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良缘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
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闲看几十年。
——晋·跋陀罗
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做人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要;处世不以成功为急,而以结缘为尊。让步不一定吃亏,从礼让中,我们才能和谐双赢。分享,可以扩展我们的生活领域,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利他利人,散布欢喜
【佛心智语】
为别人作因缘,不仅是因为利人可散布欢喜,更是因为利人可让自己得大欢喜,大自在。
中国古代哲人历来强调“君子成人之美”,这是一种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看待世事的情怀,一种“极目楚天舒”的境界。把美好的事情作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能够由此得到乐趣,而不去计较自己的得失,这才是君子之风。一个人如果拥有了成就他人的心量,也就拥有了君子风范。而在佛家观点里,君子成人之美意,即人在护持他人修行的过程中,不仅能超越自我限制,还能成就自己的菩萨道业。
《贤愚经》中记载了阿难护持修行人的故事。
一个师父收了两个徒弟,一位比丘和一沙弥,这位师父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沙弥喜欢诵经,只是苦于饮食等资具不足,需要外出托钵。如果托钵顺利,他就会有充足的时间诵经,否则回寺时间太晚,便会因为耽误功课而被师父责罚。
一天,沙弥托钵时间结束得晚,由于担心无法完成功课而被师父呵斥,因此感到愁苦。正当他无奈落泪时,一位长者经过,见沙弥哭泣便上前关心询问。于是沙弥便将他担忧的事情向长者倾诉。长者听后,恳切地说:“以后我来供养你。请你天天到我家来,这样你就能专心诵经用功了。”从此以后,沙弥在长者的供养下专心诵学,无论师父规定多少功课他都能如期完成。
故事中的比丘即是定光佛,沙弥即是佛陀,供养饮食的长者就是阿难。因为护持他人修行,阿难因此修得大福报,在今生能听闻法音一字不失,这便是他为他人作因缘所得到的极大果报。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巨大,世人你争我夺就算不损己也不愿利他。为他人作因缘的人似乎很难见到,于是人的自私心便重了。自私心重的人,心灵之泉会慢慢枯竭,欢喜也便因人的心灵枯竭而慢慢枯萎。这世间还有什么比欢喜更为珍贵?佛家倡导世人从善如流,为别人作因缘,不仅是因为利人可散布欢喜,亦是因为利人可让自己得大欢喜,大自在。
在印度,有一位牧牛老汉听说佛陀正在河边讲法,便拄着拐杖去了。当他到达佛陀讲法处时,已是人山人海。信众个个神情专注,用心聆听佛音。老人无法挤进人群,只好拄着杖站在河边的石头上听,不料他的拐杖正好拄到卧在石头上的一只蛤蟆。那只蛤蟆当时正在石头上静静地听佛陀讲经,没有留意到老人的拐杖,因此来不及躲闪,而老人也因太专注于听法而一直没有觉察。
拐杖正好压在蛤蟆的脊柱上,蛤蟆剧痛难忍,但始终不发一声。因为见老人如此专注地听法,如果自己发声必然会扰乱老人的心,打断他听法。为了成全老人听法,蛤蟆默默忍受着锥心的疼痛,直到伤重死去。
蛤蟆死前听闻了佛法,它在生前承受巨大痛苦的情况下还能够有护人听法的清净心,因此它在命终之后,神志脱离了畜生道,升上了四天王宫。
量大福就大,帮助他人而不计得失乃极大心量,这种心量成就了众生,也成就了自己。然而自私的人却不这样想,他们总把自己的利益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会不择手段,诸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利人者是痴傻人,利己者是聪明人”等,都是他们的典型观念。自私的人,没有人愿意与其共事,因而他们也难以成大事。
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他行为,如关心和帮助他人,为他人排忧解难等。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利他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从而与人结下更多缘分。
分享的过程是结缘的过程
【佛心智语】
只有懂得与别人交流和分享,我们才能够在智慧和情感的分享中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
心灵无私,懂得分享,是我们获得快乐的途径。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都知晓,只是出于私心或者出于忙碌,常常忘记罢了。
没有人分享的生活,是一种惩罚,因为没有人会喜欢寂寞的生活。即使功成名就,如果没人分享,再多的成就也不圆满。如果没有分享,谁来聆听我们心中的清音?如果没有分享,谁来领略我们生命中的精彩?没有分享,仙境也会变成地狱。
佛祖领着一位学禅者去参观地狱与仙境。
他们来到一个房间,只见一群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人围坐在香气四溢的一锅肉汤前,因手持的汤勺把太长,虽然他们争抢着往自己的嘴里送肉,可就是吃不到,又馋又急又饿。佛祖说:“这就是地狱。”
他们走进另一个房间,这里空气中同样飘溢着肉汤的香气,人们同样手里拿着的是特别长的汤勺。但是,这里的人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原来他们个个手持特长勺把肉汤喂进他人嘴里。佛祖说:“这就是仙境。”
地狱与仙境,环境一样,只因心灵的差异,便导致了里面的人生存境遇的迥然不同。一心只想到自己,不考虑他人,仙境也会变成地狱;互相关爱和分享,彼此照顾,能使大家都受益,地狱也会变成仙境。
人间最宝贵的财富莫过于分享。佛家有云:“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这与儒家提倡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独占也不意味着拥有,懂得分享的生活,可以让我们收获一些惊喜。一个懂得分享的人,往往生命丰沛而且充满活力。
智德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株菊花,三年之后的秋天,院子里已经开满了菊花,花香随风四散,甚至飘到了山下的乡村里。
到禅院里礼佛的信徒们常常流连于这美丽的花园之中,交口称赞:“多么美丽的菊花啊!”
