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000000038

第38章 节日礼俗—感悟讲礼重仪的文化风情 (1)

中外佳节

“过年”的由来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年”这种猛兽的威胁。后来,人们从与“年”的屡次斗争中总结出,它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点起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年”就不再闯进村庄。

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红纸对联、挂灯笼、敲锣打鼓、燃放烟花爆竹、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的习俗。

元宵节的起源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间有许多传说。

一种传说认为:天上的天鹅不幸被猎人射死。玉帝欲替天鹅报仇,便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派天兵天将下凡,想把人畜全部烧死。有一个好心的神仙冒着生命危险,告诉了百姓。人们便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挂红灯、放鞭炮,装出人间已经起火的样子,骗过了玉帝,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另有一种传说认为:汉武帝时期,宫女元宵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欲投井自杀。东方朔为成全宫女,农历正月十六火神君奉玉帝旨意火烧长安。汉武帝问东方朔有没有解决之法,东方朔说火神君最爱看红灯,如果皇帝、后妃、文武百官上街观灯火,便可以避灾。于是,元宵终于有机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了。

腊八节溯源

腊八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大约从秦代开始,我国就把农历十二月定为“腊月”。汉代把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把这个节日改为腊月初八过,称为“腊八节”。从此,“腊八”就成为传统的节日了。

在腊八节这一天,老百姓有吃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的习俗。

端午节的起源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名端午、午日、重午、地腊、中天等。

端午节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1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所写的吃粽子的起源和宗懔《荆楚岁时记》所写的龙舟竞渡的起源,都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2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中提出来的,现在学术界大多沿用此说。

3为纪念伍子胥说。传说吴王夫差打败越国时,骄傲轻敌,伍子胥力劝,太宰伯嚭进谗言,于是夫差令伍子胥自刎,并将伍子胥尸体扔到江中。伍子胥含冤死后,变成了“波涛之神”,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节就要举行祭祀活动以悼念伍子胥。

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成为清明的别称,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从此,“寒食节”又称“思亲节”。在中国民间,至今仍然保留着在清明前一天禁火寒食和扫墓的旧俗。为此,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一诗中描绘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秋节溯源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曾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古名句。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此外,关于中秋节的许多美丽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在民间也是广为流传。

重阳节的由来

唐代大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的“佳节”指的就是重阳节。

九九重阳,最早见于《易经》,《易经》把九列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节。屈原曾写过“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说明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已形成风俗。

重阳节登高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南朝梁代·吴均著《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并告知初九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捆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初九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缭绕,瘟魔来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七夕的由来

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称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在今天,七夕也逐渐演变成中国的情人节。

回族开斋节的由来

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是开斋节,开斋节始于伊斯兰教纪元第二年。按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为斋戒日,每日自破晓至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称为“封斋”。伊斯兰教认为,九月是颁降天启《古兰经》经文元月,且是12个月中最吉祥、最高贵的月份,信徒逢此月应封斋。斋月最后一天寻看新月(月牙),见月的次日即十月一日即行开斋,为开斋节。如未见月,则继续斋戒,开斋节顺延(一般不超过三天)。开斋节期间,人们身着洁净的服装,走亲访友,互相登门祝贺,家家炸油香、馓子等食品待客或馈赠,各族穆斯林沐浴后前往清真寺会礼,听教长讲经布道,并上坟悼念亡人。

藏族雪顿节的由来

雪顿节是一种宗教活动,时间是藏历六月三十到七月初五,阳历8月份,起源于17世纪以前。

藏传佛教认为,夏季是“生灵”(生命)最旺盛的时期,信徒们夏季必须在寺内修习佛法,不能到户外活动,以免伤害“生灵”。每到解禁的日子,百姓将酸奶奉送到寺院,表示慰问和祝福。从17世纪中叶开始,西藏各地著名的藏戏团体赶到拉萨演出慰问。从此,雪顿节演变成为集宗教、文化、娱乐于一身的重要节日。

傣族泼水节的由来

每年4月中(傣历六月)的泼水节,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家乡,来了一个火魔,把傣族家乡变成酷热干旱、五谷不生的地方。

有一天,火魔抢了7名年轻美貌的傣族姑娘。其中最小的姑娘叫侬香,她骗取了火魔的宠爱,在傣历六月的一天,侬香设计把火魔的头勒了下来。

奇怪的是,魔头一离地,火就灭;一着地,火又起。于是七姐妹轮流提着魔头,不让它落地。魔头滚烫,就不停地泼水降温。一直到7年以后,火魔才死去。

从此,傣族人民为纪念她们的功劳,每年傣历六月都要举行泼水节,庆贺除魔的胜利。节日期间,年轻人放鞭炮、赛龙船、载歌载舞,一直持续三四天。

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普遍的节日。传说很久以前,天王恩泽不让彝族过好日子,派了十大力神到人间糟蹋庄稼。勇敢的彝族小伙包聪与大力神摔跤三天三夜,终于将十大力神摔倒,十大力神低下头变成了一座秃山。天王恩泽恼羞成怒,往地下撒了一把香面,香面变成了无数害虫来吃庄稼,聪明的彝族每人点燃一把火,把害虫全部烧光。天王恩泽不甘心失败,年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撒下害虫,彝族也毫不妥协地点燃火把对付害虫。于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就成了彝族传统的火把节。

