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8800000003

第3章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 烟霭纷纷

【出典】

秦观《满庭芳》。

【原作】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文,尤以词着名。其词语工入律,情韵兼胜,凄婉清丽,典雅流畅,为北宋重要之婉约词人。词多写男女情爱,如《满庭芳》、《鹊桥仙》、《望海潮》、《千秋岁》,哀感顽艳,自然浑成,耐人涵咏。有的词则气势宏伟,意境壮阔,如《望海潮》诸篇,风格几乎与苏词相近。《调笑令》十首咏古代美人,每首均以诗词相间,叙事抒情,歌舞相兼,形式较富变化,对后世戏曲发展不无影响。其诗清新婉丽,“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春日五首》),代表了秦观“女郎诗”特色。其文章学西汉,《黄楼赋》气势雄健,瑰玮宏丽。有《淮海集》四十卷,又《后集》六卷,《长短句》二卷。

【故事】

关于他的这首《满庭芳》有一段佳话,北宋徽宗时期,已经死去的翰林学士范祖禹的儿子范温一次到一位达官贵人家参加宴会,赴宴的人都是高官显宦,或者是有名的文人墨客。大家比身份,论家世,互相吹捧,夸夸其谈,却没有人注意到范温这个后生。这也难怪,范温的父亲范祖禹,虽然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朝担任过一些修史的官职,但因为卷入新旧党之争,晚年却被贬永州,最后在永州死去。直到徽宗政和初年,也就是在范祖禹死后,朝廷才赦免了他的所谓罪过,重新施恩给范家。作为范祖禹的幼子,在那个攀高附贵的时代,那些达官显宦怎能注意他呢?这家有个侍女,善于唱大词人秦观的词,为了给大家助兴,她唱起了秦观的《满庭芳》。

范温本来没有引起这个侍女的注意,但在她歌唱时发现范温全神贯注地用手在按照曲调的节奏打着拍子,那动情的面容引起了她的好感。一曲唱完之后,在休息的时候,这个侍女向身旁的人问道:“那个年轻人是谁啊?”旁边的人一时答不上来,主人此时恰好也不知哪儿去了,大家都怔怔地瞅着这个年轻人。这时范温从容地站起来,叉着双手说道:“我乃是‘山抹微云’的女婿。”众人听了,一下子愣住了,半晌,人们才恍然大悟,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

原来,神宗时,范温的岳父秦观当时才三十一岁,应乡贡考试未中,便去会稽见祖父和正在会稽通判任上的叔父秦定。在会稽,他与太守程公辟等人饮酒赋诗,所以临别时便写下这首《满庭芳》。这首词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给年轻的秦观带来巨大的声誉,连大文豪苏轼见了秦观都称他为“山抹微云君”。作为秦观的女婿,范温自然也因此而感到自豪。范温的父亲范祖禹作过着名的《唐鉴》一书,在这次赴宴之前,范温曾到大相国寺去游玩,一些素不相识的人竟然在背后称他为“《唐鉴》的儿子”,因此这次赴宴,当人家问起他是谁时,他想,我何需说出我的姓名呢?人们可以用我父亲的书名叫我,我何不用岳父的词镇一镇这些趋炎附势的人呢?于是便脱口说出“我就是‘山抹微云’的女婿”,让在座的人为之倾倒。果然,在座的人,无论老少,对范温便都刮目相看了。没过多久,“山抹微云女婿”的称呼迅速传开。

