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梦想成功、名誉、地位和财富,但遗憾的是,真正能实现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大部分人都好高骛远,不能正确考虑自己的能力。成功者的经历证实,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必须把理想与自己的实际力量相应地联系起来,并无怨无悔地付出。做事符合自己的能力,心中始终充满希望和快乐。克服不切实际的欲望,才能实现理想。
认识你自己
有一天,上帝来到尘世,对地球上的居民进行一番智慧调查。
上帝问大象:“你是谁?”
大象回答说:“我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上帝问袋鼠:“你是谁?”
袋鼠说:“我是全球闻名的拳王。”
上帝又问鱼:“你是谁?”
鱼儿游动着灵巧的身躯回答说:“我是天地间的精灵。”
上帝又问鸟:“你是谁?”
鸟回答道:“我是风。”
上帝最后问人:“你是谁?”
人回答道:“我是谁?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呢!”
上帝叹了口气,说道:“唉!天地间,最难认识的是自己啊!”
有一位先生,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惟有自知,方能知人。”
有个学生反问道:“请问先生,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究竟知道我自己么?”先生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先生首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通过容貌、表情再来分析自己的个性。
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噢,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噢,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个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拿破仑也和我一样矮小。”他想。
“我嗜酒如狂,正与李白同好;我嗜烟如命,正与诸多哲学家相同,我上课侃侃而谈,超过孔夫子的四方游说;我善于知人知己,胜过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想。
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先生终于有了“自知”之明。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说:“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我将前途无量。”
在希腊帕尔纳索斯山南坡上的神殿门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人们认为这句格言就是阿波罗神的神谕。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爱引用这句格言教育别人。
两三千年前的这句格言直到今天还在教育着我们,因为我们还未曾真正地认识过自己。
通常人们以为外部世界不易认识,而对自己却了如指掌。其实不然,别看你很爱自己,但很可能你一辈子都没有真正认识自己。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人若想有一番成就,最好是及早地正确认识自己,然后扬长避短,努力去发掘自己的独特潜能。
认识自我的三个方法
王尔德曾经说过:“那些自称了解自己的人,都是肤浅的人。”这的确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为对每个人来说,要想完全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像有些时候,我们面对镜子里的自己却发出疑问:这是我吗?
人的一些复杂的品质,是目前还没有办法或工具可以直接量度的。于是人们就得经常利用间接的方式来获得一些对自己的印象。而通常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利用实际的工作成绩,利用自己与别人相比较的结果,把自己同某个理想的标准相比较,或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来进行推断。
1在比较中认识自我
想要了解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是一种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每当我们需要反躬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怎样”时,就很自然地使用这种方法,去判定自己的位置与形象。
我们除了要不时和四周的人相比较之外,还会经常与某些理想的标准相比较。从父母、教师以及各种传播渠道,我们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与价值观念,并由此融合而成了若干的理想与模范标准。我们知道了很多名人或成功者的事迹,并被教导要以他们为榜样。也就是说,把他们作为比较的对象,以自己能否达到跟他们同样的标准作为成功或失败的衡量尺度。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屡见不鲜。
与别人相比较虽然是简便常用的方法,但还称不上是十分理想的方法。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它的缺点。首先应该指出的,就是人们很难在真正公平的情况下,互相比较。人们通常认为同在一个班级的学生,由同一位教师教导,用同样的题目考试,计分标准也没有差别,应该可以算是公平的了。但是如果我们再认真地分析一下,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之间,无论在身体健康、智力水平、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各个方面都因人而异,有的甚至差别很大,因而学习的成就,必将有所差异。那么这时互相比较的结果,是否完全合理呢?
