。许振超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以“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立足本职,务实创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自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并模范地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工作品牌。他带领团队按照“泊位、船时、单机”三大效率的标准要求,深入开展比安全质量、比效率、比管理、比作风的“四比”活动,先后六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令世人赞叹,将“振超精神”名扬四海。“10小时保班”服务品牌为顾客提供了超值服务,吸引了全球各大船运公司纷纷在青岛港上航线、换大船。2006年青岛港集装箱达到7702万标准箱,位列世界第11强。
许振超积极响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按照青岛港“管理挖潜年”的要求,多方试验在冷藏集装箱上加装节电器,仅2005年就节约电费600万元,投资回报率达到60%。自2006年以来,他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领衔组织实施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这一技术的国际空白,在全部77台轮胎吊投入使用后,年节约资金3000万元以上,噪声和尾气污染大为降低,接近于零。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说:“为什么会有振超效率?许振超能够将下面的一帮子人领起来。在许振超的带动下,他的绝活、振超效率,80%以上的人都已能熟练掌握,许多工人还掌握了新的绝活。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已不仅是许振超一个人的力量,更是许振超带动下的团队的力量。”
2007年5月,“振超团队”连续6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作业世界纪录。2007年上半年,青岛港集装箱完成吞吐量460多万标准箱,许振超正带领着“振超团队”向全年900万标准箱的目标前进。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要想在该行业中站稳脚跟,作出一番成就,就必须具备精到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专业技能水平对于员工在这个行业中的成长具有关键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专业技能就是实现个人成长的敲门砖,无论你是普通工人,还是推销员,或者是一个电脑程序员、一个建筑工程师,都要以这块敲门砖来打开通往成长道路的大门。简而言之,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专业技能之本而空谈成长。所以,每个人都要使自己的专业技能精益求精,才能成为本行业的尖兵。
许振超的成长经历给我们的启迪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除非你实在厌恶了某个行业,否则最好不要轻易转行,因为这样会让你中断学习,降低效率。每一行都有其苦乐,因此不必想得太多,关键是要把精力放在你的工作上。
你要像海绵一样,广泛吸收这一行业中的各种知识。你可以向同事、主管、前辈请教,还可以吸收各种报纸、杂志的信息。此外,专业进修班、讲座、研讨会也都要参加。也就是说,要在你所干的这一行业中全方位地深度发展。假若你学有所成,并在自己的工作中表现出来,你必然会受到老板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