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500000002

第2章

范蠡虽然是一位治国用兵的能臣,但他的名声,更多是与他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洞察智慧,弃政从商的传奇经历以及与西施查无考证的绯闻联系在一起。他的一生中面临过许多取舍,他有过执著的坚守,也有过不少放弃——放弃官爵、放弃名声、放弃财产,但无论是坚守还是放弃,他都能从取舍中全身而退,完全独立于进退得失之上,最终齐家保身,安享天年。这份淡泊的心境,这种取舍的智慧,对管理者来说,颇具借鉴意义。

忍耐兴邦:忍是从容进退的基础

天地之间,忍字为贵。进退之间,取舍之中,看似简单,一旦到做出选择的时候,就需费一番斟酌了。进与取固然积极可嘉,退与弃亦难能可贵。因为人们都偏重进与取,而不想退与弃,因此,要完成进退取舍这道“选择题”,必须要具备“忍”的功底。

公元前494年,吴越大战中越军大败,越王勾践被逼至会稽山。会稽山虽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吴王夫差率军只围不攻,不久,越军因缺食少粮而尸横遍野。见此情形,勾践欲拔剑自刎,范蠡竭力劝其要忍耐行事,并设法用重金贿赂夫差的宠臣,保全了勾践性命,并随勾践来到吴国,开始了忍辱负重的人质生涯。

勾践在吴国寄人篱下,受尽了夫差的嘲讽和欺辱,几次难以忍受欲自刎了事。但范蠡竭力劝其要学会忍耐,并使用计谋使勾践取得了夫差的信任。其后,在范蠡的努力之下,三年后,勾践返回越国。

刚回国的勾践有的是雄心壮志、宏伟目标,但还没有大方向的规划。新都建成,勾践便向范蠡请教复兴越国之策。范蠡以一个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旁征博引,向勾践精辟论述了忍耐复国的兴邦之道,指出越国的当务之急就是调动、保护人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富国强兵。

听罢范蠡的指点,勾践开始行动。他以身作则,睡在干柴上,挂一颗胆在居室里,每天都要舔尝。苦不可耐的时候,他提醒自己:勿忘会稽之耻。想到这些,他又重新振作精神。这就是“卧薪尝胆”的由来。

在范蠡的鼎力辅佐下,勾践大赦天下,减收税负,使人民得以还田勤耕,充实了国库和粮仓。随着生活的日益殷实,越国人丁日趋兴旺,皆具“带甲之勇”,国力迅速恢复和发展。

勾践见国势渐强,欲攻打吴国,一雪前耻。范蠡以为时机尚未成熟,劝阻道:“我们的国力虽然有所增强,但时机未到,不可妄动。”大夫逢同也劝道:“越国刚刚复苏,倘大张旗鼓地整军备战,必会打草惊蛇。”范蠡力劝勾践继续发扬多年来奴颜婢膝的对吴外交作风,尽一切努力让吴王在精神上不停腐朽下去,再一步步收拾他,因为沉睡的狮子更容易一枪毙命。勾践接受建议,军事上保持沉默。 吴国丞相伍子胥死后,吴国的政治一天比一天黑暗。勾践着急召见范蠡:“吴王已杀伍子胥,现在吴国满朝阿谀之徒,可以动手了吧?”范蠡的回答又一次让勾践失望:“反常的迹象虽已萌芽,但吴国灭亡的征兆尚未十分明显。如果此时加以讨伐,还是不能成功的。”好不容易等到伍子胥死去,范蠡却来了几句需要揣摩半天的大哲理,虽然忍住了,勾践难免不开心。当时的吴国奸臣当道,乱了朝纲,但军事实力依然很强大,就像挑战一个蓬头垢面的大汉,在他还能吃饱的时候,胜负难料。因此,范蠡劝勾践再等下去没有错。

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吴国遭遇罕见的大饥荒,哀鸿遍野,国力大损。勾践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召开最高会议,和范蠡谋划讨伐之事。范蠡还是不急:“天时已至,人事未尽,大王再等等。”等了这么多次,勾践再也听不进去了,大怒:“是道理果然如此,还是你在糊弄我?我跟你谈人事,你以天时应付我;现在天时有了,你又以人事搪塞,你什么意思!”范蠡平静地说:“大王别急。办事情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功。现在吴国处于困难时期,全国人民反而会同心协力来抵御内忧外患,拼死支撑危局。为此,您还是要把麻痹吴王的工作进行到底。您可以外出打猎,在宫里不妨来几瓶好酒作乐,只要掌握好度就行。这样,他们见大王无伐吴之心,势必会放松警惕。等到吴国的百姓把食不果腹的怨恨发泄到夫差那里时,我们再大举出兵,拿下吴国简直小菜一碟。”范蠡对时局的分析让勾践怒火顿息。

