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300000013

第13章 燕国—黄金台的春天,易水岸的悲歌

周武王分封天下时所立诸侯国有好几百,而临到嬴政统一中国前叫得响名字的也就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有些诸侯国在春秋前期很强盛,中途消失,吴国、越国皆如此。还有些诸侯国是中期成立,后期强大,诸如韩、赵、魏。能从始至终一直存活下来的国家则只有四个。齐、秦、楚名列其中完全在意料之中,而出人意料的,同样延续整个周朝时期的第四个国家会是春秋时期毫不起眼的燕国。燕国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确实耐人寻味。

稳度春秋,迎来战国曙光

先看春秋五霸齐、晋、楚、秦、吴,再看战国七雄,齐、秦、楚、韩、赵、魏、燕。其中,韩、赵、魏是由晋国三分而来,也就是说战国七雄中有六国在春秋时期就已是一方霸主了,唯独不见燕国在春秋时期有何作为。相信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大国的成长是需要积累和沉淀的,这之前还默默无闻的燕国后来怎么就怎么能成为强国呢?其实,正是这默默无闻的态度帮助了燕国,使他一个小小的国家在激烈的大国吞并战中存活了下来,留得青山在,才会有柴烧。

燕国是周武王给其弟召公的封地,算来也是武王立国后封下的第一批诸侯国,论资格可以和齐国相比。然而由于他地势偏僻,居于北部,远离中原,与中原的沟通自然就少。经济没有往来,文化没有交流,燕国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一个闭塞的落后国家,这一点和越国之初有些相似。偏僻的地理和稀少的交流恰好成为小国的优势?一方面,燕国落后弱小,不在争霸国之列,不被人重视。另一方面,他默默无闻,没有树敌,反而保全了实力。

在春秋初期,燕国曾遭北方游牧民族百般欺负,被迫迁都南下。其时,正值齐桓公计划称霸,眼看燕国走投无路,就顺势扶持了一把,帮他赶走了蛮夷,把都城迁回原处,保住了领土。这事不仅让小白过足了大哥瘾,顺理成章当上霸主,同时也上弱小的燕国靠上一棵大树。燕国一直在齐国的大树下乘凉,遮蔽了眼目,为实力的保存提供了条件。

后来,诸侯争霸愈演愈烈,南方如吴、越等小国也被牵扯进来,先后品尝了一番霸主滋味。不过都是昙花一现,霸业维持不久就被灭国,都没能进入战国时期,到底值不值,很难讲的清楚。而燕国依然与世无争,不跟任何国家结仇,偶尔面子上过不去,假装攻打别国,人家一出兵也马上撤退求和,不知是真的没有野心,还是暗自积攒能量以图一鸣惊人。不管怎样,燕国总是靠着他的默默无闻逃过了一场又一场劫难,平平稳稳的度过了春秋时期,迎来战国的曙光,开始他的觉醒之路。

当然我们不能说春秋时期的燕王都有这般觉悟,都想着隐忍,先图自保,再求进步。他们多半也是真的窝囊。不过也算傻人有傻福,正是这般与世无争的态度为燕国换来了到战国时期称雄的机会。

踩着黄金台步入大国行列

一直战国中期,默默无闻的燕国终于迎来了燕国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重量级人物,燕昭王。燕昭王励精图治,誓把燕国从暗影中解放出来。在燕昭王的统治下,燕国焕然一新,彻底摆脱了以前那个唯唯诺诺的老实人形象。

燕昭王名姬职,与小白,重耳相似,也是国外流亡多年,直至国内发生内乱才得以归国当上主君。也许正是这种相似的苦难遭遇才使得他们都有一番积蓄待发的雄心壮志,一旦有机会可以施展,便会千百倍的释放出来。此前,齐桓公、晋文公都曾成就伟业,姬职上场虽晚,倒也不妨碍他大展鸿图。

