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神奇美妙的印象突然闪电一般地袭入一位艺术家的心灵。但是他不想立刻提起画笔,将那不朽的印象表现在画布上。这个印象占领了他全部的心灵,然而他总是不跑进画室,埋首挥毫。最后这幅神奇的图画会渐渐地从他的心灵中消失!一个生动而强烈的意象、观念突然闯入一位著作家的脑海,使他生出一种不可阻遏的冲动,想要提起笔来,将那美丽生动的意象、境界移向白纸。但那时他或许有些不方便,所以不立刻就写。那个意象不断地在他脑海中闪烁、催促,然而他还是喜欢拖延。后来那意象会逐渐地模糊、褪色,终至整个消失!
为什么人的这些印象、灵感是如此来去无踪,当它到来之时,是这样的强烈而生动;当它离去之时,是这样的迅速而飘忽?就因为这些印象到来之时,原本要求我们在当初一刹那的新鲜、灵活时,立刻就去加以利用,不然就会逝去。
拖延往往会生出一些悲惨的结局。一个人身体不好,应该就医,而拖延着不去就医,以致病情严重,竟或不治,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也为数不少吧!拉尔上校正在玩纸牌,忽然有人递了一份报告说,华盛顿的军队已经进展到德拉瓦尔了。但他只是将来件塞入衣袋中,等到牌局完毕,他才展开那报告。待到他调集部下出发应战,时间已经太迟了,结果是全军被俘,而他自己也因此战死。仅仅是几分钟的延迟,就使他丧失了尊荣、自由与生命!习惯中最为有害的,莫过于拖延,世间有许多人都是为这种习惯所伤害,以致造成悲剧。
塞万提斯说:“取道于‘等一会’之街,人将走入至‘永不’之室!”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警惕“时间窃贼”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说过:“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除非严加管理,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时间如同金钱,愈是懂得利用的人,愈感觉它的价值;愈是缺少的人,愈感觉它的可贵。问题是当我们富有时,往往不知如何利用而任意挥霍,真正需要的时候,却已经所余无几了。
据时间管理学研究者们发现,人们的时间往往是被下述“时间窃贼”给偷走的。
1找东西
据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职员做的调查,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6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对付这个”“时间窃贼”,有一条最好的原则:不用的东西扔掉,不扔掉的东西分门别类保管好。
2懒惰
对付这个“时间窃贼”的办法是:使用日程安排簿;在家居之外的地方工作;及早开始。
3时断时续
研究发现,造成公司职员浪费时间最多的是时断时续的工作方式。因为重新工作时,这位职员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后才能在停顿的地方接着干下去。
4惋惜不已或白日做梦
老是想着过去犯过的错误和失去的机会,唏嘘不已,或者空想未来,这两种心境都是极浪费时间的。
5拖拖拉拉
这种人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其实他们本来能完成任务而且应转入下一个工作了。
6对问题缺乏理解就匆忙行动
这种人与拖拉作风正好相反,他们在未获得对一个问题的充分信息之前就匆忙行动,以至于往往需要推倒重来。这种人必须培养自己的自制力。
7分不清轻重缓急
即使是避免了上述大多数问题的人,如果不懂得分清轻重缓急,也达不到应有的效率。
区分轻重缓急是时间管理中很关键的问题。许多人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完全不考虑完成某个任务之后他们会得到什么好处。这些人以为每个任务都是一样的,只要时间被工作填得满满的,他们就会很高兴。或者,他们愿意做表面看来有趣的事情,而不理会不那么有趣的事情。他们不知道怎样把人生的任务和责任按重要性排队,确定主次。在确定每一天具体做什么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需要做什么?——明确那些非做不可,又必须自己亲自做的事情。
什么能给我最高回报?——人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能给自己最高回报的事情上。
什么能给我们最大的满足感?——在能给自己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中,优先安排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和快乐的事情。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珍惜时间的人就会得到无穷无尽的财富,而浪费时间的人将一无所有。
随时警惕你的“时间窃贼”,切记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时间是生命的本钱,一个人浪费了时间就是葬送自己的生命。时间来得匆匆去得也匆匆,要想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就应该珍惜属于自己短暂的时间。
