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升任为总经理后。为了让倪光南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将"心"留在公司,柳传志为倪光南单独开设了一个"特区":倪光南可以不参与公司的事务性工作,可以拒绝参加任何他不想参加的会,公司的纪律对他没有任何约束力。柳传志甚至在公司宣称:"只要老倪说的都对,老倪是有效数字1,别的科技人员都是0,这些0只有跟着倪光南干才能出成绩。"不管谁和倪光南产生
矛盾,柳传志的答复是:"只要你和老倪发生矛盾,无论什么理由,都是你的不是。"虽然,倪光南将"不接受采访"作为加入公司的一个条件,但是,每任公关部总经理上任,柳传志定的基调都是"宣传好倪光南"。科学院奖给柳传志一套房子,柳传志也让给了倪光南。
这些充满诚意的措施很好地稳定了倪光南的心,让他可以专心致志地搞科研,在联想汉卡和联想微机的研制开发上立下汗马功劳。
【管理王道】
示之以诚是管理者用人的前提,无论是郭隗讲述的“千金买骨”,还是燕昭王铸造“黄金台”,都是在彰显重视人才,渴望人才的诚意。同时,人都是感情动物,再理性的人也有感性的一面。管理者在对待人才时,如果能够巧妙地打好感情牌,将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忠诚和积极性。这是管理者用人上的一大法宝。
“天地之性,人心为贵”:经营人心者得天下
“天地之性,人心为贵。”攻心之道是历来统治者秘而不宣的治国之道,人心不是用武力可以征服得了的,只有让人心服口服才能算是永久的征服。
汉光武帝刘秀曾说:“天地之性,人心为贵。”若要把某个人用好,就必须彻底影响他的心。“心”是人的根本,若要争取天下,就必须争人;若要争人,着重点就是争心。
刘秀在争伐天下的过程中,就十分注重争心之术。建武三年(公元27年),刘秀亲率大军前往宜阳,截断了赤眉军的退路。赤眉军的小皇帝刘盆子惊惧万分,他对自己的哥哥刘恭说:“我苦思无计,万望兄长能够来救我。”刘恭颇有才智,他点头说:“战之无益,眼下保命要紧。刘秀乃是你我刘氏的宗亲,请允许我恳求于他,放我等十万兵众一条生路。”刘盆子就此事和众将商议,有人便忧心地说:“此议虽好,怕只怕刘秀不肯。”众将犹豫,刘盆子更是放声大哭,刘恭见状开口说:“倘若事不如愿,我刘恭自然会和你们誓死抗敌。”
于是刘恭求见刘秀,说明归降之意后,刘恭又说:“陛下能有今日的成就,可知是为什么吗?”刘秀一笑说:“败军之将,有什么资格能评说朕?”
刘恭又道:“赤眉军曾有百万之众,竟有今日之败,陛下也不想知道什么原因吗?”刘秀凛然正色:“听说你多有见地,朕且容你叙说一二。如果你巧言惑人,朕定要严加治罪。”刘恭苦笑声声,后道:“赤眉军残暴待民,百姓怨恨,终成不了大事。陛下仁爱谦和,善收民心,方有时下大功。陛下若能再施仁义,赦免我将士,一来可以增加陛下的美名,二来可以保陛下江山不失,变乱不生,不知陛下可曾作此设想?”刘秀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为刘恭之语深深打动,他故意反驳说:“倘若只是一时权宜之计,朕岂不上了你们的大当?”
刘恭却不辩解,只说:“莽贼不仁,方有天下之乱。他屡次使用武力和军队残害百姓,其报也速。在下话已言尽,全在陛下裁断。”刘秀和群臣议事之时,将刘恭所言复述一遍,他感叹说:“天下还未大定,刘恭的话不可不听啊。我们剿灭赤眉军容易,可要恃此征服民心就大错特错了。百姓不服,天下就不会真正太平,这才是朕最担心的事。”刘秀于是又召见刘恭,答应了他们的投降请求。刘秀又下令赐给他们食物,让长期饥饿不堪的十万赤眉军将士吃饱了肚子。刘秀还安抚刘盆子说:“你们虽有大罪,却有三善:你们攻城占地,富贵之时,自己的原配妻子却没有舍弃改换,此一善也。立天子能用刘氏的宗室,此二善也。你们诸将不杀你邀功取宠,卖主求荣,此三善也。”
刘秀的手下深恐赤眉军再起叛乱,私下对刘秀说:“陛下仁爱待人,只需安抚住赤眉军将士即可。刘盆子身为敌人头领,难保不生二心,此人不可不除啊。”刘秀对手下人说:“行仁之义,全在心诚无欺,如此方有效力。朕待他不薄,他若再反,那是他自取灭亡;朕若背信枉杀,乃朕之失,自不同也。”刘秀对刘盆子赏赐丰厚,还让他做了赵王的郎中。人们在称颂刘秀的贤德时,天下的混乱局面也平息下来,日渐安定。
凶残的管理者迷信武力和权势,须知民心不可用武力和权势来征服,任何人都不可使之改变。他们这样做最后只会失去民心和天下。有远见的管理者明白人心所向,天下才有望到手,所以很多时候都会使用“仁慈”的手段来征服人心。
当今管理学上有个“换心效应”:上级给一尺,下级还一丈。作为管理者,如果你能先将你的“仁慈”之心交给下属,下属可能会以十倍的热情和诚心回报给你。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无疑是中国民族工业成功的典范,也无疑是20世纪中国出现的奇迹之一。那么,海尔集团是凭借什么走向成功的呢?
