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200000020

第20章 丢弃借口,寻找机会 (2)

某单位曾经有一位青年名叫小美,原先在行政部门工作,但因为行政部门人满为患,又加上上面还有很多“老资格”的人物,所以小美在单位很不得志,既没有地位,也没有发展。对此,小美深感自己的前途暗淡无光。他在想自己是否真的就此沉沦下去,很快他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他不想再空耗下去。

不久,邓小平同志南巡深圳,发表了重要谈话。小美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独辟蹊径,与单位领导进行了谈判,最终小美自己办起了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借用单位的房子和人员,每年向单位上缴10万元的利润。

一年以后,小美不仅还清了欠债,缴纳了10万元,而且自己还净赚20万元。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周围并不缺乏,事实上,与小美有相同遭遇的人比比皆是,但为何偌大一个单位只有小美一人能够抓住机会呢?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机会已悄悄向你走来。

天寒地冻、飞雪漫天的大街上,一个男孩摔了一跤,眼镜磕在坚冰上,顿时摔得粉碎,眼镜的碎片扎进了他的眼睛,刺伤了他的眼角膜。

莫斯科眼外科研究所的弗奥多洛夫博士给他做了手术,取出了他眼中的碎镜片,治愈了他的眼角膜伤。

手术之后,令人惊异的事情出现在男孩身上,弗奥多洛夫发现那个小男孩的视力比受伤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原先戴着眼镜都很难看清视力表上中间的“E”,现在不戴眼镜都能将视力表上最小的“E”看得清清楚楚。

惊奇之余,经过仔细分析,这是因为在取出碎镜片的手术中,意外地改变了这个男孩眼角膜的弯曲度,从而使他的视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弗奥多洛夫博士不但达到了治愈男孩眼角膜这一目的,而且还发明了通过改变眼角膜弯曲度来治疗近视眼这一新技术。

所以,发现新方法、新事物一是要事先留意,用敏感警觉的目光注视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忽略和放过任何细枝末节;二是要事后寻找,即完成新的课题后,再往回“搜索”一遍,说不定柳暗花明处还有一村。

机会就在琐事中

有些人经常在工作生活中产生不高兴的情绪,为自己的平庸和失误等找借口,抱怨没有机会。“没有机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常见的借口,并非没有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机会的眼睛。

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法里斯曾讲起他少年时的一段经历。

在杰克·法里斯13岁时,他开始在他父母的加油站工作。有段时间,每周都有一位老太太开着她的车来清洗和打蜡。这辆车的车内地板凹陷极深,很难打扫。而且,这位老太太极难打交道,每次当法里斯给她把车准备好时,她都要再仔细检查一遍,让法里斯重新打扫,直到清除掉每一缕棉绒和灰尘她才满意。

终于,有一次,法里斯实在忍受不了,他不愿意再侍候她。法里斯的父亲告诫他说:“孩子,记住,不管顾客说什么或做什么,你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以应有的礼貌去对待顾客。”

奥森的事例也很有启发性。奥森在头天晚上接到姐姐的电话,说他们的母亲病得很重,将不久于人世,希望他能及时赶回来见母亲最后一面。

第二天一早,奥森赶到了他工作的百货公司,请求辞职回家。经理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希望他能把当天的工作完成。

这时候,有位老妇人走进了这家百货公司,漫无目的地在公司内闲逛,很显然是一副不打算买东西的样子。大多数售货员只对她瞧上一眼,就自顾自地忙其他事情去了,但奥森主动跟她打招呼,很有礼貌地问她,是否有需要他服务的地方。这位老太太说她什么都不需要,即便如此,他仍然主动和她聊天,以显示他确实欢迎她。当老太太准备离去时,奥森还陪她到街上,并为她拦了辆出租车。

老太太并没有马上走,而是找到了百货公司的经理。当她知道奥森正准备回家看生病的母亲,而在最后一天的工作上还如此勤奋热心时,她简直惊呆了。

几个月后,奥森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亲自邀请他加入钢铁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直到这时奥森才知道,他曾接待过的那位老太太是卡内基的母亲。奥森如果不是掩藏着心中的哀伤,热情地招待这位不想买东西的老太太,那么,他将永远不会获得这种极佳的晋升机会了。

伟大的生活基本原则都包含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同样,真正的机会也经常藏匿在看来并不重要的生活琐事中。

你可以去问问你所遇见的任何10个人,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在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就。这10个人当中,至少有9个人会告诉你,他们并未获得好机会。你可以对他们的行为作一整天的观察,以便对这9个人作更进一步的正确分析,你将会发现,他们在一天的每个小时当中,正不知不觉地把自动来到他们面前的良好机会放弃掉了。

别让任性赶走机遇

你还在感叹自己没有碰到好机会吗?

