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2000000001

第1章 阻击(1)

残阳如血.

1934年11月,湘江左翼无名高地上,红一军团十三连已经连续激战五个昼夜了。此时,黎明尚未来到,昨夜的秋雨来势很猛,足足下了两个时辰。攻击阵地的湘军似乎也疲乏了,在秋十雨下得最猛烈的时候,暂停了进攻,龟缩在无名高地山脚下的一片林地里。

五天五夜了,无名高地上的红一军团十三连,只有在这会儿才得到片刻的喘息。战士们拖着枪,趴在战壕里,一歪头,就睡过去了。雨水和血水混在一起,在阵地上汩汩地流淌,一丝一缕的血腥气和泥土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着。

连长赵大刀倚着一棵被炮火烧焦的树,刚开始他并不想睡着,他要好好想想,想一想阵地,想一想这七天七夜的阻击任务。在这短暂的战斗间隙里,他还没想出什么眉目,就睡着了。他太累了,两个多月来,整个红军队伍里没有人能睡上一个囫囵觉。

两个月前,红军从瑞金和于都同时出发,那时还不叫长征,叫战略转移,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去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领受了军委的任务,左右两翼掩护红军大部队的转移。但当整个队伍一走起来,他们才明白,这哪里是转移,分明是整个苏维埃在搬家。一张纸片,一块布头都带上了,人喊马嘶,肩挑背扛的,队伍的行动真的是太慢了。有时整个队伍就拥挤在一个山口里,一匹负重的马累倒了,横在路中央。路窄人多,后面的人谁也甭想过去。急着往前走的人,建议把马和成包成捆的家当都扔到山涧里去,负责押货的人怎么也不肯,双方吵吵嚷嚷的,互不相让,队伍只能是没有边际地堵着。红军初始的速度,可以用蠕动来形容

赵大刀所在的团负责断后,比大部队晚出发了几天,可出发两天后,就追上了前面的部队。因为他们有断后任务在身,没有过多的负重,只是一些正常携带的枪支、弹药和干粮,完全是战斗部队的速度,一个晚上的急行军,就能走上几十里、上百里。如今这支精干的队伍行走蠕动的搬家大军中,就是浑身有劲儿,也使不出来。

那是一天的傍晚,整个湘江彤红一片,死骡马和人的尸体,以及一些辎重堆满了湘江。敌人的炮火依旧猛烈,炸弹落在水里,炸出的冲天的水柱,遮天掩日。战士们迎着炮火,趟着浮在江面的人和牲畜的尸体,快速地冲过了湘江。

当夜,他们团又领受了新的任务――阻击敌人,掩护红军的大部队转移。十三连的具体任务是接管无名高地,坚守七天七夜,为大部队转移争取时间。在这之前,一军团的一个营的红军,已经在无名高地上坚守半月有余。

在夜色的掩护下,赵大刀率领十三连的百来号人马冲上无名高地时,所有的人都震惊了。原来这个营有着近三百名士兵,此时活着的还不到三十人。这几十个人也都挂了彩,被炮火摧残得面目全非,互相搀扶着站在掩体里,流着泪迎接十三师的到来。

代理营长姓王,营长和教导员早已牺牲,就是代理营长也换了好几任。眼前的代理营长,只是个班长,营的骨干早已经拼光了。王姓代理营长给他们敬了个礼,嘶哑着声音说:阵地还在,一寸也没有丢,以后就看你们的了。说完,带着几十个人踉跄着,在夜色的掩护下撤出了阵地。赵大刀还不知道,红军转移前兵强马壮的十万人,经湘江一战,只剩下不足三万人马了。但此时,他清醒地意识到以后的七天七夜将是残酷、血腥的。眼前的阵地上,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有红军的,也有敌人的。敌我双方在无名高地上纠缠了几十次,所有的红军战士都明白,时间对红军主力来说意味着什么。

五天五夜了,已经记不清敌人向无名高地发动多少次进攻了。敌人想冲破红军的阻击线,然后去围剿红军主力;而高地上的红军,誓死不让敌人逾越阵地,要为红军主力的转移争取更多的时间。

赵大刀靠在那棵焦煳的树上,不知睡了多久,突然,他醒了。一股沉重的血腥味包围着他,整个无名高地都被这股血腥气笼罩了。他的神经又灵桓过来,跌跌撞撞地在阵地上走了一圈。阵地上还剩下二十三人,其中还有几个重伤员,躺在战壕里,被雨水血水浸泡着,高高低低地呻吟着。还有两天两夜呢,看来十三连要与无名高地共存亡了。

