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300000035

第35章

从建国至今,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公务员,如焦裕禄、孔繁林、郑培民等人。他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搭建起了一座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因而也成为我们每一个公务员学习的榜样。

焦裕禄: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

在派焦裕禄到兰考工作之前,组织上明确告诉他:兰考是一个最穷的县,一个最困难的县,要他在思想上有接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焦裕禄坚定地说:“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1922年8月,焦裕禄出生于山东博山县(现已并入淄博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日寇侵入山东后,焦裕禄的父亲被逼上吊自尽,他自己也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1943年,焦裕禄终于逃回山东老家,随后又携妻儿老小外出逃荒。抗战胜利后,焦裕禄回到家乡,加入解放区的民兵组织,并于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的人生道路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1962年12月,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兰考,任县委书记。此时,正是我国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兰考的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异常严重。在这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小麦,秋天又淹坏了30万亩庄稼,盐碱地上也有10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焦裕禄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带领兰考人掀起了挖河排涝、封闭沙丘、根治盐碱的除“三害”斗争。他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经常住在农民的草庵子、牛棚里,跟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劳动。从中,他学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碱的办法,总结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兰考是一个老灾区。县里有些干部被灾害吓怕了,对改变兰考面貌缺乏信心,总是想着两手向上,依赖救济。面对这种情况,焦裕禄感到:要改变兰考面貌,干部是关键。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大家到齐后,他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国家运送兰考一带灾民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开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缩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对大家说:“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焦裕禄再也讲不下去了,几位县委领导低下了头,而心里却豁然开朗,大家都下定决心,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把兰考的“三害”治住。

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兰考的除“三害”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积劳成疾,焦裕禄的身体渐渐不支了。有一次,他和另一位同志下乡检查工作,走到半路,肝病发作,疼得厉害,两个人只好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到公社。大家看他脸色不好,劝他休息一会,他笑笑说:“谈你们的情况吧,我不是来休息的。”焦裕禄一边听着汇报,一边按着作疼的肝部记笔记。剧烈的肝疼使他手指发抖,钢笔几次从手中掉下来。但是他仍然坚持听下去。

1964年3月,焦裕禄的肝病到了严重关头,兰考人民除“三害”的斗争也达到了高潮。他怀着满腔热情坐在桌前,想动手写一篇题为“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文章,但文章只开了个头,肝病又严重发作了,病魔逼他放下了手中的笔,党组织决定送他到外地治疗。

焦裕禄的病越来越严重,医生们开出了最后诊断书,上面写道:“肝癌后期,皮下扩散”。陪焦裕禄看病的同志心里非常焦急,恳切的向医生说:“医生,请你把他治好,俺兰考人民需要他,需要他呀!”5月初,焦裕禄的肝病更加严重了,护士噙着眼泪给他注射止疼针,他感到自己的病已无法治疗,便摇摇手说:“我不需要了,省下来留给别人吧!”

县里的同志和兰考的群众代表前来看焦裕禄,他不谈自己的病,首先问县里的工作。问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垛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盐碱地上的麦子长得咋样?他还嘱咐大家:“回去对县委的同志们说,叫他们把我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写完;还有,把秦寨盐碱地上的麦穗拿一把来,让我看看。”

省、地、县各级领导同志来看望时,焦裕禄已经病危,他用尽全力断断续续地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有实现兰考人民的要求……心里感到很难过……我死了不要多花钱……省下来钱支援灾区建设……我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42岁。

焦裕禄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不愧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不愧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百姓负责的高贵品德,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孔繁森:把自己当泥土,让众人踩成路

有这样一位内地的汉族干部,曾经两次进藏,一次延期。视少数民族同胞为骨肉,最终以身殉职,倒在了他所热爱的雪域高原,实现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誓言。他就是孔繁森。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山东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表达了对赴藏工作的热忱。到达西藏之后,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表达了对雪域高原的无限深情。

入藏之后,组织上原定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但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县工作的3年里,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

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临走之前,孔繁森默默来到母亲面前,贴在老人的耳边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不去不行吗?”老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舍不得地问。“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误了不行……”这时,孔繁森突然无法抑制内心的感情,“扑通”跪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泪水给母亲深深地磕了一个头……

