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00000108

第102章:强烈反响

“卖报,卖报,《大明日报》首日发行,只要两文钱。”

“卖报,卖报,东江军游击作战,再斩建奴百余人。”

这一天,京城的大街小巷上,出现了一阵阵的报童吆喝声,同时一个个卖报点也遍布京城各个商铺。

皇家资本经营的酒楼、粮铺之类的商铺外面,都设立了一个小小的卖报点。行人纷纷赶到惊奇,大明日报?

仔细一看,原来是报纸。

这倒是不稀奇,民间报业在明代本就存在,而且很多都实现了盈利。只是《大明日报》作为官方报纸,却是让人们感到稀奇了,于是纷纷掏钱购买。

只是一些文人买了之后,不由纷纷骂娘。

“这大明日报,怎么如此排版?文字竟是从左到右?而且还是横向书写。”一些人看得极不习惯。

“虽然不是很适应,不过这些分段符号还是颇为实用的,看起来方便不少。”一些人看过报纸后同样也发现了其中的优点,那就是标点符号。

古代人为什么要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书写方式呢?西方人为什么又是从左到右的书写方式呢?

这其中是有些玄机的。

中国是以道家文化作为基础的文明,道家的主要理论是用于修仙的。人要成仙,那么就是逆水行舟,正常人出生后是从先天步入后天,而道家做的事情是从后天返回先天。

左手代表先天,右手代表后天。

进而形成从右到左的段落排列方式,总体来说,中国的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不适合全民普及。

西方人发展的则是平民文化,则是遵循人道规律,从左到右。

朱由校采用后世的排版方式,主要是决定发展平民文化。这种平民文化的用处,基本上仅限于让老百姓识字,依旧是不如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

后世基本上人们都能认字,但是愚昧之人不依旧遍地都是,全世界皆是如此。本质上,后世的普通民众,就算能认字,但是和古代的文盲是没有太大的层次区别的。世界各国的统治者,都不会想让人民变得太聪明,最好是政府说什么,人民就信什么的那种。

可是学了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之后,将形成辩证和类比的思维方式,这种人看待事物本容易看透本质,统治者想要忽悠这群人,实在是有些勉强。特别是汉代在汉武帝之前,是用道家的黄老之术进行治国,导致文化份子都快成精了。所以汉武帝开始搞独尊儒术,将儒家寄生在道家文化之上。汉武帝的尝试让后来的统治者感觉挺成功的,于是历代就继续沿用。

发展到明代,儒家已经走火入魔了。

朱由校现在要把儒家踹到一边,同时发展出一些平民文化,进行全民教育什么的,这文字排版自然要改,所以先再《大明日报》上进行尝试,如果不成功,大不了把排版改回去。

然而《大明日报》的发行,还是十分顺利的。

仅仅当天就在京城卖出了将近5万余份,虽然读者对于排版有诸多吐槽,但是《大明日报》却凭借着比民间报业更加低廉的售价,以及能加丰富的内容,还有更加直白的文字,以及更加让人一目了然的标点符号,成功的抓住了读者。

民间报纸,首先不可能做成如《大明日报》这么大的信息量,这年头尽管存在民间报业,但是普遍具有地域限制,信息量大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那么一个区域的销售上不去,那就要蚀本了,本身报业就不是什么太暴利的行业。民间报业的很多信息,实际上就是来源于朝廷官场,规模性普遍较小。

再有一个,民代的民间报业并不是走廉价多销的模式,一份报纸最便宜也要三五文钱,版面普遍较小。而且大部分民间报纸实际上是手抄报,并非是用活字印刷技术。因为规模小,确实可以手抄。他们卖的报纸,更多的是在卖信息。

人总会对外界有一种求知欲望,特别是文化人。这个时候三文钱一份报纸也好,十分钱一份报纸也好,在信息缺乏的环境下,他们都可以接受,只是说价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购买频率。

而且明代的民间报业,实际上也不敢把规模做得太大,谁愿意被朝廷盯上?毕竟朝廷又没有相关法律,万一做得太大惹上官司,那可就不是开玩笑的了。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民间报业选择把规模做得非常大,从而进行广告盈利。

既然手抄报能赚到钱,而且还比较安全,为什么要搞廉价报纸呢?

