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6900000005

第5章

回到家里,哈密顿把自己关进书房,一连几天不肯出来,甚至连饭都得让人送进去。最后,他终于从数百页演算纸里,抄清出了一篇极有价值的论文。

1843年11月,哈密顿在爱尔兰科学院宣布发现“四元数”,从而轰动了当时的数学界。四元数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向量代数的发展。过去,复数理论只可用于平面向量,而空间向量问题则要用四元数向量部分来解决。哈密顿还把四元数引入微积分,定义了描述函数的数量或方向两个方面的变化的一系列概念。例如“梯度”、“旋量”等,成为研究物理学、工程学的重要计算工具。

10年之后,哈密顿写成了《四元数讲义》,并于1857年发表。当时着名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正在研究电和磁,他苦于无法描述电磁运动及其变化规律。电和磁都是带有方向性的量。要弄清电磁运动的规律,必须首先从数学方法上找到解决的途径。麦克斯韦曾长期用复数向量处理,却一直得不到正确结果。当哈密顿四元数问世后,终于使麦克斯韦走出困境,使他的电磁研究获得了成功,并得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哈密顿深知四元数在科学上的重大意义。于是,在他生命的最后20多年中,一直倾注全力进行研究。他预感到,四元数的应用将在物理界引起巨大的变革。可惜的是,在这种变革没有到来之际的1865年9月2日,他因为慢性酒精中毒而离开了人间,终年60岁。

“假结婚”的女数学家

1850年,莫斯科一位数学教师家里诞生了一位女婴,她就是俄国伟大的女数学家苏菲·柯瓦列夫斯卡娅。

幸运的是,苏菲从一降生,就生活在数学的天地里。原来,她住的房子,墙壁上四处裱糊着她父亲的数学讲义。苏菲从小就看着,读着这些半懂不懂的讲义长大。那些奇奇怪怪的数学符号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伴随年龄的增长,在家庭女教师的解答下,她渐渐弄懂了这些符号和数学公式。

14岁的时候,苏菲不经别人帮助,就能看懂父亲的朋友带给她的数学教科书中三角公式的意义,15岁时,父亲同意她利用冬季居住彼得堡期间,学习高等数学。

长成大姑娘的苏菲十分想往完全的高等教育,可是当时俄国的大学对女子是紧闭大门的。当时,只有西欧一些大学肯收女学生,苏菲于是立志要到外国去。可是,专横的父亲不同意,他不希望女儿从自己的身边飞走。

当时,一些俄国姑娘为了离开专制的家庭,常常采用与外国人“假结婚”的办法出国,苏菲也如法炮制,与莫斯科大学一位外国学生协商,帮她实行“假结婚计划”。1868年,苏菲不顾父母的反对“结婚”了,第二年春天,她冲出国门,为了她喜爱的数学,来到了德国的海德堡。

又几经周折,苏菲进了德国最古老、最有名望的海德堡大学。三年期间,她修完了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理学等大学课程。在大学里,她最喜欢的课程是“椭圆积分论”。当她得知这一理论是着名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建立的,就热切地想去柏林向这位着名的教授学习。

1870年,苏菲来到柏林,尽管她带来了海德堡大学教授的推荐信,但柏林大学仍拒收她,唯一的理由就是“柏林大学不收女学生”。无奈,苏菲只好直接去找年已55岁,声名显赫的魏尔斯特拉斯教授。这位数学大师与苏菲一谈,深被她的求知欲所感动,便亲自与学校当局疏通,但学校当局及同事们都认为,数学不是女人的事,拒绝了他的极力推荐。

善良的魏尔斯特拉斯为了不让苏菲失望,决定自己教她,但他要先试试苏菲的水平,刚好他手里有一些准备给高年级学生演算的试题,他就叫苏菲做一做。令他吃惊的是,苏菲不仅演算迅速、答案清晰,而且很有独创性。从此,苏菲便在这位名师的指导下从事数学学习和研究。

