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解决不了问题的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
A公司和B公司都是生产鞋的,为了寻找更多的市场,两个公司都往世界各地派了很多销售人员。这些销售人员不辞辛苦,千方百计地搜集人们对鞋的各种需求信息,并不断地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公司。
有一天,A公司听说在赤道附近有一个岛,岛上住着许多居民。A公司想在那里开拓市场,于是派销售人员到岛上了解情况。很快,B公司也听说了这件事情,他们唯恐A公司独占市场,赶紧也把销售人员派到了岛上。
两位销售人员几乎同时登上海岛,他们发现海岛相当封闭,岛上的人与大陆没有来往,他们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他们还发现岛上的人衣着简朴,几乎全是赤脚,只有那些在礁石上采拾海蛎子的人为了避免礁石硌脚,才在脚上绑上海藻。
两位销售人员一到海岛,立即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他们注视着陌生的客人,议论纷纷。最让岛上人感到惊奇的就是客人脚上穿的鞋子,岛上人不知道鞋子为何物,便把它叫做脚套。他们从心里感到纳闷:把一个“脚套”套在脚上,不难受吗?
A公司的销售人员看到这种状况,心里凉了半截,他想,这里的人没有穿鞋的习惯,怎么可能建立鞋的市场?向不穿鞋的人销售鞋,不等于向盲人销售画册、向聋子销售收音机吗?他二话没说,立即乘船离开海岛,返回了公司。他在写给公司的报告上说:“那里没有人穿鞋,根本不可能建立起鞋的市场。”
与A公司的销售人员的情况相反,B公司的销售人员看到这种状况时心花怒放,他觉得这里是极好的市场,因为没有人穿鞋,所以鞋的销售潜力一定很大。他留在岛上,与岛上人交上了朋友。
B公司的销售人员在岛上住了很多天,他挨家挨户做宣传,告诉岛上人穿鞋的好处,并亲自示范,努力改变岛上人赤脚的习惯。同时,他还把带去的样品送给了部分居民。这些居民穿上鞋后感到松软舒适,走在路上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扎脚了。这些首次穿上了鞋的人也向同伴们宣传穿鞋的好处。
这位有心的销售人员还了解到,岛上居民由于长年不穿鞋的缘故,与普通人的脚型有一些区别,他还了解了他们生产和生活的特点,然后向公司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公司根据这些报告,制作了一大批适合岛上人穿的鞋,这些鞋很快便销售一空。不久,公司又制作了第二批、第三批……B公司终于在岛上建立了皮鞋市场,狠狠赚了一笔。
同样是把鞋子卖给岛上的居民,A和B公司的销售人员在遇到相同的问题时得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其间的差别在于:A公司的销售人员面对岛上的人“不穿鞋”的问题时,没有想办法去改变,而B公司的销售人员则从“不穿鞋”的现实中看到潜在市场,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在问题面前,有的人认为无从下手,而有的人却可以解决好问题,其中的最关键的在于你用什么思维去看待、解决这问题。世间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解决问题也不能一味的循规蹈矩,要用变化的发展的眼光去解决问题。自信的人会这样认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解决不了问题的人。只要积极寻找方法,工作中再大的障碍也会被夷为平地。
人们结伴去寻找一座金山。
当他们沿着一条大路前进时,走着走着,突然前方出现了一条大河,挡住了前进的道路。河水奔腾不息,大有吞没一切的势头。金山就在河的对岸,极目能见,但面前的这条河却使他们陷入了困境。怎么办?