结果《大明日报》一出现,仅仅首日发行量就突破了5万份,因为低廉的价格,而且内容还比较多,从而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特别是那些关心政治新闻的群体,《大明日报》上面,报道的内容很多都和皇帝有关,想要了解皇帝的动向,买一份《大明日报》就行了。

第一天的《大明日报》,并没有太多的猛料,但是信息量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于那些谣言的驳斥,还是对舆论的引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普通老百姓,即有分辨能力,实际上也没有分辨能力,只看信息掌握在谁手上,以及传播的信息是否太离谱了。

然而就算是比较离谱的信息,如果只要官方进行反复宣传,那也能三人成虎,谎言重复一万遍就是真理。

《大明日报》的出现,无疑是那些官员极为关注的。当天东林党那些官员,基本上是人手一份《大明日报》,对于排版纷纷骂娘,然后又仔细的看完了报纸。

皇帝突然办报进行舆论引导,叶向高这些人精,自然看到了皇帝的用意。不由感觉到了危机,如果皇帝与普通百姓的民意相结合,双方拧成一股绳的话,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正在叶向高等人商讨对策的时候,第二天《大明日报》丢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大明日报》第00002号刊,显目的头版版面上,抛出了‘大明税收’的报道主题,客观的分析了大明开国两百多年下来,人口繁衍生息,工商不断发展,结果税收不增反减的事实。过去朝廷每年在田赋上的收入,甚至达到三千万石以上,可如今大明的田赋规模已经下降到了两千万石。同时过去军户不仅不需要调拨军饷,反而每年还能上缴两千多万石的粮食,如今朝廷不仅失去了这部分的收入,反而每年还要向九边补贴200万两军饷,同时辽东军饷已经增至500万两的财政窘境。

同时还罗列出了朝廷一年下来的财政开支项目,以及财政赤字规模,以及皇家一年用度的花费清单。

从清单上看,朝廷一年下来,财政赤字竟高达400余万两白银。

当天《大明日报》在京城销售量暴增到了八万份,头版所报道的大明税收问题,顿时引起了民间强烈的反响和议论。

皇帝和东林党讲不通这个道理,那和老百姓讲这个道理呢?

PS:第二更到,晚上0点冲榜,还会更新一章!

同类推荐
  • 我家农场有条龙

    我家农场有条龙

    雷欢喜养了一条龙,恩,货真价实的一条龙,地球上最后的一条龙。于是雷欢喜的生活就被彻底改变了。他能种出比蟠桃还要甜美的桃子,能在自家的水塘里养出真正的频临绝种的野生大黄鱼。你要千年人参?等一晚上就有,真正的千年人参。你要海马等着急用?等着,欢喜哥这就到游泳池里给你养去,一小时就好。欢喜哥的幸福生活开始了。
  • 法外之徒

    法外之徒

    在这个繁华的不夜城里,流传着这样一个都市传说我们一直都没有发现那些隐藏在我们周围的怪物,他们诞生于第一次全面战争,他们拥有永恒的生命,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用危险而充满敌意的目光悄悄地观察着我们,他们就是不死者公元二零一七年,我因弑母之罪被判入狱,四日后,我在威海上被秘密执行死刑。或许我是真的死了,但这不是结束,这是开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困陷花都战血魔:末日为王

    困陷花都战血魔:末日为王

    红色的火焰在城市中央燃烧。罪恶的洪流,在大街小巷游走。那些失去了灵魂的恶魔,在扫荡着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我躲在老旧的公寓楼里已经足足一周没有出门了,外面的世界变得让人难以接受。人吃人。人杀人。在半个月前的血雨降临后,原本祥和的一切都被破坏殆尽。律法。秩序。可以约束的了人类,却无法约束丧失了心智的野兽。那一具具身躯破烂,双目呆滞,面皮蜡黄,却萌发了尖牙利爪的人形怪物,对新鲜血肉的渴望,将支撑他们成为整个城市的噩梦……
  • 雷霆神鹰

    雷霆神鹰

    雷霆神鹰能上天入地,惩恶扬善,救人于危难之中,造七级之浮屠,雷霆神鹰凭着它超强作战本领征服了全世界人的眼球。当一个坏蛋有所妄想去吞并世界时,雷霆神鹰根本不会给他一丝喘息的机会。神鹰的眼睛正监视全世界,它比卫星更可靠,比导弹更快,比所有飞机都安全……
  • 重生开心农场

