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表示,日本制造质量下滑主要得归咎于日本这一代的制造业从业者。二战后创造经济奇迹的第一代日本制造业从业者的确是真正的精英和创业者,是盛田昭夫、松下幸之助他们创造了“日本制造”的质量神话,打造了世界级的品牌。而沾染了新新人类习气的这一代日本制造业从业者已远不如上一代那么兢兢业业。日本制造业重视质量的精神已经慢慢丧失了。于是进入新世纪后,“日本制造”接连不断地遭遇麻烦。
在新生代重视质量的精神衰落之外,影响日本产品质量的还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日本企业纷纷放弃终身雇佣制。几十年来日本的大企业一直实行“终身雇佣制”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工资随工作年限的增长而增长的薪酬管理制度。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长期的衰退使得日本企业开始放弃“终身雇佣”制度。那些习惯于没有后顾之忧的企业员工突然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失业威胁,人心不稳,对公司产品的质量显然不会像以前那样在意。
二是企业间长期合作关系变得不稳定。长期以来,日本形成了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或承包企业为其生产零部件的稳定协作关系。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日本的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开始改向外国企业订货,或者转向海外生产,例如中国的土地与劳动力明显比日本便宜,在中国生产或采购的成本很可能仅是日本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日本大企业与承包企业生死与共的关系出现了明显的裂痕,不少承包企业被迫谋求转产,因而它们对供应零部件的质量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重视。而在海外生产基地生产零部件,生产、运输等方面的管理难度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日本大企业需要一定时间来打造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此时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难以避免。
经过一段时间后,第三个问题日本企业可能可以妥善解决,但前两个问题是不容易解决的。“日本制造”能否重建信任?让我们拭目以待。
索尼(中国)大事记
1978年,索尼开始在中国运营,先后在北京(1980年)、上海(1985年)、广州(1994年)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和客户服务机构,并于1995年在成都设立了办事处。
1982年,索尼得到中国许可,开始在北京、上海生产广播电视专业用录像机。
1993年,索尼与上海广电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数码摄录放一体机、光学拾音头、DVD、音响、数码照相机等。
1995年,索尼与北京邮电学院科技开发公司、北京京芝电子信息产业公司等合资成立“北京索鸿电子有限公司”,从事移动式通讯设备、磁带录像机、摄录放一体机等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1995年底,索尼与上海广电公司、上海真空电子器件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全系列平面彩电、平面显像管及相关关键件等产品的生产。
1996年,索尼在北京成立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2000年,索尼在江苏省无锡市全资建立“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生产手机充电电池、背投彩电,并进行VAIO笔记本电脑和数据投影机的组装。
2000年,索尼在北京对公众开放了中国第一座寓教于乐的全新体验型科技乐园——“索尼探梦”。
2005年,索尼相机CCD发生质量问题。
2005年底,6款索尼数码相机被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2006年,索尼生产的液晶背投电视及液晶电视的软件中,发现存在计时错误。同年,索尼高价彩电两次大幅降价。
2006年,索尼在全球范围内召回约1000万块能引起火灾的笔记本电池。
【封存档案】索尼品牌国内受损
索尼凸现质量管理漏洞顶级数码相机全数召回
2003年12月18日,索尼的高级品牌家电——“QUALIA”数码相机发现缺陷,目前已经开始回收。“QUALIA”每台售价3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截止到9月底共售出133台,此次悉数回收。“这可是售价38万日元的数码相机,注意点儿质量!”。一位男性用户这样表达对索尼的不满。
QUALIA作为索尼倾力打造的“制造复苏项目”,意义非同寻常。QUALIA以“与经济价值相比更重视感动价值”(索尼会长出井伸之)为理念,通过接单生产,极为重视量产品难以实现的手感等质感,而且“QUALIA”还率先采用了各种新技术。从6月起,索尼宣布开始接受QUALIA数码相机、1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万元)的显像管电视、24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的投影仪、8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万元)的CD播放器共四种产品的订单。
由于价格较量产品高出许多,因此索尼也并未期望上述产品能为公司收益作出巨大贡献。尽管如此,索尼还是相当花力气的,比如,出井会长、安藤国威社长、高筱静雄副社长等亲自审议提案,并决定采用哪种款式等。应该说,这是一款不容许出现差错的产品。
但是,8月底用户发现了缺陷,于是索尼在10月底完成了产品验证后,决定在10月底开始回收QUALIA。进入11月份,以“QUALIA016的免费检查及修理通知”为题的信件送到了本文开头的用户手中。用户指出的缺陷有三:“闪光灯不发光”、“前侧装饰板变色”、“液晶屏动作不正常”。
暴露质量管理缺陷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本应具有最高质量的QUALIA却暴露出了索尼在产品制造的基本——质量管理体制方面的漏洞。
回收的133台相机的共同缺陷均与闪光灯有关。如果在闪光之后经过30秒的瞬间内按下快门,此后闪光灯就会丧失作用。据索尼介绍,缺陷的原因在于相机安装的软件存在故障,以及主机和外置的闪光灯之间的信息交换不良。
虽然这是一种只有在特定的瞬间按下快门时才会发生的缺陷,的确很难发现,但是不难想象,面对拍摄对象,一心要捕捉精彩瞬间的用户的尴尬。对于以不错过精彩瞬间为卖点的小型相机而言,这的确是一个致命缺陷。
而且,装饰板的变色与重视质量的QUALIA的精神也是背道而驰。关于装饰板的变色,在133台相机中有58台出现了类似情况。QUALIA通过在不锈钢板上镀金,然后再次研磨,创造出了独特的质感。由于研磨不够充分,出现了因氧化而变黄的缺陷,另外,有10台相机出现了液晶屏工作不正常的缺陷。原因是机体内部的金属凸点接触到了邻近的线路板,引起了短路。
没有进行量产品的质量检查
索尼QUALIA公司业务推进部部长青木崇表示,“给客户造成了巨大麻烦。我们将以此为鉴,全力杜绝发生类似情况”。由于是按单生产,因此没有使用量产品通常使用的质检方法。虽然强化了对零部件的检查,但由于过分追求独特反而尝到了苦果。
QUALIA是寄托着索尼复苏众望的顶级产品。正因为这样,索尼迷们也对它给予了厚望,因此要想恢复索尼品牌形象,索尼还得作出更大的努力。
(日经BP社记者大竹刚摘自中新浙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