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100000009

第9章 领悟《论语》智慧,成就常青职道(3)

有一年,公卿大臣上奏说:“按照《礼记》,夏季最末一个月,可以居住高台上筑成的楼阁。现在夏热未退,秋季的连绵大雨才开始,皇宫里低矮潮湿,请陛下营建一座楼阁来居住。”下属们巴结皇上,不可谓不用心良苦,要为李世民修建一座避暑的行宫,还引经据典,搬出《礼记》来,李世民见到奏章后说:“我患有气喘病,哪里适宜住低下潮湿的地方?修一座行宫避暑,按理说也不为过,但是如果同意了你们的请求,浪费实在多。从前汉文帝准备建筑露台,因为要耗费相当于十户人家财产的费用,就不再兴建。我的德行赶不上汉文帝,而耗费的财物却超过他,这是作为百姓父母的国君的德行吗?”尽管公卿再三坚决奏请,李世民始终没有答应。

李世民是通过节制自己的物欲来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的。其实遵循恕道并不是仅此一项,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对别人合理的欲念予以理解,对别人的过失施以宽容等都是“恕”,或者说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美德的延伸和扩展。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

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要三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回来之后看谁做到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

承者。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中,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二儿子自信地说:“当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了,我立即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在我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到悬崖下,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仁爱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老三的了。”

恩将仇报的人和事是屡见不鲜的;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人和事并不多见。但只有这样仁爱与宽恕的人,才能享受人生的最高境界。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论语·里仁》中,孔子告诉曾子:“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解释得十分准确:“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就是“仁”。忠,就是中心,把心放在当中,就是孔子明确地告诉子贡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仁”;恕,就是如心,将心比心,就是孔子明确地告诉仲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

其实,《论语·颜渊》有一章也是讲这点,“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成人之美是忠,不成人之恶是恕;而小人是不忠不恕。在《论语》中,或强调忠,或强调恕,都是一个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标准,其实是很多人可以做到的,而且一切人一生都用得着的,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也应该以“恕”字规范自己,要求自己。相信这样一来,不仅能与人为善,而且人也会与“我”为善。

员工思索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企业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 本节的内容在上下级关系的处理上能够带给你什么启示?

学会中庸是完美的做人智慧

典籍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经典导读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尚的了!可惜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它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

虽然在《论语》中“中庸”一词仅出现过一次,但中庸的思想却时时闪现,如在《论语》中孔子评价他的弟子们时说:“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

再如《论语》中记载,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既然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

程颐说:“做事,不偏不倚叫做中,不改变叫做庸。行中,这是天下的正道;用中道,这是天下的公理。中庸的基本要义,就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中庸的道理讲究不偏不倚,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体现在做事上,则必须做到恰到好处。为人处世、持家治国等人生作为,无不体现了这个道理。

一个人想做到中庸,必须加强品德修养,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使自己的言行、情感、欲望等要适度、恰当,避免“过”与“不及”。

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意思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一种贡献。

“中庸”强调的是做事守其“中”,既不左冲右突,又戒参差不齐。其实这种人生哲理,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中即可体察出来。商汤的开国大臣伊尹,不仅能把握做菜口味的“中庸”技巧,甚至把它上升到“齐家治国”的高度上。

伊尹辅佐汤推翻了夏桀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在我国历史上约600年之久的商朝。伊尹原来不过是汤身边的厨师,汤妻陪嫁的奴隶,他之所以被汤看中而委以重任,是因为他确实很有才干,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人生智慧。他看到汤成天为与夏桀争夺天下而忙碌着,显得十分焦急,以致一日三餐都食不甘味。他就想出一个办法来引起汤的注意。他把上一顿饭菜做得特别咸,下一顿饭菜又故意不放盐,让汤吃得不对味而来责备自己。接着,他又把第三顿饭菜做得咸淡适中,美味可口,让汤吃得十分满意。伊尹早已算计好了,汤准会表扬自己。果然,饭后汤对伊尹说:“看来你做菜的本事确实不凡。”

伊尹已是成竹在胸,不等汤把话说完,就借题发挥说:“大王,这并不值得夸奖,菜不宜太咸,也不能太淡,只要把佐料调配得当,吃起来自然适口有味。这和你治理国家是一个道理,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掌握好分寸关节,才能把事情办好。”

孟子后来对伊尹的评价是:“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意思是说伊尹在天下太平时入世做官,在天下动乱时也入世做官。伊尹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关键是善于把握好分寸,有所为有所不为,深悟中庸的为人处世哲理。

