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领导者看来,高效能人士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发现问题关键的能力,因为这是通向问题解决的必经之路。正如微软总裁,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所说:“通向最高管理层的最迅捷的途径,是主动承担别人都不愿意接手的工作,并在其中展示你出众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就像人们常说的那个“钥匙圈”的故事说的,任意抽出一把钥匙,并问道:“这是什么地方的钥匙?”“开家门的。”“它可以用来开你的汽车吗?”“当然不行。”“为什么不能用这把钥匙开车门呢?”答案显而易见,问题不在钥匙本身,而在你的选择和使用。解决问题也一样,最为紧要的是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正确地界定问题
著名的人力资源培训专家吴甘霖博士曾说过:“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正确界定。弄清了‘问题到底是什么?’就等于找准了应该瞄准的‘靶子’。否则,要么是劳而无功,要么是南辕北辙。”
事实上,将一个问题良好地界定,等于已经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了。
当我们谈到解决问题,很多人能会说:好啊,赶快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吧,让我在最短时间内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从而让我的业绩成倍翻番,方方面面都很出色。
现实中有很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但是,如果你首先就冲着快点解决问题的目标而去,而不着眼于发现问题,那么你很可能会像足球运动员来瞄准球门就匆忙射门一样,结果只能是白费力气。
1920年,阿迪·达斯勒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在他母亲20平方米的洗衣房里手工制成了第一双运动鞋。1927年,达斯勒怀着生产1000双完美运动鞋的目标将工厂迁往达斯勒大厦。当时,他的事业刚刚起步。为了在短时期内取得最好的效果,他组织了一个研究班子,制作了几种款式新颖的鞋子投放市场。结果订单纷至沓来,工厂生产忙不过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厂想办法招聘了一批生产鞋子的技工,但还是远远不够。这可怎么办,如果鞋子不能按期生产出来,工厂就不得不给客户一大笔赔偿。
于是达斯勒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对策。主管们讲了很多办法,但都不行。这时候,一位名字叫做杰克的年轻小工举手要求发言。
“我认为,我们的根本问题不是要找更多的技工,其实不用这些技工也能解决问题。”
“为什么?”
“因为真正的问题是提高生产量,增加技工只是手段之一。”
大多数人觉得他的话不着边际,但达斯勒很重视,鼓励他讲下去。
杰克涨红了脸,怯生生地说:“我们可以用机器来做鞋。”
这在当时可是一件新鲜事,立即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孩子,用什么机器做鞋呀,你能制作这样的机器吗?”
杰克面红耳赤地坐下去了,但是他的话却深深触动了达斯勒,他说:
“这位小兄弟指出了我们的一个思想盲区: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问题是招更多的技工,但这位小兄弟却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问题是要提高效率。尽管他不会创造机器,但他的思路很重要。因此,我要奖励他500马克。”
那可是一笔不小的奖金,相当于小工半年的工资。但这笔奖励是值得的。老板根据小工提出的新思路,立即组织专家研究生产鞋子的机器。4个月后,机器产生出来了,为公司日后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达斯勒在自传中谈到这个故事时,特别强调说:
“这位员工永远值得我感谢。这段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遇到难题,首先是对问题进行界定。假如不是这位员工给我指出我的根本问题是提高生产率而不是找更多的工人,我的公司就不会有这样大的发展。”
