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应试指南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播音、节目主持人才的迫切需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日渐成为广大应届高中毕业生踊跃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从1997年扩大招生规模(由过去每届招收新生50名扩大至100名)以来,平均每年有3千左右考生报考,而且考生的文化素质和高考录取分数出现逐年上升的喜人景象:1998年,500分以上的录取新生占录取总数的35%左右;1999年,占到55%,500分以上的新生的平均分数为527分;全体新生平均录取分数504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录取分数中多年来一直高居榜首。
与其它艺术类专业一样,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也需要在高考之前进行专业素质考试,以检验考生是否具备进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习、深造的基本专业素质和专业条件。那么,考生应如何准备和参加专业考试?下面,就做一下介绍。
一 对考生的专业要求
专业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基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音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的是普通话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按国家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含县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水平(此要求列入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颁岗位规范,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合格证书上岗)”国家将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一级是标准最高的一级。其具体要求是:“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因此,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的普通话语音面貌应该是标准的、规范的。
第二,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
有声语言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播音员、节目主持入主要的工作手段。因此,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具备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清晰的口齿包括发音器官的健康、正常和有效,如唇、舌、齿等运用的灵活、有力;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到位、正确;发音咬字不含混、不脱噜、不吃字等等。圆润的嗓音,包括音质悦耳且有一定的明亮度和声音弹性,有较自如的气息状态,包括声音不干、不涩、不沙、不哑、不噪、不弱等等要求。
第三,较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考生应具备透过文字语言表面感悟文字语言深层意韵的能力,对所播和所说的内容都应做到有感而发,情动于衷,声情并茂地表达,使朗读、朗诵、评述、主持都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感、言之有序、言之有色、言之有味,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第四,较敏锐的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
通过考试,还要考察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应变能力。如,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并驾驭文字语言的能力(指定稿件朗读);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语言、构成腹稿提纲,并状态自如地加以表达的能力(即兴评述);在短时间内改编文字稿件并用口语加以生动表达的能力(改编主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回答主考的提问、灵活应变的能力;以及强行记忆的能力,等等。
第五,较好的形象、气质条件和综合文化素质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社会公众形象。特别是电视播音工作者,其容貌、形象、气质、身材等因素就更为重要。因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考生形象、气质等条件的要求相对也要高一些。形象的基本要求是上像;气质的基本要求是不俗。整体形象上要落落大方,有亲和力。总之,考生通过各项考试要能够体现出较出色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潜质及可塑性。
二 如何准备和参加专业考试
有的青年朋友由于不了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可能会把考试想象得很神秘或很难,其实不然。在具备了一定的基本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再了解、熟悉了考试的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之后,考试就会比较容易进行了。
1指定稿件朗读
这项内容, 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语音面貌、发声状况、能力和基本的朗读能力。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清楚、顺畅、生动。指定朗读的稿件是一篇几百字的以叙述为主的短文。
1)稿件的准备
考生拿到稿件后约有10—15分钟的准备时间。稿件的熟悉和准备是考试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有方法可循的,一般可通过“读——想——诵”这样三个阶段来完成。下面以“九龄女童勇追歹徒”为例加以说明。
例稿:九龄女童勇追歹徒
当许多成年人面对歹徒腿软气短的时候,年仅9岁的小女孩刘聪却“穷追猛打”,将歹徒抢走的书包又夺了回来。这件事不仅令刘聪的妈妈吃惊,也感动了当时在场的围观者。
8月13日早晨, 正在家度暑假的前门小学三年级 学生刘聪骑着儿童自行车, 随妈妈到丰台洋桥早市买 菜。妈妈看上了一个小摊的圆白菜,就把放着钱包的书 包挂在刘聪的车把上,蹲在摊前全神贯注地挑起菜来。 这时,一个瘦高个儿男人迎着刘聪走来,擦肩而过时, 他趁刘聪不备, 突然从车把上摘下书包,撒腿就跑。当 时刘聪的妈妈正在旁边挑菜,周围的大人们被这一幕惊 呆了,谁也没有要替她讨回公道的意思。刘聪来不及多 想,扔下车奋起直追!