姬职早前在韩国做人质,被赵武灵王接回燕国拥立为王时,燕国已满目疮痍,毫无生气。常年的国外生活开阔了新燕王的眼界,他希望燕国能步入强国之列,再不看别人眼色,再不受别人欺负。于是,姬职开始分析其他大国的强国之路,总结出一个规律:强国要什么?人才。可人才在哪?燕昭王犯愁了。这时手下有人建议可以请见多识广的老臣郭隗出谋划策,制订招贤计划。郭隗不负众望,上来就给燕昭王说了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君王想用千金求得千里马,岂料手下赶赴交易现场时马已死,只剩骨头一堆。手下倒也聪明,拿千金将马骨买了回来。世上人见这君王爱马如是,连骨头都舍得用千金购买,纷纷将手中好马送到君王眼前。

听了这个故事,燕昭王茅塞顿开,当即把郭隗当马骨来用。即刻令人造了一座豪华大屋给郭老先生住,还拜他为师,礼让三分。世人听说了,都很羡慕燕国的人才,居然可以受到君王如此重视礼待。燕昭王顺势又造了一座黄金台,堆满黄金,放言出去全为良才所备。此招一出,之前有所动摇的贤才们更是坐不住了,纷纷向燕国涌来,投奔了燕昭王。史料记载“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说得就是这番景象。一时间,燕国成了人才聚集地,昭王对他们又是好得不能再好,各位贤才知恩图报,使出浑身解数辅佐姬职。文臣们治理条例,稳定国内局势,发展农业商业,积累财富,意在富国;武将们兴兵练武,严格操练,壮大军队,旨在强兵。燕国在这一帮子人才的带领下终于有了生气。

这真是先有良臣千金换马骨,后有昭王万金纳贤才。经过燕昭王和一班人才的不懈努力,那不起眼的燕国终于焕然一新,准备迎接他生命里的春天。

联合败齐,野百合走进春天

强国后,燕昭王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齐国报仇雪恨。当初燕王哙脑子错乱将王位禅让与燕相子之,燕太子平不允,与子之展开了王位争夺战,燕国内乱就此爆发。齐宣王则趁火打劫,打着帮助燕国平定内乱的旗号,出兵伐燕,不仅攻下燕都,还杀死了燕王哙与子之,试图吞并燕国。齐宣王之举引起了燕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也招致中原各诸侯国的不满与干涉。齐国迫于舆论从燕国撤兵,赵武灵王才把在韩国作人质的姬职护送回国,战胜太子平成为了燕昭王。燕昭王可没感谢齐国间接给了他机会,倒是对齐国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怀恨在心,誓要一血前耻。

这时,燕昭王重用了从魏国挖来的乐毅。乐毅深谙用兵之道,他采取了以下措施助燕国改革内政,整顿军纪:首先,乐毅请求昭王制定法律,加强对官吏的审查和考核,以改变燕国法度驰坏、官吏营私的不良现状;其次,确定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摈弃任人唯亲的传统,严惩拉帮结派、滥用亲信等行为,使燕国的吏治日趋清明;再次,建议昭王对那些遵守国家法度的顺民,即使是身份低下的贫民和奴隶,也要给予奖励,以安定社会秩序;最后,在军事上,乐毅着重进行战法和纪律训练,旨在提高燕军的战斗力。还建议燕昭王对那些有丧葬之忧的人家要慰抚,对那些有生育之喜的夫妇要恭贺,以此树立昭王与百姓同甘共苦的形象,最大限度的团结全国上下。

燕昭王在乐毅等人的辅助下,不仅国家日渐富裕,积累了相当实力,而且培养了奋发图强的民风。燕国上下同仇敌忾,举兵伐齐的条件日趋成熟。当然姬职也深知齐国势力庞大,单凭燕国一国之力,实在很难摆平,于是昭王采用乐毅的建议,联合秦、楚、赵、魏、韩等大国共同伐齐。这些大国之间本就勾心斗角,有个机会可以联众伐一,自然都是欣然答应。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兵出征齐国。此时,楚军已驻军于淮南,准备夺取齐国淮北之地;秦、赵、魏、韩也各派一名大将军率军向齐国进发。齐泯王并未料到燕国会联合其他各国攻齐,虽知燕国想报仇,却一直断定他没这胆,及至发觉大军已攻入齐国时,才仓促应战。由于齐军连年征战,早已士气低落,如今多国联手,齐军连连败北。齐泯王率残部狼狈逃窜,至此其他各国认为已经挫了齐国锐气,各自归国。只有乐毅,心怀昭王之恨,穷追不舍,一举拿下齐国70多座城池,兵临齐国国都临淄,逼得齐王自杀。齐国如此强国被燕国吞灭,燕国一时声名鹊起,扬威在外。姬职终于挺直了腰板,在诸侯大会上也有了发言权,燕国一步迈入了七雄之列。

