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作息时间表——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
【故事园地】富兰克林的时间表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一生做了许多了不起的大事。
有人问他:“您怎么能够做那么多的事情呢?而上帝也不多给您一点儿时间呀!”
“呵呵,你看一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富兰克林答道。
富兰克林的时间表是什么样的呢?
富兰克林每天5点起床,规划一天的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要做好什么事?”
8点至11点是工作时间。
12点至13点,阅读、吃午饭。
14点至17点,工作。
18点至21点,吃晚饭、谈话、娱乐、回顾一天的工作,并自问:“我今天做好了什么事?”
朋友觉得,这样的安排未免太程式化,而在富兰克林看来,只有把作息时间规律起来,才能更充分地利用时间,这也是对时间的最好节约。
【智多星的话】
富兰克林的故事告诉我们,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做事情才能更加有条不紊,才能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我们每天的各项活动都能经常以相同的顺序和固定的时间间隔出现,形成规律。天长日久,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将这一系列活动联系起来,这样我们的各种脑力和体力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熟练和容易。
【成长在路上】
现在就给自己也列一张作息时间表吧,尽可能详细。把每天要做的事和分别要花多少时间都提前计划好。比如什么时间起床,洗漱要多长时间,几点睡觉,等等。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才能更好地抓紧时间,做更多的事。
表都填好了,下面就看你的行动了。我们可以把这个表贴在家里你认为最醒目的地方,邀请爸爸妈妈做监督员,从现在开始,就按照计划的内容不折不扣地执行吧!
【脑筋转不停】
想一想,完成下面的填空。
医生说:时间就是( )。
农民说:时间就是( )。
工人说:时间就是( )。
军人说:时间就是( )。
我们说:时间就是( )。
……
早晨知新,下午温故——利用好黄金时间
【故事园地】兰兰的困惑
兰兰是个做事特别认真的孩子,可不知为什么,做一件事,她常常花了很大的工夫,却只有很小的收获。
比如,兰兰尽管每天都要学习到晚上十点多才休息,可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每天中午不休息也要背诵课文,可一篇课文背了一个小时,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记住。
兰兰为此苦恼极了,她把自己的苦恼说给同学听,兰兰这才发现,
原来和自己一样不懂得科学安排时间的同学还不在少数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应该怎么办呢?
【智多星的话】
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作息时间,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一般人的大脑每天有四个记忆高潮。
一是早晨起床后,这时大脑没有记忆干扰,认记印象清晰,适合记忆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内容。
二是上午8~10点,这时人的精力旺盛,适合记忆大量需要识记的内容,比如生字、单词等。
三是下午6~8点,此时是一天记忆的最佳时期,适合对各类知识做综合的记忆和回顾。
四是临睡前的1小时,适合记忆精确性高、容易出错的知识。
等车的时间用起来——把零碎时间收集起来
【故事园地】时间也有边角料
乐乐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爱玩爱动,兴趣广泛,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素描、航模、体操三个课外兴趣班,有意思倒是有意思,只是没几天他就开始抱怨时间不够用了。
这天,乐乐放学回到家里,发现客厅竟然完全变了个样。洋溢着异域风情的花布大的大、小的小,分别变成了一块块的窗帘、桌布、沙发套……乐乐知道,这又是妈妈在玩创意了,这一次可能是为了配合春天的到来,让家里也来个万物复苏,哈哈。
事实证明,乐乐的判断准确无误。只是这一幅幅夸张美丽的花布并不是工厂制成品,而是在妈妈的飞针走线下完成的,材料竟然就是自己的小袖套、旧书包,还有爸爸烂了好几个窟窿的破T恤等家里所有扔在储藏间里的废弃边角料。这让乐乐大跌眼镜,不过,不得不承认,妈妈做得非常不错。
“想不到吧!呵呵!”妈妈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省钱不说,也显得特别,对不对!”