1874年,德国的数学中心哥廷根大学,根据魏尔斯特拉斯教授的推荐和苏菲三篇高水平论文,未经口试,便授予苏菲博士学位。她成为哥廷根大学第二个女博士。之后,魏尔斯特拉斯教授极力推荐她去大学教书,但顽固的守旧势力始终不肯接纳她,苏菲只好回俄国去了。

在俄国,经科学院院士切比雪夫极力举荐苏菲去大学教书,但仍没有成功。后来,还是在魏尔斯特拉斯的瑞典学生帮助下,才使她有幸在斯德哥尔摩一所大学当数学讲师。

1888年,法国巴黎科学院悬赏解题——“刚体绕固点旋转的问题”,这是数学大师欧拉和拉格朗日长期感到棘手的问题。学术委员会采用密封评选的办法,在应征的15篇论文中,选出了一篇最出色的予以奖励,奖金5000法朗。

打开选中的试卷一看,获奖者竟是俄国女性苏菲。

苏菲获此奖励在法国学术界轰动一时,她成为第一个跨进法国科学院大门的奇女子。她在偏微分方程方面很有建树。在此期间,她完成了法国大数学家柯西的一项研究,偏微分方程理论的一个重要基本定理“柯西——柯瓦列夫斯卡娅定理”,就是以柯西和苏菲二人的名字命名的。

苏菲获奖的第二年,斯德哥尔摩学院授予她一笔高额奖金,又正式任命她为大学教授。可是,守旧势力是顽固的。

瑞典的着名作家特林倍格就此撰文说:“女人担任数学教授是奇怪的、有害的、难堪的现象。”但苏菲却以她出色的教学成绩,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和尊敬。仅用一年时间,她就能用流畅的瑞典语讲课了。最终,瑞典人信服了她。

1891年,历经坎坷的苏菲在瑞典逝世,年仅41岁,人们把她安葬在斯德哥尔摩,表示对她永久景仰。

苏菲死后,她的大脑按北欧人的特殊习惯,进行了解剖研究,据说4年后,医生把她的大脑与德国大物理学家赫尔霍兹的脑量比较,发现她的大脑在比例上大于一般男人。

第一个算出地球周长的人

2000多年前,有人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计算出地球的周长。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约公元前275-前194年)。

埃拉托色尼博学多才,他不仅通晓天文,而且熟知地理;又是诗人、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曾担任过亚历山大博物馆的馆长。

细心的埃拉托色尼发现:离亚历山大城约800公里的塞恩城(今埃及阿斯旺附近),夏日正午的阳光可以一直照到井底,因为这时候所有地面上的直立物都应该没有影子。但是,亚历山大城地面上的直立物却有一段很短的影子。他认为:直立物的影子是由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所造成。从地球是圆球和阳光直线传播这两个前提出发,从假想的地心向塞恩城和亚历山大城引两条直线,其中的夹角应等于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和形成的夹角。按照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已知两地之间的距离,便能测出地球的圆周长。埃拉托色尼测出夹角约为7度,地球的周长大约为4万公里,这是实际地球周长(360度)的五十分之一,由此推算地球的周长大约为4万公里,这与实际地球周长(40076公里)相差无几。还计算出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为147亿公里,和实际距离149亿公里也惊人地相近。这充分反映了埃拉托色尼的尝试说和智慧。埃拉托色尼是首先使用“地理学”名称的人,从此代替传统的“地方志”,写成了三卷专着。书中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海陆分布。埃拉托色尼还用经纬网绘制地图,最早把物理学的原理与数学方法相结合,创立了数理地理学。