战败齐国之后,燕昭王又命大将秦开袭破东胡,迫使东胡从燕国东北部后退千余里,燕国领土向东北扩展到辽东一带。在南边,燕国又攻占了中山国许多地方。燕国领土此时急剧扩张,国势日渐强大,与其余几大国并称于世。燕国这一支曾被人遗忘的野百合,终于在晃晃悠悠度过前半辈子后,迎来了他生命里迟到的春天,至此步入黄金时代。

易水壮士多哀歌

只可惜燕国立威太晚,不及多享几年霸业,便赶上秦国统一,惨遭灭国。秦国灭六国目的一样,借口却不一。秦灭燕的直接导火索便是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一事……

荆轲刺秦

耳边都是嘘寒问暖之声,对象却不是对着自己,“大王,乱臣已拿下,您受惊了”“御医,御医,赶紧过来替大王把脉”“大王,臣等罪该万死”......各种声音不绝于耳,荆轲只觉得这些声音越来越远,最后什么也听不见了。身上的伤口也觉不出疼痛了,只有冰冷的感觉还那么清晰。好累,只想闭上眼睛好好的睡上一觉……

恍惚间,竟然看见了田光田大人。那一天是田大人找到了他,告诉他“太子丹想招纳可刺杀秦王的勇士,我思来想去,只有你能担此重任,为了燕国的安危,请你一定要答应。”没有犹豫,荆轲也是热血之人,早就恨透了秦国的欺压之举,一口就应了下来。田大人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子临走告诉我,这是国家机密,切不可向外人透露,现在我已死保密,请你转告太子,田光绝对没有泄露半句。”说完,田大人就拔剑自刎了。一阵心酸涌上心头,田大人,荆轲辜负你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临别太子时的豪言壮语仿佛前刻才从口中说出,怕是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太子了。荆轲又看见了初次见面时的太子。那尊贵的人啊,竟然亲自为我开路,为我拭去座椅上的灰尘,扶我入座。充满信任与期盼的眼光坚定地望着我“荆壮士,燕国就全靠你了,只要你能完成此重任,我做牛做马当你的奴隶也在所不惜。”太子啊,荆轲对不住您,让您失望了。

瞥了一眼慌乱中遗落桌脚的木匣,樊将军的头颅正面朝自己。樊将军。荆轲让您枉死,现在您要我有何颜面到黄泉见你啊。要接近秦王,只有拿他觊觎已久的燕国肥土督亢的地图和从秦国逃亡燕国避难的樊于期将军的项上人头方可。这一点,我和太子都清楚,只是太子不忍心,我也是,可是没办法。几天前,是我自己亲自找到樊将军,请求他自刎,以他的人头作为接近秦王的契机。樊将军丝毫没有犹豫,只求我一定要刺秦成功。如今,这叫我死有何甘啊。

剩下的只有悔恨,恨我不该心存侥幸,念着挟持活的秦王,逼他立证返还燕国土地,错过了刺杀的最佳时机;恨我没有等到勇猛的好朋友一块刺秦,偏偏带了那胆小如鼠的秦舞阳,早早的便露了陷,引起秦王的戒心;恨我没有刺秦成功,留给太子和燕国的,将是更大的灾难啊。

想不了那么多了,燕国的结局也不是我能看到的了,真的好累,也许这次真的该休息了......”