吴王夫差认为越国已被彻底降服,再也无力反攻了,没什么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地北上,去实现称霸中原的大梦了。其实他做了多年的准备,征用大量民工,兴修了一条沟通江淮的交通要道——邗沟。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夫差亲率国中精兵由邗沟北上,大会诸侯于黄池,准备与晋国争抢天下霸主的位置,国内仅剩太子友和王子地及老弱病残留守。范蠡所说的人事条件也成熟了,勾践立即下令兴师伐吴。

这一天,勾践、范蠡和越国百姓低眉折腰等了二十年,足足一代人的时间,历尽屈辱、诟骂、泪水、隐忍。老者带着遗憾仙逝,年轻人在仇恨中成长,为了这一刻,越国人民曾经呜咽哭泣,容颜枯槁,几千个昼夜的等待,积累起来的愤恨几乎膨胀到了顶点,即将彻底地爆发。

公元前473年,勾践终于灭掉了夙敌吴国,报了会稽之耻。接着,范蠡又协同勾践北渡淮河,在徐州大会齐、晋等诸侯,周元王不得不封勾践为伯。在范蠡的辅佐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在竞争中,谁最能忍,谁才能成为笑到最后的最大赢家。试想如果勾践不听从范蠡的劝告,弃忍耐选自刎,那么又何谈兴邦的可能呢?如果当初在吴国,勾践不听从范蠡的劝告,不能忍耐夫差的羞辱,又怎么有机会返越复国呢?如果没有忍耐之心,其后的大败夫差雪会稽耻、成春秋霸王都将成为历史上永远不会出现的幻梦。

天地之间,忍字为贵。进退之间,取舍之中,看似简单,一旦到做出选择的时候,就需费一番斟酌了。进与取固然积极可嘉,退与弃亦难能可贵。因为人们都偏重进与取,而不想退与弃。在现代管理过程中,我们要面临许多决策,每个决策实际上都个进退取舍问题,因此,管理者要完成进退取舍这道“选择题”,必须要具备“忍”的功底。

【管理王道】

忍耐是淡看得失、通晓进退的基础,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有忍常人不能忍之耐性,容常人不能容之肚量,方能在错综复杂的商海中淡看得失,洞晓进退之机,从容决策,一举成功。

飞鸟尽,良弓藏:以退为进的管理智慧

商业世界暗流汹涌,企业管理者作为组织的先锋军,必须懂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怠”的辩证智慧,把握进退的分寸,悟透进退的玄机,在关乎企业重大利益的时刻作出明智而正确的选择,带领企业走对路,做对事。

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怠。”意思是,过分的吝惜必定造成大的耗费,过多的收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不会遭到侮辱,知道休止不会遇到危险。

这种朴素的辩证哲学,提醒企业管理者,前进时要想好退路,赢利时要想到亏空,选择时要懂得放弃。因为,在许多情况下,痴迷于眼前的红利,一味地冒进,可能正陷入危险境地而自己浑然不觉。

越王勾践伐吴大胜,成为一代春秋霸主。在举国夹道迎接军队凯旋、勾践大摆宴席隆重庆祝伐吴胜利之时,身载大功的范蠡却作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他主动提交辞呈,下岗做平民,与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五湖。

其实,庆功会当晚音乐师作《伐吴》之曲,歌颂范蠡、文种的功劳时,群臣鼓掌表示赞同,唯独勾践像雕塑一样坐在位上。范蠡捕捉到了这个细节,明白了一切。勾践为了灭吴兴越,不惜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如今如愿以偿,功成名就,却不想分一杯羹给臣子,他已经在猜忌手下了。跟了勾践这么多年,范蠡对勾践还是比较了解,若不趁早离开是非之地,勾践第一个开刀的对象可能就是他。险恶的背景下,范蠡作出了常人难以作出的决定。

第二天,范蠡拜见勾践,婉言表达辞职意向:“臣听说主辱臣死。二十年前大王受辱于会稽,臣之所以不死,只是为了忍耐一时而使越国强大。如今吴国已灭,如果大王能赦免臣会稽当诛之过,我愿辞官,退隐江湖。”勾践感到意外:“我依赖先生的力量,才有今天。如果你留在我身边,我将与先生共享天下;倘若先生不遵我言,必将身死名裂,妻子为戮!”“共享越国”只不过是挽留之词,有哪位臣子和君主平起平坐,分半壁江山?对于勾践的心胸,范蠡不抱奢望。他断然拒绝了勾践。临走前,他偷偷给风雨同舟的同僚文种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这既是解释,也是提醒。当晚,范蠡便不辞而别。