人们一直是靠双脚在行走,双脚把他们带到了河边,但陆路已走到了尽头,再用双脚是走不过这条大河的。这时,人们能够做的只有改变自己。然而,许多人却不知道改变,他们仍按照陆地行走的方式纷纷走进大河,结果被淹死了,未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而另一些人,他们虽知道河水的凶猛,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改变自己,只能在远处眺望那耀眼的宝石,望河兴叹。
一些人改变了陆地行走的姿势和习惯,他们学会了游泳,泅过了这条河,到达了宝石矿山;另一些人临河沉思,偶然看见了一块圆木在河里飘浮,于是有了创新的灵感,意识到圆木能将他们带到对岸,结果他们发明了船,同样到达了金山。
凡是能渡过大河的人都是成功者,不管他们用了什么方式,总之他们到达了河对岸。一般来说,人们的改变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改变自己。就像学会游泳的人一样,改变了自己在陆地上行走时的姿势,从而适应环境。二是借助外界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发明船的人,他借助的是水的浮力和木材的特点最终到达河对岸。无论是内在或者外在的改变都是避免不了的。他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善于改变,而这种改变就是人们常说的创新。遇到困难就要改变自己的思路和行为,只有改变,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在困境面前我们所需要做的并不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而是积极的在困难面前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想尽方法去克服困难。
战胜对问题的恐惧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恐惧是意志的地牢。它囚禁着你的思想和灵魂,让你身手自由却无法行动。”
我们不难听到无数失败的理由和借口。比如他们会在无意中说:“老实说,我原来就不认为它会行得通”;或“我在开始前就感到不安了”;或“事实上,我对这件事情的失败并不觉得太惊奇”。他们大多都采取“我暂且试试看,但我想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态度,结果最后导致了失败。当你心里不以为然或怀疑时,就会想出各种理由来支持你的不相信。怀疑、不相信、潜意识要失败的倾向,以及不是很想成功,都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我们大多数人在开始做某件事前,首先怀疑这件事情我是否能做成,潜意识会告诉我们做不到,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和错觉。我们不战胜对问题的恐惧,就无法去面对问题,更无法解决问题。其实,一旦我们战胜对问题的恐惧,积极勇敢地面对问题,就会发现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难。
听说英国皇家学院公开张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戴维选拔科研助手,年轻的装订工人法拉第激动不已,赶忙到选拔委员会报了名。但临近选拔考试的前一天,法拉第被意外通知,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因为他是一个普通工人。
法拉第愣了,他气愤地赶到选拔委员会。但委员们傲慢地嘲笑说:“没有办法,一个普通的装订工人想到皇家学院来,除非你能得到戴维教授的同意!”
法拉第犹豫了。如果不能见到戴维教授,自己就没有机会参加选拔考试。但一个普通的书籍装订工人要想拜见大名鼎鼎的皇家学院教授,他会理睬吗?
法拉第顾虑重重,但为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他还是鼓足了勇气站到了戴维教授的大门口。教授家的门扉紧闭着,法拉第在教授门前徘徊了很久。终于“笃笃笃笃”,教授家的大门被一颗胆怯的心叩响了。
院里没有声响,当法拉第准备第二次叩门的时候,门却“吱呀”一声开了。一位面色红润、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注视着法拉第,“门没有闩,请你进来。”老者微笑着对法拉第说。
“教授家的大门整天都不闩吗?”法拉第疑惑地问。
“干吗要闩上呢?”老者笑着说,“当你把别人闩在门外的时候,也就把自己闩在了屋里,我才不当这样的傻瓜呢。”他就是戴维教授。他将法拉第带到屋里坐下,聆听了这个年轻人的叙说和要求后,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法拉第:“年轻人,你带着这张纸条去,告诉委员会的那帮人说戴维老头同意了。”
经过严格而激烈的选拔考试,书籍装订工法拉第出人意料地成了戴维教授的科研助手,走进了英国皇家学院那高贵而华美的大门。
人类对未知的事物有着一种本能的恐惧,而一个新的问题对于人们来说就是未知的。
可是,恐惧对于问题的解决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它只能使你不敢面对问题,失去去解决问题的勇气。
当你面对一个难题的时候,你的恐惧之心占了上风,你害怕不能战胜难题,你同样害怕自信心的伤害。于是你又开始寻找借口,想避开痛苦,你想通过寻找借口削弱内心的恐惧。上司给你一个策划书,让你明天早上开会前准备好。天啊,这对你来说可不是容易的事。你真的害怕准备不好而遭到上司的责备和同事的鄙视,最后你自己都否认自己的能力,于是有可能在你开始行动之前,嘴里不禁又开始抱怨起来——“老板怎么能让我在这么短的时间做这么难的事!”说这些话的时候,你内心的恐惧可能少了一些。
