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00000126

第118章:漕运改革

漕运这个东西,肯定是要治理的。如今每年朝廷有四百万石的漕粮北运,一般情况下只够两百万石左右,剩下的只能折色或者被损耗掉了。

损耗高,漕丁负担大。漕丁也要生存啊!官员也要弄钱啊!所以上下其手,大家一起来。官员吃拿卡要,漕丁也私自夹带,或是中途偷粮,然后上报成损耗的。漕运船只返回南方时,还能运一船盐回去。

漕运如何治理,海运如何具体操作,朱由校给袁可立写了封信,和袁可立商讨了一番。毕竟此时袁可立总督登莱,漕运改走海路肯定是要袁可立主持的。

袁可立很快给朱由校回了封信,并未正常上奏折。毕竟这是君臣私下商议,上奏折就会经过内阁。

“老臣以为,海运甚是便利,无河道堵塞之忧,也不似河运之艰辛,即可减少损耗,又可节省民力,甚是可行。然河运毕竟维持多年,一时之间全部废除恐生事端。应先采取河海并行之策,如今年漕运四百万石之漕粮,陛下可裁剪河运一半份额,分于海路起运。由淮河入海,风险最低。若明年,则可分三百万石漕粮于海路起运,逐年递减则较为妥当。”

看到这里,朱由校不由点了点头,还是袁可立这样的老臣有经验啊!他原本还想直接把河运废了了事,并未太深入的思考漕运的利益问题。

漕运损耗确实大,但同样也养活了很多人。

漕丁尽管有负担。但漕丁同样也有灰色收入,因而确实是可以维持的。相当于是国家这种损耗,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

那些贪官的。自然无需考虑他们的利益,但是漕丁方面却是得考虑一下。

突然间废掉了河运,一些专业漕丁岂不是失业了?

袁可立建议的逐年递减,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反正河运漕粮就400万石定额,每年减少一点,给漕丁转业的,留个缓冲的时间。也就不会出乱子了。

最后河运不再运输漕粮的时候,那些官员、商人爱怎么折腾河运就怎么折腾去,想要搭国家的顺风船。做春秋大梦去吧!

到时候漕丁们弄不到漕粮,却是影响收入。不过国家也不需要他们承担运费,同样也减少了负担。

到时候京杭大运河等河道转为民用,这些漕丁依然也还有就业岗位。到时候国家没有粮食从河运过。也没人能挖得了国家的墙角。至于河道哪里堵塞了。也不需要朝廷花钱去疏通。顶多五六年,河运就要废掉大半。

到时候漕运全部走海陆,海上不需要折腾来折腾去的,也没地方可以倒腾船上的粮食,只要不发生海难,基本上是没有损耗,商人也别想利用漕运夹带私货了。

袁可立在信件后面继续写道:“而海船方面,宜用大船。不惧寻常风浪,亦不容易淹死兵丁。再则三千料之大船。一次可运粮6500石,且航速较之小船犹快,所需船丁且少。若自淮河入海,一月之内便可将漕粮运达天津等地。则每年朝廷可无需承担漕运之损耗,又可自南方调运更多粮食,可谓一举多得,利国利民只举。”

朱由校算是明白了,这海运的便利性,实际上大家都知道的。只是海运无法挖国家墙角,所以那些臣工们都建议发展河运。

河运撑死能有发展,海运才是这年头最有发展前途的运输方式啊!

要知道科学实验证明,船只的排水量每增加2倍,所需的推进力仅增加1.5倍,所以船只造得越大,动力装置所占空间比例就可以越小,同时燃料也可以携带更少,从而腾出更大的空间来储存货物。

这年头的船只是用风帆,虽然不用燃料,但也是一个道理的。因为大船可以使用更大的风帆,相同船型的帆船,只要排水量更大,航速就能更快。

而且船只越大,抗风浪能力越强。

有了具体方案,朱由校便直接命令李朝庆拟旨。

“传朕旨意,命登莱总督袁可立主持开海运粮,河运漕粮定额减至两百万石,所减两百万石漕粮,皆由淮河入海。”

淮河入海因为有岛屿可以避风,小船要安全得多。如果是千吨级大船,那倒是无所谓,可以直接从松江府出海。

当然,大船造价贵。

小船造价比较便宜,而且制造周期也比较短。大明是一个水运十分发达的国家,南方到处都是船,不过大吨位船只却并不是太多。

圣旨一下,东林党顿时有闹起来了。

此时齐楚浙宣党都已经被东林党逐出了朝堂,这漕运的利润可就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突然皇帝不搞河运,跑去搞海运了,这岂不是煮熟的鸭子就飞了吗?到时候他们难道还能跑到海上去倒腾?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海路运送漕粮,中途根本不需要停船。哪像河运,这条河换那条河,中间还要走一段陆路。这个时候随便倒腾,漕丁卖掉粮食,商人便把私货塞进去让漕丁夹带,运费都是国家出的。

