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心中的“罗马结”:方法就在你自己身上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起一支蜡烛”。面对问题,诅咒和抱怨帮不了我们什么,相反,只会加深我们解决问题的难度。事实上,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我们自己手中,你要解决问题,让自己成为问题的主宰,还是向问题妥协,让自己成为问题的一部分,决定权完全在你自己手中。
在古罗马时代,一位有名的预言家在一座城市的广场上设下了一个奇特难解的结,并且预言,将来解开这个结的人必定是亚细亚的统治者。众人都非常相信预言家的话,于是,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尝试解开这个结,可是他们都一无所获。
当时身为马其顿将军的亚历山大,也听说了有关这个结的预言,于是他率领他的士兵进驻了这个城市。之后他独自一人骑着马来到这个广场上,他想尽办法试图解开这个结,可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这显然令他有些恼火。
几个月过去了,亚历山大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又一次来到这个广场,用他考虑很长时间的那些方法,去解那个结,可是他又失败了。他久经沙场,战无不胜,想不到却被这一个小小的死结给难住了,想到这些他气愤至极,恨恨地说:“我再也不要看到这个结了。”
说罢,他抽出佩剑,将那个死结砍成了两半——结终于被打开了。果然不出预言家所料,之后不久,亚历山大统治了整个亚细亚。
亚历山大挥剑砍断罗马结的例子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我们没有解开自己的心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我们自己身上。只要我们用心去找,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吕思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文案。一次,一个著名的洗衣粉制造商委托吕思所在的公司做广告宣传,负责这个广告创意的好几位文案创意人员拿出的东西都不能令制造商满意。没办法,经理让吕思把手中的事务先搁置几天,专心完成这个创意文案。
接连几天,吕思在办公室里抚弄着一整袋的洗衣粉在想:“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已经非常畅销了,人家以前的许多广告词也非常富有创意。那么,我该怎么下手才能重新找到一个点,作出既与众不同,又令人满意的广告创意呢?”
有一天,他在苦思之余,把手中的洗衣粉袋放在办公桌上,又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突然间灵光闪现,他想把这袋洗衣粉打开看一看。于是找了一张报纸铺在桌面上,然后,撕开洗衣粉袋,倒出了一些洗衣粉,一边用手揉搓着这些粉末,一边轻轻嗅着它的味道,寻找灵感。
突然,在射进办公室的阳光下,他发现了洗衣粉的粉末间遍布着一些特别微小的蓝色晶体。审视了一番后,证实的确不是自己看花了眼。他便立刻起身,亲自跑到制造商那儿问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得知这些蓝色晶体是一些“活力去污因子”。因为有了它们,这一次新推出的洗衣粉才具有超强洁白的效果。
明白了这些情况后,吕思回去便从这一点下手,绞尽脑汁,寻找最好的文字创意,因此推出了非常成功的广告。
一位人力资源培训师在课堂上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他将方法比成人身上的“虱子”,只要你用力去找,就一定能够找到。
海尔公司在进入美国市场时,刚开始并不了解该怎么做,于是他们聘请了一个美国当地人作为管理者,张瑞敏让他自己提出年薪,不管多少钱,都不打折扣地答应,但是同时也提出条件,美国十大连锁企业,海尔的产品至少要进去一半。
那个美国人说根本不可能,CE、惠尔普、美泰克是美国的前三大,它们要进去,都花了很长时间。
张瑞敏坚决不同意,他认为海尔跟在人家后边,永远不会有市场。最后美国人就同意了,他想出了一些很有创意的措施。
比方说进沃尔玛,那个美国人就在阿肯瑟州,也就是沃尔玛的总部所在地,就在沃尔玛的总部外边,树立了一个巨大的海尔广告牌。
沃尔玛的总经理经常在工作时间向窗外眺望,一眺望就看到了这个广告牌,他就问这个海尔是个什么品牌?是哪儿的?