范蠡的人生,总是在大取舍中显现与众不同的智慧。他一生历经了三度“千金散尽还复来”。第一次是他从越国逃至楚国,靠经营有道成为当地的有名富翁,楚王聘请他为相。在楚王使者面前,他说:“一介庸贾,不足为大王效力。但有钱财珠宝,可献大王。我愿尽倾囊中之物,悉数交于大王,日后所去何方,还请开恩勿要过问。”楚王虽不乐意,但人家万贯家财尽数奉献,不愿为官,也不便取人性命。此后范蠡乘舟出海逃至齐国,更名为鸱夷子皮,从事煮盐行业,时隔几年又成为商界的风云人物。齐国国君闻其贤,任其为相。他却千方百计弃官,把赚来的钱全数投入慈善事业。此后他隐居陶地(今山东定陶西北),自号陶朱公,再次成为巨贾,后终老陶地。

范蠡的才华和气度让司马迁称道:“范蠡三迁皆有荣名。”世人也称赞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他的同僚文种的结局比他差得十万八千里。文种收到范蠡的纸条,琢磨着勾践称霸后并不行赏,而且与旧臣日益疏远,真是如梦初醒,便假托有病,不再上朝理政。然而一切都晚了,勾践以为灭吴之后文种不可再用之,又恐他为乱,无人可制,正巧有人诬告文种图谋作乱,勾践顺水推舟,赐给了文种一柄剑。文种取剑一看,剑匣上写有“属镂”二字,知是吴王当年赐给伍子胥令其自裁的那柄剑,一腔悲愤涌上心头,伏剑自杀。

《越绝书》评价文种、范蠡二人道:“种善图始,蠡能虑终。”诗人汪遵更是对范蠡盛赞有加,他写诗赞道:“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飓五湖风。”古往今来,有不少大智大勇者,但其中能得能舍者,古来甚少,范蠡实在难得。翻开历史,再一次重温陶朱公的风采,透过功名的云雾,在绝尘而去的背影后,我们还能见清风拂袖,扁舟荡漾。

自古以来,正确的进退之道,被当做贤人处世的最高标准,也是个人获得成功必备的一种智慧。商业世界暗流汹涌,企业管理者作为组织的先锋军,必须懂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怠”辩证智慧,把握进退的分寸,悟透进退的玄机,在关乎企业重大利益的时刻作出明智而正确的选择,带领企业走对路,做对事。

深圳万科是我国知名的房地产企业,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经历了一个先“进”后“退”的过程,最终走向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同类推荐
  • 狼性管理法则

    狼性管理法则

    狼是“稳准狠”的动物,身处动物世界的狼群具备了一个优秀团队的所有特征。他们方向明确,特别是在捕猎的时候,狼也被公认为是群居动物中最有秩序、纪律的族群,他们善于交流,最关键的是,狼拥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
  • 黄金投资一点通

    黄金投资一点通

    史前人类或许是被某条河流的河床上冲刷出来的天然黄金的光泽所吸引,这样一种贵金属。发现并逐步了解黄金。人们发现这种金属永不变色、永不生锈、易于加工,黄金是在自然界中少数几种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黄金很快就成了人类所崇尚的物品。,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是无法通过人工合成来获得的,因此,黄金在自然界中的含量稀少的
  • 责任关键在于落实

    责任关键在于落实

    全面升级企业的落实力,打造负责高效的执行者。没有落实,最简单的工作任务也不可能完成,没有落实,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没有落实,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没有落实,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所以,落实便是关键所在。
  • 管理的戒律、经营的戒律、营销的戒律(全集)

    管理的戒律、经营的戒律、营销的戒律(全集)

    本书汇集了最经典的管理学、经营学和营销学定律,这些定律囊括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员管理的授权、沟通、分享,创新管理,危机管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等,通俗易懂,简单实用。这些著名的思想精华和智慧,帮助读者更快抵达事业成功的彼岸。
  • 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本书由以下四位作者合著:Л·Н·波诺马廖夫(历史学博士、本书责任编辑)、В·П·奇奇卡诺夫(经济学博士,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Г·А·科瓦廖夫(经济学副博士),В·П·马泽林(经济学副博士)。本书综合分析了现代化生产管理体系中领导者工作的各种问题。研究了领导者与劳动集体的相互作用,创造高效率工作的条件及领导方法等问题。在对许多企业的经验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和综合概括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完善经济领导者工作组织和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建议。
热门推荐
  • 亲梅煮马

    亲梅煮马

    某年,话剧表演。她演祝英台,他演马文才!他愣是让马文才逆袭!她指责他胡闹!祝英台该和梁山伯化蝶归去,才算完美!而他说:只有没用的男人,才会让心爱的女人陪着自己死!于是,那年,他们的表演成了全校最大的笑话,她气了他一夏,任他怎样哄骗都不搭理他!……多年后,他学成归国,继承家族企业;而她,混迹商场,成为都市白领一枚。某夜,公司宴会,她是公司职员,他是神秘宾客。他们佯装互不相识。他英俊潇洒,谈笑自若;她插科打诨,应付自如。他说:梅小姐,我们可是在哪儿见过?看着眼熟。她暗想:可不是吗?二十多年前便见过了。彼时,她不是他的青梅,他不是她的竹马,他们只是宾客之谊。后来,大雪漫天,他们被困荒野。他背着她寻找出路。她问:我们是不是要死了?他说:哪能啊,我还没将心爱的女人娶回家,死不了!她问:谁啊?我见过没?他说:见过。她说:那行,如果我们能活着出去,我帮你娶她。他说:不用,你答应就好……
  • 乔那村干部