秋雨在黎明时分小了些,赵大刀站在雨中,朦胧地望着阵地,和那二十几个活着的士兵,他的眼睛潮湿了。赵大刀自从参加了红军,生生死死无数回,还从来没有这么伤感过,但这场阻击战,让他真正地感受到了悲壮――几十个活蹦乱跳的战士,一个又一个地在他眼前倒下了。

井冈山的革命正在星火燎原之时,赵大刀就带着二十几号人,盘踞在井冈山几十公里外的另一座山头上。那会儿,他是名副其实的靠大刀起家的,一把鬼头刀背在身上,刀把上系着红绸,风起的时候,一飘一抖的。他的名字赵大刀就是那会儿叫响的,他以前叫什么,没有人能记得了,后来他也默认了赵大刀这个名字。再以后,他的名字又随他到了革命队伍中。

赵大刀没革命前,也算得上是个热血激进的青年。小时候上过几天私塾,大小字也认识几个,《三字经》、《百家姓》也能背上几段。十几岁的时候,在周边也算是有头有脸的后生。他经常在外面跑单帮,南昌、长沙都去过,秋收起义和八一南昌起义也都亲眼见过。

南昌起义的那个晚上,他看到很多穷人,举着火把,呐喊着向国民党的正规军冲去。起义胜利后,旗子插满了大街小巷,穷人们开仓放粮,当家作主。那情形着着让他激动和兴奋。那时他才意识到,穷人要是走到一起,发出一声喊,力量也是无穷的。

赵大刀一回到家乡,就要“革命”了。在南昌和长沙,他是看见过别人是怎么革命的,举着火把,拿着大刀,一声招呼,发一阵呐喊,革了大户人家的头,开仓放粮,让穷苦人吃饱穿暖,这就是革命了。以前,他走在陈大户和王大户家门前时,腿肚子也转筋,想一想那院子里十几杆火枪,还有数条恶犬,背上的脊梁骨都一炸一炸的。

现在他不怕了,什么枪呀狗的,他见得多了。国民党那么多队伍,那么多杆枪,在穷人的一声招呼下,还不是被冲得七零八落的。他要招呼穷人起来闹革命,让穷人过上有钱人的日子。

革命的热情在深山沟里一点就着,他们并不了解革命的真实含义,但有一点他们清楚,那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吃大户,让穷人也像富人那样过上好日子。这目标看得见、摸得着。说干就干,没多久就在方圆十里八村聚起了一百多号热血青年。然后,他们开始偷偷地制造武器,有的把家里的猎枪拿来,还有许多锋利的农具等。赵大刀请铁匠花了三天的时间,打造了一口鬼头大刀。

万事俱备。在一个有风的暗夜,这百十号人在一个山沟里,点亮了火把,手里拿着各式家伙,嚎叫着向陈家大院冲去。

陈家大院的兵丁哪里见过这阵势,胡乱放了几枪,就和陈家大院的人从后门跑了。这些革命者呐喊着冲进陈家大院,砸得砸,夺得夺,稻谷撒得满院都是。

同类推荐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一经问世,便被世人争相传诵,在此后的一千五百多年时间里,推崇它的文人学士层出 不穷。《世说新语》颇似当今的微型小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是中国小说的雏形,也是魏晋风度的 审美产物。喜爱中国文学的读者,尤其是对艺术和美倾心关注的人,不读此书可谓遗憾终生。
  • 守候

    守候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罪全书2

    罪全书2

    本书是系列的第二季。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十起变态恐怖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大众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每一个案件都是对你心理承受能力的极大考验。步步追查,步步惊心!
  • 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鸽子

    鸽子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热门推荐
  • 读三国 学管人

    读三国 学管人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的拥有最伟大管理智慧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以其丰富的竞争谋略以及高明的管理哲学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智慧源泉。本书正是借助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和三国典故,以现代社会的网络应用市场为背景,酣畅淋漓地演绎了一篇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精彩故事。本书借三国人物之口,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与相应的应对之道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融三国智慧与管人精义于一体,妙论迭出、读来有趣又有益,再加上如文学语言一样的叙述风格,相信对读者大有裨益。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读史阅世