业余数学家之王——费马

17世纪的一位法国数学家,提出了一个数学难题,使得后来的数学家一筹莫展,这个人就是费马(1601-1665年)。

这道题是这样的:当n>2时,xn+yz=zn没有正整数解。在数学上这称为“费马大定理”。为了获得它的一个肯定的或者否定的证明,历史上几次悬赏征求答案,一代又一代最优秀的数学家都曾研究过,但是300多年过去了,至今既未获得最终证明,也未被推翻。即使用现代的电子计算机也只能证明:当n4100万时,费马大定理是正确的。由于当时费马声称他已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公布结果,于是留下了数学难题中少有的千古之谜。

费马生于法国南部,在大学里学的是法律,以后以律师为职业,并被推举为议员。费马的业余时间全用来读书,哲学、文学、历史、法律样样都读。30岁时迷恋上数学,直到他64岁病逝,一生中有许多伟大的发现。不过,他极少公开发表论文、着作,主题通过与友人通信透露他的思想。在他死后,由儿子通过整理他的笔记和批注挖掘他的思想。好在费马有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凡是他读过的书,都有他的圈圈点点,勾勾画画,页边还有他的评论。他利用公务之余钻研数学,并且成果累累。后世数学家从他的诸多猜想和大胆创造中受益非浅,赞誉他为“业余数学家之王”。

费马对数学的贡献包括:与笛卡尔共同创立了解析几何;创造了作曲线切线的方法,被微积分发明人之一牛顿奉为微积分的思想先驱;通过提出有价值的猜想,指明了关于整数的理论——数论的发方向。他还研究了掷骰子赌博的输赢规律,从而成为古典概率论的奠基人之一。

康托尔的数学成就

伽利略曾作过这样的证明:DE是ABC的中位线,DE=12BC,通过A引任意一条直线,必然有DE上的P′和BC上P一一对应,因此,DE所包含的点与BC所含的点“一样多”,导致结论:DE=BC,1=2。这是一个数学悖论。

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1874-1876年期间,不到30岁的年轻德国数学家康托尔(1845-1918年)向神秘的无穷宣战。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一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尔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

康托尔的创造性工作与传统的数学观念发生了尖锐冲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攻击甚至谩骂。有人说,康托尔的集合论是一种“疾病”,康托尔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尔是“疯子”。来自数学权威们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尔,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医院。

真金不怕火炼,康托尔的思想终于大放光彩。1897年举行第一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尔的工作“可能是这个时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这时康托尔仍然神志恍惚,不能从人们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悦。1918年1月6日,康托尔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康托尔生于俄国彼得堡一个丹麦犹太血统的富商家庭,10岁随家迁居德国,自幼对数学有浓厚兴趣。23岁获博士学们,以后一直从事数学教学研究。他所创立的集合论已被公认为全部数学的基础。

全能数学家——彭加勒

一位数学史权威评价彭加勒(1854-1912年)时说,他是“对于数学和它的应用具有全面知识人的最后一个人。”20世纪以来,数学进入了多学科、高难度的现代阶段,要想达到每个领域的最高成就已经不可能,但彭加勒确实是他那个时代的数学全才。

一般把数学划分为算术、代数、几何和分析四个领域,彭加勒对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都是第一流的。他成功地解决了像太阳、地球、月亮间相互运动这一类的三体问题;他是现代物理的两大支住——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思想先驱;他研究科学哲学提出的“约定论”着重分析了人类理性认识的基本法则,日益受到当代哲学家的重视。在他从事科学研究的34年里,发表论文500篇,着作30多部,获得过法国、英国、俄国、瑞典、匈牙利等国家的奖赏,被聘为30多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

1912年6月26日,彭加勒病逝前20天作了最后一次讲演,他说:“人生就是持续斗争。”彭加勒的一生就是斗争的一生。他因为小时候得过病,语言不够流畅,写字画图都有困难;还留下了喉头麻痹身体虚弱的后遗症。不少人把他当作笨人。他成为数学家后,一位心理学家通过测验仍然认定他是“笨人”。彭加勒取得成就的关键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一生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读书速度快,记忆准确持久。因为视力不好,书写困难,他上课不记笔记,全神贯注于听讲、思索、理解,长期的磨练,使他具备了运用大脑完成复杂运算,构思长篇论文的能力。1871年,17岁的彭加勒报考高等工业学校,轻松地解决了主考官特意为他设计的难题,尽管他的几何作图得了零分,学校也破格录取。1879年,25岁的彭加勒获数学博士学位,32岁任数学和物理学教授,以后在科学园地里辛勒耕耘26年。