阴云笼罩前行路

荆轲刺秦虽然显示了燕王的决心,却也正给了他一个讨伐燕国的正当理由。至此,秦国大举出兵伐燕,燕国已无力抵抗。其实,燕国灭亡并不偶然。从燕昭王死后,燕国就没有能挑大梁的人物。之所以还在七雄之列,只是因为姬职的威望犹在,当时积累了雄厚的国力。但从燕惠王听信齐国大将田单的反间计,以骑劫代替乐毅,被齐国打败一事,就能看出燕国衰落之势。

到了战国末期,秦王的野心显露无疑,秦国军队更是所向披靡,六国都招架不住,不时受侵,燕国城池也被占去了许多。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丹悄悄潜回燕国,誓要还秦国以颜色。本该是一个诸如勾践灭吴般励精图治,报仇雪恨的故事,愣是让太子丹给演砸了。

这太子归国后,虽一心想着替国家报仇,却“不务正业”。既不强化军队以与秦军相抗衡,又不联络其他诸侯国走联合抗敌之路。荒唐的太子丹拿出全部家产,旨在寻找一位能够刺杀秦王的勇士,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刺客身上。于是,便有了荆轲刺秦的一幕。

仔细分析,也不能怪太子丹天真,或许他真是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铤而走险。秦军强大无比,和他正面冲突无异于以卵击石,其他诸侯国又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听秦国的话,秦国必定会放过他们,哪里还会联合起来抗秦,沾惹是非。剩下的似乎也只有行刺这一招了。虽然杀了一个秦王,还会有新的秦王继位,不过有时候正是因为人物的不同,命运也会发生改变,谁知道新的秦王会不会像嬴政那样威震四野呢,太子丹或许是这样想的吧。

只可惜刺秦没有成功,杀身之祸紧接而来,亡国之日也不远了。公元前226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国土。燕王喜退守辽东,杀太子丹求和。不过秦国并没有停止进攻,到公元前222年,燕王喜被俘虏,摇摇晃晃度过多次劫难的燕国,最终还是难逃厄运,彻底的消失了。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战国时代

    掌上帝国之战国时代

    沙场点兵,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坐拥美女。教你如何逆袭高富帅,斗智斗勇变男神。一看就根本停不下来的战国时代。
  • 旧山河

    旧山河

    刀尔登颠倒看历史,刁钻说古人;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本书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 “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
  • 大明王朝2

    大明王朝2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
  • 大明龙兴

    大明龙兴

    他,被起义军追杀的亡将之子,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武穆遗书》,凭借此兵法,他以五十亲卫开始崛起于中华西北边陲,结义杨昭武,姜玉伯,破山贼,驱鞑靼,平内乱,受封西北招讨使领甘州五卫总督,北出塞外,千里奇袭蒙古联军,大败建州女真精锐,三十封侯,威震关中,受皇命,南驱张献忠,东逼李自成,驰骋中原大地……起义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在华夏大地,辽东虎狼之地的建奴,跃马扬鞭直逼京师,朝中内部各种势力为争夺处益,勾心斗角相互陷害,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总兵,更是骄横跋扈视朝律如儿戏,加上疑心慎重的皇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面对这一切,又会有什么样的决断……
  • 吴楚争雄

    吴楚争雄

    伍子胥为吴王阖闾的大事奔走多年,如今大事都已完成。子胥一心要借兵报仇,可是阖闾总是不给子胥开口的机会,借故一拖再拖。阖闾此时最大的心事是自己的次子姬旦与长孙夫差之间的储位之争。姬旦锋芒毕露,用尽心机;夫差拜子胥为师,他隐忍谦逊,声色不露。在历经围猎风波、巫蛊冤案等等事件之后,过于心急的姬旦死在了自己的手上。但他的“密友”不知去向。此人在后来的各大事件中以多重身份亮相,此人究竟是谁?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养胃食谱

    养胃食谱

    《美食天下(第2辑):养胃食谱》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养胃食物及其营养成分、养生功效、烹调应用、搭配宜忌,及以这些食物为主料烹制的家常幕肴。这些菜肴均介绍了详细的制作方法、食用方法及功效,让您既享受到美味,又增加了营养,书中还阐述了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养胃原则和饮食调理方法,帮助您全方位呵护您的胃健康。
  • 倾城王妃I