有一天,一个信徒对智德禅师说他想要跟禅师讨几株菊花种到自己家里,想让自己的家人也能每天看到如此美丽的花朵,嗅到这股芳香。智德禅师立刻答应了,并亲手帮他挑了几株开放得最旺盛,枝叶最繁茂的,然后将根须挖出来送给他。
消息传开之后,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智德禅师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不久,禅院中的菊花都被送出去了。
弟子们看到荒芜的禅院,不禁有些伤感,他们略带惋惜地对智德禅师说:“真可惜,这里本应该是满园飘香啊!”
智德禅师微笑着说:“可是,你们想想看,这样不是更好吗?因为三年之后,将会是满村菊香啊!”
“满村菊香”,弟子们听师父这么一说,心中的不满和惋惜立刻被消除了。
通过“满村菊香”,弟子们明白了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也明白了存在的意义。分享可以让幸福快乐成倍增加,也可以让痛苦寂寞随之减半。
分享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只有懂得与别人交流和分享,我们才能够在智慧和情感的分享中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
人人重要,独“我”不重要
【佛心智语】
在图利他人、成就对方的同时,我们也逐渐成就了自己。
日本学者木村泰贤指出在《增一阿含经》中,释迦牟尼教导了一个“自通法”:“凡于自己不爱不快之法,于他亦为不爱不快之法,然则我缘何得以自己不爱不快之法,而紧缚他人哉!”慈悲为怀的人,总是会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切身感受,为他人着想。
如果希望别人认为我们很重要,就必须先认为别人很重要。只要肯为别人着想,自然会有人肯定我们。与人交往,不必患人之不重己,而要患己之不重人。重人而后人重之,这正符合佛法里所谓的“因缘果报”的真理。
一位禅师受世人敬重。某日,有两家寺院同时安排了午宴,欲邀请禅师素斋谈禅,两家寺院因此相持不下。禅师知道后立即向两家寺院承诺,是日将依约分赴两地。
到了那天,这位禅师在一个半小时内乘车行走于两个寺院间,没有失信,亦没有让信徒们失望。第二天,两家寺院的住持到禅师处谢礼道歉。禅师坦然一笑道:“你重要,他也重要,我不重要。”
倘若人人能以“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的观念来待人,不知能结多少善缘,免除多少纷争,给人多少希望,予人多少欢喜。经云:“菩萨发心,自己未度,先度他人。”其实在图利他人、成就对方的同时,我们也逐渐成就了自己。图利他人就是在为自己广结善缘,最终得利的还是自己,给人方便,也就是给自己方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培养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美德,搞好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经云:“人我一如,自他不二。”我们要以爱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别人的感受,想象别人的处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一位得道禅师每到天寒时,天不亮就早早起来,然后径直走进厨房,熟练地生火、烧水、煮粥。满满的一大锅粥要熬上很长时间,老禅师每次都耐心地等着。清甜的粥香顺着热气渐渐充满厨房,飘到了院子里。
院子的另一边,僧人们伴着这熟悉的香气陆陆续续起床,洗漱完毕后,来到厨房,并接过禅师盛起的满满一大碗热粥喝了起来。
有一位学僧见禅师如此忙碌甚是心疼,一次他问禅师:“天气这么冷,您又何苦这么操劳呢?”
老禅师语重心长地说:“正是因为天气这么冷,所以让大家喝些热粥,心中有些热气,这样修起佛来才不会伤身体。”
图利他人的精神,正是社会祥和幸福的原动力。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的,周围有许多与自己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人,为使学习顺利、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人们应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则是实现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法则。一个有仁德的人,想要自己站得住,就要先帮助别人站得住;想要自己事事行得通,就要先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从而真正做到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
主动吃亏,才能实在获得
【佛心智语】
“利他”看起来是一种“吃亏”的行为,但是,聪明的人往往能从这种“吃亏”中学到很多的智慧。
佛法从缘起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利他方能自利,害人实际是在害己。敬人者,人敬之;爱人者,人爱之;损人者,人损之;欺人者,人欺之。所以,我们应该做到自利利他,不可损人利己。这也正如印光法师所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恨,如影随形。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
弘一大师在一次演讲中讲到“利他方是利己”这样一个观念,并且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只手和两只脚,这本来就是为劳动而准备的,倘若我们不将它们用来劳动,不但无法让双手和双脚发挥作用,而且对身体也没有任何好处。换句话说,倘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很健康,这样对双手和双脚有利的同时也对身体有利,可谓是一举两得。
“利他”看起来是一种“吃亏”的行为,但是,聪明的人往往能从这种“吃亏”中学到很多的智慧。一个人若能真正懂得“吃亏”中的利害关系,那么,他一定能在“吃亏”中获得不小的收获。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甄宇的人,时任太学博士,他为人忠厚,遇事谦让。
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进贡的活羊赐给了在朝的官吏,要他们每人得一只。
在分配活羊时,负责分羊的官吏犯了愁: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样分群臣才没有异议呢?
这时,大臣们纷纷献计献策。有人说:“把羊全部杀掉吧,然后肥瘦搭配,人均一份。”也有人说:“干脆抓阄分羊,好不好全凭运气。”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时,甄宇站出来了,他说:“分只羊不是很简单吗? 依我看,大家随便牵一只羊走不就可以了吗? ”说着,他就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走了。
看到甄宇牵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专牵最肥壮的羊,于是,大家都挑最小的羊牵,很快,羊就被牵光了,每个人都没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