于是就形成奇葩的局面,朝廷让漕丁出运费,漕丁把朝廷的漕粮卖掉一部分报为损耗,又把商人的私货带上,结果成本还是朝廷出的。这些漕丁实际上就是粮户,他们参与运输即可不用缴纳田赋,但是这成本却比田赋要高出好几倍。

除了运输粮食的船,商人手上还有不少船,直接向北方运输商品,河运的成本比陆运低,还是非常划算的。

运河是朝廷修的,这些商人要走运河,自然得交过路费的,所里漕运总督历来是一个油水丰厚的职务。

东林党马仔们在大佬的指挥下,纷纷向皇帝上奏。

各种奇葩的理由一大堆,延期、飘没、伤亡事故,总之就是全面否定海运,同时绝口不提河运的各种弊端,特别是如今大明的漕运已经收到了黄河的严重影响,而开凿了几十年的中运河如今依旧还没有完工。

这条中运河要想完工,还得投入较为庞大的人力物力。杨国瑞本来想建议由皇家银行出资修建,然后在运河上设卡收税。不过朱由校感觉成本太高,还不如把修中运河的钱拿来造货船,这反倒显得更靠谱。

毕竟中运河修起来,依旧还是让商人捡了便宜,而且没有个几十万人是修不起来的,太过劳民了。

货船造出来是自己的,想运就运。海洋那么宽,地方都能去。商人要想走海路运输也行,先交运费再说。

海运显然也是可以垄断的,特别是大宗商品运输。至于那些以快速、灵活揽运的中小型商船,倒是可以让民资发展。而那些运输大宗商品的大型货船,运输路线比较固定,而且不需要灵活性,无脑垄断也不会让老百姓感到不便,只要把船造得足够大,降低大宗商品的运输成本就行。

海运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但这只符合皇室的利益,显然并不符合东林党大佬们的利益。

朱由校面对这么多反对开海运的奏章,突然间又有些恼火。最近他涵养还是不错的,知道了东林党尿性,所以一般犯不着和东林党发火。

可是这次东林党瞎比比了半天,裁减河运漕粮定额的事情楞是拖着没办,一直拖了他将近一个星期,朱由校期间数次责令户部给事中督促此事,这才把这条政令实施了下去。

政令是下去了,可朱由校却是被气得想要直接砍了户部给事中。于是把魏忠贤找了过来,问道:“齐楚浙宣党的官员联络得如何了?”

魏忠贤欣喜的报告道:“皇上,这段时间已经收编了不少齐楚浙宣党官员,足有四十多人了。”

“四十多人,嗯!倒是勉强够用了。”朱由校摸了摸下巴思索起来,这四十多人撒到六部和内阁去,倒也差不多的样子。再保留部分可堪一用的东林党,以及一些无党派官员,朝廷的构架还是能搭起来的。

当然,天下读书人这么多,谁来当官也不会比这些整天拿钱不办事的东林党更差了,只是朱由校暂时还得一定程度的按照规则来玩。当官最少都要是举人功名,并不是想让哪个读书人来当就哪个读书人来当的。

看了看魏忠贤,朱由校挥手道:“你先回去吧!继续收拢一些人,朕随时有用。”

“是,皇上。”魏忠贤见朱由校依旧坐在那里思考问题,这段时间魏忠贤已经摸不太清楚皇帝的心思了,也不知道皇帝在想。

不过好在,知道皇帝的目标是。

朱由校的心思确实有些复杂,此时他手上抓着一堆东林党的罪证,还笼络了一批齐楚浙宣党马仔。

这次东林党在漕运的问题上把朱由校搞得十分恼火,长久以来压抑的情绪已经快要彻底爆发出来了。

“到底是一锅端了,还是分批干掉呢?”朱由校头疼的思考着这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未完待续……)

PS:第二更到,今天没有第三更,大家不用等了。因为今天又停电了,村里前天刚装的变压器,刚牵的新电线,傍晚啪啦一声就冒烟了,这豆腐渣的程度也是让人醉了。作者现在只能进城了,城里的房子比较吵,比较热,还没装宽带,这章还是跑到网吧传上来的。今天跑来跑去的折腾太久了,所以只有两更了。至于月票加更的那章先欠着,等村里来电了,作者回乡下继续闭关码字的时候,一定给大家补上。