这一次,组织上委派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的职务,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他到拉萨仅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让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同时,他对分管的卫生和民政工作也非常投入,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了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为了结束尼木县百姓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多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1992年,拉萨市黑竹、工卡等县发生地震,时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赶赴灾区。在那里,他收养了3个孤儿曲尼、曲印和贡桑。孔繁森将他们带回拉萨,照顾他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夜里和他们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孔繁森的家境本来就不富裕,加上每次下乡总要接济生活贫困的藏族群众,领养了3个孤儿后,他在经济上更加拮据了。为了不让孩子们受苦,他悄悄地来到了西藏军区总医院血库,要求献血。护士认为他年纪已大,不适合献血,他就恳求护士:“我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急需要钱,请帮个忙吧!”1993年,他先后献血900毫升,共收取医院付给的营养费900元,都用于生活补贴。

在外人眼里,很难想象一个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会如此清贫。1993年,孔繁森的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全部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了,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却需要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由于工作出色,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毫不犹豫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长年气温在零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度,每年7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但是,为了摸清情况,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孔繁森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带领工作人员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孔繁森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工夫。为此,他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这一天是1994年11月29日。

孔繁森热爱藏族群众,他自己也深受藏族同胞的爱戴。孔繁森去世后,一位90多岁的藏族老人一直哭了半个多小时,一边哭,一边不停地按照藏族的习俗摸着脑门为孔书记祈福,反复念叨一句话:“孔书记没了,我的福气也没了!”记者问这位老人:“孔繁森待你,是不是就像您的亲生儿子一样?”老人却说:“不,孔书记不是我的儿子,他是我的父母!”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形象地概括了他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

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孔繁森是千千万万进藏干部中的优秀代表。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等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内地缓慢。党和国家一直关注着西藏建设,多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从政策上、物资上、人员上给予大力的支援,选调内地干部进藏就是其中的措施之一。作为一名汉族的领导干部,孔繁森不仅带去了党的关怀和内地人民的厚谊,而且还带领着藏族同胞发展经济,生活上也与当地藏族同胞融合在一起。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郑培民: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他,就是郑培民。有人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一个岗位上干出点成绩并不难,但是在所有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做到有口皆碑,那就非常不容易了。在20多年的时间里,郑培民先后担任过市委书记、州委书记、副省长、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他都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同类推荐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共分为五篇,主要内容包括:奔向全面小康、唱响和谐之歌、保护绿色赣鄱、建设精神家园、弘扬文明新风。并选取了50个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丰富厚实,是面向青少年宣传普及党代会精神的好读本、好教材。
热门推荐
  • 兽神战记

    兽神战记

    但是在这浩瀚的宇宙之中也有很多同地球一样可以有生命的星球——那就是美斯星球!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一个魔兽纵横的星球,征服了整个“猎户空间”!,从异世——到洪荒——到古代——到现在——他,宇宙初开,一个强者争霸的国度。一个最远古最古老的神,经历无数的坎坷,无数的星球也随之诞生,当然地球也在此之中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霸宠:酷千金的恶魔殿下

    霸宠:酷千金的恶魔殿下

    皇室后裔千小染,假扮丑丫头混入贵族学院,没想到一不小心沦为恶魔的小女佣……
  • 佣兵女帝养成:凰权倾天下

    佣兵女帝养成:凰权倾天下

    她,21世纪即将出道的雇佣兵少女,却一朝穿越成为女帝王朝的痴傻小公主。他,天启国太子,天下首屈一指的驱魔师,却被当作贺礼送给了女帝。机缘定,最终她与他成婚,可谁知新婚夜,他摇身一变成了七岁男娃娃!又萌又帅!她宠他护他纵容他,更不惜为他寻药冒险去天启,还他本尊,助他夺位,他却执意封她为妃,将她禁锢在深宫。她本是凤命可逆天,岂会与三宫六院共有一夫?!霸道的他欲用强权来囚禁她,她便倾覆了这天下,唯她独尊,任她凤舞九天!
  • 末世日常见闻录