很多时候,不是机会不找你,而是当它来临时,你没有好好珍惜。一念之间,机会转眼消逝,你再怎么可惜也没有用。

一位气质好、相貌佳的女子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从早到晚,她的工作不外乎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或者偶尔接接电话、上上网,日子虽然稳定,却相当单调。

许多人看到她的第一个反应,都会惊奇其天人般的容貌而感叹道:“你长得这么漂亮,不去当明星太可惜了!”

她听了以后只能苦笑,没有人知道,她其实是当过演员的。那一年,她才刚出社会,没有太多历练,一心只想往演艺圈发展。

她参加一个角色的试镜,导演慧眼识珠,挑来挑去,最后只剩下两个候选人,她就是其中—个。

她长得漂亮,气质又好,和剧中的女主角简直如出一辙,她知道,另外一位候选人根本不是她的对手。但是,由于她没有演戏经验,导演考虑再三,迟迟不敢做最后决定。

不料,导演在媒体上三番两次地夸奖她,使得外界谣言四起。一会儿说她和导演有染,想用美人计来争取这个角色;一会儿又说她人美心恶,处处与另外一位候选人过不去。

听到这些子虚乌有的传闻,一向洁身自爱的她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她决定退出这一次竞争,匆匆打道回府去了。

这部连续剧的女主角理所当然就由剩下来的那位候选人担任。戏才刚上档,她便因为观众喜爱剧中的角色,一夜间快速窜红。现在,人家可是红得发紫的大明星了呢!

而十几年来,她却远离处处是机会、可以一展才华的演艺圈,成了一名普遍的上班族,从事自己并不真心喜欢的职业,偏离自己真正向往的轨道。其中的遗憾和委屈,不是一口气能道尽的。

说起来,她只是因为当年的一口气,而把自己的前途输掉了。

一个人提着渔网去捕鱼,不巧,当他刚到达溪边时,天空就下起了大雨。鱼没捕成,他一气之下把渔网给撕破了,岂知气还未平,他又一头栽进了溪里。溪水相当湍急,他从此再也没有爬上来。

这个故事或许很夸张,但是类似这样的事却在我们周围屡见不鲜。赶走你机会的,通常都是你自己的个性,都是因为你的一口气。

难怪有人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虽然是老调重弹,却非常中肯实在。

有没有想过?一时任性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许是你一生的机遇。

困难也能变成机会

戴高乐曾经说过:“困难,特别吸引坚强的人。因为他只有在拥抱困难时,才会真正认识自己。”这句话一点也没错。

你自己努力过吗?对于你所遭遇的困难,你愿意努力去尝试,而且不止一次地尝试吗?只试一次是绝对不够的,需要多次尝试,那样你会发现自己心中蕴藏着巨大能量。许多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未能竭尽所能去尝试,而这些努力正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实际上,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当遇到问题时,认真思考,就会很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

李嘉诚就是善于把困难当作机遇,才造就了辉煌的一生。

1966年底,低糜了近两年的香港房地产业开始复苏。

但就在此时,内地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波及香港。1967年,北京发生火烧英国代办事件,香港掀起五月风暴。

“中共即将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四起,香港人心惶惶,触发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次大移民潮。

移民者自然以有钱人居多,他们纷纷贱价抛售物业。自然,新落成的楼宇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地产商、建筑商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李嘉诚一直在关注、观察时势,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采取惊人之举:人弃我取,趁低吸纳。

李嘉诚在整个大势中逆流而行。

从宏观上看,他坚信世间事乱极则治、否极泰来。

就具体状况而言,他相信中国政府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实际上道理很简单,若要收复,1949年就可以收复,何必等到现在?当年保留香港,是考虑保留一条对外贸易的通道,现在的国际形势和香港的特殊地位并没有改变,因此,中国政府收复香港的可能性不大。

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李嘉诚做出“人弃我取,趁低吸纳”的历史性战略决策,并且将此看作是千载难逢的拓展良机。

于是,在整个行市都在抛售的时候,李嘉诚不动声色地大量收购。

李嘉诚将买下的旧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产低潮建筑费低廉的良机,在地盘上兴建物业。李嘉诚的行为需要卓越的胆识和气魄。不少朋友为他的“冒险”捏了一把汗,同行业的地产商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这场战后最大的地产危机,一直延续到1969年。