同类推荐
  • 寄宿

    寄宿

    薛云楚在旅游的时候被变异的外星智能附身,外星智能直接占有了他的身体,早早的退出了旅行社,在火车上目睹了偷窃事件的发生,却没有阻止更加坚定了要低调的决心。高中第一天就遇到了一起过的旅游杨静怡,他冷漠的态度让杨静怡十分不爽,平静的度过军训,课余之时,薛云楚开发了一款低级的智能软件智能管家,引发了网络风暴,现实中也为同学们仔细解答各类问题深得同学们尊敬,薛云楚在大地震过后,加快了经济发展计划,开始迈出金融帝国的步伐……
  • 异常生物见闻录

    异常生物见闻录

    郝仁,人如其名,是个好人,理想是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当个穷不死但也发不了财的小房东——起码在他家里住进去一堆神经病生物之前是这样。一栋偏僻陈旧的大屋,一堆不怎么正常的人外生物,还有一份来自“神明”的劳动合同,三要素加起来让郝仁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忙碌的房东和最高能的保姆,最混乱、最奇怪、最不正常的房客房东的故事就此开始。“自打在劳动合同上摁手印那天起,我就知道自己是上贼船了……”
  • 明末传奇

    明末传奇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崇祯年间,随波逐流无路,乱世逼人反。且看现代人郑勋睿穿越明末的求生之路。
  • 卡徒

    卡徒

    方想所构建的一个全新幻想世界,请入!
  • 无限曙光

    无限曙光

    新书洪荒历已发,字数挺多的了,可以开始食用,味道估计还不错。
热门推荐
  • 剑戳

    剑戳

    那一剑,醉梦红尘;那一剑,剑断苍穹;那一剑,闪亮了星空;那一剑,照耀了来世;那一剑,开辟了宇宙;那一剑,挥别了过往;那一剑,横向她心;那一剑,唤醒了她容颜;那一剑,不为仙,不为魔,不为灭,不为生,只为她重现昔日的温情。剑动星空数万年,怀抱伊人。人生若只初见,二世情怀。人生若只初见,你可还记得,当时的微笑;人生若只初见,你可还记得,那永不曾逝去的容颜;人生若只初见,你可还记得,那躲在课桌后面的我;人生若只初见,你可还记得,泯着嘴悄悄偷笑的你;人生若只初见,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怀;人生若只初见,昔日温情犹在身畔;人生若只初见,一切可又如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弃女之田园风华

    弃女之田园风华

    ——————两年后,被赶出家门,城主说当官要交钱穷!潇潇洒洒离开镇国将军府,城主‘夫人’已被拿下。圣旨赐婚,主仆三人共创田园风华,好吧,五色果,城主说关门断粮谁狠!洞房之夜,奴仆长工,跟他过的是鸽子。】可是,良田水塘,这眼前又是什么情况,坐享一方地主。世袭爵位,舅舅们放火烧了自己的院子,不行,带着丫鬟婆子开始自己的守财发家创富带着大家奔小康的田园生涯。每天睡觉,再不济的长工都穿上丝绸了,抱着的是黄鼠狼。不行,城主说太少就太俗了!啥?这是贱民村?开玩笑吧?瞧一个个妇女穿金戴银的,瞧一个个男人的绫罗绸缎,某只妖孽正在床上风情万种的看着她,这简直就是京都第一富城。无上地位,一对一。外祖母过世之际,好一个狼子野心。某男仰天长叹,五色鱼,他要重振夫纲!,城主最喜欢金灿灿的!每天吃饭,她父母被杀,被舅舅迫害的弃女被尊为素衣城主,上桌的是大花狗。黄金万两。但是,五色土,啥?你们要见我们城主?那做啥来了?认亲那天,这一年又一度的城主‘夫人’考核开始了。吹拉弹奏,跟他去的是母鸡。求亲!这个震撼的消息让贱民村的村民又开始兴奋,既然如此?她又怎么会让他们失望呢?烧了主院给外祖母陪葬。“来人那,不行,救命那~我不活了,【种田,城主非礼了!”某男笑的妖娆,成了依靠外祖母的弃女一朝穿越,不行,被叔叔赶出家门,城主说爬的太高要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如何摒弃坏习惯,培养和保持好习惯,是提升业绩的关键。亚龙老师的这本书从常见的职场现象切入,结合大量生动、经典的故事和案例,提炼和总结出了有效提升业绩的50种习惯,观点简约睿智,介绍的方法简单实用,让读者得以在轻松的阅读中对照、思考、学习和借鉴,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方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凰诀天下

    凰诀天下

    “他在窗外,你还可选择……”帝王薄唇辗转,寒意呢喃;她无声浅笑,勾缠继续;灭九族,毁身心,魂飞魄散前,她变成另一女子,立毒誓,惑人心,算计离间,她成为祸国凤凰,谁又知道,狠绝如她,只为还他一世情缘,半壁江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