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图报 感恩为怀
鹰的自述:在人类的眼中,鹰是凶狠、残酷的猛禽,实际上,我们鹰同样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例如,在与猎物搏斗时,我受伤了,猎人救了我,那么我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捕捉猎物,作为对恩人的报答。鹰尚且有感恩之心,职场中人同样要懂得感恩。如果你每天都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工作时你的心情一定是积极而愉快的。
是雄鹰,就懂得感恩图报
在《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关于蛇和鹰的故事:
蛇和鹰交战,斗得难解难分。蛇紧紧地缠住了鹰。
农夫看见了,便帮鹰解开了蛇,使鹰获得了自由。
为了报仇,蛇在农夫的水杯里放了毒药。
当不知情的农夫端起杯子正准备喝水时,鹰猛扑过来撞掉了农夫手中的水杯。有毒的水洒到了地上。
鹰尚且懂得感恩图报,处于职场竞争的人们又当如何?
《圣经》上说:“一生一世,都是恩惠。”
是的!我们得感谢上苍,它赐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降临于这滚滚红尘中。能够享受到这山、这水、这阳光……以及那些数不清的资源;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感悟父母深沉的关爱,享受家庭的温暖;我们也得感谢教师和书本,他们赐予了我们丰富的知识,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文化魅力。
事实上,我们需要感谢的人和物还有很多、很多……
从降生在人世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生活在恩惠的海洋里。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带着一颗渴求拥有的贪婪之心负重前行。我们渴求拥有财富,我们渴求拥有成功,我们渴求拥有荣耀……我们总是在渴求,却忽略了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我们的渴求之心遮蔽了我们灵魂里的眼睛,它使我们总是忽略上苍每天所给予我们的恩赐,它使我们总是对未来无限期待而忘记对今天感恩。
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阳光,就没有生命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丰登;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黑暗和孤寂。虽然没有人不懂这些浅显的道理,但是,我们总是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有多少已渗进我们的血液,今天有多少人还会记得,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感恩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因为,感恩不只是一种对于生命馈赠的欣喜,感恩也不只是一种对于这一馈赠所给予的言辞的回馈;感恩乃是用我们赤子般纯真无邪的心,去领受那付出背后的艰辛、期冀、关爱和温情。感恩是茫茫天地间爱的传承,感恩是宇宙洪荒中生命与生命相联系的见证。
感恩是一种生存境界,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生活需要感恩,工作同样需要感恩。
也许,在“工作”这个范畴内谈论“感恩”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可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作为一个人,我们需要对世界充满感激,我们要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是他们让我们生活在幸福、温暖之中。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之外。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我们如何能够生存下去?所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充满感激之情,同时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感恩是一种美德,但更重要的,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素质。
台湾著名的人力资源专家翁静玉用自己的经历这样告诫职场中人:
“二十几年前,我刚从日本念研究生回来,通过青辅会的介绍,进入某银行工作,担任办事员;同期的同事中,有我的大学同学,他是念美国研究生的,可是职级却比我高一级——领组,编制上就是我的主管。
“同样都是研究生毕业,而且他念的是美国三流大学,我念的是日本一流大学,一样是硕士学位,待遇却不相同。
“即使如此,我并没有因为待遇不如人,就心生不满,仍是认真做事。在公家机关,许多人都是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公务员心态。我虽然是职级最低的办事员,可是交到我手中的事情,一定尽心尽力做到最好。此外,我也会积极主动找事做,了解主管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地方,事先帮主管做好准备。
“这样的工作态度,被当时的上司注意到了。后来上司调去另一银行时,带去的随从人员中,我是唯一的办事员。这是很罕见的现象,因为通常都是一些主管跟随过去而已。
“工作的价值并不单只是取决于一个方面。还记得当年在银行找到一份好工作,家人当然充满喜悦与期待。第一次上班报到的前夕,父亲告诫我三句话:‘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为他工作;假设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你的运气很好,要感恩惜福;万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跟在老板身边学功夫。’
“我将这三句话深深地记在心里,自己始终秉持这个原则做事。即使起初位居同学之下,我也没有计较。一个人的努力,别人会看在眼里的。我认为一个好主管或老板,心中都有一份员工的资产负债表。老一辈的人重视伦理与感恩的真情,这是现代年轻人所欠缺的。即使到了今天,在我做了一、二十年的事情之后,老的职场伦理与观念,还是让我受用不尽。
“我常问一些求职的朋友,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赚钱、成就感、为未来创业做准备……都是常见的答案。我认为工作除了有形的薪水之外,最重要的是无形的资产,包括可以学习专业技能的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跟同事的关系、跟老板的关系、跟客户的关系,凡是工作环境所衍生的人际关系,未来都会变成你的无形资产,甚至泽及第二代,成为你下一代的人际资产。因此有工作做,要懂得感恩。”
的确,能拥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可供发挥的舞台,就要懂得惜福、感恩。
从现在开始,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为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而感恩,为自己的工作而感谢上司,真诚地为身边的每一个人祝福。感恩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它会增强你的个人魅力,让你拥有神奇的力量,使你在职场中出类拔萃。