非欧几何创始人之一

罗巴切夫斯基(1792-1856),俄国数学家,非欧几何的创始人之一。生于诺夫哥罗得即现在高尔基城。10岁进入中学,15岁进喀山大学,19岁获硕士学位,24岁任喀山大学数学教授。1826年2月6日罗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学提出了用法文写的论文《几何学原理简述及平行线定理的严格证明》。人们把这一天公认为是新几何的诞生日。1827年7月30日被选为喀山大学校长,一直连任到1846年。1829年《喀山通报》第一次登载了他的几何论述“关于几何学原理”。他的主要功绩是改变了欧几里得几何中的平行公理(即第五公设),提出了一种新的几何学,称为“双曲几何学”或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但是它和传统的欧氏几何发生了矛盾,所以最初发表时不能被人理解,甚至被认为是荒谬的,因而在他生前这种几何思想未被人们重视。1856年2月24日罗巴切夫斯基逝世,1893年在他诞生10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他在数学史上的杰出贡献,喀山大学树起了他的纪念像。1896年9月1日又在喀山大学对面树起了罗巴切夫斯基的纪念碑,将他的名字载入世界数学的光辉史册。

沈括和他的隙积术

沈括(公元1031~1095)是我国古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出生于钱塘(杭州)。有一天,他和朋友在一家酒店喝酒时,看到院子里整整齐齐放着一堆酒坛。

“你猜,这堆酒坛有多少个?”朋友好奇地问,“一共有122个。”沈括沉思了一会儿回答。

后来,他的朋友把这堆酒坛搬开来,一个一个点了一下,果然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恰好是122个,猜得真准呀!

同类推荐
  •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教你学谚语(上)

    教你学谚语(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文学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文学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以哈佛人生哲学为主线,讲述了大量的经典案例,寓能力培养干思维拓展之中,通过对孩子自信、诚信、爱心等品质的培养,引导孩子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卓越人生。如果此书是灯,希望能照亮青少年前行的路。如果此书是路,希望能引领青少年走向理想之路。
  •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热门推荐
  • 大帝独尊

    大帝独尊

    武道有神通,一枚符文可分海断岳,破碎虚空。神道大陆,种族争锋,万国争霸。更有惊才惊艳的天才,横空出世的大能,俯瞰天地的霸主,遨游星空的绝世强者。帝者,主宰万物,万神共尊,不死不灭。大帝者,万千世界,众生至尊。
  • 《潜伏》中的职场智慧

    《潜伏》中的职场智慧

    一部《潜伏》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办公室教程,重温《潜伏》经典,用“余则成式”的间谍思维打造无坚不摧的职场战斗力。本书带你识破职场中潜伏者,察言观色里冷静辨明敌我之势,看穿办公室潜规则,谋篇布局中从容应对重重危机。开辟出一条从容不迫的职场之路。
  • 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选)

    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选)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人性的考察,至少在深度上是前无古人的。他常常触摸最极端的精神状态,探究人类灵魂的上限与下限。这使其作品中经常出现病态心理,特别是那些自觉不自觉的反常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小说中的主人公,在肉体与精神上的痛苦,就像一种垂死的挣扎,其震撼人心的效果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
  • 逆天圣道

    逆天圣道

    做了三辈子的废材,修真世界,受尽了白眼,一朝顿悟,魔神入体,弱弱强食,人人弃之的魔道他步步登峰,万法朝宗,执掌天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高仿神婆