的确如此,正如著名思想家杜威所说:“一个界定良好的问题,已经将问题解决一半了。”毫无疑问,从解决各种工作中的问题、创造发明,甚至到治国安邦,界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下面的几条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界定问题的艺术。
1发现问题的真正目的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对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界定。也就是要找准“靶子”。找不准靶子,就会无的放矢。靶子找准了,靶心突出了,解决问题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20世纪50年代,全世界都在研究制造晶体管的原料——锗,大家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锗提炼得更纯。日本的江畸博士和助手黑田百合子也在对此进行探索,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锗里还是会混进一些杂质,而且每次测量都显示了不同的数据。后来他们反思:研究这一问题的目的,无非是要让锗能制造出更好的晶体管。于是,他们去掉原来的前提,而另辟新途,即有意地一点一点添加杂质,看它究竟能制造出怎样的锗晶体来。结果在将锗的纯度降到原来的一半时,一种最理想的晶体产生了。此项发明一举轰动世界,江畸博士和黑田百合子分别获得诺贝尔奖和民间诺贝尔奖。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检查自己最初的出发点是否需要修正,而是一味地向前走,这样,我们很可能就会偏离自己最初的目的。在这个例子中对问题错误的界定是将错提纯。而正确的界定是制造出更好的晶体管。制造更好的晶体管,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目的。
2提升要界定问题的层次
对问题根本的界定往往很难,但也有诀窍:尝试改变界定问题的层次。层次提高了,就会适当扩大问题解决的范围。成功高效的人往往善于从大处着眼,立意于问题的根本,因此,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罗伯特·郭思达当上了可口可乐的CEO。这时候,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竞争已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可口可乐的一部分市场已被它蚕食。怎样才能收复失地,占领更大的市场?罗伯特·郭思达的下属管理者,都把焦点集中在如何与百事可乐竞争上,千方百计与它争夺增长百分之零点一的市场占有率。
罗伯特·郭恩达却从更深的层面来思考这个问题,他让下属弄清这样一些问题:
“美国人一天平均的液体食品消耗量为多少?”
答案是64盎司。
“那么,可口可乐在其中占多少?”
答案是2盎司。
一听到这样的答案,罗伯特·郭思达便宣布:我们的竞争对象不是百事可乐,我们需要做的是在那块市场上提高占有率,要占掉市场剩余的水、茶、咖啡、牛奶及果汁等。当大家想要喝一点什么时,就应该去找可口可乐。可口可乐要将市场份额指标纳入到世界液体饮料市场上来,为此,可口可乐采取了一些新的竞争战略,如在每个街头摆上贩卖机。结果销售量因此节节上升,再次将百事可乐远远抛在了后面。
《哈佛商业译论》(中文版)中,杰米和勒尼两位教授一项研究表明:业绩较为逊色的公司在战略思维上往往被一种思想所支配,即务必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增长公司对于赶超或打败对手并不感兴趣。相反,它们通过利用“价值创新”的一种战略逻辑,大力拓展行业的边界,让竞争对手变得无关紧要。宛如二战期间,德国超越了盟军所设置的战斗领域,将兵力指向盟军不曾预料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马其诺防线形同虚设。
这种“价值创新”就是一种提升解决问题层次的重要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
3从问题反面入手
二战期间,有一天夜晚,苏军准备趁黑夜向德军发起进攻。可是那晚天上偏偏有星星,大部队出击很难做到高度隐蔽而不被对方察觉。
苏军元帅朱可夫对此思索了很久,突然想到一个主意,立即发出指示:将全军所有的大探照灯都集中起来。在向德国发起进攻时,苏军的140台大探照灯同时射向德军阵地。
极强的亮光把隐蔽在防御工事里的德军将士照得睁不开眼,什么也看不见,只有挨打而无法还击。苏军很快突破了德军的防线。这成了二战中的一个著名战例。
我们再来对问题的界定进行分析。
错误界定:天黑方好向敌人发起攻击。
正确界定:让敌人看不见就好发起攻击。
本来认为黑到大家看不见才好发动进攻。现在,却是完全相反,不是让天黑,却是要以光明——加倍的光明来解决问题。在这里,“天黑”不是正确的界定。“看不见”才是正确的界定!