在一个卖鱼摊前, 不知后有“追兵”的歹徒停了下 来,正欲查看自己的“战果”, 小刘聪赶上来了, 即劈 手夺过歹徒手中的书包, 因为用力过猛, 几乎摔倒在 地,等刘聪站稳脚跟, 歹徒已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再说刘聪妈妈挑好菜一回头, 女儿和书包都不见 了,她焦急地寻找,却见小刘聪拨开人群向她走来,小脸煞白, 眼泪汪汪, 手里紧紧攥着那只书包…… 昨天下午,记者找到了刘聪的妈妈,她说,刘聪从小就特顽皮,长大了跟假小子似的,爱踢足球,平时无 意中与同学有个磕磕碰碰的, 回家从来不说,遇到歹徒 这还是头一回。记者问刘聪的妈妈现在有没有后怕,她 说:“不怕。无论男孩女孩,大人小孩,遇到坏人时都 要有一股正气,一股勇气。勇敢就不会输给坏人。”
读:拿到稿件先不要急于出声朗读,而是要精力集中地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一 二遍。因为未经仔细分析、理解、感受的出声朗读,会形成先入为主的不准确的声音印象,它会对后面考试时的朗读产生消极的前摄抑制。读了一 二遍之后,应能迅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把握文章层次脉络。如例稿“九龄女童勇追歹徒”讲述了九岁的三年级小姑娘刘聪在早市上遭抢后临危不惧,勇追歹徒的事迹。全篇共有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大层次(第一段为第一层次、第二 三 四为第二层次,第五段为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文章的导语部分,概述了事件的主要事实;第二层次具体讲述了事件发生的详细过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层次,是文章的结尾部分,补充说明了小学生刘聪的品质和其母亲对这件事情的感受。
读,是为了了解内容的同时,明确文章起承转合的逻辑,为表达的清楚、顺畅、生动和语气的承接转换找到依据。
想:是指定稿件朗读考试的准备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考生对朗读内容进行思考和感受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稿件认识的深化的过程。
想主题——深入感受稿件主旨意蕴。准备稿件不能只知道了说了一件什么事,还要明确事件当中孕含着什么情与理,这就是主题,即稿件的中心思想、精神实质。“九龄女童勇追歹徒”一稿通过九岁小学生刘聪,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典型事例,赞扬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凛然正气和见义勇为的社会新风,事情发生在一个九岁女童的身上更是让人感奋不已!深入地分析和把握主题是准备朗读表达的关键。
想目的——明确朗读的社会意义。朗读是有目的有声语言传播活动。目的,是朗读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和意义。虽然是考试,但是,也要把其当成目的明确、意义不凡的传播活动。想一想朗读的目的,会进一步激发和调动起考生本人积极甚至强烈的朗读欲望。一般而言,朗读者朗读的目的与稿件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一致的。作者采写小学生刘聪的目的为了弘扬正气,使更多的人学习刘聪,争做社会新风尚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这也正是朗读者通过有声语言传播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使人们通过听你的朗读受到震动、激励和警醒。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为成功的朗读奠定了基础。
想对象——建立积极的交流状态。朗读除了是有目的有声语言传播活动,同时也是有明确交流对象的传播活动。结合具体内容想一想朗读接受的具体对象,有利于朗读目的的实现和使朗读生动可感。可以把主考老师当成自己朗读接受的听众和对象,设想他们听到你的朗读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对他们将有什么积极的作用等等,用以调动自己的感情和朗读欲望。
想重点——找到主题目的的落脚点和与对象交流的共鸣点。任何文章的内容都不是没有主次、不分轻重的。朗读者在进行朗读准备时,还必须明确文章中哪些词、句、段、层次更重要些,哪些属于次要的部分。如例稿中的第二个层次中叙述了小刘聪勇斗歹徒的过程,集中反映了她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优秀品质,这个层次就是全篇的重点层次,而第三段详细描写了她的具体表现,又是重点层次中的重点段落。另外,在其它那些非重点层次段落中也有直接赞扬小刘聪的词语,也都属于重点部分,理解、感受和表达时都要给予突出、强调。
想基调——把握准备稿件朗读总的感情色彩和态度倾向。准备稿件的最后,还要想一想这篇稿件应以什么样的总的感情色彩和态度倾向加以表达,是热情赞扬的,还是严肃郑重的;是说服规劝的,还是严厉批评的;是深切缅怀的,还是深情回忆的……等等,如例稿的朗读的基调就可以概括为热情赞扬、肯定提倡的。恰切的基调是朗读的方向,把握准了总的基调,朗读就像航标指引下的航船,把正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