就常理而言,盐不可吃得太多,亦不可吃得太少,要恰到好处。同理,炒菜不可太生,亦不可太熟。生熟恰到好处,菜才好吃。此恰到好处,即是“中”。又如商人卖东西,要价太贵,则人不买;要价太少,又不能赚钱;必须要价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此恰到好处,即是其“中”。中庸学既讲恰到好处,又讲因时而中。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我们现在说中庸,就是能够中和的中庸之作用。天下的事物,天下的人物,随时随地在变,每秒钟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如何能适应这个变,如何能领导这个变,这是学问的中心。同时,变是对立的变,任何一件事都是相对立的,有正面必有反面,有好必有坏;你说对的,同时也就产生了不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在这个相对的中间,有一个中和的道理。所以“中庸”便提到中和的作用,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如果有最高的领导德业的人,使它能够中和,各保留其对的一面,各舍弃其不对的一面,那就对了。那才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同时感叹说:“民鲜久矣。”一般的人,很少能够善于运用中和之道,大家走的多半都是偏锋。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人生活的最高典型应属中庸的生活。林语堂先生在《谁最会享受人生》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国人的生活模式,提出要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实行一种中庸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哲学。林语堂先生说:我相信主张无忧无虑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学,一定要叫我们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一个彻底的道家主义者理应隐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樵夫和渔父的生活,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渔父一般去做绿水之王。不过要叫我们完全逃避人类社会的那种哲学,终究是拙劣的。此外还有一种比这自然主义更伟大的哲学,就是人性主义的哲学。所以,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应该说,在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古今哲学中,还不曾发现过一个比这种学说更深奥的真理,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与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所以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有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完全不做工,或是可以称心如意地资助朋友;钢琴也会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子的壁炉;书也读读,可是不能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总而言之,这种生活当为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更有不少人认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是从“中庸”被我们“活用”以后的事。“中庸”成了一个有识者必争的制高点,抢到了,无往不而胜;丢掉了,处处被动挨打。中庸好比是圆心,从它出发,到圆周上的任何点上,距离都相等,随时可以变换立场,化敌为友,左右逢源;站在圆周上,左半圆的激进派以它作矛攻击对手,右半圆的保守派以它作盾保护自己,天下最锋利的矛遭遇天下最坚固的盾,一点也不“矛盾”,星光一闪,奏出悦耳和谐的乐章。

美国著名作家房龙曾提到《论语》中的灵魂思想——中庸。他说:“他(孔子)向几亿中国人传授了一种日常生活的哲理,那种哲理一直在过去2500年中影响着他们的子孙后代,并且至今如从前一样至关重要,一样可行。”

的确,孔子凭着一颗善良的心,真诚地向我们传授着生活的哲理,其间或许有些不够精致的地方,有些则是被别有用心的后人故意或无意地误读,企图凭借圣人的幌子,来把一些非法的勾当变得“合理合法”。现在,只要我们也带着一颗同样善良的心,带着生活的热情来重读《论语》,就不难在智者的圣言中找到一些生活的启示,重新调整好自己与他人、社会、自然,甚至整个宇宙的关系。

员工思索

1 现代人对于“中庸”之道有哪些误解?这些误解体现在企业管理中的哪些方面?

2 中庸之道的灵活运用能够避免企业中的哪些问题?

同类推荐
  •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典藏版)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典藏版)

    舍与得的境界:远离浮躁,淡然处之,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在跌倒时看到风景;安贫乐道,宠辱不惊,即使目标模糊也能在转角处继续前行;释怀过去,豁达大度,即使红尘纷扰也能在浮沉中延伸幸福。
  •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职场无小事,可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毫不起眼的细节,也许正是你职场生涯中的转折点。一个细节完全可以改变你的前途和命运,忽视细节将等同于忽视你自己的命运。反之,假如你抓住了每一个细节,关注到了每一个细节,也许是现在,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使你价值百万。
  • 就这么不靠谱地活着

    就这么不靠谱地活着

    人不靠谱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不靠谱,基本没有什么靠谱的时候。富家千金周同同爱上了无业游民小屠,而小屠深爱的女孩阿然却满脑子都是狂热的电影梦。在阿然的怂恿下,小屠利用同同对自己的感情骗到一笔投资,并纠集了一群乌合之众准备拍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电影。从编故事到筹备工作再到正式开始拍摄,大家从玩世不恭的瞎掺和渐渐变得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小屠无法自拔地卷入了与两个女孩纠缠不休的感情漩涡中,而他身边的朋友们也在经历着各种大起大落的人生悲喜剧。当闹剧般的电影摄制过程进入尾声时,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加残酷的现实……
  •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本书着重针对当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员工执行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工作效率不高的现状提出解决的意见和方法,并结合中外知名企业的经典案例加以讲述,以帮助读者尽快找到提升个人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你将领会执行力的真正含义,充分掌握利用现有资源达到自己目标的思维和能力。
  • 改变一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改变一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为什么能成功?马云、史玉柱又是如何能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关键是他们拥有非同一般的心理素质。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不得不读的一本关于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书,让你从容应对人生。
热门推荐
  • 邪心天下

