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老马的这个“哦”表示郁闷,因为他显然已经为这事被许三多纠缠了很久。
许三多不理他,接着说他的“明白”——那条狗要是一会儿顺着跑,一会儿逆着跑就好了。
老马明显是噎了一下:“为……什么?”
“因为……反正在圈里,反正得跑圈,这样有意思一点……”许三多被老马瞪得有些发毛,顺时针、逆时针地划着手指,“这样跑不容易晕……跑圈嘛,很容易晕的。”
老马小声地嘀咕:“我服啦。”
这是一组令无数观众为之喷饭的对话,镜头后每一次许三多的顿悟都让人大跌眼镜,很想替老马打他几拳,但是估计老马一定舍不得,因为老马一直说,“要团结”。看许三多,也许我们会无奈、会叹息,甚至会和老马一样无可奈何地苦笑。可后来,很多人用“逆时针的狗”这个词来形容许三多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我们的确可以对此一笑而过,但如果深入思考的话,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老马的例子很明显,任何一个人都会轻而易举地想到这是在讽刺许三多。可是许三多却是一个“逆向思维”的人,按正常人的逻辑习惯无论如何也推导不出来的结论,他都能够爆料出来,让人闻所未闻,吃惊非小。
当然,我们经常以自己的思维去推度别人,觉得只有以自己的思想为核心的理念才是正确无误的。而实际上,那些被我们奉为圭臬的思想,或者说我们所最惯常的思维其实未必就是对的,至少未必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而那些有成功潜力的人往往能够突破思维的常规,反常用计,在“奇”字上下工夫,用出奇的招数,赢得出奇的效果。
亨利·兰德平日非常喜欢为女儿拍照,而每一次女儿都想立刻看到父亲为她拍摄的照片。于是,他就告诉女儿,照片必须全部拍完,等底片卷回,从相机里拿下来后,再送到暗房用特殊的药品显影。而且,副片完成之后,还要照射强光使之映在别的相纸上面,同时必须再经过药品处理,一张照片才能完成。他向女儿做说明的同时,内心却问自己说:“难道没有可能制造出‘同时显影’的照相机吗?”对摄影稍有常识的人,听了他的想法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哪儿会有可能。”并列举一打以上的理由说:“简直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梦。”但他却没有因受此打击而退缩。最后,他终于不畏艰难地完成了“拍立得相机”。这种相机的功能完全依照女儿的希望设计出来。兰德企业就此诞生了。
“拍立得”相机正式投产后,要如何宣传和推销这种新式相机呢?经过慎重考虑,兰德请来了当时美国颇有名望的推销专家——霍拉·布茨。布茨一见“拍立得”顿生好感,欣然受命担任负责营销的经理。迈阿密海滨是美国的旅游胜地,每年来此度假的游客成千上万,精明的布茨认为这里是理想的推销场所。他专门雇佣了一些泳技高超、线条优美的妙龄女郎,让她们在海滨浴场游泳时假装不慎落水,然后再由特意安排的救生员将其救起。惊心动魄的场面引来了许多围观的游客。这时,“拍立得”相机立刻大显身手,眨眼工夫,一张张记录当时精彩场面的抢拍照片展现在人们面前,令游客惊讶不已,推销员便趁机推销这种相机。就这样,“拍立得”相机迅速由迈阿密走向全国,成了市场的热门商品,畅销不衰。公司因此生意兴隆,名声大振。
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要通过不断发明创造、改进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等方法来获得主动权,即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的事。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似乎能想到的竞争招数都已出齐,然而,仍有人灵机一动,新招数不断出现。
200多年前,法国医生拉哀奈克一直希望制造一种器具,用来检查病人的胸腔是否健康。有一天,他陪女儿到公园玩跷跷板,偶然发现,用手在跷跷板的一端轻敲,在另一端贴耳倾听,竟能清楚地听见敲击声。这位医生得到启发,回家用木料做成一个状似喇叭的听筒,把大的一头贴在病人的胸部,小的一头塞在自己耳朵里,居然能清晰地听到病人的胸腔发出的声音。这便是世界上第一部听诊器。
这些具有创造力的人无疑是聪明的,但并非天才。他们所面对的启示别人也能遇到,只不过他们的头脑迸发出了灵感的火花,而别人依旧茫然。在人类无限的心智和宇宙的无穷大智之间,创造性的想象力是直接的桥梁。所有宗教上所谓的启示和所有发明领域中的基本定律、新原理、新法则,都是借助创造性的想象力才发现的。
