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李斌从技校毕业,来到液压泵厂当了初级工,那时的工厂设备陈旧,生产低迷。面对经济不景气的工厂李斌为自己定下了“普通工人也有振兴液压泵厂的责任。”这样的决心。李斌在师傅的教导下从学习、钻研技术起步,仅用了1年多时间就初步掌握了车、钳、磨、铣等金属切削加工技术,随后又掌握了机械、工装、维修技术等多项技术。
李斌不仅注重实践中技术的学习和提高,而且还特别注重技术理论知识的积累。李斌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高中课程,并于1982年考取上海电视大学,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机械工艺与设备专业的学习。1998年又进入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学习,用了三年时间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3月,李斌被选派到德国海卓玛蒂克公司的瑞士分公司培训。他利用这个机会收集了4厚本的数控机床调试资料,将每道工序、步骤,都驾轻就熟。1988年,当李斌再次出国学习时,他表现出的技术水平深得外方赞赏,被破例聘请成为这家公司的第一个中国编外调试员。
李斌始终坚持立足生产第一线,不断学习当今数控科技领域新技术。“让我试一试!”已经成为李斌在面对困难时的口头禅。多年来,在李斌的带领下,共完成数控编程1600多个,工艺改进230余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李斌名字命名的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校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已培养了5800名学员。他近年无偿授课1950小时。通过“李斌师徒网站”使大批技术工人成长。
李斌进厂近30年,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从一名初级技工成长为一位专家型的技术工人。如今依然奋战在生产一线攻克技术难关的李斌充满自信地说:“知识使我们工人更有力量,我们将尽力为企业做得更多、更好,使我们的国家发展更快!
要想在职场中有所施展,在工作中获得成长,你就必须积极的磨炼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和创造每一次机会。
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就应当立即动手,不要因为没时间为自己找借口。就像一句古谚所说:“你的船要是有了破洞,就花点时间补好它。”否则,一处缺陷抵消了许多长处,功亏一篑,会失去许多成功的机会。
当然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已不再被认为是上学的事,学习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已经没有时间的分隔、人员的界定和学习场所的限制,学习已变成了终生的事情,人们必须随时随地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下面我们为大家提供几种适用于职场的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1.在工作中学习
工作是任何职业人员的第一课堂,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胜出,就必须学习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探寻智慧的启发,获取有助于提升效率的资讯。
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你可以避免因无知滋生出自满,进而损及你的职业生涯。不论是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你的知识对于所服务的公司而言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宝库,所以你要好好自我监督,别让自己的技能落在时代后头。
2.争取培训的机会
很多公司都有自己完备的员工培训体系,培训的投资一般由公司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开支。而且公司培训的内容与工作紧密相关,所以争取成为公司的培训对象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你要了解公司的培训计划,如周期、人员数量、时间的长短,还要了解公司的培训对象有什么条件,是注重资历还是潜力,是关注现在还是关注将来。如果你觉得自己完全符合条件,就应该主动向老板提出申请,表达渴望学习、积极进取的愿望。老板对于这样的员工是非常欢迎的,同时技能的增长也是你升迁的保障。
3.注意自修,补抢先机
在公司不能满足自己的培训要求时,也不要闲下来,可以自掏腰包接受“再教育”。当然首选应是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科目,还可以考虑一些热门的项目或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这类培训更多意义上被当做一种“补品”,在以后的职场中会增加你的分量。
抛弃打工心态,拥有老板心态
在职场中,员工如果总是以一种打工者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就肯定不会全力以赴去做该做的事,也不会像老板一样处处为公司着想,那么你也就千万别指望老板重用你、提升你、打工仔将是你永远的身份。
有很多人甚至认为,我出力,老板出钱,等价交换,谁也不欠谁的,谁也不用过分认真。于是,在工作中,没有一丝工作热情,像老牛拉磨一样,懒懒散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是,如果你真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要想在公司里有所发展的话,就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就要拥有像老板一样的心态。
英特尔前总裁安迪·葛洛夫应邀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生作演讲时提出这样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做自己开的一样。”只要你以老板的心态去对待公司,以老板的心态去做好你所从事的工作,你就会在职场中慢慢成长起来,最终获得成功。
谭丁是沃尔玛(中国)公司的总商品经理。从1995年沃尔玛(中国)公司开始筹备的时候,刚刚从上海交大毕业的谭丁就加入了这家世界级大公司。由于对采购工作没有任何经验,当时的谭丁工作进行得极其艰难,但是,她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随时都要想着为公司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正是有了这种老板心态,她在工作中逐渐积累经验,掌握了谈判的要诀和技巧,同时注意把握考虑供货商的利益,终于打开了采购工作的局面。就这样,她从一个普通的采购员升任为助理采购经理,再到采购经理,到现在已经成为总商品经理。如今她已经成为沃尔玛的TMAP计划培训人员,这个培训计划的目标就是成为接班人,可能是上一级主管,也可能是更高的管理层。