    读史阅世

    本书收录著名学者张元济先生的史学文章,出经入史,旁征博引,通畅中蕴含深奥,随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笔写小品文。
  • 王妃威武

    王妃威武

    21世纪顶级杀手组织排行第七的杀手穿越成以古国右相府外室生的不得宠的大女儿,顾惜晚。上仓国六皇子淡漠冷酷,以古国皇长孙温雅高贵,南宫家嫡子妖艳邪肆…且看威武崛起的左相府大小姐与众美男之间的爱恨情仇。片段一:某王爷正在书桌前奋斗,他来以古国这段时间公文堆成了山。“王爷,今天是秦斐行的生辰。”皱眉,语气不耐:“说这个干什么?我很闲吗?”“秦斐行今天选妃……”“出去。”头也不抬。“只是郡主……”“她怎么了?”放下公文开始正视黄泉。“哦,没什么,我出去了。”“去吧,红尘和紫陌也快到了,我会让她去跟你联系感情的。”“别,主子。”黄泉回头,一脸讨好,“我是想说郡主也去了秦斐行的生辰……”话音未落,书桌前已不见人影。片段二:某王爷王妃在院子里赏花,有人来报。“王爷,九公主又来了。”“关门。”“可是王爷……九公主已经进了王府。”“放狗。”黄泉无声的控诉自家王爷,小白只听王妃的话,不是他想放就放的。某王爷微笑:“遥儿,让小白赶她出去。”某王妃拿眼角看他:“小白不是狗,是狼。”“差不多吧。”某狼拿鼻子喷气,某王妃冷哼,一人一狼走远。某王爷冷下脸,面无表情的看着那条拐了自己王妃的某狼。“九公主人呢。”“在前厅候着。”“打了出去。”“……”“让碧落一起,扑杀了那条狗。”“……”片段三:“咦?这冷面王爷今天脸色怎么惨白成这样?”“不知道呢,王爷这是去哪?”萧容空满脸焦急,牵了马急匆匆地就走。副将从帐中奔出,跪地相劝。“王爷请三思,擅离军营是重罪。”“滚。”“王爷三思!”“滚。”“王爷三……噗!”话音未落就被一脚踢开重重地落在远处,萧容空骑马离开。“副将,这是怎么了?”士兵扶起副将问道。副将一口血涌到嗓子眼,硬是咽了下去,失血太多有碍健康,王爷这一脚踢得好狠,都怪自己没有听他们劝,哪知道王爷这么决然。“王妃早产,王爷不放心,竟然身在军营也要回帝都。”几人毫不同情:“副将你命真大,谁不知道咱王爷宠着王妃呢,这种情况都敢拦着王爷,没死就谢天谢地吧。”副将刚刚咽下去的血立马喷了出来。
  •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本书是豆瓣“囧叔”首部文学随笔吐槽集,作者善于观察世情世态,常用嬉笑怒骂,幽默且犀利的文笔来描写身边所见到的人、所发生的事,趣味盎然的人情世态,或叙或议或抒情,生活气息浓厚。全书内容尝试从每一个凡人身上,发掘出不凡的故事……更意在告诉读者“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凡人、庸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庞大的故事的主角”。
  • 爱在时光里流转

    爱在时光里流转

    无垠的尘世间,纷纷扰扰,多少繁华倾泻,会有谁还在固守内心最初的那份清明朗然?见惯了形色各异的爱情,你是否会明白,爱情不是朝夕相处就携手相伴,而是有了丰沛情感后的共度一生。许亦菡,常常驻足于回忆的边缘,无法摆脱旧事的枷锁。她以为一辈子都忘不掉的事,终究随风而逝。她所期望的永远,其实,一直都驻足在她的身边,咫尺可触。
  •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两岸三地最知名女主播吴小莉首部高端商业访谈录,与中国企业界领袖级人物柳传志、马云、马蔚华、宗庆后、刘永好、常小兵等畅谈“管理经”“生意经”,关注热心话题,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大势,助力中国经济发展,为创业者和经营者指点迷津。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两个家族世代为仇,但双方的儿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却一见钟情。迫于家族之间的仇杀,两人秘密举行了婚礼。后罗密欧因替友复仇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放逐,朱丽叶也面临被逼婚的窘境,服安眠药装死。罗密欧赶回,不明真相,自杀殉情。朱丽叶苏醒以后,见爱人已死,也在悲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间接叙述

    间接叙述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