秦观的这首《满庭芳》写得很有深度,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抹”字本意,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山抹微云,非写其高,盖写其远。它与“天粘衰草”,同是极目天涯的意思:一个山被云遮,便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一个衰草连天,便点明了暮冬景色惨淡的气象。全篇情怀,皆由此八个字而透发。“画角”一句,点明具体时间。古代傍晚,城楼吹角,所以报时。“暂停”两句,点出赋别、饯送之本事。词笔至此,便有回首前尘、低回往事的三句,稍稍控提,微微唱叹。妙在“烟霭纷纷”四字,“纷纷”之烟霭,直承“微云”,脉络清晰,是实写;而昨日前欢,此时却忆,则也正如烟云暮霭,分明如镜,而又迷茫怅惘,此乃虚写。接下来只将极目天涯的情怀,放眼前景色之间,又引出了那三句使千古读者叹为绝唱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天色既暮,归禽思宿,却流水孤村,如此便将一身微官没落、去国离群的游子之恨以“无言”之笔言说得淋漓尽致。词人此际心情十分痛苦,他不去刻画这一痛苦的心情,却将它写成了一种极美的境界,难怪令人称奇叫绝。下片中“青楼薄幸”亦值得玩味。此是用“杜郎俊赏”的典故:杜牧曾经写下有名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结尾“高城望断”,“望断”这两个字,总收一笔,轻轻点破题旨,此前笔墨倍添神采。而灯火黄昏,正由山抹微云的傍晚到“纷纷烟霭”的渐重渐晚再到满城灯火,一步一步,层次递进,井然不紊,而惜别停棹,流连难舍之意也就尽在其中了。

同类推荐
  •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豪夫童话》讲述了出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小穆克》揭露统治阶级的不仁不义和对普通百姓的欺压,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年轻的英国人》写一只猴子扮成绅士在上流社会厮混,受到市长等人的赏识,最后使他们丢尽了脸面。这篇童话辛辣地嘲讽了市民阶层盲目崇拜外国风尚、追求时髦的坏风气。
  •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教你学滑翔·滑板·跳伞(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滑翔·滑板·跳伞(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在日本排名第一的伊藤考试培训学校,有人从60岁后开始司法考试学习,每天记诵海量法规条文;有人从公司退休后参加学校的短期培训,并且一次通过成功率只有2%的高难度考试。这些奇迹的创造者、“考试之神”伊藤校长首次公开其独创的记忆法,揭示高速记忆的终极秘密。现在,无论你是参加升学、证照还是公职考试,都可以依循“伊藤记忆术”备考,你会发现提高10倍记忆力一点也不难。
热门推荐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西边雨

    西边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山唱山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懵懵懂懂的婚姻,到底改变了什么?随手涂鸦,不知所云……
  • 花花酷男有点狂

    花花酷男有点狂

    郭薇妮,豪门的千金,上帝的宠儿。这天,一向循规蹈矩的微妮瞒着家里和同是富家小姐的林枚决定出去Happy一下。“枚姐,我们这是要去那呢?”微妮眨着她的大眼睛,扑哧扑哧的问道。“拜托,微妮,你怎么说也是豪门千金啊,不要这么村好不好。”林枚一副我被你打败的表情,说话的语气也很是无奈。“枚姐,你也知道我爸爸他平时管我管的很严,好不容易他出差去了,我才有空出来玩的。”微妮一说起这个她就郁闷,人家女孩……
  • 她是渣男他妹

    她是渣男他妹

    一觉醒来,她穿越进了一篇言情小说里,她不是女主,而是成了文中渣男他妹。小说中渣男的作用:衬托男主的各种强大;渣男他妹:配角中的配角,炮灰中的炮灰。为了改变自己在小说里家破人亡的炮灰命,乖乖女奋起,首先改造渣男哥哥,坚决要把渣男变好男。想挖主角墙角者,不死即伤!珍爱生命,赶紧远离女主和男主。本文所提作品为作者虚构。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王爷你欺人太甚

    王爷你欺人太甚

    赖雅琳,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刑警,在一次事故中受伤,被董博士所救,成了他的第一个试验品,穿越远古,被王爷救下!她被迫协从,却一直想着逃跑。他冷魅妖华,从不轻易认定,一旦认定就绝不放手,只有死在他手里的东西,没有逃跑的可能!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剪刀

    剪刀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致命的错误

    致命的错误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