1970年、香港百业复兴,地产市场转旺。这时,李嘉诚已经聚积了大量的收租物业。从最初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万平方英尺,每年的租金收入达390万港元。

李嘉诚成为这场地产大灾难的大赢家,并为他日后成为地产巨头奠定了基石。

有人说李嘉诚是赌场豪客,孤注一掷,侥幸取胜。

应该说,在这场夹杂着政治背景和人为因素的房地产大灾难中,前景难以绝对准确地预测。这样说来,李嘉诚的决策有十足的胜算是不现实的。李嘉诚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冒险性,说是赌博也未尝不可。

但是,李嘉诚的冒险是建立在对形势的密切关注和精确分析之上,李嘉诚绝非投机家。李嘉诚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的胆识值得我们借鉴。他将整个地产业的灾难变成了自己的机遇。

机会往往和困境连在一起,因此,每个创业者都希望求取机会,只有那些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能增强自身能量的环境,谋得有利于发展的资源,才能成就大业。

同类推荐
  • 笑傲职场

    笑傲职场

    本书在探讨人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对残酷生活的质疑。不仅提供了为人处世所需要的基本技巧,也介绍了达到成功的目的所采取的必要手段。希望这些江湖经验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世格言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世格言

    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学习中国式的处世方法。在为人处世方面,很多东西是相通的。这些相通的点汇聚起来,编者们总结了六个方面:心态、人缘、尺度、智慧、价值和品行等。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勾勒出了成功人士的处世格言。
  • 办公室潜规则

    办公室潜规则

    “潜规则”不仅仅存在于演艺圈,在许许多多的行业和领域中,在其冠冕堂皇的外表下都有一套看不到的游戏规则,职场也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迹的办公室就会存在“潜规则”。这是利益所使、利益所趋,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却始终不能摆在台面上给众人来看,正因为此,才有“潜规则”一说。
  •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聪明人与糊涂人做事的区别在于:前者用脑子做事,懂得谋事与谋势;后者为做事而做事,光做不想。国魏救赵——从痒处动手,在要害楔钉;以逸待劳——精力越充沛,胜算就越大;笑里藏刀——不妨以柔制人,谈笑决断大事;借尸还魂——善于借力,会借者赢;金蝉脱壳——留住退路,才有生路;指桑骂槐——间接暗示,恰到好处;苦肉计——能吃第一等苦,乃能做大事。
  • 再苦也要笑一笑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年,要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名利如云卷云舒般坦然才能无意。我们的人生是短暂的,如果把功名利禄、荣耀光环看得太过重要,那么很容易迷失在那些肤浅的东西上,从而丢失了人生的真谛。《时光文库:再苦也要笑一笑》用通俗的语言,将人生浅显而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走上新的征途。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及江西诗派堪称宋代艺术特色的代表者,本书对其进行研究,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有较高出版价值。
  • 家有萌宝

    家有萌宝

    这个老是出现在她面前的人到底是谁啊,还有那个见了她就喊妈妈的娃,难道现在还流行买一送一?
  • 混沌幽莲空间

    混沌幽莲空间

    得上古仙尊传承,小女子却不想修仙,只愿逍遥尘世间,但世事不由人,为救好友被迫迈入修行路,妖,神接踵而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穿越沦为帝宠:深宫绝恋

    穿越沦为帝宠:深宫绝恋

    “我靠,那个男人都死了三个皇后了,老娘不想当第四个……”“老娘可怜你才嫁给你,你怎么把老娘扔到冷宫里,哼,你不想理老娘,老娘更不愿理你这个暴君……”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人类已经迈进了21世纪,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人们总希望自己在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增强和使用自己的智慧。本书正是通过古代那些寓意深广,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让人们在欣赏之后,确实将那些值得吸收的方法和道理转化为个人的素质,从而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为了突出故事的可读性,故在其基础上重新撰写,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点拨,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自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
  • 特色甘薯

    特色甘薯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本书为其中之一的《特色甘薯》分册,具体包括了:甘薯的种植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江苏省近年来较有特色的品系等内容。
  • 拜金小乞妃

    拜金小乞妃

    她本是个小乞丐,因为交易成了传言会被封后的澄绮妃,无奈竟替她进了冷宫。大闹冷宫,与侍卫叫板,与太监搞暧昧,和国师纠缠不清,与太子成了仇人,更有甚者,原来,她还遇见过皇帝?只是他们竟然那样逼她。但是,没想到,当高贵的他们看见那个曾经眼里清澈的女子,变成陌生人一般,心里竟然如涟漪般。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