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000000016

第16章 文学语言—享受丰富的文字盛宴 (3)

什么是部首?部首是“字典、词典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112页),有了这么个“门类”,字典、词典就能把成千上万的汉字编排得井然有序,查找起来也就十分方便了。可见“部首”主要是为了编撰字典、词典的需要而使用的。

偏旁和部首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等同视之。部首一般都是偏旁,而偏旁不一定都是部首;有些部首不成字,又不宜称偏旁。再者,部首是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偏旁除部分是按字体分类外,大部分是字的表音成分。

标点符号的来历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相当于现在的逗号)。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

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规定了12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1990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对标点符号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规定和说明。

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真重要,各位朋友莫小瞧。句子点号有七种,另有九种是标号。

句内点号表停顿,性质不同看需要。逗号顿号和分号,还有一种是冒号。

它们位置在句中,句子末尾见不到。句内主语谓语间,需要停顿用逗号。

句内动词宾语间,宾语复杂逗号断。状语太长要前提,提至句首逗隔离。

复句内部有分句,若非并列逗可以。句内并列词语间,顿号分开很明显。

转折因果多重句,关系如果非并列,首层前后两部间,习惯也用分号切。

分行列举各项间,使用分号更显然。称呼总说及解释,冒号用来表提示。

总括话语放末梢,前面也可用冒号。句末点号更需要,句号问号感叹号。

陈述句子话说完,句号画上才完全。祈使语气若舒缓,使用句号是习惯。

疑问反问句子末,十有八九问号多。感叹反问祈使句,语气强把叹号使。

常用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连接加着重,间隔书名带专名。

直引着重特殊意,需用引号来标示。引号里面套引号,外双内单莫混淆。

括号用来表注释,使用位置要注意。若注句内某词语,括注紧贴被注词。

如若注释全句子,句末点后括注释。破折号,不简单,几种用法要记全。

文中解释要说明,话题突然要改变,象声词后声音延,列举分承各项前。

省略号,六圆点,省段诗行十二点。引文省,列举省,说话断续也可省。

连接号,连相间,时间地点数目间。产品型号常运用,递进项目要相关。

间隔号是小圆点,人名分界用它连。书名较长篇章卷,间号标示易分辨。

书名号,分双单,用于书篇和报刊。书名里边套书名,外双里单才能行。

专用名,一短线,常用古籍文史间。人名地名朝代名,专名下面画横线。

以上标点十六种,经常见来经常用。 读书看报与写作,正确与否须分清。

谁发明了盲文

法国的路易·布莱尔小时候因意外事故双目失明,后来,他进入盲人学校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那时,在盲人学校里,老师把一个个用又大又厚的纸片剪成的字母,粘在台板上,孩子们读书时,用手指一个一个摸过去,要摸好久才能读懂一句话。因此,布莱尔很想创造出一种专供盲人摸读和书写的文字。

经过5年的反复研究,布莱尔终于创造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点子盲文”。这种文字由打在厚纸上的6个点子组成,通过几组点子的不同排列,可以表示出所有26个拉丁字母。

1887年,“点子盲文”获得国际公认。

拉丁字母的由来

拉丁字母是由希腊字母演变而来的,在24个希腊字母中,拉丁字母吸收了13个。最初的拉丁字母只有20个,后来增加到26个,成为我们现在见到的“A、B、C、D……X、Y、Z”。拉丁文属印欧语系罗马语族,因而,拉丁字母也称“罗马字母”。

由于拉丁字母形体简单清楚,笔画匀称美观,便于认读书写,流传很广,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字母。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近200种主要语言文字中,有一半以上部分或全部用拉丁字母,或以拉丁字母为基础。

汉字的避讳现象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个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避长官,即下属要避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中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

古人常需避讳,于是他们总结除了不少避讳的方法,常见的有两种:

一是改字形:有的改用同(近)义字来代替需要避讳的字。例如汉武帝名彻,知名辩士蒯彻便改名为通。唐高宗名治,天下人便用理字替代治字。有时也可以通过增减笔画来避讳。例如邱姓先人本姓丘,但是孔夫子名丘,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

二是改字音:例如,秦始皇名政,所以正月的正要读作平声。有的以某字代读,读到应避讳的字时改读某。

什么是文字狱

文字狱是指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列罪名。为此,可以说文字狱是扼杀人民思想的专制制度,在中国历史中尤以满清的文字狱最为惨烈。

早在清军入关不久,清廷就开始了对中华文化的压迫和摧残。顺治二年(1645年),江阴人黄毓祺被告发写有诗句“纵使逆天成底事,倒行日暮不知还”,被指为反清复明,抄家灭门戮尸,儿女发配给旗人为奴。顺治四年(1647年),广东和尚释函可身携一本记录抗清志士悲壮事迹的史稿《变记》,被南京城门的清兵查获,在严刑折磨一年后,以私撰逆书的罪名流放沈阳。次年,又有毛重倬等坊刻制艺序案,毛重倬为坊刻制艺所写的序文不书“顺治”年号,被大学士刚林认为是“目无本朝”,是目无“正统”的“不赦之条”。因此清廷规定:“自今闱中墨牍必经词臣造订,礼臣校阅,方许刊行,其余房社杂稿概行禁止。”这就是最早的言论审查专制。

据史学界考察,满清的文字狱历经康雍乾三代,至乾隆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乾隆在位61年,制造的文字狱有130余起,一年两次,已经成了国策。