中外植树节

我国最早在1915年规定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后于1929年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79年五届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全国植树节,规定每人每年植树3~5棵。

国外也有植树节,古代犹太人把每年1月份后半月的一天作为植树节;美国规定每年4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为全国性的植树节,日本则把每年4月份的1~7日称为“绿化周”;目前世界上已有四五十个国家规定了植树节。

“五四”青年节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青年运动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余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由此,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拉开了序幕。为了纪念“五四”运动,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七一”建党节

把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是毛泽东同志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在延安的党的一大出席者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他们记得一大是1921年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确切的日期,当时的严酷斗争环境也没有条件弄清确切日期,于是就把7月的月首作为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

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是1941年6月党中央发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的文件。从此,“七一”建党节。

“八一”建军节

1933年6月26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最高领导机关——苏区中央局,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做出了《中央局关于“八一”国际反战争斗争日及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的决定》。

同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指出:“1927年8月1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南昌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7月11日,革命根据地的中央政权——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召开了第46次会议,决议“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此后,每逢“八一”建军节,都要开展拥军优属的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后,仍然以“八一”为建军节。

教师节的由来

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每到这一天,全国都会开展各种尊师重教活动。

1950年,周恩来总理认为教师是脑力劳动者,提议以“五一”劳动节同时作为教师节。但因劳动节是全国性的节日,活动内容很多,而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五一”并未真正成为教师的节日。

同类推荐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女人口才全攻略

    女人口才全攻略

    本书从女性涉及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深入阐释如何练就金口才,并为女性提供相关的、切实可行的说话技巧,从而帮助女性朋友们赢得一个幸福成功的人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李彦宏·百度在试错中前行

    李彦宏·百度在试错中前行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百度的LOGO是熊猫爪,那是我们独一无二的。虽然我只拥有百度20%的股权.但是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百度在中国人的控制中:人生是可以走直线的,这条“直线”在自己心中。但我们的妥协分心和屈从让我们往往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浪费了很多时间:百度致力于拉近人和信息之间的距离:不管你是高端人才还是大学教授,不管你是小镇的农民还是残障人士,每个人通过百度,离信息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百度永远离破产只有30天,让我们更坚强,更勇敢地共同战斗。让那一天永远不要来,这样才能让我们老去的时候仍能对孩子们说:“有问题,百度一下”。
  • 随喜菩提

    随喜菩提

    “菩提十书”之《随喜菩提》:由生命的苦恼走入佛门是很好的,但闻法欢喜走入佛门,不是更好吗?在痛苦中求悟是很好的,但以喜悦的心求悟不是更好吗?以厌离世间的心走向净土是很好的,但以欢喜净土的心走向极乐世界不是更好吗?本书是“菩提系列”第九部,让我们体验生命的滋润,从“相逢一笑”走向“喜无量心”的世界,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走向净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爱情买卖

    爱情买卖

    如果结婚只为了找一个长期饭票,那卖笑是零售,是批发……生活富有富的开心,穷有穷的开心,重要的是开心,而不是富穷。
  • 宋词是一朵情花2

    宋词是一朵情花2

    最经典的宋词读本,最唯美的诗词解读。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严谨,唯美,更动人。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是因为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 痞子遇见妞

    痞子遇见妞

    一个防狼踢却将自己踢进狼窝……她单纯的认为,以身体为道歉的代价足以让自己远离那头恶狼,但惹上他注定一辈子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他,拥有无害的绝世容颜,却是个又痞又色的腹黑男。她,外表阳光清纯,却是个有点小暴力的疯癫伪纯女。某男:成为我的猎物就得乖乖的!某女:哼!女汉子能屈能伸,想纠缠,滚远点!当腹黑男变身温柔哥,女汉子也hold不住啊!说是远离他,可是……可是奴家真的做不到啊!A:“话说痞子遇见妞,到底是偶然还是久别重逢?”B:“嘿嘿,人家当然是久别重逢啦!”A:“文文到底是搞笑还是苦情?”B:“嘿嘿,你看了不就知道鸟!”A:“说话给爷痛快点!!”B:“本文讲的是一个超级专情傻男人,亲手杀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他自己,还大义凛然的说,没事,这辈子没了,我们还有下辈子……尼玛,来世他们是在一起了!可却也磨难多多、苦情多多。什么被下咒、鬼缠身的一大堆……也不知到底是他欠她的,还是她欠他的,纠纠缠缠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哎呀,人家也说不清啦!爷,您进来看看就知道啦!”PS:本文小搞笑、小狗血、小清新还有一点小灵异……胆小勿进哟!A:“滚回吧!”B:“诺……各位爷们,记得收藏啊!!薄荷爱你们!么么哒!”A:“贱人就是矫情!不过,看她那可怜样,就赏她个收藏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