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5500000006

第6章 哲学与修养:生命是一场修行 (2)

有一个角力高手,足有360种招数,每逢比武,灵活变化,交替使用,所以,每次出手都不同。他最喜欢一个长得英俊的小徒弟。他教了这个小徒弟359种招数,只保留一招未传。小徒弟力大无比,学成后谁也敌不过他。

后来,小徒弟跑到国王面前夸下海口,说:“我之所以不愿胜过师傅,是因为敬他年老,又看他是自己的师傅。其实,我的本领和力气,绝不比师傅差。”

国王见他这样目无尊长,很不高兴,令他师徒二人当众进行比武。那小徒弟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地走进赛场,像头愤怒的大象,仿佛他的对手就是一座铁山,他也要推倒。师傅见他力气比自己大,只好使出留下未传的那一招,一把将他扭住。他还不知怎样招架,就已经被师傅举过头顶,抛在地上。满场的人都欢呼叫好。国王赏赐师傅一袭锦袍子,并斥责那小徒弟说:“你妄想和你师傅较量,可是你失败了。”

徒弟说:“陛下!他胜过我并不是凭力气,而是用他留下没教的那一点儿小本事,才把我打败的。”

师傅说:“我留下这一招,为的就是今天。圣人说过:‘不要把本事全部教给你的朋友,万一他将来变成敌人,你怎样抵挡得住?’还有个从前吃过徒弟亏的人说过:‘也不知是如今人心改变,还是世上本来没有情义。我向他们传授射箭技艺,最后他们却把我当做天上的飞鹄。’今天看来,我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徒弟听完后,羞愧难当。

真正有本事、胸怀大志的人是不容易骄傲的,倒是那些胸无大志、一知半解的人,很容易自命不凡。至于自命不凡的本钱,有大有小,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只会凭空骤生骄气,如一个有趣的寓言所说,长颈鹿因为能吃到几米高的树叶而骄傲,而小山羊因可以从篱笆缝隙里钻进去吃草而骄傲。要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既坚定又稳健,必须放低自己,戒骄戒躁,永不自满。千万不要自命不凡,要以一种空杯心态虚心学习,养成进取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我们才会在有所成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才会在成功路上走下去。

孤独是成功的另一种境界

我的灵魂平静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可是他们认为,我冷酷,是开着可怕玩笑的嘲讽者。

——【德】尼采

西方著名学者康德在46岁获得教授职称后,11年里没有发表任何学术论著,于是人们认为他很无能。当时的哲学泰斗摩西·门德尔松公开称,康德让所有的德国大学蒙羞。康德成为平庸教授的榜样,成为德国学界的头号笑柄。

殊不知,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他独自一个人在默默的孤独沉思,谋划巨著。可是周围的人早已不再相信他的能力。一次,康德的学生在参加教授聚会时,宣布康德正在写一部伟大的著作,顿时引起教授们的一片哄笑和调侃。然而,康德对他们的嘲讽无动于衷,也不辩白,只顾埋头沉思自己的著作。

11年后,57岁的康德开始动笔,仅仅几个月的时间,800多页的《纯粹理性批判》横空出世,康德终于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曾经震惊欧洲“头号笑柄”的康德成为德国哲学的顶级骄傲,名垂千古。而那些讥笑康德的学者们,至今已经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

上帝总是公平的,他赋予了孤独者与众不同的灵魂,特立独行的品性,却又让他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渴求着人间的温暖,也许正因寻求人情却不得才令孤独的灵魂倍加寂寞。他孤独地立于人群中,寂寥地抬目,却只有天空中的星辰不吝啬地对他闪烁。也许他注定要承受命运的悲剧,但他却不会沉浸在抑郁苦闷的情绪中。

凡·高是孤独的。他善良、热情,他渴望艺术能够升华。离开家乡来到巴黎后,他的艺术却被不懂艺术的人折磨。他找不到生活的答案,这使他生活更加孤独。

生活中,凡·高衣冠不整,非常寒酸。由于贫困,他的衣服都是用他弟弟提奥的旧衣服改的,用的是廉价的布料,在作画时又会溅上些颜料。他无法受到人们的青睐。他说:“我时常处在可怕的忧郁和烦躁中。当我渴望同情又得不到时,我就会态度冷漠,对人发无名火,说起话来常常非常刺耳。”凡·高是一个极端敏感的人,这造成了他孤独的性格和莫名的怪脾气。他喜欢独处,不善交友,经常和人们聚集交流对他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他的这种性格让他的意志变得消沉,同时也在伤害着他的健康。

一次凡·高在画完乌鸦后,用左轮手枪在自己的心脏偏下位置扣动了扳机,他的画架在谷草垛旁静静陪着他,儿子要救活他,凡·高说,千万别让我再费事了,那样我还会自杀三次,而他对儿子说:“命有多长,孤独忧伤就有多大。”他在情感的经历中探索了一生、也被孤独折磨了一生。