    倾城王妃I

    她,是一个想要去唐朝观光游玩的高三女生,乘坐好友的时空机穿越时空,却不慎误入风瑨王朝,成为当朝宰相之女上官子衿。却又因为父亲招人陷害。被诬陷为卖国求荣的罪人。无奈只有求政南王相助,为父洗清冤屈。政南王提出,若是救出她的父亲,就得答应做政南王妃,她救父心切。答应了政南王的要求。谁知道在册封王妃前的一个月,风瑨王朝与望旭国终究还是避免不了战争的发出,风瑨王朝战败。俩国都元气大伤。无奈风瑨王朝只能用和亲的办法来缓战。然而望旭国的八皇子点名要上官子衿做王妃.....一场谋算已久的阴谋正式上演了,她到底会是谁的王妃。又会有怎样的命运?是去,是留。。。或爱或不爱!!江山!美人!何去何从!爱与不爱!一念之间!—————————————————————————————————<倾城王妃>和<珑花听>的群创建了……(雷贝尔小熊说:虽然小熊是无所谓啦~~)(梵的八音盒说:但是小音是受众人之托,其实小熊她很乐意建立这个群哦!她只是比较喜欢装酷了!哈哈哈~~)想来的快加啊,踊跃参加啊!!~~~这是群号:1497235推荐朋友的文:《王爷的逃妃》断弦之月《冷总裁的特工夫人》如梦若影推荐徒弟的文:《魅害众生》紫&公主.
  • 教你学歇后语(下)

    教你学歇后语(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念你情深意长

    念你情深意长

    这世上终归有一人,能够给你一份孤勇,让你为之勇敢。久等,又有何妨?结局已如他所愿,过程再艰难,他都心甘情愿。求婚时,他说:“我从不敢奢望你会回报以爱情。可我说服不了自己放弃。我这辈子做过最骄傲最得意的事,就是和真心死磕到底,最终赢得了你。但这还不够。我要的是:我们相濡以沫、相伴终身。我怀着这样的想法向你求婚,希望花甲之年我们依然在一起。”一段差点被时光掩埋的心事,一场你敢嫁我就敢娶的甜蜜恋情。我遇上你,并不在最好的年纪,却因为你,又一次相信爱情。时光不老,你我情深意长。
  • 医神皇妃

    医神皇妃

    她是隐在乱世中不染尘埃的仙子,亦是个孤女他是一国皇子,他得她救命之恩,忘忧之上一见难忘深深王宫之中,他视她陌路,她淡然处之一纸休书,断了五年夫妻情份,她远走天涯,身边始终有另个他伴随五年后,她失忆,也已成了别人的王妃.-----------------------
  • 韶光贱

    韶光贱

    付秀莹,女,河北无极人,1976年生,现居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毕业。知名作家。代表作品有《爱情到处流传》、《旧院》。曾获首届中国作家出版奖等多种奖项。供职于《小说选刊》编辑部。
  •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下)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下)

    《萧十一郎》问世三年后,因古龙不满意结局,又作《火并萧十一郎》以续之。全篇故事极尽离奇曲折之能事,但前后照应,环环相扣,皆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却绝不荒唐无稽,是一部“讴歌至情至性、鼓舞生命意志的超卓杰作,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在《火并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再次出现在风四娘和沈璧君面前,但他却从不修边幅的落拓浪子,摇身一变,成了衣着华丽的富家公子。萧十一郎是不是还是从前那个萧十一郎?在敢爱敢恨的风四娘和为他舍弃一切的沈璧君之间,他究竟会作何选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从此以后

    从此以后

    在江油的蒋雪峰注定该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不是那种拿着诗歌当工具使用的人,他的安静、他的寂寞、他对诗歌的敬畏练就了自己身心的干净。他有一句诗“李白的战士最听酒的话”流传很广,而恰恰是这一貌似调侃的句子,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诗人的内心,那些尘世,那些绳营狗苟,那些花花肠子对于诗人来讲是不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