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600000009

第9章 我们都是理性经济人(2)

与阿雅的专业化投资对应的是,她的老公精心经营事业,也算是专业化投资。但是受“关系特定的投资”原理的影响,阿雅与她老公的专业化投资出路却异常分歧。花时间提高炒菜技艺,自然减少了提高挣钱技能的时间。更何况,阿雅成天琢磨的,只是怎样做菜才符合老公和儿子的口味。比如,儿子吃面喜欢放醋,老公闻到面里有醋味儿就反胃。老公吃炒鸡蛋喜欢嫩嫩的,做法最好是等油烧得滚烫,熄掉火,然后再放鸡蛋,最能吊老公的胃口。如此这般的知识,得一点一滴积累,耗心耗时,颇为不易。

可问题在于,阿雅耗心耗时积累的这些知识(“人力资本”),照顾的仅仅是老公和孩子的特殊口味,一旦离开他们,便没什么太大的用场。也就是说,阿雅的专业化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只在自己和老公的这个特定婚姻关系中有用,离开了老公,离开了这个家,就会大大贬值。而先生呢,有了阿雅操持家务,相对地腾出了更多时间培养挣钱技能,扩展他的事业基础和关系网。这些东西的价值,离开了阿雅和这个家,不会降低分毫。最要命的是,这投资的价值,跟有没有老婆没多大关系。

这让阿雅感到非常不平衡,甚至有点愤愤不平。怎么自己和老公之间经过交换和专业化,结果却变成我必须依赖他,才能从我的投资中获益,而他,却不必同等程度地依赖于我?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人的地位变得如此不对称了?经济学认为,这种平等而自愿的交换,互利互惠的专业分化,却蕴藏着令人很不舒服的前景:对方随时可以用出走作为威胁,对你予取予求。你对他的单方面依赖,使他有能力敲诈走你投资的全部利润。这就是家庭主妇阿雅所面临的悲惨现实。那么,怎样保障阿雅的专业化投资呢?建立牢固的爱情纽带,就是最好的、不得已的方法。

斯蒂格里茨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言外之意,经济学家与一般人的思考不同,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与一般人得出的结论往往偏差很大,甚至完全相反。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意味着更多的理性、更多的智慧,做家务也是如此。

穷人与富人的经济学

《读者》杂志上曾经刊登卢周来的一篇文章《点评乡下姑姑的来信》,开头是这样写的:

乡下的姑姑来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前年我家养了三头猪,那时猪很值钱,一斤毛猪四块多钱,年底你姑父把猪卖掉,换了两千多块钱。但去年猪不值钱了,一斤毛猪就两块多钱。我们又没别的挣钱的法子,又要应付度日,只好多养了两头,一共五头猪,到了年底卖出去,勉强维持了前年的收入。……

这里出现了一个一般经济学供求定理无法解释的现象。按一般供求定理,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高时,供应商会增加供给;价格低时,会减少供给。但文中的姑姑却反其道而行之,猪价格低下来了,反倒增加了供给,由原来的养三头猪,增加到养五头猪。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思考。

《点评乡下姑姑的来信》中还提到这样一个案例:

在非洲撒哈拉地区,当地人唯一的生活资源是养羊,唯一可用来换成货币的也是羊。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哪年是灾年,羊的死亡率高,当地人放养的羊头数越多;哪年羊最不值钱,当地人为了维持货币收入不下降,放养的羊也增加了。

一般是价格下跌供求下降,但是也会出现上面的特例。卢周来认为这是有条件的:首先是可供给的品种是初级产品,要么猪,要么羊。其次是供给者没有可替代的货币收入来源。作者的姑姑与非洲牧羊人一样,都只能将全部的货币收入寄托在猪或羊身上最后,一定的货币收入对供给者来说不可或缺,比如作者的姑姑必须有可支配的收入供开支。