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正是区分天才和凡夫俗子之间的能力的标准。愈常运用创造力,创造力愈对潜意识以外的原创因素有更敏锐的感受力和接受性;而且,愈常运用创造力的人,会愈仰赖创造力。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和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培养了一种“习惯”——善于借助创造性想象力的能力,而这习惯恰好便是对于定式思维的一种突破。
所以,做一只“逆时针奔跑的狗”,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能够突破定式思维,不按常理出牌,时常灵光一闪,从习惯的包围中“突围”出来,必将创造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压力下寻求希望
钢七连被整编了,战友都走了,只剩下许三多和连长。偌大个连队,瞬时空空如也,除了黑暗就是寂静,还有漂浮在空气里的压抑,几乎要把人压得喘不上气。它似乎又在体内向外膨胀,但又找不到溢出的缝隙。
许三多在那一晚,精神经历了一番前所未有的磨砺。从进入钢七连的那一天起,许三多就在承受着超过他人数倍的压力。从史今退伍,自己被逼当了代理班长,到战友陆陆续续地复员、调离,许三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重创。今天的自己,又该何去何从?许三多感觉自己被掏空了,哪怕是一棵小小的稻草都有可能将自己压趴。
伍六一临走时留下的明信片就在手边,他说:班长说,顶不住了就给他写信。许三多想了又想,终于落笔:“班长,六一说顶不住就给你写信,我早顶不住了……”
怔了一会儿,又换了张信纸:“六一说顶不住就给你写信,不知道该不该写,因为我不知道还能不能顶住……”
最后,许三多收起了信纸,放弃了写信的打算,他说:“那天晚上明白一件事,顶得住和顶不住是个选择题,我们没有选择顶不住的权利,这个答案在入伍第一天就已经定下了。”
许三多知道自己别无选择,他只能挺起不算宽阔的胸膛,直起不算挺拔的脊梁,逼着自己去担当。士兵就应该这样,优秀的人也应该这样。
压力一定存在,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以一颗坚强的心去面对,就像成才说的:“世界上没有能喝的人,只有能扛的人。”扛起来了,就能挺过去;扛不起来,就很有可能一败涂地。
试问,哪一个成功者不是承受了各方的压力,最终超越压力,甚至将压力巧妙地转换为动力而获得成功的?
2004年雅典奥运夺冠之后,刘翔的身上满载着荣誉的光环,采访、签名、会客、广告的拍摄,等等事宜几乎占满了他训练之外的全部时间。他每天都在疲累中度过,只能睡五六个小时,连剪头发都要问理发店隐不隐蔽。用刘翔自己的话说:“成了奥运冠军,我没了自由。”有人怀疑,这样忙碌的生活,刘翔还能有系统的训练吗?在安徽合肥举行的全国田径大奖赛,他的成绩是13秒44。有人就很失望,说刘翔退步了。
刘翔平静地面对着生活的改变,虽然他也感觉到成名的疲惫,但是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人不可能逃避压力,如果无法避开压力,就只能学会去承受。雅典奥运会的金牌让刘翔成为焦点,这已经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他只有接受它。在适应外界压力的同时,刘翔努力使自己在这样的压力环境下,还能专心低调训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接近自己心中的目标,在训练中提高效率。对于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意义不大的,他能推就推掉,实在推不掉的,他也就抱着快乐的心态把它们完成。他很清楚,自己是个运动员,他的目标是破世界纪录。很快,刘翔便给了人们一个满意的答卷,2006洛桑大奖赛,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并没有因成名而累,相反却将成名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卓越。就在不久前,罗伯斯以12秒87的成绩打破了刘翔的世界纪录,刘翔依然淡定地说:“等到奥运再见分晓。”就这样轻松地将压力转给别人,在刘翔的心里,也许已经计划好了一场超越。他懂得如何不为压力所累,因为路在远方!
“我是刘翔,我相信。”朴实中带着自信的言语,又怎能让人怀疑呢?
在现实中,你是否还在为自己的小成绩而沾沾自喜?又是否为自己的小错误而引咎自责?别让这些过往成为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只要你把心态放平,扎扎实实地继续努力,在本职岗位上才能终成大器。勇敢地承受压力,利用压力,让自己重新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