海尔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长久以来海尔的管理者对于员工人心的争取和利用。
海尔并非像外界传闻的那样,除了严格的管理,没有一点人性化的关爱。“海尔人就是要造爱心,创造感动”,在海尔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感动。
在新员工军训时,人力中心的领导会把他们的水杯一个个盛满酸梅汤,让他们一休息就能喝到;集团的副总专门从外地赶回来,目的就是为了和新员工共度中秋;集团领导对员工的祝愿中有这么一条——“希望你们早日走出单身宿舍”。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特意在百忙之中抽出半天的时间和700多名大学生共聚一堂,沟通交流。对于长期在“家”以外的地方漂泊流浪,对家的概念逐渐模糊的大学生来说,海尔所做的一切又帮他们找回了“家”的温暖。
1991年底,冰箱一厂女工于桂香身患重病,公司领导十分关注她的病情,集团副总派人把她的CT检查片从医院借出,先后请数名专家教授会诊,经第二次检查,最后确诊为“肝脓肿”,使于桂香有了生的希望。更令人感动的是,在于桂香做手术时,公司的几位领导在病房外站了6个多小时,直到手术结束。
正是由于这种对“人心”的重视,海尔才建立起了一种“用爱心创造感动”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维系了员工对企业的绝对忠诚。
【管理王道】
在人才管理中,人心是一笔无形的财产,是一笔永远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更是把经营人心放在企业文化的高度来实施,他认为:人是最大的生产力,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抓眼球”、“抓耳朵”,都不如“暖人心”。
未来的竞争,就是“人心”的竞争。一个企业若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应该注重争取“人心”,进行有效的“情感投资”。
小胜凭智,大赢靠德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华是让品德良好的人更出色的凭借,而品德则是有才华之人的统帅。这句古语对于今天的领导者也同样适用。只有以德服人,才能治天下、行大事;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才能收服民心,赢得众生的爱戴和拥护,从而使基业得以常青。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长河中那些鲜活的名字时,发现凡是卓有成就者,其品德无不散发着耀眼的光辉。在品德攻势的背后,则是其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深刻体察,以及由此实施的天下归心的成功战术。
刘秀品德高尚、平易谦和,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焚王郎文书以安人心,宽朱鲔以降洛阳,示诚以服铜马,创宏伟帝业传天下。
刘秀“长于民间,颇达情伪”,深知百姓稼穑的艰难和民情的好恶,所以他为政宽简,并大力减轻百姓负担,深得百姓的拥戴。
当年刘秀镇抚河北时,赤眉军在河东,有人曾献计用水淹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刘秀认为有失道德,所以没有采纳。
建武四年,割据陇右的隗嚣正徘徊于公孙述与刘秀之间,为到底归服哪一方而犹豫不决。隗嚣派他的心腹马援将军先后去成都和洛阳观察光景,探访各方的详情。
刘秀接见马援时没有升堂坐殿,只穿便衣便服,独自一人坐在洛阳宫宣德殿下,由一个宦官引导着马援去见他。刘秀满面春风,微笑着说:“贵客穿梭于两个皇帝之间,经多见广。今天见到贵客,深感惭愧了。”这一平易谦和的姿态,使马援备受感动,他叩头说:“今天,不再是君主在选择臣下,臣下也在选择君主。”接着就说道:“我从远方来,陛下接见我连卫士都没有,不怕我是刺客吗?”刘秀笑着说:“你只是个说客罢了。”
这次相见,马援感到刘秀的恢弘大度与汉高祖刘邦十分相似,是帝王之材。回去后,马援劝隗嚣归服刘秀,隗嚣不听,马援竟自己归服了。
刘秀恢弘大度,在对待“逸民”、“隐士”、不驯的人物时也是如此。
太原郡广武县(今山西代县南)有个叫周党的,在当地很有名望,朝廷几次征他去做官他都不干。
后来,在万般无奈之下,周党穿着短布单衣,用树皮包着头去见刘秀。按礼节,士人被尊贵者召见,必须自报姓名,否则便是不尊重对方。周党见了刘秀,不通报姓名,只说自己的志趣就是不愿做官,刘秀应允了他。
当时,大臣范升上书,认为周党在皇帝面前骄悍无礼,应治“大不敬”罪。刘秀下诏书说:“自古明王圣主都遇到过不愿为他做臣的人,如伯夷、叔齐就不食周粟,周党不接受我的俸禄,那是他的志愿,赐给他40匹绸子。”
在治国方略上,刘秀认为管理的奢侈、官僚机构设置无度以致冗官无数,是百姓最大的负担,因此他在位期间,全国“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而且大力提倡节俭。公元37年,一国使者向刘秀献上一匹可日行千里的名马和一把宝剑,刘秀接受后便下诏把这批千里马送去驾鼓车,把宝剑赐给骑士。在他的垂范下,节俭在东汉初年形成风气,刘秀也被臣民称为一代明君。
即便如此,刘秀仍经常说自己“德薄”,要大臣不要称他圣明。如此清廉明政,实为难得。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十分推崇汉光武帝,“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帝允冠百王也”,“君臣交尽其美,唯东汉为盛焉”。东汉初年社会安定、君臣和谐,的确应归功于刘秀重德明廉的开明政治。
中国自古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说法,那么如何“得道”呢?很显然,这取决于领导者的日常行为、品德,如果你没有可贵的品德,如果你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就不能获得众人的拥戴,从而失道寡助。 良好的品德是一种人格魅力,更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力,是领导者必备的一种涵养。只有具备良好品德的领导者,才会赢得下属钦佩,进而使其倾心拥戴。正如《淮南子·主术训》中所说:“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