与之相对的方面,如同电视上的广告一样,那些高档品,广告的次数再多,穷人照样买不起,也只是针对富人。

著名的经济学家托达罗在其《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一书中,就曾用模型论证过这样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购买力,掌握在百分之二十以下的少数人手里;而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其购买能力对于市场需求来说其实无足轻重!在这样的境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自然会将市场开拓的重中之重放在少数富人身上。所以,那些广告自然也主要是对着富人,而与大多数穷人无关。

首先是一般需求定律。这个定律称: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也就是说,这种商品价格越高,其需求量就越低;而价格越低,需求量就越高。对于穷人,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所以,商品价格每涨一点,穷人在购买时都会多掂量掂量,少买一些,故这个需求定律的确对穷人管用。例如“恩格尔系数”,不管经济学定义如何规范,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用于维持生存的钱——主要是吃饭的钱——占其总收入的比例。比如一个月挣一百元钱,如果花了九十元用于吃饭,“恩格尔系数”就是0.9。

显然,如果一个社会阶层恩格尔系数高,那么这个阶层就越贫困,意味着这个阶层收入中用于维持生存的钱占了绝大部分;反之则相反。而经济学规律又说,当某种(些)商品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其价格变化时,需求量变化越大;反之亦相反。这就完全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因为穷人的恩格尔系数远高于富人,用于维持生存的生活必需品支出在所有消费支出中占的比重大,所以,一旦这些消费品价格上涨,穷人只能勒紧腰带过日;除非这些消费品价格下降,穷人才有可能增大需求量。但富人完全不同,因为在他每日挥金如土的过程中,用于柴米油盐的钱所占比重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这些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他们根本不计较,更不会影响到他们的需求数量。这一穷一富,正应了时下流行的那句话:穷人看着钱买东西,富人看着东西花钱!

穷人买跌不买涨,富人不问跌还是涨,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证明一般需求定律在某些领域对于富人不管用。金钱的边际效用对富人和穷人也有明显不同。

一次,一个小区里的保洁工和邻居阿姨对话,阿姨说现在城市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保洁工感慨地说:现在稻子不值钱,一担谷子就四十来元钱。一万元钱,我们要卖250担谷子才能换到,等于我几年的收成。城里人一顿饭钱,在我们乡下,可以干多少事情啊。

同样是一万元钱,在城里富人手中,可能只是一顿饭钱;而在乡下保洁工那里,却是个惊人的数目,相当于几年的收成,可以干非常多的事。如果用经济学术语表达这种现象,可以这样说,同样一块钱,对于一个富裕的城里人和一个贫穷的乡下人,其边际效用是不同的。

经济学上所谓边际,就是增加的1个单位;效用,就是消费某种物品给人带来的主观满足程度。边际效用,就是增加1个单位某种物品的消费给人带来的主观心理满足程度的增加。1块钱的边际效用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比如一个亿万富翁,你给多加1块钱,这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也就是说,增加的这1块钱,没有给他带来多少满足程度的增加;但对于一个沿街乞讨的乞丐,你给他1块钱,他会高兴老半天。

假定边际效用可以用数字表达。那么,这一块钱给穷人增加的满足程度如果说是100个单位,而给富人增加的满足程度也许就只有1个单位。我们再假设一个国家由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组成。今年国家税收比去年多了1块钱,我们来研究这1块钱应该给谁,才会使得社会总福利增加最多。显然,如果依上面的理论,这多收入的1块钱应该给穷人,因为给了穷人,社会总福利增加了100;而如果给了富人,社会总福利仅增加1。所以,从这个道理出发,社会收入分配应该偏向于穷人而不是富人。

这可以从庇古那里找到根据。著名的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提出收入均等理论。他认为,增加社会总福利的方法之一,就是将钱从富人手中向穷人手中转移。因为即使是社会总收入未增加,从富人手中拿出1块钱,福利损失是1;而这1块钱到了穷人手中,增加的福利是100,两相抵,社会总福利仍增加了99个单位。只有全体社会成员收入相等了,1块钱对于社会全体成员边际效用相等了,这种财富的转移才因为没有增加社会总福利而变得没有意义。