在人们的眼中,凡·高是一个怪人,没人能理解他。因此他的孤独正是典型的需要人间的温暖而不可得的寂寞。其实,在凡·高的孤独里,没有消极被动的混乱。他在割耳之后有了短暂的安静,而他最终的离去也使他这个享誉世界的艺术家得到了彻底的解脱。他曾说:“人们总把我当成是一个不可理喻的怪人。我要申明的是,我不是怪人,尤其不是应从社会中被清除的野蛮的粗鲁的人。”

孤独的人努力奋斗,不断地去探索,对真理永无止境的追求。这是一种永恒的孤独,无奈之余,孤独者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孤独者的路是自己走的,他不随波逐流,在孤独中自得其乐。享受孤独的人,欣赏自己,享受自己的所作所为。孤独中,他获得了自己给自己的最大的回报。孤独者拥有一颗淡然的心,在自己的世界里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就。他能漠视周围人的诧异的眼光,走自己的路。

乐于孤独将孤独看做人生的一种独特的享受,不喜声张,不爱浮华,不求虚名,淡泊宁静,避开外界的干扰,快乐地享受着自己的孤独生活。孤独是朵静静开放的莲花,人只有静默独处才容易发现和感受具有终极价值的事物,因此与其一味哀叹,不如勇敢面对寂寞体会淡泊,克服寂寞带来的心灵困扰。

淡泊是一种情愫,也是孤独时的最大享受,这样才会真正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是极其高远的心态。耐不住孤独,就不会有这样的境界。乐于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心是明净的,他完全属于自己,无视世俗的繁杂只有自己。在暂与世隔绝,与灵魂相通的过程中沉淀自己,提高自己,在这其中他们是快乐的。

当然,孤独地走自己的路并不是一种自我封闭、故步自封。走自己的路,是能够在充分吸收知识的养分的同时,认准一个明确的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走自己的路,是并不是固执己见,而是面对他人的嘲讽时呈现出的一种豁达执著的人生态度;走自己的路,是孤独的,却拥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修行孤独需要耐性

我非常清楚,我最终要走自己的路。每当我感到“我再也不能忍受孤独”时,我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自我羞愧——我感到我是在厌恶自己心目中最崇高的东西。

——【德】尼采

哲学家说人生而孤独,孤独是人生的难题。其实孤独也是人生的一种意境。生活就是一种修行,修行就需要耐性,因而修行孤独也需要耐性,必须甘于淡泊,乐于孤独。乐于孤独的人能体会孤独的美好和快乐。只有甘于孤独的人,才能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体会其中的哲理,品味生活的乐趣。

孤独者的思想总是具有超前性,往往不被同时代人所理解。萨特曾说:“真正的脑力劳动要求孤独。”一个孤独的人,善于在自己孤独的思考中,完成其他人无法参与的成功。

哲学家是孤独的,这源于他自身的气质。他在孤独之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并以此为他乐。他渴望在孤独中体验创作之美。只有孤立于天地间,他的灵魂才与孤独相遇,在孤独中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尼采就是这样一个孤独的哲学家。

哲学家尼采一生与孤独相伴。尼采经常漫步,以排解孤独。虽然他长期和朋友保持联系,有不错的交往。查理·瓦格纳、保尔·李、弗罗琳·冯·梅森伯格、弗兰兹·欧维贝克……但是大多数时候尼采仍愿选择一个人孤独。在给朋友彼得·加斯特的信里他写道:“归来吧,回到孤独中来,我们俩都知道怎样在孤独中生活,也只有我们俩知道。”和瓦格纳的决裂后,他经历的很长时间的痛苦,也为此大病了一场。他告诉妹妹,他渴望去一个让他完全独立的最偏僻最安静的地方,来走完他完全孤独的一生。

在尼采35岁的时候,他到了一个几乎没有人造访的山谷里。热那亚的太阳一升起,尼采“就到了一块靠近海浪的幽静的岩石边,撑一把伞,躺在岩石上,像蜥蜴一样一动不动。眼前除了大海和纯净的天空似乎什么也没有”。他在那儿待了很长的时间,直到黄昏的最后时分。《朝霞》就诞生在这个时候。

尼采的这种孤独是有高度的。他曾经说:“没有一个人在思想上真正与我一致”。当凡人为生活中的小事烦恼时,孤独者却视若无物一人独处,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真正的孤独,所以在真正的孤独者心里,虽居闹市却仍然处于孤独的境界,不为世俗所烦扰。他们视繁华热闹为浮光掠影,总是能品味出其背后的实质性——单调和乏味。相对的孤独是可以排遣的,而绝对的孤独只能升华为哲学思想或是成为悲剧,但他们思想的智慧也正是孤独的意义所在。