    邪心天下

    她,一个几经轮回不灭的灵魂,兜兜转转又回到当初的那个云天大陆,带着前世冰冷的记忆,成为一个集万千宠爱的人,原以为自己会一直这么的幸福下去,可是命运又在不知不觉中轻轻的转动……他,天下四霸的一霸,世人口中狂邪残暴的暴君——独孤邪。天生的他有着一对一银一黑的阴阳眼,天命说他注定孤独一世,他不信,可是当至亲的母亲、弟弟、青梅竹马死在他的面前,他狂了,既然天要他孤独一身那他就要全天下陪着他,他要得到全天下,拥有了所有那就不怕再失去了…真的是如此吗?为什么在夜深时还会有那冷彻心非的寂寞…命运的齿轮无休止的转动,是否给这两人不一样的命运呢…情节一:“心儿,从此你就是我的心了,我的宝贝。”独孤邪深情的呢喃着。“邪,心儿会一直一直陪着你……”“爹爹……”,“叔叔……”“哥哥?”“叫我邪,我是你的相公,记住!下次不许叫错!”独孤邪的训养娇妻计划艰难的进行着……情节二:“心儿,我该拿你怎么办?如此出色的你,真想把你永远的藏起来。”“不管怎么样,我一直是邪的心儿,那个深深爱着邪的心儿……”情节三:“我不要做只知吃喝玩乐的米虫!”“所有你穿成这样,混进我的军营?”“我也可以帮邪称霸天下。”传说北天的小王后绝色倾城,智慧超群……传说北天的小王后仙音盖世,起死回生……传说北天的小王后精通军法,所向无敌……独孤邪:“我好怕,怕我一放手你就会消失不见,只有你在我怀里我才安心。”“紧紧地抱着我,即使窒息也没关系。”东方理:“我哪里比不上北王,你的眼里为什么不曾有我?只要是你想要的我会不惜一切代价送给你!”“这是我属于我的东西的标记,记住我会回来拿的!”南宫越:“小心儿,别想逃,你是会属于我的……这世界上只有你能懂我的心!”“如果有来生,我无论如何都要来到你的身边,我已经没有要追求的东西了,因为没有比你更重要了。”西门月:“我得不到的,就会毁掉,任谁也得不到哈哈,你说我是不是该把你毁掉呢?”“出殡和出位只差一个字,我劝你收敛一点!”骆剑:“主子,我该怎么办?我从第一眼看见你就再也管不住自己的心了,就算只是在黑暗里能你身边我也甘之如饴。”程青:“原本逍遥自在的我是被什么给牵绊了呢?就是你这个调皮的小家伙,我愿意一辈子陪着到处闯祸!”天暄:“是你让我重生,是你给我带来温暖,我只希望我以后的生命里有你的存在。”
  • 娱乐圈日常

    娱乐圈日常

    新书: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平凡人的小时空直播生涯。方若华身为芸芸众生中最平凡的那一个,穿越各个小时空认认真真生活,不知不觉间就变成了她最羡慕,最向往的那类人。! —— 变身美人鱼,在娱乐圈的日常生活! 变身美人鱼混迹娱乐圈!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发现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够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懂得使用火,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近代考古发现了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这些都是华夏民族悠远起源的见证。后来,大禹治水,平定九州,开启了中国历史王朝盛极必衰更替的序幕。
  • 绝宠复仇娇妻

    绝宠复仇娇妻

    五年前,一场刻意安排的车祸,让她生死边缘几度徘徊,无边黑夜细数尘埃!五年后,一个精心打造的身份,让她一身风华强势回归,满心仇恨步步惊尘!季烟,明面上的巨星,暗地里的绝魅!誓要手刃小三,将那负心男人狠狠践踏!杜流颜,传闻很多,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要定的女人,必倾尽一切!当她在他的世界里破坏不断,他却纵容她的一切肆意;当她为报复说出她的真实身份,杜流颜眼波含笑,温柔流转,擒住她的腰肢将她贴向自己:我一早知道是你,仅仅是你,可以在我的世界无法无天!
  • 逆仙

    逆仙

    一条充满荆棘的血腥复仇之路!!!仙之八门、九宫,新颖设定,新的征途,从这里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生命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生命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宇宙茫茫,星空浩瀚。亿万年来,宇宙每天都在人类的面前,炫示着她的神奇与伟大,灿烂与深邃。
  • 寂寞烟花梦一朵

    寂寞烟花梦一朵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转,很美,又无雕琢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而她写的新体小说,则诙谐直率……本书就为你全景展现陆小曼烟花般灿烂辉煌的爱情诗篇和充满争议的一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稻盛和夫经营真经

    稻盛和夫经营真经

    本书从人生磨砺、创业之路、经营哲学、用人之道、自我修养、社会责任和投资眼光来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稻盛和夫的经营策略和人生感悟,从他的一言一行中领略经营之圣的人格魅力。并且用智慧小语的方式总结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智慧,帮助我们在职场道路中少走弯路,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