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是家乐福连锁超市的收银员,他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几乎不用动脑、没有技巧也不复杂的简单工作。但是,他却让这项简单的工作变得有趣起来。
一天,连锁店经理到店里去,发现约翰的结款台前排队的人比其他结款台多出三倍!经理大声嚷道:“多排几队!不要都挤在一个地方!”可是没有人听。顾客们说:“我们都排约翰的队,我们想要他的‘每日一得’。”一个妇女走到经理面前说:“我过去一个礼拜来一次超市,可现在我路过就会进来,因为我想要那个‘每日一得’。”
原来,约翰为了使自己单调的工作变得丰富起来,便想出了一个自我鼓励的办法:每天下班回家找一句温馨有趣或发人深省的话作为“每日一得”。他还打印出许多份,在每一份的背面都签上自己的名字,第二天给顾客结账时,顺手把这张纸条放入他们的购物袋中。没想到,这份额外的工作不仅让自己对工作兴趣盎然,还吸引了许多顾客的光顾。
阳光心态就是这么传奇。它让我们珍惜并重视自己的每一份工作,觉得自己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怀着火焰一般的热忱在工作。以这种心态工作,没有什么工作是单调乏味的,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我们所在的团队也会受到这种心态的感染,每个人变得开心起来,团队会形成和谐的氛围。
只要持有阳光心态,哪怕我们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成为团队中的润滑剂,让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有位名人曾说:“20%的人天生激情阳光,60%的人通过外力和自身改变可以变得激情阳光,还有20%的人没有办法激情阳光。”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属于60%的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改变去塑造自己的阳光心态。
思考题:
☆ 你是一个乐观的人还是悲观的人?说一说给你的工作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哭。”如何理解这句话?
☆ 说一说你的心态对团队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创新,带动团队迈进快车道
团结语录: 创新,你认为难,就不简单;你认为简单,就不难!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奇事物对于人们来说已习以为常。一个国家要想在日新月异的国际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需要的是创新,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研究开发出新的东西。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同样也需要创新。没有创新的团队,就像鱼儿缺少了赖以生存的水,是不会有存活的生机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大年经常对他的学生说这样一句话:“科研人员必须创新,如果只是简单地储存知识,其价值可能只值5元钱一张的光盘!”
2005年7月2日,当装有“信芯”的彩电在青岛海信集团组装成功时,中国彩电产业掀开了新的一页。这个引人注目的成就的背后蕴涵着海信人1600个日日夜夜的辛苦探索,以及3000万元的资金投入。海信为什么要花如此大的力气来打造这颗“中国心”呢?
在2005年之前,海信彩电的年产能已达800万台。每年制订生产计划时,原材料“集成电路”的采购量都是一笔庞大的支出——这笔支出全部是给国外企业的,因为海信自己没有芯片,中国企业都没有芯片。
根据公开的数据,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境内共有彩电企业68家,实际年产量达7328.8万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生产国,但是,这7000多万台电视机中所使用的核心视频处理芯片均为进口。据商务部统计,仅2004年上半年,我国芯片进口价值就高达262亿美元。2003年,我国芯片进口累计416.7亿美元,贸易逆差340亿美元,超过当年全国进出口25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值。
近两年来,芯片贸易逆差年均增幅达60%,芯片已超过飞机成为美国对华第一大出口商品。
因此无论是从自身考虑,还是从中国市场考虑,一颗小小的芯片的价值不仅仅是不让自己受制于人,更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拓展海信的发展之路,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意识到必须打造一颗属于中国人的彩电之“心”。为此,海信在2000年设立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所”。历经4年自主研发,终于在2005年2月制造出了可以完全替代国际同类产品的芯片,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装备了“信芯”的海信电视已经上市。海信计划在更大规模的海信电视上以自有芯片替代外国芯片。海信用自主创新为自己发掘了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并已经开始迅速获取利润。