谭丁的事例告诉我们,抛弃打工心态,一个以老板心态对待公司的人,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时刻从公司的利益出发,以超强的毅力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像老板一样思考,像老板一样行动,你就具备了老板的心态,你就会去考虑企业的成长,你就会将企业的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情,你就会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做的。反之,你会得过且过,不负责任,认为自己永远是打工者,出力流汗拿工钱,企业的命运与自己无关。
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雇用的人,一个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因为一个为公司尽职尽责的人,往往已经把这份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业,具有老板心态。
197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联邦快递公司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公司亏损了2930万美元,欠债主4900万美元,随时都有破产的危险。但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联邦快递公司的员工选择了留下。他们同老板弗雷德·史密斯一样,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前途满怀希望与信心。他们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前途和利益交给了公司,与之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如今,我们可以举出无数个有关这个公司早期职工自我牺牲的故事来:联邦快递的送货人可以抵押自己的手表来购买汽油;当执法官来查扣鹰式飞机时,职工们把飞机藏了起来…… 可以说,如果没有员工这种积极主动、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让公司先赢的坚定信念,美国联邦快递公司早就在那场经济危机中垮台了,自然也不会有今天辉煌的一切。
优秀的员工要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因为这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高度有很大的影响。一位老板曾说过,看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不是看他处在什么环境,干什么工作,而是要看他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环境,对待工作。如果你以老板的心态来工作,那么你就会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工作,确定这份工作所处的位置,从而把工作完成得更圆满、更出色。
很多员工都有这样一种心态,自己是一位员工,因而只做与自己职责相关,并与自己所得薪水相称的那些工作。这样一种心态定位,使他们只盯着自己分内的那些工作,而不想额外多干一点,甚至经常以老板苛刻为理由,连自己分内的工作都不努力去做,敷衍塞责,偷懒混日,被动地应付上司分派下来的工作。结果几年过后,除了拿那点薪水外,毫无所获,甚至因态度不积极,自己的那份工作和薪水也保不住。这是典型的穷人心态,如果你也抱着这样的心态打工,你就永远只能是打工者,甚至连工也没得打,只好忍饥挨饿,在抱怨中过着贫穷的生活。
在IBM公司,“抛弃打工心态,像老板一样思考”是公司员工的黄金心态。每一个员工都树立起一种态度——我就是公司的主人,并且对相互之间的问题和目标有所了解。员工主动接触高级管理人员,与工作的指挥人员都保持有效的沟通,对从事的工作更是积极主动去完成,并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对于在职场上打拼的职场人士来说,“打工心态”伤害的更是你自己。如果你对每一份工作都是抱着“你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那么你的不良情绪很快就会让你丧失对工作的激情。而你一旦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激情,那么无论是跳槽换一个老板,还是自己创业,都不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作为职场人事,你要知道能力比薪酬重要,有了能力的依托,你才能选择发展能力的更大空间,眼睛里只盯着工资高低的人往往忽视了自己能力的提升,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最终会在频繁的跳槽之中荒废了自己的能力,也得不到自己获得高薪的筹码。
同时要自己职业发展的主人。这样,你就会发现表面看来是你的公司做的一切,也是为你自己在做,在为你自己的职业发展的每一步奠定扎实的基础。因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就是从点滴工作中长期培养起来的。
如果你在职场中有所发展,并迅速成长起来,就要主动抛弃打工心态,像老板一样主动地思考和行动。
主动补位,做公司需要的事
看足球的人都知道,那些优秀的射手都是最善于捕捉战机的人,他们能够把握住最恰当的时间,出现在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上,然后射出漂亮的一球。他们并不是死守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机会到来,而是能够积极跑位去捕捉机会。其实,在职场中也一样,那些能够出色完成任务,赢得老板青睐的人也是善于跑位,能够主动填补工作空缺的人。
在很多企业中,由于职能的闲置或重叠,难免会有分工没有落实好的情况发生,这时就会导致缺位、错位的现象。尤其是在做一些需要得到他人的协助工作,由于缺位的原因,别人可协助也可不协助,这时就很有可能带来等待、停滞等现象,这样就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业绩。
其实,很多组织做事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个别人的缺位,一旦某个环节出现脱位,企业效率自然上不去。所以,企业要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需要每一名员工积极补位。一个人只有在工作中具有积极补位的意识,才可能走向卓越。
李开复曾经任职于苹果电脑公司。一次,他和公司CEO史考利受到美国当时最红的早间节目“早安美国”的邀请,在节目中演示他们发明的语音识别系统。这对于公司的产品宣传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如果一旦在演示的时候失败,对于企业的声誉也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史考利和李开复的心里都有一点紧张。所以上节目前,史考利问李开复对于演示成功能有多大把握。李开复回答有90%。史考利想了想问能不能把这个可能性提高到99%。李开复回答可以。
节目如期进行了,一切都很顺利。这次成功演示使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了两美元。史考利真诚地对李开复表示感谢,然后问他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取得成功,是不是没有休息一直在改程序。李开复回答说,其实系统和昨天没有任何差别。史考利吃惊地问,你该不是冒着这样大的风险上的节目吧?李开复坦然回答,成功率是99%。因为他带了两台电脑,并把它们连在了一起。如果一台出了问题,他们马上可以切换到另一台上。这样一台电脑失败的可能性是10%,两台电脑连在一起的失败可能性就是10%×10%,也就是只有1%,所以成功率就是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