    高仿神婆

    谁说现在帅哥不好找,找到了也是别家的?她颜妃就顺手捡了两个绝色帅哥窝在家里,随时待命,等着被自己吃干抹净。谁说女人胸大无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她颜妃就是凭着这大胸、小脑,逢凶化吉,坑、蒙、拐、骗信手拈来。
  • 贱妻

    贱妻

    窗外,刚刚下过一场大雨的天空依旧被阴霾紧紧笼罩着,气氛压抑得令人好像身处在永不见天日的地狱。偶尔有雨点顺着屋檐的缝隙滴答滴答地拍打在玻璃窗上,绽开出一朵朵似烟花般绚丽多姿但却稍纵即逝的花瓣。沉旧的房屋内,微微泛色的家私收拾得井井有条,令人很明显即能够体验到主人翁的贤惠之心。屋内很安静,静得令人有点发慌。突然,里屋内传出一声声剧烈的咳嗽,陡然将这份诡异的静谧悄然打破!“妈,你怎……
  • 第一等弃妃

    第一等弃妃

    正经版当二十一世纪的顶尖杀手,一朝穿越,变成被人抓奸在床的可怜小弃妇。当古代封建的冷血王爷,老马失蹄,被昔日呆傻的弃妃用刀抵在咽喉。究竟谁,才是真正隐藏不露的高手?“妈的,再敢对老娘说脏话,小心割了你的舌头!”*“果真是不知廉耻的贱人,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与人苟合,给本王滚出王府。”男子冷冷的望着躺在床上,只穿了一件肚兜的女人。“王爷,你这是要休了臣妾啊,那臣妾以后可怎么活啊!”女人眼珠一转,随即哭哭啼啼的拉住男子的衣袖,顺便揩了把鼻涕和眼泪。男子嫌恶的一手将她推开,“残花败柳!稍后本王自会差人将休书和嫁妆送来,收拾东西,立刻滚出去。”大袖一挥,头也不回的走了。再次相见,他却错愕当场,这真是她那胆小愚笨,唯唯诺诺以七出之“淫”,惨遭休弃的女子吗?“来人,将这贱人的嫁妆抬过来。”男子冷笑,一张休书也顺便扔在了她的脚下。躺在贵妃椅上的女人缓缓起身,盈盈一笑,霎时风华万千,“谢王爷赐下休书。实不相瞒,本小姐实在是求之不得啊。不过我还得提醒王爷一件事,我不叫贱——人,我叫孟如药;或者,我可以理解成王爷认为我是个人见人爱的女人?”男子怔在当场,这还是他那唯唯诺诺的小妻子吗,怎么倒像个十足的刁妇?不等男子回答,她便叫上丫鬟,旁若无人的打开箱子,霎时宝光四溢,“小绿,跟本小姐一起点点,看看有没有少了什么?”男子额头青筋暴起,咬着牙狠狠说道:“本王还不至于穷到那种地步,去贪图一个女人的财物。”“那可不一定,知人知面,不知心嘛。”红唇轻启,话中不留半点情意。下一秒,男子彻底暴走。等他幡然悔悟,想要重拾旧爱,却发现,她的身边,已经站着一个恍如谪仙般的男子。她的身边,再也容不下他的位置。二逼版司空南哀怨的看着某人:药药,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肯嫁给我?孟如药冷冷一笑:想要我嫁给你,除非天上没了太阳和月亮。司南抬头看天,顿时狂喜:你的意思是,只要一阴天,你就嫁给我咯?!孟如药:......去屎。**寺庙旁,司空未站在庙门前,高举着“回头是岸”横幅,大声喊道:施主看这里!马车内男子撩帘笑骂道:白痴!随即马车加快速度,10秒之后,碰撞惨叫坠落声接连传来。司空未转头,疑惑的对孟如药说:“药药,咱们是不是直接写“前方桥梁已断”好一些’?孟如药老僧入定,意味不明一笑:不用,佛曰,早死早超生。他们不入地狱,难道我入地狱?**
  • 嫌疑人

    嫌疑人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