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人力培训专家B·吉尔伯特曾提出一个管理学上的著名法则,即“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做”,人们将之称为吉尔伯特法则。这句话引申到企业经营上,就是最平静的时刻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刻。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危机从不同侧面袭击企业的机体,每一个企业都时刻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可能是市场环境的突然恶化,可能是领导者的一个错误决策,可能是部门之间的互相牵制,可能是企业内部的一次内讧,企业就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作为企业的主人,每一名员工都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对危机做到先知先觉,这样公司这艘船才能穿过暗礁密布的大海,顺利驶向成功的彼岸。
2000年,华为公司的年销售额达220亿元,获利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可就在这个时候,华为公司的总裁任正非却写出了《华为的冬天》一文,跟员工们大谈华为的危机:“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海的。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
任正非把危机比成企业的冬季,体现了一种居安思危的前瞻眼光。其实,真正忠诚的员工都是像任正非这样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人,他们能够时刻将公司的兴衰同自己联系起来,在企业一片“歌舞升平”、其他员工都安于现状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做到“先他人之忧而忧”。
忠诚之人必定会首先树立起危机意识,关注市场动态,警惕内部腐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企业的活力。
很多员工缺乏对企业发展的忧患意识,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企业发展中的使命,说到底就是因为缺乏对企业真正的忠诚。而拥有这种忠诚的员工,终将将企业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
主动创新,引领企业的航向
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一家企业都需要用常新的眼光关注这个世界的动态,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谋求拓展。只有不断地创新,企业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得到发展;不创新,企业就没有生命力。
创新不仅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也是企业生存的一项重要法则。在硅谷,每年都有近90%的创新公司破产。所以,企业和企业家信奉“世界属于不满足的人们”这句格言,很少陶醉在已有的成就之中,而是善于忘掉“过去”,面向未来,勇于变革。
惠普公司原董事长兼CEO卢·普拉特说:“过去的辉煌只属于过去而非将来。”葛洛夫也有一句名言,即“唯有忧患意识,才能永远长存”,并说英特尔公司一直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让对手永远跟着我们”。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理念赋予这些企业一种创新的紧迫感和敏锐性,使企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不创新,就死亡。”他这句名言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真实写照。
现在,有许多企业都用不断创新来保持自己的优势。
杜邦公司最大的成功经验就是发扬不停顿精神,不断开发新产品。以创新著称的3M公司更是不轻易扼杀一个设想。3M公司新事业开拓小组的所有组员都是自愿加入的,他们有高度的自主权,即使是对那些无法马上得到认可的创新,员工也可以花掉15%的工作时间对自己的创新进行论证。要创新就必须容忍失败。在3M公司,只要小组达到公司的绩效标准便可得到奖励,即使失败了,公司也保证小组成员原来的职位和待遇。
“只有容忍错误,才能进行革新。过于苛求,只会扼杀人们的创造性。”这就是3M公司的座右铭。任何异想天开、离奇的想法在3M公司都能得到理解和宽容,科学的设想在3M公司总能找到归宿。3M公司董事长威廉·麦克唐纳更是明确表示:“企业主管是创新闯将的后台。”公司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将最具有创造力的员工吸收到公司的“科学院”里,全体同行都会到场为他们喝彩。
创新是企业前进的动力。作为公司船的主人,我们不仅要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还应当勇于打破常规,用创新引领企业的航向。
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1952年前后曾积压过大量的电扇,7万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办法,依然进展不大。
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当时的董事长石板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成为浅色。这一建议立即引起了石板董事长的重视。
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甚至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十万台电扇在几个月之内一销而空。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
由此可见,一个创新的小举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命运,同时也决定了员工的职场生涯的成败。
因此,在现代公司里,老板对于每个员工的考核,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的优劣。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员工更受老板的器重和青睐。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是抱着坚守本职工作岗位的态度,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认为创新是老板的事,与己无关,这样想的员工都没有从心底真正地忠于自己的公司。因为忠于公司还表现在关心公司的发展。因此,忠于公司的员工,应当将创新视为自己的责任,主动引领企业的发展方向。
扬帆远航,与公司一起成长
如果把员工比喻为一粒种子,那么公司就是培育这粒种子的土壤。不论是为了个体的生存,还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与价值,生命的成熟与成长必须在工作中完成。反之,公司是船,员工是水,没有员工的努力与支持,公司的发展与辉煌只是海市蜃楼。所以,公司与员工,实现的是一种“双赢”。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如果你渴望尽最大能力实现人生的价值,请不要忘记——与公司一起成长。
迪克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上学时他不是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工作时他也不是业绩很突出的员工,甚至在家里他也觉得父母对其他兄弟姐妹比对自己更加疼爱。他觉得所有的人都不重视他,也不需要他,所有的事情即使没有他也一样能完成,所以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义务。他心想:“除了自己的衣食住行之外,我不用为任何事承担责任。”就这样,迪克轻松地度过了他的学生时代和过去的一段职业生涯。不过,最近迪克觉得自己不再像以前那么轻松了,似乎有某种压力压到了他的身上。原来,问题出在迪克的工作上。
迪克所在的公司发展得很快,很多和迪克同时进公司的人都依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公司的重用。最近,公司与另外一家公司合并,正在对内部人才进行调整,又有一批同事得到了提升,就连比迪克晚到公司一年的朱丽叶小姐也被公司任命到分公司担任一个项目的负责人。迪克的心里逐渐感到不平衡了,他问自己:“为什么公司在发展之后提升了那么多同事,唯独我没有得到重用呢?”
迪克带着委屈和疑惑找到了人力资源主管彼得先生。听了迪克的疑问和抱怨之后,彼得先生说:“公司的每一名员工都对企业的发展负有责任,而且对自身的成长也有责任。实现自身的成长是每一位员工必须承担的责任,而对自己的这种责任和推动公司发展的责任是一体的。如果你过去从来没有承担过实现自身成长的责任,也没有把公司的发展当成自己的责任,那么今天在公司获得成长的就理所当然不是你。不过,现在想清楚这一点还并不算晚,因为你还在公司,公司也会为你提供更公平、更完善的发展机会。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你能够全心全意地为公司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路在你自己的脚下,要如何走或者要走到哪一步就全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听了彼得先生的话,迪克很羞愧,他过去看到别人取得进步时总以为那都是机会使然,而这种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从来都没有想到成长是一种责任,促进公司的成长也是促进自己成长,这是一份相当重大的责任。现在,他才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现在他才知道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易卜生说:“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在公司的土壤中种下什么,公司就会回报给你什么。如果你愿意承担成长的责任,你就会获得成长的权利;如果你把公司的成长当成自己的责任,那么公司自然会为你创造成长的机会;如果你以积极的热情和全心全意的努力对待公司中的种种事务,那么你的事业就会取得了不起的进步。只要你的行为和态度切实推动了公司的发展,公司就一定会给予你相应的回报。
在每一个有着卓越企业文化和完善激励机制的企业中,员工和企业都是一种互惠共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员工在享受公司提供的优厚待遇的同时,也会为企业着想,积极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出谋献策。即使企业一时遇到困难,员工也会与老板同舟共济,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