满清文字狱特征之一是威慑恐怖,对犯了“文字狱”的犯人,以极刑处理,常常是陵迟处死,死人、活人、亲属、同族都不放过。满清文字狱的盛行造成文人写文章动辄犯罪,极大地扼制了文化、科学、艺术和思想的发展。

什么是字谜

字谜,在我国有悠长历史,流传面广,种类繁多,变化无穷。最早的字谜大约产生在汉魏年间。刘勰曾在《文心雕龙·隐篇》说:“自魏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主要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字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字谜,指所有的文字词语谜,如字类谜、词类谜、句类谜等。狭义的字谜,指单个汉字的谜语。后者注重文字形体的组合及偏旁部首搭配,要从形态、功用和意义上对谜底汉字各个组成部分做多角度描绘,词句简短,行文措词和谜面修辞技巧也比较高。

从字谜语言结构的表现方式上看,字谜由三个部分组成:谜面、谜底和谜目。谜面,是猜谜时说出来或者写出来给人做猜谜线索的话语。谜目,就是要人去猜测的本体事物。谜底是谜面意义的真实所指,在大多数字谜中,一个谜底就是一个汉字。

什么是谐音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个福娃的名字分别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在连读时,五个名字谐音为“北京欢迎你”的标语,这在象征现代奥运精神的同时,又体现了中国传统语言文化——谐音的独特魅力。

谐音,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借助于谐音这种修辞手段从远古社会到现代生活,人们总能得心应手地组织自己的语言形式,表达或者幽默、或者讽刺、或者曲折、或者隐讳的意愿和感情,并且强化这种意愿和感情。也正是由于谐音手法的谐趣与巧妙的作用,我们的语言才这样丰富多彩,我们的文化才这样灿烂辉煌。

楷书四大家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 、元朝赵孟頫(赵体)。

欧阳询(欧体):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颜体):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

柳公权(柳体):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赵孟頫(赵体):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汉字文化圈

汉字文化圈具体指汉字的诞生地中国以及周边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地域主要是农耕民族,存在有册封体制,历史上完全使用或与本国固有文字混合使用汉字,古代官方及知识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韩国称之为“汉文”)作为书面语言。另外,有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虽然位于汉字文化圈地区内,但不使用汉字。现在,韩国语、越南语和日本语词汇的6成以上都是由古汉语派生出的汉字词组成的。

汉字文化圈内各国历史上都使用过汉字、本国语言大量借用古汉语词汇,位于东亚地区,其特征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国民中信仰佛教者众,历史上或现在以汉字作为传播语言和文化载体。

同类推荐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偶尔在聚会间,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所谓国学,又能高谈阔论,而有很多,这有多好,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
热门推荐
  • 青春好烦恼

    青春好烦恼

    同时,文中穿插王鹤的家庭背景这条辅线,展示了他们纷乱繁杂的内心世界,使小说更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是一部反映当代少男少女情感世界的小说。全景式地展开了一幅生动感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画面
  •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青少版名著)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青少版名著)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讲述了英国绅士福克先生以两万英镑为赌注同朋友们打赌,只用80天的时间环游地球一周的故事。小说以打赌开头,中间穿插探险故事、异域风情、爱情故事等。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作品形象而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开创了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
  • 间接叙述

    间接叙述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仙魔经纪人

    仙魔经纪人

    酒吧门口的一道闪电,改变了一个年轻人的命运。在现实中郁郁不得志的他,被闪电带到了一个修真世界。被闪电带来的这个年轻人,因为这自身朦胧的欲望,而不自觉地走向了与被视为不可挑战的修真阶层对抗的道路。
  • 庶女国色

    庶女国色

    胡非非表示很无辜,随便逛个街都能碰上“电梯逆天故障”这种事。她做自由落体运动被穿越后,发现……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普通公司小职员,穿越成绝色小庶女,各种幸福卖萌秀恩爱,扁扁渣男,揍揍碧池,最终抱得美男归,还顺便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励志甜宠”故事!
  • 白狐情史

    白狐情史

    我,一只懵懂的小白狐,玩弄宫廷朝野,权臣名士,终在女娲的翻手云雨中,从商朝末年穿越到夏朝晚期的风云争斗中。重返故地,旧情难续。从此,我带上了一个娇艳的面具,生杀予夺。
  • 重生世子妃

    重生世子妃

    前世,亲娘被害,亲弟被杀,就连她也沦落成家人争权夺利的工具,一朝重生,她发誓要狠狠地报复,离家出走救娘亲,顺带拐走亲爹唯一的子嗣,若干年后,卷土重来,前世欺她之人统统给我去下地狱。只不过——“那谁,你离姐远点,姐跟你不熟。”“媳妇,你是我未婚妻,咱们得相亲相爱!”“滚,未婚妻就是还没成亲,男女授受不亲!”“媳妇,那啥,我昨天晚上打劫来着……”“允许你摸摸小手,抢了多少?统统上交,敢留私房钱你就死定了!”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间的精妙故事,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自然纪事·胡萝卜须

    自然纪事·胡萝卜须

    《自然纪事》中作者以其敏锐的眼睛,丰富的想象力与优美如诗的文笔,栩栩如生描写公鸡、鸭子、乌鸦、马、猪、葡萄园等生活中的不同影像。《胡萝卜须》写的是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他因一头红头发和一脸雀斑而得此绰号。家人不喜欢他,常拿他出气;胡萝卜须常被吓得六神无主,做出许多可笑又荒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