    乔那村干部

    乔那,全国第一批招录的大学生村官,以笔试倒数第一的成绩分配到本山县最远最穷的东禺乡。但他务实肯干,扎根基层,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组织看电影、修公路、办村节晚会、评低保、斗村霸、开补习班、竞选村支书、引进草莓、黑木耳等农业产品发展经;并最终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了一个上市公司……乔那同时也周旋在女友唐小珊、村姑史玉芬、女教师宋子叶、女记者康沛文等众多个性鲜明,样貌非凡的女性之间,演绎出恩怨情仇、可歌可泣的爱情佳话;与官二代“情敌”郭颂之间的斗争、与李二牛,郭子杭等兄弟之间不断深化的友谊,与乡、村领导干部间的同仇敌忾和与县局级干部间建立的无比信任的关系,让乔那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更多精彩尽在《乔那村干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

    欲知世界各地之真相,可取此书读之。马可·波罗,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旅世家。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尼古刺·波罗和叔叔玛窦·波罗,途经中东,历时蹬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著成《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记述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
  • 穿越之女皇驾到

    穿越之女皇驾到

    【本文女尊文,美男多多,一女N男,不喜者慎入!】文案之正剧版:【牡丹花开,凤现沧穹】沧穹国皇室流传五百多年的预言,重生后的姬月容,轻抚着胸口的妖冶花骨,嗤笑不已。让我信命吗?那我为何会来到这里,为何流落民间。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花骨二开,沧穹必灭】原来预言有上下二句,前一句能让她坐拥九天之上,后一句却使她坠入无底深渊!谁能认定她姬月容会是沧穹的第二朵花骨,毁灭沧穹国的灾星。前世,那缥缈的感情,她付出全部;今生,属于她的东西,绝不会退让;拨乱反正不是她最拿手的!本文又名《醉华颜(女尊)》精彩片段回放:‘微微张翕的红唇,引人睱思。呃…大概,也许,应该,我不小心又触犯了沧穹国男子不能接受的清白之说了吧!’姬月容想到前几天才被逼定下的正夫,原因只是因为扯下他的面纱。现在,她都窜到人家的怀中,这后果……不,不会的,怎么说他们也算得是对表兄妹,这兄妹之间近距离接触下,常理,呼~只是常理…“紫色……很适合你。”“哼~厚颜无耻!”巫行玥眉头不易觉察的微皱。“今夜不知是月光迷人还是美色蒙眼,我很想亲亲你的脸!”“你去死。”“哦~你是想毁了沧穹国,呵呵!生为国师的你,竟要毁了它。”姬月容如恶魔在低诱着天使般,“那…你能付出什么代价呢?”“只要你愿毁灭沧穹,开出你的条件。”“任何条件吗?”“是。”“那你帮我生个紫瞳娃娃吧。”*越逍:我一直等着你,幻想着你骑着朱赤马带着花轿迎娶我。姬月容:时间能改的东西太多,你说不愿意做凤后,现在,你仍然是凤后,不过……是属于我的凤后。姬月锦:你承诺,帮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娶我。姬月容:如果这是你的要求,便如你所愿。巫行玥:我……能指明你的命运,做为交易,你得为我保守秘密。姬月容:命运?我从来不信命。所谓的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掌之内。方燕含:众是翻江巨浪,我力小人微,便是做雨伞为也挡一时风雨,也不后退。姬月容:我早知你的决心,却不知你执念之深。君子涟:我唯愿独身伴于君家,终生不嫁!姬月容:我看上你了,今天你是嫁也得嫁,不嫁……我便抢。PS:美男正在慢慢增加中!(请喜欢的朋友收藏,点击,票票~你们的支持是微微更文的最大动力)☆★☆44028337,这是好友小秋帮微微建得群,有兴趣的朋友进来玩哦~敲门的暗号是书中任意的名字!☆★☆
  • 伟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伟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劳动者创造了历史,劳动者书写着历史。但是,伟人可以改变历史,可以推动历史前进。翻开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伟人在人类史上的影响,甚至一位伟人就是一个历史阶段的创造者。
  • 背刀的小艾

    背刀的小艾

    破天刀,乾坤弓,长生剑,阴阳轮到底存在着什么秘密,龙族到底有何使命,看小艾在背刀中如何力压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