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为你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另一方面,他也界定了你整个旅程的品质。
北京中关村的IT业界,曾经流传着一则白龙马与毛驴的故事:唐朝鼎盛时期的长安城内,白龙马与毛驴是同一个磨坊的同事,每天围着磨台转。毛驴似乎很安于这种日复一日的简单工作,也懒得去问主人工作的意义,白龙马则不愿安于现状,希望能够做价值更大的事情。一天,它听说玄奘要去西天取经,皇帝在到处为他征召优良坐骑,白龙马意识到,改变命运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它千方百计地找到玄奘以及选马的官员毛遂自荐,并获得了认可。
白龙马载着玄奘上路了,经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历经了大大小小的灾难困苦,随着玄奘取回了真经,不仅修成了正果,而且成了唐朝的功臣,各类荣誉纷至沓来,白龙马成了红得发紫的名人。它的老同事——仍然在磨坊磨豆腐的毛驴既向别人炫耀自己曾经是名人的同事,又感到嫉妒:白龙马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过去都一起磨豆腐,他凭什么享受这样的荣耀,不就是去了趟西天嘛!
这个有些西游记新传意味的故事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不是每天不断的做事就是有价值的,也不是有了执行的目标就是有效果的,因为未来目标的价值,不只在于未来达到目标时的报酬,还包括目标会改变你现在的看法与行为。
[追求尽善尽美]
米查尔·安格鲁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有一天,安格鲁在他的工作室中向一位参观者解释为什么自这位参观者上次参观以来他一直忙于一个雕塑的创作。他说:“我在这个地方润了润色,使那儿变得更加光彩些,使面部表情更柔和了些,使那块肌肉更显得强健有力;然后,使嘴唇更富有表情,使全身更显得有力度。”
那位参观者听了后不禁说道:“但这些都是些琐碎之处,不大引人注目啊!”
雕塑家回答道:“情形也许如此,但你要知道,正是这些细小之处使整个作品趋于完美,而让一件作品完美的细小之处可不是件小事情啊!”
凡事追求尽善尽美,哪怕只是一些细微的小事,只有这样你所要达到的境界在日积月累中才得到升化。在荷兰,有一个青年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替镇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
也许是工作太清闲,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当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样的专注和细致、锲而不舍,他的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专业技师的都要高。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声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看望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科学史上鼎鼎有名的、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他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个玻璃片磨好,用尽毕生的心血,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的完善,终于,他在细节里看到了自己更广阔的前景。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如果你执著的追求尽善尽美,那么,你的整个旅程最终也会达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