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试图看穿挑战时,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也会突然涌现。趁这些点子还没被不同的想法盖住以前,抓住这些想法。
加藤信三初进日本狮王牙刷公司时,只是一名普通职员。有一次,加藤为了赶去上班,刷牙时急急忙忙,没想到牙龈出血。他为此大为恼火,上班的路上仍是非常气愤。
回到公司,加藤为了把心思集中到工作上,还是硬把心头的怒气给平息下去了,他和几个要好的伙伴提及此事,并相约一同设法解决牙刷容易伤及牙龈的问题。
他们想了不少解决刷牙造成牙龈出血的办法,如把牙刷改为柔软的狸毛;刷牙前先用热水把牙刷泡软;多用些牙膏;放慢刷牙速度等等,但效果均不太理想,后来他们进一步检查牙刷毛,在放大镜底下,发现刷毛顶端并不是尖的,而是四方形的。加藤想:“把它们改成圆形的不就行了!”于是他们着手改进牙刷。
经过实验取得成效后,加藤正式向公司提出改变牙刷毛形状的建议,公司领导看后,也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建议,欣然把全部牙刷毛的顶端改成了圆形。改进后的狮王牌牙刷在广告媒介的作用下,销路极好,销量直线上升,最后占到了全国同类产品的40%左右。加藤也由普通职员晋升为科长,十几年后成为公司的董事长。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商场的竞争更是瞬息万变。企业的成长,个人事业的发展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一切事物的推动必以人为主体,人的新观念才是克敌制胜之道。
有人常常埋怨命运的不公平,别人机会多多,自己却永远默默无闻。其实不然,命运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只要你善于思考,勇于突破,敢想敢做,你就能在关键时刻迎来机遇
,所以我们不管是在平时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能让你的生活充满乐趣,还能改进你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抓住瞬间的灵感]
灵感往往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它在人们头脑中只能停留几秒钟,常常在你稍有所悟,但还未来得及反应之时就飘然而去。只有那些处处留心,早有准备的头脑才能以“速写”的方式快速记下那瞬间的灵感。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灵感突然来临时的准备,趁它还没有被别的想法盖住以前,抓住这些想法。李凡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了两年,可是觉得有些泄气,凭着著名大学本科的学历进入这家公司,她很希望能好好表现一番,可是始终拿不出可以让她扬眉吐气的成绩来。
最近,一位比她资历还浅的同事,竟然因为一个很有创意的方案,不但让客户非常满意地和公司签下了长期合约,而且还得到了广告创意大奖。李凡觉得无颜面对公司员工,心灰意冷,打算辞职另找其他性质的工作,
因为心情不好影响到身体,李凡生病来到医院的候诊室里,心中还不住嘀咕:“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干这行。”
“广告学的理论我都背得滚瓜烂熟,技术也不比别人差,可是为什么做出来的东西都那么死板?”想着想着,李凡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
她感到浑身酸软无力,两眼无神地望着前方:医生迟到了,匆匆进入了诊疗室;忽然,李凡撕碎了口袋中拟好的辞职信,站起来就往外走:
过了几个星期,李凡的广告公司推出一则电视广告:
一位身穿手术衣帽并戴口罩的大夫,正紧皱眉头专心动手术,四周的气氛紧张而凝重、护士不停为医生擦拭额头上的汗。只见他伸手接过一把剪刀,再伸手接过一把刀子,过了一会儿又伸手接过一个瓶子往下倒……医生手持瓶子,拉下口罩,注视着自己的杰作,满意地笑了。
镜头一转,他的杰作竟然是一锅让人垂涎欲滴的螃蟹,
这时唯一的一句旁白响起:“只有XX牌调味料,才能让你大显身手!”
大夫的身影触发了李凡的灵感,一则美妙的广告不仅为公司带来高额利润,也让李凡重新拾获往日的自信。
可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抓住每一瞬间的灵感,会使你受益无穷。美国MIT多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说:“我们在招人时,如果有人大学毕业时考试成绩全都是A,我们对他不感兴趣。如果有人在大学毕业时考试成绩中有很多A,但中间有两个D,我们才感兴趣。因为往往在大学里表现得很好的学生,与我们一起工作时,表现得并不那么好。我们就是要找由于个性与众不同,在大学学习时并不是很用功的,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的那些人。这些人往往很有创造性,对事物很警觉,反应非常机敏。人才更多的是指一种心态,是指与传统思维完全不一样的那种人。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他学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能不能承担风险,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
尼葛洛庞蒂所说的这种人喜欢探索周围直观的事物,能够自如地对瞬间的刺激产生反作用力。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不会错过任何机会,不会放弃任何有利条件,不会忽略任何角度——只要是令人激动和快乐的,或者有用的人和事,他们都会努力寻求并从中受益,这就是不管对任何事,都能够自发性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