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很多种,孩子们需要的无疑是心灵的共鸣和满足。文中的儿子并不会因为妈妈的“残忍”而认为母亲不爱自己,相反,这种为了锻炼孩子而采取的特殊方法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孩子自然能理解妈妈的一番苦心。
对于有些来说,他们出色,他们能干,在外人的眼里他们还特别坚强,似乎自己就是台永远马力十足的发动机。生活中能够理解他们的人很少,有时就连父母也会以为孩子精明能干,不用操太多的心。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常常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他们好强的性格和不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习惯注定他们不会轻易得到知己,当他们因学习的压力和生活的疲惫而力不从心时,并没有太多倾诉的机会和对象,另一方面,争强好胜、喜欢以坚强面示人的他们也不会轻易容许他人“觊觎”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所有的疲惫和孤独都像火药一样聚集在内心深处,一旦遇到某件成为导火线的事情,便会让结果变得一发而不可收。
有时候,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的不是丰富的物质生活,而是母亲的理解和关怀。比如失败后一句安慰的话语:“这没什么,妈妈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演讲台上慷慨激昂的陈词后,爸爸在观众席上给予的一个鼓励眼神:“你还是那么棒。”有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舒适豪华的房子,也不是吃不完的美食、花不完的零花钱,温暖他们的心,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爱。
暴躁的情绪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妈妈在家中情绪友善平和,接人待物谦虚礼貌,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而如果妈妈在家里经常情绪恶劣,则会让孩子经常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极其不利。
哈佛经济学教授詹纳斯·科尔耐说:“我把人在控制情感上的软弱无力称为奴役。因为一个人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哈佛公共政策学教授伊莱恩· 凯玛克则说:“做自己感情的奴隶比做暴君的奴仆更为不幸。”
每一位妈妈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这时候如果不保持冷静,不克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就会为此付出代价。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母亲,不应让坏情绪控制自己,而是应该自己去控制坏情绪,成为情绪的主宰者。不要为一点小事而恼羞成怒,不要让精神不振、郁闷等坏情绪直接影响人的生活和工作,更不要因为自己的坏情绪,影响了孩子的正常。
美国教育学博士珍妮特·沃斯所著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希望广大的妈妈们能从这段话中得到点启示。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以一种良好的情绪来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孩子的成长。
莎莎是一个胆子很小的姑娘,她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爷爷奶奶对他呵护有加,关爱备至。那时的莎莎性格活泼,常常逗得爷爷奶奶哈哈大笑。
莎莎6岁的时候回到了父母身边生活,妈妈脾气比较暴躁,莎莎在她面前经常吓得什么都不敢说、不敢做。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莎莎给客人倒水,一不小心,茶杯摔在了地上,妈妈当着客人的面劈头盖脸地骂道:“你真是个笨猪!”生性敏感的莎莎羞愧得无地自容,眼泪大滴大滴的往下掉。当天晚上,莎莎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妈妈恶狠狠地用眼睛瞪着她,并用手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从那以后,莎莎只要看到妈妈就紧张,越紧张越是出错,每当这时,妈妈都毫不留情地对她加以训斥。莎莎最后患了恐惧症,每天晚上都做噩梦,一点风吹草动都紧张得不行。
莎莎的母亲是爱他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以粗暴的打骂来发泄情绪。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他们一般是在父母阴晴不定、时好时坏的情绪中惴惴度日。父母不高兴的时候,可能毫无原因的就对他们大发雷霆,高兴的时候,又可能对他们有求必应。在这样反复无常的生活中,孩子变得敏感多疑,时刻生活在对父母脸色的察觉之中,于是,他们最早学会的是预测父母的态度,在这个察言观色的过程中,他们也学会了犹豫,以此来观察危险信号。
妈妈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尤其是情绪,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妈妈在家中情绪友善平和,接人待物谦虚礼貌,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而如果妈妈在家里经常情绪恶劣,则会让孩子经常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极其不利。
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角度出发,妈妈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特别注意情绪控制,谨防孩子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影响正常的心理发育。妈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长、事情杂,更要保持一个积极的情绪。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以下几点情绪控制特别需要注意:
首先,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妈妈是孩子的最大靠山,妈妈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如果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要提醒妈妈们的是,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其次,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的妈妈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很多妈妈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妈妈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使孩子因此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会扭曲孩子的心灵,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最后,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有的妈妈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妈妈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卡耐基:母亲的自信成就了孩子的勇敢
母亲的自信和乐观影响了卡耐基的一生,她相信所有的困境都是暂时的。每当卡耐基极度沮丧的时候,总能听到母亲在他身边唱圣歌。
现代社会不欢迎怯懦的人,怯懦的孩子在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改变孩子怯懦畏惧的心理,让孩子端正心态,鼓足勇气去生活,去谱写自己美好的未来。
妈妈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勇敢起来呢?卡耐基的母亲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那就是用自己的自信去影响孩子。
戴尔·卡耐基是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家,他的著作和教育机构成就了千千万万的人。《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语言的突破》等几部著作,在全世界都非常畅销。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说:“戴尔·卡耐基的这些原则如魔术般地令人震惊,它改变了几亿人的生活。”
就这样以为熠熠生辉的大师,却有一个一场悲苦的童年。但是幸运的是在他最困难的日子里,他的母亲——一位虔诚的女教徒,始终以自己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可以说,是母亲坚定的信念,成就了举世闻名的励志大师。
幼年的卡耐基由于营养不良,头发不是人们喜爱的金黄色而是淡黄略显灰色,加上一对与自己头部不相称的大耳朵,显得很平庸。再加上父亲悲观思想的影响,让他终日郁郁寡欢。
但是她的母亲却给他的生活注入了阳光。她的母亲是一个很乐观自信的女性。她总是以自己的乐观来鼓励丈夫和儿子。
卡耐基后来在他的《摆脱忧郁》中写道:“我常听见母亲忆起,每当父亲去谷仓喂马及乳牛,没有在她预计的时间归来时,她总要赶去谷仓看看,她时常害怕会突然发现他的身体吊在绳端晃来晃去。”
有一次卡耐基跟着父亲去银行申请延期还贷款的事情,银行家很凶狠地告诉他们:“如果不能按时还贷款,就要没收你们家的财产。”父亲无可奈何,带着卡耐基沮丧地往回走。
当他走到曾给他们带来灾难的河边时,他停下来,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发愣。跟在后边的卡耐基以为父亲在等他呢,谁知父亲看着河水喃喃自语道:“运河水可以滚滚向前,畅通无阻,而我却走投无路,四处碰壁,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成年后的卡耐基没回忆起这件事情,就想起了父亲对他说的话:“要不是因为你母亲坚定的信仰和乐观的支持,我是绝对没有勇气在那些琐碎的日子里生存下去。”
卡耐基父亲的辛苦劳作,再加上长期的抑郁,积劳成疾,身体健康状况极度恶化,变得十分憔悴。当医生告诉卡耐基的母亲,她的丈夫詹姆斯的寿命将不会超过六个月的时候,卡耐基呆呆地看着母亲,他看到母亲的眼中有一种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动,终于,两行眼泪顺着她的面颊滚了下来。但是他母亲并没放弃,在她圣歌的呼唤中,父亲活了下来。
戴尔·卡耐基对这些经历仍记忆犹新。他后来回忆说,在灾难面前,母亲这位坚定的基督教徒,总是一边操劳一边坚定地唱着圣歌。而父亲詹姆斯沮丧的愁容也逐渐换成一副顽强不屈的样子。
这些情景在卡耐基幼小的心灵中也深深地扎下根,使得他以后能有极大的勇气,一次又一次坚强地面对挫折与失败。母亲的自信和乐观影响了卡耐基的一生,她相信所有的困境都是暂时的。每当卡耐基极度沮丧的时候,总能听到母亲在他身边唱圣歌。
卡耐基就这样在母亲乐观和自信的圣歌中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改变了自己怯懦、郁郁寡欢的心理特征。这是值得每一位母亲学习的。
我们知道,怯懦的人怯懦的人总是会害怕自己处于有压力的状态,因而他们也害怕竞争。在对手或困难面前,他们往往不善于坚持,而选择回避或屈服。怯懦的孩子对于自尊并不忽视,但他们常常跟愿意用屈辱来换回安宁。
据心理专家称,胆怯心理大多数是后天形成的。造成孩子胆小的源头在家庭、在父母、在他们不恰当的教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限制过多,如到公园玩耍时,不让孩子去爬山恐怕摔下来,不让孩子去湖边玩怕掉下去等等。造成孩子不敢从尝试与实践中获得知识,取得经验,这也造成胆小怯懦。从家教的角度来说,过分保护是儿童形成怯懦心理的主要原因。
面对怯懦的孩子妈妈除了鼓励他们,让他们学会坚强外,还要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言行。不能经常去恐吓孩子。有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听话,老是用吓唬孩子的办法。孩子哭了,妈妈会说:“你再哭,就不要你了”。孩子不听话,有的妈妈说:“你再不听话,让老虎把你吃掉。”渐渐地,孩子什么都怕就会变成非常胆小的人,这样渐渐地就把孩子勇气给抹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