和理想的标准相比较的方法,也是被经常采用的,而且极富教育意义。历史上有许多圣哲、贤能、英雄、学者都是足以为后世所效法、奉为典范的。不过一般人不会注意到那些伟人贤哲最值得后人效法的,乃是他们立身的准则,处世的态度,认真治学及治事的精神,不屈于困难或逆境的勇气等。这是大家都可以学,也是应当学习的。至于先贤们的丰功伟业,在某一方面的卓越成就,那自是历史上的重要事实,不过却不一定是每人所必须希望去与之相齐的。
2从人际态度中反馈自我
一个人总是需要跟别人交往、共处的。因而别人对你的态度,相当于一面镜子,可以观测到自身的一些情况。比如某人若是被父母所钟爱,被师长所重视,被朋友所尊重和喜爱,大家都乐于和他交往,愿意和他一道工作或游戏,那就表示他一定具备某些令人喜悦的品质。如果他经常被大家推举承担某项工作,或是经常成为周围人们求教的对象,则表明他具备某些才能,或是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其他人。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被周围的人所重视和喜爱,甚至大家对他有厌恶感,不喜欢与他一起工作或参与其他活动,这虽不足以说明此人满身缺点,但通常情况下,他应当会感到不安,而不得不自我反省一下了。
我们因为看不见自己的面貌,就得照镜子;同样,我们无法准确地衡量自己的人格品质和行为时,就得利用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和反应,来获得些印象。一般说来,当对方与自己的关系愈密切时,他的态度也愈有影响力。
由别人的态度反映出来的自我印象,有时也难免被有意歪曲或夸张。由于偏见或是缺乏了解,使其赞美或批评,常常与当事者本身的情况不尽相符。如果单纯据此来建立自我的印象,自然是不适宜的。
当然,这个缺点还是可以弥补的。有缺陷的镜子终究不占多数,如果能多用几面镜子,总是可以看清自己的。同样,有成见的人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较多的与人交往,看看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有助于自我了解的。
3用实际成果检验自我
除了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及与别人相比较的结果之外,我们还可以凭借实际工作的成果来评定自己。由于这种方法有比较客观的事实作为依据,所以通常因此而建立的自我印象也是比较正确的。这里所指的工作是广义的,并不限于课业或生产性的行为。由于每个人所具有才能的性质互不相同,如果只是看他们在少数项目上的成就,往往不能全面地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与作用。好些时候,一部分人的某些才能或许因得不到施展的机会而被埋没。
正视自身的缺陷
儿童会发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发现之后也会生气和哭泣。但是要把大量的不如意的发现与感伤联系在一起形成悲观主义,就非得等到青春期过后。十六岁的时候,不完美的现实与完美的梦幻短兵相接:我们不美丽,脚还总是出汗,可能还有狐臭;我们不能把数件任务做好,就是一件小事我们也总是不能尽善尽美。我们曾经梦想自己是天下最漂亮的演员,什么缺陷也没有;我们既是天文学家又是赛车能手,一生会说七种语言,做一件事像一件事,所有人都会满意;我们还天真地认为:世界早晚会接受我们的梦想和建议。
现实感唤醒我们的时候,我们已与悲伤结缘。
可是,我们依旧要快乐地活着。我们应该在确信没有完美存在的同时,发现身处不完美的状态下寻找欢乐和成功的办法,向不完美挑战,在可及的范围里力争做得更好一些。
既然不完美构成了世界,我们也就没有畏惧这个必然性的必要,就像死亡是生命必然的归宿,我们并不因为车祸的机会暗藏在每一秒钟之中而放弃穿越人行横道的生活。实际上,不完美就那么回事,大可不必神经过敏。
毛姆晚年患了右臂疼痛症,影响了写作。医生对他的右臂右手检查了一遍之后,从理论上得出这样的结论:“你不会写字,你拿笔的手指部位错了,你右臂放在台子上的位置也错了!”毛姆轻声自语:“我已经这样写了几十年。”医生幽默地回答:“可怜的人——你错了几十年。”但是这种不完美的写作姿态,却照样使这位天才作家创作了一篇又一篇一流的小说。
卢梭说:“种种优劣品质构成生命的整体。”其实,优与劣是一种的两个变异。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关键的互化点。当维纳斯失去了双臂,她却从严重的缺憾中找到了神秘的另一种美;当周恩来落在快骑之下,他却从小臂残损的另一面,发挥了别样的领导者的外交风采;当戴高乐将军不幸成为弱智女儿的父亲,家庭的不完美却造就了一个最完美的父亲的形象。不完美不是我们的敌人,它只是一种无处不在、深浅不一的状态,有时候它反而塑造出别具一格的美。
当我们由于不完美而陷入深深的伤感不能自拔时,我们就会被恐惧所困惑。可是如果有信心,有能力去找到那个关键的互化点,那么别说是不完美,就是纯粹的乱摊子也不可能压倒我们。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发表了他著名的总统就职演说:“我们惟一可以引以为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我们缺的只是勇气、乐观和适应能力,还有那个神秘的互化点。
在我们萌动着挽起意中人的手臂走上街头的念头时,我们曾经反复面对镜子,端详自己,寻找身上可怕的东西:眼睛太小,不周正的鼻子,夸张的嘴,稀疏的头发,矮小的身材,弱不禁风的筋骨,还有不良的坏脾气,一切不幸的发现使我们无数次徘徊在心上人的窗下。然而另一些人无所畏惧地敲开门走了进去。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他们更不完美。可是他们成功了!他们发现了另一面,或者天生具有那一面:韧性和自我感觉良好。对方为衷情感动,情愿做了爱情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