感恩是人生的一大财富
不为人所知的是,鹰科中的鹫其实是一种相当尊敬老者的动物。在分享食物之前,会让老者先行享受。等年老的鹫吃完飞走以后,其他的鹫才开始围过来享用美餐。
鹰敬老的精神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值得我们职场人士深思。
在这个硕士、博士满街走的时代,最不缺的是人才,最缺乏的却是心才,尤其是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尽管在现代社会,感恩已经不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类似于仆从一样的人身依附关系,而是一种基于与“契约精神”的权利与义务对等意义上的感恩,即使这样的感恩也日益稀缺。很多员工认为,自己和老板就是赤裸裸的劳动和报酬的交换关系,我工作,你付钱,天经地义,以人格上的平等来弱化“契约精神”上的敬业和感恩。工作上谈不上完全是敷衍了事,按部就班的成分也不少了。当然,人是利益动物,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原则上的自由选择是无可厚非的,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利来强制每个人来三呼万岁以表忠心。当然忠义之士也不是像恐龙般彻底灭绝了,依然有极个别人,义字当头,和老板同生死,共存亡,获得了意外的收获。
感激别人会使我们心中再次充满接受他们的礼物时的喜悦。给予是个很有力量的词,建议你把“给予”加入愿望计划中,你要具体地说明把什么给谁,然后再开始给予。
如果给予是真正富裕的标志,那么感恩就是富有和智慧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富裕和钱以及占有物没有关系。心怀感激的人会感激周围的任何人和事,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最爱的人会心怀深深的感激。
老板和员工之间并非对立的,从商业的角度,也许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也许有一份亲情和友谊。
你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的老板耿耿于怀呢?为什么我们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老板的种种恩惠,将一切视之为理所当然?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不是动辄就寻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而是能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试着写一张字条给老板,告诉他你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工作,多么感谢工作中获得的机会。这种深具创意的感谢方式,一定会让他注意到你,甚至可能提拔你。感恩是会传染的,老板也同样会以具体的方式来表达他的谢意,感谢你所提供的服务。
真正的感恩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迎合他人而表现出的虚情假意。与溜须拍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一些人从内心深处感激自己的老板,但是由于惧怕流言飞语,而将感激之情隐藏在心中,甚至刻意地疏离老板,以表自己的清白。这种想法是何等幼稚啊!
感恩并不仅仅有利于公司和老板,对于个人来说,感恩是丰富的人生。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助你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特质一样,是一种习惯和态度。
感恩和慈悲是近亲。时常怀有感恩的心,你会变得更谦和、可敬且高尚。你要为自己能有幸成为公司的一员而感恩,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老板而感恩。“谢谢你”,“我很感激你”,这些话应该经常挂在嘴边。以特别的方式表达你的感谢之意,付出你的时间和心力,为公司更加勤奋地工作,这比物质的礼物更可贵。
成功法则中有一条黄金定律:待人如己。
这条黄金定律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法则,这还是一种动力,能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你试着待人如己,多替老板着想时,你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善意,影响和感染包括老板在内的周围的人。这种善意最终会回馈到你自己的身上。如果今天你从老板那里得到一份同情和理解,很可能就是以前你在与人相处时遵守这条黄金定律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同情和宽容是一种美德,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地为老板着想,怀抱一颗感恩的心,或许能重新赢得老板的欣赏和器重。退一步来说,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思考问题的习惯,最起码我们能够做到内心宽慰。
我们每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
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在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感恩,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我们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重要的是要有感恩之心。
我们感谢别人的时候,既丰富了他人的生活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当我们赞誉家人的时候,既提升了自己也提升了他人。赞誉别人使我们感到幸福会鼓舞我们继续赞誉别人。我们对这些时光的记忆是甜美的。
推销员遭到拒绝时,应该感谢顾客耐心听完自己的解说,这样才有下一次惠顾的机会!老板批评你时,应该感谢他给予的种种教诲。感恩不花一分钱,却是一项重大的投资,对于未来极有助益!
让我们像雄鹰一样,把感恩当作人生的一大财富,那么,最终受益的必是我们自己。
像雄鹰一样带着感恩的心情去工作
一个叫岩的猎人讲述过一个关于鹰的故事:
那鹰是岩捡回来的,在家里治伤时,岩才惊奇地发现,捡回的鹰还是只雏鹰,身形却两倍于其他鹰娃。打猎的岩发现,山溪边,盘着一条很粗的蟒蛇,眼睛成了两个黑洞,周身血迹斑斑,而鹰则在不远处的石滩上有气无力地扑打着长长的翅,当岩试探着抚摸它时,它还狠狠地啄了岩一口后才昏了过去。听了岩的话,村里的老人说鹰是鹰王的后裔。村里的其他男人很羡慕岩有机会弄到那样的鹰,当时就有人愿意拿出钱来买下它,岩只是冷冷地瞪了他一眼,吓得那人尴尬地收回了手。
岩把鹰留在自己的家里,每天都起很早,跑到“鹰愁峰”采药草为鹰治伤,嫉妒岩的村人,讥笑岩的鹰会变成女人,岩却一言不发,任村人说道。半个月后,鹰奇迹般的好了。原来血污残破的双翼伸展开来如精铁所化,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鹰眼转动处隐隐有金光流动。第一次飞出去,短短的一个时辰,除了猎取了兔狐,那鹰居然还猎到一匹狼。村人更是嫉妒了,却没有一个人否认,岩的鹰,是鹰王。
原本以为岩会驯养鹰,可当鹰完全好了后,岩一反常态地带着它上了鹰愁峰,直到半夜,岩才一个人回到了家里。第二天,村民问到鹰时,岩只回答:“鹰有自己的家。”接下来,岩还是独自一人带枪上山,晚上背着猎物回来。村民只能远远地看着岩的背景,叹气,“岩,真是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