但是,事物推理往往具有两面性。从1块钱对于穷人与富人效用的不同,也可以得出与上述偏向于穷人结论完全相反的结论:一切都更应该偏向于富人。

因为“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要追求个体的效用最大化,穷人和富人都有追求自己增加的效用最多的权利。因为1块钱给穷人增加100个单位的效用,而只给富人增加1个单位的效用,因此,穷人容易满足,富人的满足度要达到和穷人一样,收入必须是穷人的一百倍才行。那么,结论就是给穷人每增加l块钱,就应该给富人增加100元钱。

于是,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庇古的理论是错误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利己的经济人,真要讲平等,应该是满足程度的平等,也就是幸福程度的平等,而不应该是钱财上的平等。因此,富人本身就应该拥有比穷人更多的钱,而且也应该比穷人更在乎钱。

更有一些中庸经济学家认为,效用本身就没有可比性。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他们幸福与否,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社会没有办法将他们的效用进行排序,也没有办法协调他们之间的不同的利益。

社会有了穷人与富人之分,也许就注定了经济学本身的分化,即使是前提一致,最后的结论也因为有了穷人与富人而完全不同。穷人争的是穷人与富人的平等,而富人争的也是富人与穷人的平等,不过两个平等的含义各不相同而已。

能认清自己立场的经济学家真的不多了,罗宾逊夫人也许算得一个。20世纪30年代,罗宾逊夫人因为发现了不完全竞争定理而名扬经济学界。但不久后的一天,罗宾逊夫人突然想到,同样是啤酒,其价格上涨后,对于收入很低的穷人来说,消费量的确会明显减少;而对于那些富翁来说,啤酒价格上涨对于他们的消费量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罗宾逊夫人仿佛在一时间大彻大悟:哪里有什么普适性的经济学定律啊?于是,她主动将她的书绝版了。

无论有多少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于穷人与富人没有什么区别,社会却一日也不可不在穷人与富人之间进行选择;而社会上的穷人与富人之间的不同,的确就是一万元钱对于富裕的城里人与清贫的乡下保洁工之间的不同。

也许是我们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只关注满足感足矣,不要再奢求什么实质平等了。有一个情节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一天结束了,卖煎饼的夫妻数着一天的收入,比昨天又增加了两块钱,夫妻相视一笑,是那样的甜蜜和满足;而在同一个夜晚,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因为所持股票面值下降而饮弹自杀,其实,仅他留下的,也够那对卖煎饼的夫妻吃上几辈子。

省钱与花钱的学问

“节俭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叫“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凯恩斯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勤俭节约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是美德,然而对整个社会来说,节约意味着减少支出,迫使厂商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造成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和产量、就业增加。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凯恩斯还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

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同类推荐
  • 税苑花香

    税苑花香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爱我临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活动的热潮中,在全市人民广泛学习“敢为人先、坚韧不拔、开放包容、勤劳智慧”的“临汾精神”热潮中,山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税苑花香》一书,就要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实用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研究对象,既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经纶济世”,也包括一家一户一人怎样消费、购物、储蓄、投资的小计划。所以说,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它就在我们身边。本书摆脱了经济学惯有的复杂与枯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读者轻松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面貌。同时,将经济常识同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联系起来,便于读者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来开展行动,从而培养经济头脑,创造人生财富。
  • 重口味经济学

    重口味经济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存在很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你看不懂,那么很有可能糊里糊涂地被利用。本书便结合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经济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的同时,让你花钱有门道,赚钱有套路。
  •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收录了来自北京交通广播的《汽车江湖》栏目的经典案例。对于刚刚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来讲,汽车市场还是一个风云莫测、变化多端的地方。同时由于最初的利益追逐,导致一些汽车企业迅速地扩张经销商,从而后备力量不足,致使目前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节目开播到现在,正是因为主持人始终坚持以公正、客观的报道角度,以多方沟通交流的节目播出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建立起了一个互通的平台,并最终解决了困扰听众的各类问题,所以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本书精选了50多部堪称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名著,对于每一部都设置了“华文导读”、“趣味延展”、“理论精读”等栏目,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华文导读”对作者的生平、成就、主要著作等信息做了简单介绍,是读者对所选取的著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趣味延展”介绍了与名著或作者相关的一些逸闻趣事,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同时又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理论精读”部分精粹阐述了名著的理论要点,让读者既不必纠缠于原著晦涩的文字,又能把握名著的理论精髓。想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热门推荐
  • 将门嫡女