海信的创新之路说明:创新缔造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能否在市场的角逐中胜出,能否在市场的浪潮中行得更远,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有没有战略创新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艰难。每一位员工都应为自己注入创新意识,在自己的工作中,善于发现,注意积累,及时为企业提供可行的意见或者建议。说不定,你的一个小小的提议,就为企业创造出一种价值百万的专利。你也会因此成为“专家”。有一句话说的好,“创新其实很简单”。创新只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更加用心,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如此而已。
在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有一个由5位女设计师组成的年轻团队,她们成功主导设计了填补国内空白的超大型压缩机组,创造了“中国制造”的新纪录。
这5位设计师就是人称“五朵金花”的王英杰、王广兰、张玉珠、葛丽玲和严鸿。
2002年3月的一个周末,设计一室主任薛宇飞让王广兰马上到办公室做德州华鲁恒升公司的技术报价。可是对方的要求非常高,他们从来没有做过,而薛宇飞只是说了句“你先试试看”就转身走了。
但是,这对沈鼓、对王广兰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国内从来没有做过,国外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国内从来不知道4万空分压缩机组是什么样子的。当王广兰刚拿出初步数据方案时,德州华鲁恒升公司的人就到了。王广兰惴惴不安地说:“如果你们信任我们,我们来承担,叶轮我们到国外去买。”对方没吭声就走了。
可是国外根本不会卖产品给中国人。但不能就这么放弃,王广兰不甘心。于是,她又开始研究,刚作出新方案,就传来信息,说国外一家大公司的人已经到了德州,盯上了这个项目。相比国外的技术,沈鼓的方案没有任何竞争力,但是王广兰不愿放弃这个机会,她和王英杰一起坐火车直奔华鲁恒升厂,恳求华鲁负责人用她们的产品。可是,几天过去了,华鲁负责人根本没有再找她们。
这时候,王广兰想了个主意,因为她临来德州前,已经把那家外国公司的技术了解清楚了。于是,她比较了自己的方案和外国公司的方案,找到了华鲁负责人:“你别总看外国公司有业绩,沈鼓没业绩。外国公司的设备从下往上摞在一起,如果坏了,你必须把整个机组全拆了。我的机组是平铺在地上,如果哪儿有故障,一目了然。”
“你们没有业绩,你不是拿我们做试验吗?”华鲁负责人说。
一晃就是十来天,王广兰不停地找人解释自己的设计,但用户仍没有反应。于是,她不断地比较自己和外国公司的方案,只要一找到区别,就跑去找华鲁负责人,但结果还是遭到拒绝。
这时候,王广兰看不到任何希望了。但是,想要创新的信念支撑着她,虽然是一次次的失败,但她还是一趟趟地往华鲁负责人的办公室跑。终于,华鲁负责人被感动了,在2002年9月17日,沈鼓与华鲁签订了合同。不久,厂里公布了项目攻关组主导设计者名单:王英杰、王广兰、张玉珠、葛丽玲、严鸿。“五朵金花”就这样形成了。
接手任务后,在对产品毫不了解的情况下,她们坚持创新。终于,王广兰在多方求助和不断学习后,设计出了一拖二的方案,然后由王英杰为机组安装“遥控器”。但问题又出现了,怎么样才能让两台机组平稳运行呢?王英杰查资料,发现国内没有这么复杂的仪表系统。她找设计院、找用户、找同行请教,不停地画图,1个多月过去了,仍没有头绪。她去找王广兰,可王广兰却说:“我不管你怎么做,我要的是结果,怎么做是你的事。”
承担氮压缩机设计的张玉珠同样面临着重重困难。可是,她并不畏艰难,而是没日没夜地选数据,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她终于找到了那组合适的数据。 还有,葛丽玲、严鸿都是临危受命,但是,难题摆在她们面前时,她们都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因为她们都想争当创新的领头羊。
终于,2003年2月,王英杰把完成的设计图纸交到了用户手上。同年年底,这套产品就被陆续发往了德州华鲁恒升厂,由厂家进行现场安装。
2004年8月18日,4万空分压缩机组终于平稳度过试车极限,试车成功了!中国大型空分压缩机依赖进口的历史,从此画上了句号。
“五朵金花”依靠集体创新的精神为企业、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团队中,一个人的创新精神是可以感染其他人的,而只有大家都创新了,团队才能体现出最大的能量。
各行各业都提创新,创新并不难。玩具可以创新,制度可以创新,软件可以创新,硬件可以创新……只有一项很难创新,那就是创新我们自己比较难。一个人要不断超越自己,就必须不断创新自己。这是最难的创新。我们只有善于不断地创新自己,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这是创新一切的前提。具体到一个团队,只有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学会创新自我了,这样的团队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
思考题:
☆ 查找生活是一些创新的例子,来说明“创新其实并不难”。
☆ 你所在的企业是一个善于创新的企业吗?如果是,都进行过哪些创新?
☆ 想一想,怎么样做才算得上是“创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