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600000006

第6章 揭开经济学的面纱(2)

一段分手的爱情或一个糟糕的婚姻,在外人看来,是失败的,是浪费的,是付出多者的青春损失,因而,是绝对不经济的。其实,无论多长时间的爱情或婚姻,对智者,都是一所学校,是一个人生得以升华的机会。就像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再到研究生,都是人生必要的历练阶段。人们从中不仅认识、判断、总结了沟通艺术,提高了自身EQ的指数,而且,透过合作、利益共享与利益冲突分割,懂得了团队的力量、团队所应有的核心竞争力及不团结带来的缺憾和损失,因而,可以成为IQ指数高的智者。这种历练的价值更在于,它使人从爱自己的人身上看清了自己。正所谓“好友如镜”,无论是自己的优点还是缺点,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在对方给予了评价、褒贬甚至决裂之后,任何人都会去反思自己,因而,全面彻底地认识了自己,使自己成熟,为以后的正确判断和抉择奠定了基础。正所谓付出了学费,学会了东西,因而,这种所谓的“浪费”是具有经济价值的。

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学确是一门理性的学问,它触及到人自身最根本的利益,教人从对自己对社会最有利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理性且有益的帮助,给我们警示,让我们清醒。

经济学是门平民学问

现在我们要接触对生活经济学来说最重要的两个概念:

首先,是“资源的稀缺性”。“人的需求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说,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比如“人生自古谁无死”,对我们来说,时间都是有限的;住好房,开好车,周游世界需要很多钱,对大部分人来说,自己拥有的金钱是有限的。资源的稀缺性及由此决定的人们要以最少消耗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愿望,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其次,是要牢记“机会成本”概念,即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通俗地说,就是有得必有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选择了读大学就意味着要放弃做一份朝九晚五的全职工作的机会,有人会因为觉得读大学的机会成本太高而放弃。

由以上生活经济学的两个概念可以看出,其实经济学并非那些高居庙堂的经济学家们才玩的游戏,它其实发生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每个人生活中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选择和取舍,企图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所以有人将经济学戏称为平民的学问。

从你早上起来要穿哪一套衣服出门开始,你在选择;中午要去哪里吃饭,你又在选择;女孩子有众多的追求者,在考虑结婚的时候,到底哪一位男士比较适合自己,要选择;男生找工作时要从多家大企业中选择。以上的选择有大有小,但每日、每月所有的选择累积起来,影响了你人生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都是个小世界,在我们生活的小圈子里,你总会发现,有些人不管大事小事,总是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他们挣更多的钱,过高品质的生活,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更多的人忙忙碌碌,却只能维持生计。是否善于选择是导致差别的主要原因。

一个选择对了,又一个选择对了,不断地作出正确的选择,到最后便产生了成功的结果;一个选择错了,又一个选择错了,不断地作出错误的选择,到最后便产生了失败的结果。若想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我们必须减少错误选择的几率,降低做错误选择的风险。这就必须预先明确你人生中想要的结果是什么,而这本身又是一个选择。

美国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经济学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每一个社会和个人都必须作出选择。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同一资源又可以满足不同的欲望。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但在做选择时,务必请记住:一定要仔细权衡一下你的机会成本,这是提高选择能力需要培养的基本习惯之一。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想要对整个经济学有所了解,首先应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原理一:得到一种东西要付出机会成本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例如考研在经济方面有机会成本:考研费用要花数千元,辞职考研期间将损失工资,如果考上了将损失读研那两三年的工资收入,而且还要付出几万元的学费。

原理二: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决定人们的行为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带来的总收益的改变量。一架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座,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元买一张票(原价800元),应该卖给他吗?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座,多增加一位乘客的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杯饮料而已。只要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就应采取这项行动。

原理三: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而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有所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例如,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时,人们就决定少吃肉类多吃蔬菜,因为吃猪肉的成本高了。同时,养猪场决定投入更多资金养更多的猪,因为养猪的收益高了。再者,2007年,中央银行决定加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利率的提高也吸引了国外资金进入中国以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大量资金的涌入使得市场上的货币更多,最终没有降低通货膨胀率,反而加剧了通货膨胀。

所以,在分析任何一种决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较合理的决策来。

原理四: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国内贸易:在市场经济中,虽然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竞争,但是,若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未必你会过得更好。因为,如果隔绝开来的话,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做衣服、盖房子,这是低效率的做法。

国家贸易:国家与国家之间,能从相互交易中获益,例如,美国从中国获得了价廉物美的消费品,中国从美国获得了高技术含量的医疗与生产设备。

原理五: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一个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量的差别。生产率与机器设备和工人素质密切相关,美国工业在这两方面都优于中国,因此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国工人,因此他们的生活水平也高于中国工人。

原理六: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结果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发行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因此同样的东西要用更多的钱才能买到。

通货膨胀还有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对一种商品的需求远远大过了供给,例如当中国人口比20世纪90年代多了一亿多时,粮食产量却没有上升,粮价上涨就是必然的。