孤独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超越肉身之外,达到灵魂腾空的境界。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主源。孤独者具有游走在大脑中的善于发掘的思维,这使他用一颗孤独的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作家是孤独的。他们总是行走在孤独中间,握着一支永不停歇的笔,拷问与生俱来的孤独灵魂。在这种独身一人的旅游中,孤独是他们在思想中营造的一种境界。

纪伯伦的一生颇为坎坷,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相继失去了三位亲人,孤独和生活的重担常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纪伯伦得靠写文章、卖画、做零工来赚钱,并且还要还债。

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纪伯伦用充满哀愁、倾听和憧憬的手法开始了散文和散文诗的创作。刚满20岁的纪伯伦,作品中已经处处充满了对社会的批判和揭露。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

同类推荐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 “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热门推荐
  • 命师

    命师

    铁口直断,点人前程,是为相师。铜口直断,决人富贵,是为运师。金口直断,改人命运,是为命师。不是算命先生,也不是相面大师,却有断人命运定人前程的高明,施得在命运跌入低谷之时,意外遇到了一名运师,在运师的指点下,青云直上。人在官场商场之外,无权无势,只是民间一平民,却能呼风唤雨,成为无人知道却又让无数人仰慕的隐形掌门人!一次生意失败,引出两大世外高人,三大派系利益纠葛浮出水面,搅动四方风云!
  • 嫡女三嫁鬼王爷

    嫡女三嫁鬼王爷

    一对一洛紫风知道自己现在唯一的解药就是‘男人’,虽然眼前这个男人可恶了点、阴险了点、还有那么一点点让自己害怕,可是此刻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那个谁——,你过来!”某女开始上下齐手。某男很淡定的看着这双在自己身上游弋的小手:“你不是打探过我吗,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我——‘不能行人事’,你不知道吗?”“这你就不用操心了!”银针在某个穴道上一扎.吃干抹净——,某女要走人前抛下一句:“估计你也是个‘处’,咱俩算是扯平了,以后别说认识我!”某男看着远去的背影——“你想的美——!”【片段一】洛紫风看着脚下中了‘媚毒’的女子,冷笑一声:“还想给我下毒?仗着和我那‘夫君’是青梅竹马,又有公公婆婆当你是亲闺女,就处处和我作对,企图‘亲近’我那夫君,好——!我成全你!”候在一旁的九月一愣,什么时候自家小姐这么——好说话了!“去——,等她媚毒发作,就送到我‘公公’书房去,‘母子关系’,够亲近了吧!不——用——谢——我!”看着九月背着那个女子一跃而去。洛紫风不禁期待明天的太阳快点升起,想着明个一早的靖王府——,该是个如何‘振奋人心’的早晨呀——!【片段二】“这个给你!”如花郡主将手中的《仇人录》低了过去:“所有曾欺负过我的人,我都记录在上面了,你既然已经决定冒充我的身份了,就得替我讨回来!”“不是吧?洒你身上一杯茶水——你也记!”“你看清楚了!那是101杯,她丫的——是间歇性‘帕金森综合症’,见到我就犯病!”一群男子自‘如花郡主’身后讥笑的嚷嚷道:“‘花痴’郡主——!灵王世子在这呢!”正在熟读《仇人录》的某女回头。众男子诧异,原来那一直涂的五彩缤纷,看不出眉眼的脸下,竟然也是一副如花美貌!某女冷眼相对,朱唇轻启:“皇上已经解除了我与灵王世子的婚约,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今儿个起——,本郡主不陪你们玩了!谢谢各位前些日子的配合!”看着某女远去的背影,众男子齐呆!某男一愣!【片段三】某男暴怒:“我该叫你什么?洛紫风、还是如花郡主、还是其他什么我不知道的,你究竟是谁?是不是我娘子?”“我是谁关你什么事?”“好!好!好!”某男怒极反笑,片刻功夫将某女绑在了床上:“你什么时候确定我们有关系了,我什么时候放你下床!”随后,某男开始解开自己的衣结.无论你嫁几次人,新郎只能是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光流年:回忆起我们过去的日子

    时光流年:回忆起我们过去的日子

    《时光流年》本书内容包括小品、主题、小说、游记、恋物共五大部分。
  • 飞翔的痕迹

    飞翔的痕迹

    在米亚罗燃烧般的红叶中,她遇到了他。明明是陌生人,却有着异样熟悉的感觉。这使他们渐渐靠近……蓦然回首,却看见以往曾经飞过的痕迹……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在阳光下晾晒

    在阳光下晾晒

    混迹大都市打工谋生的故事为主线,小说通过描写乡下青年秦林离家出走,给读者展示了都市生活的繁荣、多彩,同时也将都市生活的危机、陷阱等的另一面也暴露在读者眼前。作品将都市的阴暗、男人泛滥的激情、女人潮湿的心统统放在阳光下晾晒,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