学会运筹时间
美国时间问题研究专家阿兰·拉肯,在时间调度方面有很多珍贵的经验。在制定计划前,他把要处理的事情进行分类,最重要的定为A类,次要的定为B类,再次的定为C类。将每天的工作也按重要程度分成三类,着力于A类工作,不为C类工作耗费过多时间。他认为,如果长期坚持下去,有可能在半年中能干完几年的事。
这位时间专家在运筹时间上,讲究科学、实效,他给自己总结了一些省时的经验:
1珍惜每一分钟
把所有的时间都当作有用的时间,努力从每一分钟中得到满足,但并不一定要干什么事情。尽量去喜欢自己正在干的一切事情,永远做乐观主义者,相信自己会成功。从不把时间浪费在为失败而后悔上,也从不把时间浪费在懊悔没有去做哪件事上。时时提醒自己:“要干重要的事情总是会有足够的时间的。”如果认为某件事情是重要的,就想法找时间去干。先干重要的事,而且要尽量干得更机智而非干得更辛苦。特别要努力干A类事,而不是B类和C类事。对大的项目,要从收益最大的部分开始,而后会常常发现没有必要再做其余的部分。要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投身于重要的工作。
2每月修订一次自己的人生目标
每天重温自己制定的目标,并用每天的行动去接近这个目标。即使是在干一件最小的事,心中也不忘那个长期的目标。在每天早晨就进行计划,安排好一天工作的轻重缓急。每天都有一张当天要做哪些事的清单,并将它们按重要程度排列,然后尽可能一有时间就去干最重要的工作。在每月事先安排的工作计划中,应使自己除了能为“烫手”的项目留出额外的时间外,还能使工作有所变化并保持平衡。养成好习惯,按着“任务清单”的顺序干,绝不跳过困难的工作。为自己,也为别人都定下工作的最后期限。
3每天都努力找出一种新的节约时间的方法
读书用跳读的方法,搜索书中的要点。口袋里放上些卡片,以便随时做些简短的笔记和记录下头脑中的一些想法。养成长时间聚精会神地干一件事情的能力,在同一时间内集中精力只干一件事。将精力集中投入于具有最好的长期效益的项目。平时保持桌面的整洁,以便于工作。把最重要的文件放在桌子的正中央,使所有的物品都各得其所,这样就把找东西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时时地问自己:“此刻,什么是我利用时间的最佳方式?”
4永远放弃“等候时间”
检查自己的旧习惯,看看是否有需要杜绝或加以改进的地方。如果不得不等什么,就把它当作“时间的礼物”,用它来休憩,或去做一些本来不会去做的事情。问自己:“如果我不干这件事,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吗?”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就不去干。注意努力不去浪费别人的时间。当完成了重要的工作时,让自己休息一下,用作对自己的特别奖赏。
阿兰·拉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而成的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可行而实用,我们每个人都能创造适合自己的提高时效的方法,充分开发时间的价值。
成功在于行动
一位哲学家无意间在古罗马城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双面神”的神像。这位哲学家虽然学贯古今,却对这尊神很陌生,于是问神像:“请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两副面孔呢?”
双面神回答:“因为这样才能一面察看过去,以记取教训;一面瞻望未来,给人以憧憬。”
“可是,你为何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先哲问。
“现在?”双面神茫然。
先?哲说:“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未来是现在的延续,你既然无视现在,即使对过去了若指掌,对未来洞察先机,又有什么意义呢?”
双面神听了,突然号啕大哭起来。原来它就是没有把握住“现在”,罗马城才被敌人攻陷,它因此被视为敝屣,遭人丢弃在废墟中。
有人总是回忆过去或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而不重视现在应该做什么。
德漠斯吞斯是古希腊的雄辩家,有人问他雄辩术的首要之点是什么?
他说:“行动。”
第二点呢?
“行动。”
第三点呢?
“仍然是行动。”
人有两种能力,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是因为思维能力,而是因为行动能力。
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
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成功开始于心态,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
现在做,马上就做,是一切成功人士必备的品格。
有一篇仅几百字的短文,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言都把它翻译过。仅纽约中央车站就将它印了150万份,分送给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