底下人就去了解了,说海尔是中国的,这个品牌也不错,而且广告牌上有地址、电话,在美国有总部,可以联系一下。就这样,海尔和沃尔玛“接上头”了。
不怕问题、困难,就怕不想;就好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而这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起一支蜡烛”,这句话是克里斯托弗斯的座右铭,它也应当成为指导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条准则。通过诅咒和抱怨,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黑暗和恐惧仍然存在,而且还会因为人们的逃避和夸大而增加问题解决的难度。
然而,如果我们果断地采取行动,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哪怕我们只做了一点点努力,也会使我们朝着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方向迈进一步。同时,我们还可能在积极努力的过程中寻找到不同的、更便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我们身上。
带着思考,主动工作
思考是通住问题解决的必要之路。面临问题,如果你不能积极思考,将之妥善解决,那么,问题就会成为你工作的负担,这样,不只是你本人的不幸,更是企业的不幸。
在全世界IBM管理人员的桌上,都摆着一块金属板,上面写着“Think”(想)。这个字的精粹,是IBM创始人华特森创造的。
有一天,寒风刺骨、阴雨连绵,华特森一大早就主持了一项销售会议。会议一直进行到下午,气氛沉闷,无人发言,大家开始显得焦躁不安。
这时,华特森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Think”,然后对大家说: “我们共同缺的,是对每一个问题充分地去思考,别忘了,我们都是靠脑筋赚得薪水的。”
从此,“Think”成了华特森和公司的座右铭。
无独有偶,著名的微软公司也十分重视思考的价值。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兼CEO比尔·盖茨曾多次说道:“如果把我们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
新闻记者史卓斯在与微软公司接触了3个月后写道:“据我观察,微软不像昔日的IBM那样,在墙上挂着训斥员工‘要思考’的牌子,而是将‘思考’彻彻底底地植入微软的血液。”
微软的最高管理层研究院的核心大约由10来个人组成。他们管理关键产品,组织非正式的监督组来评估每个人的工作。许多在各项目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组成了研究院的外围。其中一些人还是公司的元老,从微软建立之初便一直在这里工作。微软公司就是靠这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和比尔·盖茨合理的管理制度,在竞争中走向成功的。
思考让IBM、微软这些公司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善于思考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成功喜悦。有人调查过很多企业的成功人士,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最优秀的人,往往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他们相信凡事都会有方法解决,而且是总有更好的方法。
作为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能成为首富,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从打工的时候起,他就是一个找方法解决问题的高手。
有一次,李嘉诚去推销一种塑料洒水器,连走了好几家都无人问津。一上午过去了,一点儿收获都没有,如果下午还是毫无进展,回去将无法向老板交代。
尽管刚开始进行得不太顺利,但是他仍然不断地鼓励自己,精神抖擞地走进了另一栋办公楼。当他看到楼道上的灰尘很多时,突然灵机一动,没有直接去推销产品,而是去洗手间,往洒水器里装了一些水,将水洒在楼道里。十分神奇,经他这么一洒,原来很脏的楼道,一下变得干净起来。这一来,立即引起了主管办公楼的有关人士的兴趣,一下午,他就卖掉了十多台洒水器。
在做推销员的整个过程中,李嘉诚都十分注重分析和总结。他将香港划分成几片儿,对各片儿的人员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哪一片儿的潜在客户最多,便抽出大部分的时间专攻这些地区。短短的一年下来,李嘉诚一个人的业务量比公司所有的推销员业务量的总和还多。
三菱经济研究所的所长町田一郎氏曾说:“现在是用头脑思考,而不是用身体决胜负的时代。”
有些人则会说:“我太忙了,连考虑的时间也没有!”“以前的人也都是这么做的啊!”这些人总爱找借口逃避工作中的困难。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创意,可以让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能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名声大噪,也能让一个成功的企业扩大战果,再创辉煌。所以,每个公司的老板都很重视员工思考能力的培养,将是否善于思考当成衡量一个员工能否晋升的重要标准。一个不能够在工作中主动思考的员工是无法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当然,他们也无法跨入优秀员工的行列,也就难以得到老板的器重。
突破自我,才能够突破困境
突破自我,才能够突破困境。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困境和难题,而有时候我们往往就是问题的根源,因此,当我们遇到困境和难题的时候,要勇于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突破了自我,就找到了突破困境的方法。
有一条小河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流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一个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当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之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片浩瀚的大海。”它颓废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原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
小河流很不服气地说道:“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可以。”
“因为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达你的目的地。你只要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建议道。
这种建议超出了小河的想象,“放弃我现在的样子,然后消失在微风中?不!不!”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毕竟它从未有过这样的经验,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不等于自我毁灭吗?“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小河流这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