“妈妈,你怎么想到的,看起来真的不错!可是我,唉……”乐乐叹了口气羡慕又无奈地说:“我每天忙个不停,却没有一件事做得让自己满意,妈妈,我的时间总是不够。”乐乐有些为难地说。
“乐乐,你想过时间也有边角料吗?如果把它们也利用上呢?”妈妈神秘地眨着眼睛。
“时间的边角料?”乐乐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智多星的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时间的边角料吗?就像一块块的废布条、旧衣料,时间也是有长度的,时间的边角料就是那一小段一小段常常被我们废弃掉的零碎时间。比如,上学路上堵车的时间,坐在桌边等待妈妈开饭的时间,晚上洗完澡等着头发干的时间……这些时间你注意过它们的存在吗?零碎的时间人人都有,每天都有,就好像是衣服的边角料扔掉了就成了垃圾,收集利用起来却又可以变废为宝。
回想一下,平常你的零碎时间常常出现在:
的时候;的时候:
的时候;的时候。
【习惯小锦囊】
每个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我们拿着剪刀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片段和区域。朱自清先生说:“时间是有脚的。”可不是吗?常常一不小心,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就会溜走,我们非得紧紧地抓住才行。怎样用好这些零碎的时间呢?很简单,用点心就可以。这里有几个方法可供借鉴:
1做点准备,找到零碎的内容把零碎的时间填满。比如,可以把需要记忆的单词、生字、公式等,抄在小本子里或小纸条上,装在口袋里,等车、排队的空闲时间拿出来看,三五分钟的小时间就可以记住不少东西。
2用零碎的时间帮自己调整状态。比如,刚做完一道很难的数学题,不妨就给自己放一段好听的音乐或是照顾一下家里的花花草草,这样既得到了休息,也没有浪费时间。
3没有条件用眼和用耳的情况下,思考也是对时间的利用。比如,没有开灯的长途车上,喧闹的下课时间,不妨想想自己在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可以给自己做个短暂的计划,等等。
【成长在路上】
你还想到有其他方法可以使零碎时间得到很好的利用吗?把它们写下来,并试着实行,你会成为时间的主人。
我常常用的时间:
我常常用的时间:
我常常用的时间:
不和马比速度——做事不一味图快
【故事园地】齐景公的故事
一次,齐景公到东海游玩。突然,一名役使飞马而至,向齐景公报告说:“丞相晏婴病重,危在旦夕,请大王火速赶回。”
齐景公十分焦急地高声喊道:“快快准备好车良马,让车夫为我驾车火速回去!”
车夫驾车跑了大约几百步,齐景公嫌车夫驾车太慢,就自己驾车亲自赶起车来。
他驾车行了几百步,又嫌马不努力前进,就自己徒步跑开了。
【智多星的话】
《论语·子路》里有一句著名的成语:“欲速则不达。”意思是说如果只是主观性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反而会达不到目的。故事中的齐景公正是犯了这个错误。他想快点赶去看望丞相的心情是迫切的,可显然,无论他跑得多快,都无法和马的速度相比。成语“南辕北辙”和“揠苗助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主观想快是一方面,可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符合规律,才能真正快起来。你想用积木垒一个高高的宫殿,你垒得非常快,可结果,你刚转身大声喊着请大人们来观看,积木就“啪”的一声倒了。这是谁的错呢,当然只能怪自己,总是一味图快,每一层都是随便地摞上去,积木自然站不稳。
【习惯小锦囊】
一味求快,往往导致目的与结果背道而驰。本来,我们想要收获一个金灿灿的秋天,可最后捧在手里的却只是几根干瘪的麦穗。要放慢速度把事情做好,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做法:
首先,要克服急躁心理。做什么事都不能乱了方寸,要稳住阵脚,有条不紊地进行。比如,洗碗时光图快,就不能把碗洗干净,如果餐厅里的工作人员清洁餐具时也是一味图快,顾客的健康就无法得到保证。
其次,做事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事情再急,也不能违背规律,遵循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更快地达到目标。为了早点收到粮食就把小苗拔高的做法,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成长在路上】
想想看,下面谁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快。
1.快迟到了,不等红灯变成绿灯,小刚就见缝插针地冲过了马路。
2.负重登山的人常常选择走折尺形的路线。
3.每次写作业,小明总是争取一次做对。
【脑筋转不停】
“快”和“慢”有时真是一对矛盾。有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要做和时间赛跑的人”,又有人说“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小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待做事快慢的问题呢?
保持书桌整洁——把不必要的时间花费筛除掉
【故事园地】乐乐的红领巾
临出门了,乐乐又急急忙忙转回身:“我的红领巾呢?今天要升国旗呢!”
乐乐冲进自己的小房间,把书桌和床铺都找了个遍,可连红领巾的影子都没有看见。上课时间就要到了,他不得不悻悻地背起书包往学校赶。
爷爷继续在家里帮乐乐找,终于在鞋架上发现了红领巾,他急忙向学校赶去。
【智多星的话】
有研究表明:每个人每天平均会找28分钟的东西。那么一年下来,我们就有两个星期的时间在没日没夜地找东西。如果平时我们就做好书桌和房间的清理工作,我们花在找东西上的时间就可以大大减少。法国《兴趣》杂志曾列过一份有趣的生命清单显示,人一生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概是7年,闲聊用去6年,共要生将近4年的气,2年半的时间都在打电话,等人回电话就要花上14周,还有2年半的时间我们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
想想看,这其中哪些时间花费是可以缩短或者完全剔除掉的呢?
【习惯小锦囊】
剔除不必要的时间花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首先,做一件事情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有这样做的必要。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不如放弃不做。比如闲聊、看无聊的电视剧。
其次,做事要有条理,有条理地做事看起来是耽误了一些时间,不如把东西到处乱放来得快,可实际上却是在帮我们节省时间,至少一年下来两周找东西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用来干点别的更有意义的事。
【成长在路上】
想想看,下面的做法是否可以帮助我们把不必要的时间花费剔除掉?
1.定期清理杂物,保持桌面整洁。
2.等电话的时间拿本书来读。
3.放学的时候不在路上打闹、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