    末世日常见闻录

    作者:你想成为大神吗?关宇:想啊,做梦都想作者:你要成为男主角?!关宇:嘿嘿,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介意的啦~作者:你想拥有超能力?!关宇:当然想,这样我就可以偷窥别人的胖次了<( ̄3 ̄)>.....作者:真是贪得无厌,给男主头衔,不过必须要加最废!来人,剁成碎肉末送过去,这次一定虐死你o( ̄ヘ ̄o#)关宇:啊!!!!不要啊,饶命啊,我再也不要当主角了....(⊙o⊙)啊!
  • 妖孽惑君心:皇后,你别跑

    妖孽惑君心:皇后,你别跑

    (隆重推出!)所有人都说她是妖孽,是妲己转世,褒姒投胎,是一个魅惑君心的女子。而她芸媃,只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女子,从小失去爹娘的她被舅舅和舅婶卖到了皇宫之中为奴婢,从下就伺候在三皇子的寝宫之中,她没有想到七年后三皇子再度见到她的时候,竟然早已对她情根深重。一瞬间她成了三皇子最疼爱的女人,成了众人嫉妒的对象,她经历了皇宫之中的尔虞我诈,冷宫酷刑,最后被一个年纪轻轻的红绫赶出了岭园,伤心的她无处可去,成了一位在洛阳长安卖花的女子,她发誓一生不再踏足皇宫,可惜天永远都不遂人愿。。。。
  • 兵器博览(走进科学)

    兵器博览(走进科学)

    《兵器博览》无疑讲的是世界各国的兵器,它们的型号、枪口直径,以及各自呈现的功能。为各国的战场上做出巨大贡献。
  •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一场睡梦之中的穿越。从一个不得宠的丞相庶子,空有一身美貌却被人嗤笑。到言辞狠厉,只想报复报复丞相父亲的侍郎知府,审个案能够惹来顶级杀手。收个杀手做侍卫,救灾百姓身先士卒。成绩卓绝,一朝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相。身在高处,心里不禁起了丝涟漪,被人陷害无所谓,被贬无所谓,落井下石更无所谓,也许能够学学苏轼吧。繁荣一地,偶尔插插江湖琐事,入冥教,她都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让人根本就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偶尔戏戏美女,或是捉弄捉弄身边美男,她是那么的淡定。她根本就不知道身边的人早已经为她倾心,而她依旧我行我素,淡漠如她。异国使臣来了,皇帝谋人却让她‘男扮女装’,迎接贵宾。当她再一次站在权力的顶峰,盛极一时,亲爱的娘亲却告诉她,她不是她的女儿,她只是她报复的一颗棋子。云依依不愿意相信,但也必须相信,眼睛一闭,倒在了大殿之前。而他们才知道他是她!沉睡醒来她忘记了一切,只知道自己从现在醒来,一切又将如何发展。她是否应该朝命定的方向走去,还是逃脱命运。半年失忆醒来,不入庙堂,入江湖,一场命运的相逢再一次展开。人生本就是一场阴谋,上天就是那个主谋人。PS:本文比较长,慢热型,希望喜欢的读者能够静下心来看哦。
  • 英雄信条

    英雄信条

    厄运酒馆的女妖老板果然是个善解人意的好人,一杯‘午夜’灌下肚后,唐顿开始抱怨,为什么我这个圣殿骑士,要带着一群黑暗阵营的部下?“偶尔冒充下死亡骑士,说不定还能见到遗忘者女王!”女老板言不由衷的安慰了一句,随即呵斥着几个不断往唐顿身上蹭的女妖侍女。“没有人愿意整天和不死生物打交道,带着他们出门连个小妞都看不到。”唐顿诉苦。“食尸鬼军团除了生肉不在乎任何东西,每天的绅士修养课必定缺席,憎恶军团最近迷上了绷带,认为略带黄色的亚麻布才是超时尚,于是一个个裹成了木乃伊,甚至连魅魔女仆军团都开始公开要求带薪假期了!从大陆五大神秘传说流浪商人手中买到了全知全能的上古魔典,平民少年唐顿踏上了他的征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