当你对严峻的现实感到束手无策时,你认为找借口能够让现实变的好些么吗?而事实上,找借口会使你更害怕。其实,任何问题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那么恐惧。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撞线后,转过身子看运动场上的记分牌,当指示灯出现9.95的字样后,海因斯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这一情景后来通过电视网络,全世界至少有几亿人看到,但当时他身边没有话筒,海因斯到底说什么,谁都不知道。直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一名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在办公室回放奥运会资料时突发好奇心,他找到海因斯询问,此时这句话才被破译出来,原来,自欧文创造了10.3秒的成绩后,医学界断言,人类肌肉纤维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10秒。所以当海因斯看到自己9.95秒的纪录之后,自己都有些惊呆了,原来10秒这个门不是紧锁的,它虚掩着,就像终点上那根横着的绳子。于是兴奋的海因斯情不自禁地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的。”
对啊,那扇门是虚掩着的,医学界的断言并没有阻止海因斯创造9.95秒的好成绩,很多时候是我们对问题的恐惧葬送了未来和希望。
的确,很多事情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当你勇敢地迈出那一步时,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就这么简单。罗斯福曾说过:“克服困难的办法就是找办法,而且,只要去找,就一定有办法。”无论是谁,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被人视为畏途的困难和障碍。此时,我们应该坚强面对,努力去开辟人生的另一个战场。
在工作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不要一味地采取消极的态度,不要告诉自己绝对做不到,不要用想象给自己制造困难,直接开始行动就是了。
问题来了,不要推卸责任
一场众人期待的话剧演砸了,剧院经理非常生气,他把剧组的工作人员都来以便弄清楚究竟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经理首先问导演:“说说你的看法。”
导演说了一大堆理由:编剧设计的台词过于拗口、服装师迟到十多分钟、灯光和美工没能按照要求工作、演员的表演还欠火候……
经理听了之后说:“那么作为该剧的导演,你的责任是什么呢?”
导演说:“出现这样的问题与我完全无关……”
没等他说完,经理又说: “那么从今以后这里再也没有你什么事了。”
当事情办砸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就是“与我无关”、“我才到的呀”、 “我想了很多办法,但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善”、 “都是他们出的主意,我不知道他们的初衷”……这种态度往往会令老板很是恼火。遇到问题时,你所应该做的是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两手一摊“没有我的事”。
这样的情景想必每个人都很熟悉——当工作出现问题时,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责任能推就椎,事情能躲就躲。最后,问题只有不了了之。这样不但对自己不好,还对公司的效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问题面前,我们不应试图去掩饰自己的问题,推脱责任,应该勇敢地承担责任,诚恳地承认错误,并且要改正自己的行为,积极地寻求补救的办法。
当我们遇到问题,勇于承担责任不仅是一种品质,而且还是你成功的必要法宝。然而在现代职场中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学会互相推诿和转让责任,并美其名曰:转让风险。当你初涉职场的时候,会有些前辈非常老道地对你说:凡事不要揽责任,你才会在公司里不犯错误。话是不错,这样可以避免引火烧身,但是你在老板眼中从此就是一个缩头缩脑的人,一个不能把问题妥善解决的人。
要想赢得老板的信任,能够解决问题,我们就必须改掉推脱责任的坏习惯。这种对自己的严格检查,可能刚开始时有些困难,但是你要相信,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不把责任推给别人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大事业。
小李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工程部经理。一次,他的上司安排他去处理一项难缠的事件——公司的一桩工程引发的公司与当地居民的纠纷。本来,这些事务并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但公司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总裁认为他能言善辩又极懂周旋,便让他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到外地与分公司的几位负责人共同协商,妥善处理这件对公司业务发展至关重要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