    将门嫡女

    诸葛夕颜,诸葛后人,神门门主一场恶斗之后,她穿越到了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成为将军府不受宠的嫡女,废物三小姐宋珩。一朝醒来,她不再怯懦,走上强者之路。面对阴险的二娘,恶毒的姐妹,冷漠的父亲,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保护哪些爱她的人,打压哪些居心叵测的贼人,告诉这个世界,谁说女子不如男!十四岁名动天下,绝世倾城,白衣蹁跹,宋家阿珩,倾世无双。本文结合女强,宅斗,宫斗,结构复杂,美男多多,结局一对一。
  • 战斗吧女配

    战斗吧女配

    她竟穿成她小说中的炮灰女配。小说中沐妃被利用、被陷私通、被弃如敝履。这一世沐玲珑沿着剧情,冷眼旁观,只待撮合墨轩帝和女主逃出皇宫。然而,他的温柔让她拼尽全力的去爱,却发现依旧是并狠心利用。她不甘心地问“墨轩,你可曾爱过我?”他冷漠地说“你配吗?”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 乌鳢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乌鳢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万界仙皇

    万界仙皇

    神才辈出,谁是天定?妖孽纵横,谁主沉浮?天道沉寂世界荒芜。群魔乱舞。生死,只在弹指间!陈极身怀无上丹道,以剑血洗天下。纵使满天神魔皆为敌,又如何……吾之剑下,一切皆蝼蚁!
  • 绝色神偷变娇妻

    绝色神偷变娇妻

    前世的她是孤儿,是会着怪异法术的神偷,因为偷一把古剑而意外身亡,没想到居然穿越到一个婴儿身上,可是为什么要让她女扮男装啊,人家要穿美美的女装啦。到底是意外穿越,还是千百年来人为的安排,且看迷糊神偷如何玩转古代“美人,给大爷笑一个,让大爷开心开心。”欧阳语枫色色的对着面前的冷俊美男说道“不好意思,本太子没有龙阳之好这个爱好!’只见冷俊男子鄙视的看着欧阳语枫道只见欧阳语枫一脸悲痛欲绝的说道:“太可惜了,这里没有泰国,不然的话…”“三百年的烈火焚身,换得一世的守护,墨,等着我,这一世我绝对不会再让你孤独的守护。”只见一白衣女子对着眼前正在沉睡不醒的绝色男子说道
  • 企业培训全书(实务篇)

    企业培训全书(实务篇)

    本书从职业培训的需要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职业培训工作中会用到的资料以及相关工具。旨在为企业培训人员、专业培训师、员工提供一本实用、系统的培训全书,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培训师设计培训课程提供一个好的参照。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惊世第一魅妃:巅峰元素师

    惊世第一魅妃:巅峰元素师

    洛清瑶,贵为天命贵女,为守护家族陨落,重生成废物邪眸少女!什么,天命魔体,妖眸祸世,本小姐阴你终身难忘!什么,阳寿已尽,天生煞星!本小姐先送你上路!这一世她必遮掩绝世风华,做个彻彻底底的恶女!又有谁知晓,诡异的双眸逆天改命,融合万物元素,天下万兽臣服于她!她曾以为她绝情绝爱,却不想被腹黑男缠住,“小清清,你抚摸了我的身,看了我洁白的肌肤……”“师兄,你发誓过绝不娶我!”“嫁给我,或者昭告天下,你怀了我的孩子!”某女嘴角抽搐,“滚——本小姐何时怀了你的孩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