原理七: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当政府因为通货膨胀而减少货币量时(如加息政策可吸引人们把钱存入银行,从而减少市场上的货币),它就减少了人们支出的货币量。较低的支出与暂时居高不下的价格结合在一起就减少了企业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销售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就暂时增加了失业率。一方面货币量减少,一方面失业者又减少了商品的购买量,对商品需求的降低会拉低商品价格(即降低了通货膨胀)。

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想要对整个经济学有所了解,还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

关键词1:经济人

“经济人”是微观经济学得以建立的假设条件之一,是对经济生活中的一般人的抽象化,其本性是自利的,其行为合乎“理性”,即总是在一定约束(如收入)下寻求讨价还价,以追求效用最大化方式行事,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经济利益。

自“经济人”的概念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论争。一些批评者认为,经济人假定是一种没有得到实证的虚构,并提出用“社会人”、“成就人”或“复杂人”的概念来取代“经济人”,修正其单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的理论局限。

近20年来,许多西方学者认为“经济人”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不仅仅包括物质上的效用,也包括心理上的效用。这种效用不仅仅局限于利润、财富,还包含了道德、正义等以前被人们视为伦理学范畴的“非理性”行为内容。

关键词2:需求、需求曲线

需求是指消费者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根据定义,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需求。

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1)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与需求成反比。(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一般与需求成正比。(3)相关商品的价格。例如,当馒头的价格不变而米饭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增加对馒头的购买量,使其需求量上升。(4)消费者的偏好,一般与需求成正比。(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反之,则减少对它的购买。

需求曲线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消费者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所谓“其他情况不变”包括: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变;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偏好不变;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不变等。这里的“不变”指在需求曲线的所有各点上这些条件都一样。需求曲线一般以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数量。

同类推荐
  • 听厉以宁讲经济学

    听厉以宁讲经济学

    本书选取了厉以宁今年来所发表的文章。
  •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经济学就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吗?经济学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抽象的数学符号吗?不,经济学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本书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通俗化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大量的生活小事中明白经济学的规律,从生动风趣的描述中学到经济学的常识,却不需要去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去钻研那些艰涩难懂的经济学读本。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曾经说过: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一大堆答案来回答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不被经济学家欺骗。”尽管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是那么有趣,但以往总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在唱主角。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济学的原点,共同探讨如何将经济学运用到生活中,使我们过得更幸福、快乐。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今天,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英国石油专家彼得·R·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唯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石油价格的涨落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紧密联在一起,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不得不引起世人对石油的关注。当今世界,石油危机时代,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未来中国会与其它国家因石油爆发战争吗?如何让你的公司安危渡过石油危机?国家未来可能出台哪些石油政策?
热门推荐
  • 看不见爱情的房间

    看不见爱情的房间

    我心里一慌,初相遇,条件反射地睁开眼睛,自椅子上跳起来,不想脚下一滑,摔了一个惨不忍睹。可是,眼前却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那时,我睡得正香,我并不知道,始作俑者的某男正憋笑憋到内伤。再相遇,家里正半夜上演“鬼影喧嚣”,各种奇幻场景连番上演。我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蒙眬中鼻端痒痒的,尖叫着夺门而逃。像有个人在对着我的面颊呵气。殊不知,家里某男正又无奈又好笑地看着我被吓得屁滚尿流。终于,某男为我打开了一个神奇的奇幻世界。我们不是一见倾心,却感觉像是认识了好几个世纪。他嘲笑我胆小不禁吓,我奴役他做我的“专属男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山河岁月

    山河岁月

    沈佩珊和喻河远,一个是落魄小姐,一个是军阀权贵,一场战争让他们相逢相知,命运也因此而捆绑在了一起。命定的分开,让两人两处相思,再见面时,却是两世为人——如果可以爱着你,直到岁月白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被埋葬的初恋:爱我好吗

    被埋葬的初恋:爱我好吗

    他双手紧紧锁住她的肩膀有些激动的说,还忘不了他吗?,她情不自禁顺从自己的心意点点头,肩膀有些痛,可是这些痛,怎比得上心中的痛……他抿嘴淡淡一笑,我再给你一年时间!到时!我不允许你有任何理由拒绝。惶然中,她傻傻地看着他离去,似乎不带走一片云彩……
  • 再被狐狸骗一次

    再被狐狸骗一次

    本书是一本动物小说,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出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倾华医妃天下

    倾华医妃天下

    白神医魂穿相府三小姐,手持银针救治世人,拨动琴弦杀伐果决。白玉兮:这个装病的美人王爷有点妖孽嚯王爷:咱俩联手将这天翻了如何一个医术无双倾华天下,一个谪仙之姿计谋无双,两人皆是风华绝代。
  • 爹地,妈咪已出墙

    爹地,妈咪已出墙

    是谁说的“女追男隔层纱”?虽然他们男未婚,女未嫁,可是带着个拖油瓶,怎么才能追男人嘛!咦,这个男人对拖油瓶居然产生了兴趣,难道是……追男人,自然要持之以恒,五年不行,八年抗战,革命尚未成功,她暮思晴仍需努力,不拿红本本不死心!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3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3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