二、注重问题细节
海尔的管理层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我们要发现问题的关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坚持从细节入手。
一天,美国福特公司客服部收到一封客户抱怨信,上面是这样写的:
“我们家有一个传统的习惯,就是我们每天在吃完晚餐后,都会以冰淇淋来当我们的饭后甜点。但自从最近我买了一部你们的车后,在我去买冰淇淋的这段路程上,问题就发生了。每当我买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时,我从店里出来车子就发不动。但如果我买的是其他的口味,车子发动就顺得很。为什么?为什么?……”
很快,客服部派出一位工程师去查看究竟。当工程师去找写信的人时,对方刚好用完晚餐,准备去买今天的冰淇淋。于是,工程师一个箭步跨上车。结果,买好香草冰淇淋回到车上后,车子果然又发不动了。
这位工程师之后又依约来了三个晚上。
第一晚,巧克力冰淇淋,车子没事。
第二晚,草莓冰淇淋,车子也没事。
第三晚,香草冰淇淋,车子发不动。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工程师忙了好多天,依然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工程师有点气馁,不知是不是该放弃,转而接受退车的现实。
神圣的职业的使命感使工程师安静下来,开始研究从头到现在所发生的种种详细资料,如时间、车子使用油的种类、车子开出及开回的时间……不久,工程师发现,买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时间比其他口味的要少。因为,香草冰淇淋是所有冰淇淋口味中最畅销的口味,店家为了让顾客每次都能很快的拿取,将香草口味特别分开陈列在单独的冰柜,并将冰柜放置在店的前端。
现在,工程师所要知道的疑问是,为什么这部车会因为从熄火到重新激活的时间较短时就会发不动?原因很清楚,绝对不是因为香草冰淇淋的关系,工程师很快地由心中浮现出答案:应该是“蒸汽锁”。买其他口味的冰淇淋由于花费时间较多,引擎有足够的时间散热,重新发动时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买香草口味时,由于时间较短,引擎太热以至于还无法让“蒸汽锁”有足够的散热时间。
在这个事件中,购买香草冰淇淋虽然与发动机熄火并无直接联系,但购买香草冰淇淋确实和汽车故障存在着逻辑关系。问题的症结点在一个小小的“蒸汽锁”上,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而且这个细节被细心的工程师所发现,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事件对我们获得启发: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要从细节入手。
三、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注重团队合作
一名高效能人士善于把握问题的关键,并且始终会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注重团队合作,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向公司及个人的整体业绩和外部的世界,而不是自己的专业、技能或本部门。他们的视野广阔,在工作中,他们会认真考虑自己现有的技能水平、专业,乃至自己领导的部门与整个组织或组织目标应该是什么关系,他们常常站在企业的立场上,从客户或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解决问题。这是因为,不管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消费者或顾客解决问题。
施耐特是IBM公司的一句产品经理,以善于解决问题而备受上司赏识。可是最近他似乎遇到了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屏障。他新着手的一项新产品设想几乎通过所有的关卡,但惟独没有得到工厂经理的签字。而且经过与这位工厂经理的多次讨论之后,得到的结论是工厂经理并不赞成他的这项设想。可是新产品一旦实施,会给工厂带来可观的效益。怎能就这样轻易放弃呢?为了克服这种情绪上的抵抗,施耐特想出了一套办法。首先,他请两位工厂经理非常尊敬的人给工厂经理送去两份(有利于这项新产品的)市场研究报告,然后还请本公司最大客户代表帮忙,请他在电话交谈时,提到这项新产的发展计划,并且表示“我很希望此产品如期完成”。接下来,他利用一次开会的机会,让两位工程师在开会之前接近这位工厂经理,讲一些有利于这项产品的实验结果。最后,他召集了一次会议,讨论这项产品,他请来的人都是工厂经理比较喜欢(或者尊敬)的人,而且这些人都觉得这项新产品设想不错,这次会后第二天,产品部经理就请工厂经理签字,结果成功了。
企业的问题是每一个人的问题。如果我们要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你应该让别人知道,你所代表的,不但是你自己的立场,更是公司的立场。只有这种伟大力量,才会引导你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