    重生开心农场

    2012年,她只是个外企白领,每日过着朝九晚五忙碌的生活。看透了人与人的尔虞我诈,人情冷漠。1999年,刚进入大学的她,拥有了未来的记忆,当生活不再为生存奔波,她该如何面对感情,面对完全不同的人生。重生带给她意外的惊喜,拥有了作弊器能否过的潇洒。只是有时候再大的作弊器,面对感情的时候也是无奈的。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热门推荐
  • 旧山河

    旧山河

    刀尔登颠倒看历史,刁钻说古人;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本书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 “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鲁宾逊漂流记

    鲁宾逊漂流记

    鲁宾逊是个英国人,1632年出生在约克市。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1659年,鲁宾逊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风,船上的桅杆吹断了,船也翻了,同伴们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岛边。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冷又饿,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 三少奶奶

    三少奶奶

    她睁开眼时,全身尽湿,据说,是刚被人从池塘里救上来。原来,自己穿越成首富祁家刚过门的三少奶奶,新婚夜贪杯,失足落了水。新婚当晚,新郎留恋赌坊、夜深未归,整个祈府,能将他从赌坊带回的,却只有二少奶奶!祁家四世同堂,祁老爷是商界奇才,声名赫赫,只是到了祁家第三代……大少爷天生体弱多病、双腿残废;二少爷掌管米店,有点小聪明,但却好色成性;三少爷……,则只有在赌场才能见到他的人;四少爷则在十岁那年,一场高烧,烧成了傻子!本只想冷眼旁观地逍遥度日,无奈总有人撩拨是非,别以为她平日闷声不吭便是好欺负,殊不知,她最擅长的,便是扮猪吃老虎!片段1:目睹了一场男女纠缠后,有人皮笑肉不笑,“二哥似乎对和我有关系的女人,都特别地感兴趣。”某二少说,“我能抢你一次,自然也能抢你第二次。”无所谓地笑,“随你,只要你能让一切名正言顺。”片段2:“这是咱们府里新打造的饰品?”男人嬉笑着将手里的金器不停把玩。“嗯。”女人埋首画图,头也不抬。男人见状,悄悄地将金器往袖笼里塞。“别藏了,我这有现成的银两给你去赌,不是更方便?”文案纠结!本文种田,宅斗少不了,争风吃醋更是家常便饭,过程励志,结局一对一,耐心看下去,绝对精彩。推荐好友的文文:《逼良为兽》《悍妾当家》
  • 忆往述怀

    忆往述怀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战帝系列(七)

    战帝系列(七)

    重山河毫不犹豫,正待循声掠出,忽闻一声冷笑毫无征兆地进入他的耳中,在风雨声中竟仍显得清晰无比,就如同一把锋利无比的短刀,可以洞穿一切……
  • 倾城妖妃:宠冠六宫

    倾城妖妃:宠冠六宫

    穿越,忒流行的词了,有朝一日我也很不小心的穿越了。既然我是孤儿顺便在古代开间孤儿院也不错的说。可为虾米我穿越迎来的是腥风血雨捏?人生道路历尽波折却不料置身宫廷,将要来的却又是另一场勾心斗角,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原来古代也并不如书中所写的美好。且看妖妃如何媚行六宫。
  • 奴仆契约:我的恶魔男友

    奴仆契约:我的恶魔男友

    唐颖樱是一个双面女孩,网络的一面温柔体贴,现实的一面霸道却不失可爱。庄寒律是一个双面男孩,网络的一面温文儒雅,现实中的一面恶魔却不失风度。网络的一对‘夫妻’,现实的一对‘冤家’,会演绎怎样的一段爱情呢?
  • 契约帝后:皇后,朕很爱你

    契约帝后:皇后,朕很爱你

    第一次见面,她把他当成了贼;第二次见面,她成了他的皇后;第三次见面,她跟他签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契约。她手捏契约为所欲为,与帅哥美男玩的不亦乐乎,却被黑着一张脸的他捉住,狠狠的惩罚一番后,恶狠狠的说道,“皇后,朕很爱你!”此文与契约帝后无任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