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发育时期,他们更加需要交往。因为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有愉快乐观的心情学习;和家长之间像朋友一样倾诉、畅谈,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和朋友融洽相处才能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师生相处得好才能在学习上有更大的兴趣……;但在这些交往中他们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而影响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1自我为中心
一个自大、看不起别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他与外界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城墙”。你们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这对一个中学生来讲是十分不利的。这些“自大”的中学生中自然有着自己所骄傲之优点,而且其中不乏非常优秀者。然而正是你们的“骄傲”,使得你们把自己独锁在“骄傲王国”,变得狭隘、自私,这不仅对你们的学习没什么帮助,也会形成不良的心理疾病。
高某是某校初一的学生,一个活动好动的孩子,在课堂上,总认为自己懂了,他不怎么听讲;他举手发言,如果老师请了其他同学,他就会做出很不高兴的样子;课后,他还会出现不完成作业的情况,老师找他谈话,也会不屑表一顾地说:“你讲的这些太简单了,我不想听,作业做起来也没什么意思。”在生活中,他也会拿自己的长处同别人的短处相比,认为自己高人一筹,看不起别人。
自我为中心产生的原因
人生的许多事情,不是那么顺利的,但是千万不能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那样对自己的生活是不利的,而且影响到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往往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学生是因为:
1生活环境的因素。现在的中学生一般都比较自私、自大,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这跟你们的生活环境,跟父母对待独生子女的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家里,你们被视为掌上明珠,全家人向众星捧月一样宠着你们。好玩的东西是你们一个人的,好吃的东西也是你们一个人的。对你们而言,这种泛滥的爱心让你们感觉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小皇帝、小公主也就由此诞生了。
2成人的影响。有些父母总是为自身的优越而表现出洋洋自得、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态度,因此经常在你们面前谈起自己的同事、亲人哪一点不如自己,你们听到这些话,也会仿效父母,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嘲笑别人的短处。
3家庭优越的生活条件。良好的家庭条件,吃穿不愁,凡事无忧,慢慢地滋长了你们虚荣自大的心理,养成爱炫耀自己、嘲笑别人的毛病。如你们经常下高档馆子,玩高档玩具,就会看不起其他孩子。
4过多的表扬和赞美。人往往容易在表扬和赞美中迷失自己,更何况是你们呢。父母和老师只要求你们的学习成绩,从没想过你们的性格扭曲。如果你们学习成绩好了,父母和老师就给予表扬和赞美,你们开始还会不好意思,但过多的经常表扬和赞美,使你们形成了理所当然,从而产生自大的心理。对于学习中的问题,从来都不会屈尊大驾问老师和别人,你们总认为自己不会,别人肯定也不会。
以自我为中心会对你们的人格发展和学习发展以及人际交往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何克服自大心理
调整成就动机。心理学家认为,达到或超过优异标准的愿望,是个人认真地去完成自己所认为重要或者有价值的工作,并欲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正是成就动机推动人们在各种行业里奋发图强。人要事实求是地评价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定出符合自己实际能力的奋斗目标。
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虚心地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诚然,谁都不可能成为无所不能、万事皆通的全才,然而,只要虚心地向别人学习,善于把别人的长处变成自己的长处,那么,必定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进步。
1接受批评是根治自大的最佳办法。自大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接受批评即是针对这一特点提出的方法。它并不是让自大者完全服从于他人,只是要求你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观点,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改变过去固执已见、惟我独尊的形象。
2与人平等相处。自大者视自己为上帝,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大者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提高自我认识,要全面的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放,未免失之偏颇。认识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3提高自我认识。要全面的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放,未免失之偏颇。认识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4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大,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可能标志着你过去是个英雄,但它并不代表着现在,更不预示着将来。
5培养为学习追根究底的精神。有些同学虽有疑问,但不好意思开口问,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提出了问题,如果对方未解答清楚,或未耐心说明,尽管没听懂也无意再问了。结果仍是似是而非,不明不白,这其实等于没问。问的目的在于弄清楚问题,获得真知。这往往不是一问便可,一说即明的,而是要反复探究,追根溯源,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问时就不能只问一个“是什么”,还要问清“为什么”,进而知道应该去“做什么”。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中学生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的心理,因为太过于自我,那样会让自己产生骄傲的心理,会瞧不起别人,从而影响到了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及生活,会让中学生从心理觉得只有自己是重要的,容易忽视了对别人的感受。因此,要保持一个好的心理,多去以平和的方式沟通有利于自己的健康发展。
2可怕的骄傲心理
骄傲心理是指高估自己,低估别人而引发的一种傲慢自负的心理。这样的中学生往往虚荣心较强,只爱听表扬、夸奖的话,不能挨批评,不爱接受别人的意见。在竞赛活动中,只能赢,不能输,稍有挫折,容易失去心理平衡。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完善自己的灵魂,而骄傲的人始终认为自己是十全十美的。正因如此,骄傲极为有害。骄傲的人总是忙于教训他人,以至于从不考虑自己,当然也不必考虑:他们是那么地好。正因如此,他们教训他人越多,自己就跌得越低。正如俗话所言:“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做你们的佣人: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而那自卑的,必升为高。”
小强从小学习都很棒,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市重点中学,所以很多同学都用羡慕的目光看他,而爸爸妈妈也经常在亲戚朋友面前夸奖自己的好儿子,可以说小强是在光环的照耀下越来越炫目多彩,但也慢慢滋长了他的骄傲情绪,总感觉自己考入市重点一切都万事大吉,总认为自己不用怎么学习,照样能够取得好成绩。于是他玩的时间越来越多,有时候作业也就是不管对错只要做完就没事了。到了期末考试,爸爸妈妈本希望他能保持以前的优异成绩,可是小强的成绩却从班里的第一名排到了班里的二十多名。
骄傲心理的产生原因
青春时期,有些影响是促使中学生太过于骄傲自满,往往为了一点的事情都觉得自己很伟大,其实那都是对其自身不利的。那么,为什么中学生会这样呢?
1成人对你们的影响。成人对你们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你们中间,有些父母就是比较喜欢沾沾自喜,这样就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你们。
2一味地夸奖。许多父母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只知道一味的夸奖,这样就容易滋长孩子的骄傲情绪。
3家庭教育的影响。为一点小成绩就骄傲的中学生,父母对你们的教育都抱着这样样的想法: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多少都有点这样的毛病,何况女孩子本来就要娇贵一些。再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慢慢懂事。正是因为父母的这种想法,并忽略了对你们教育的时机,更没有正确引导你们如何去尊重和帮助他人,再加上父母和祖辈长期的忍让和宽容,使你们形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取得一点小成就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如何克服骄傲的心理
1要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摆正自己的位置。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然界的事物无止境,要想认识自己,就必须丢掉个人主义的有色眼镜,学会全面、客观、发展地看问题,学会掌握分析事物的方法。人一旦跳出自我小圈子,站在客观的高处,低头看,就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到那时,就不会过高地评价自己,就不会昏昏然,就会发现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所谓的那点资本同别人相比,同未来事业的需要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这样,我们会冷静许多。
2看到自己的不足。许多中学生由于看不到自己不足,做某件事成功了沾沾自喜,就觉得自己很多方面都比别人强。常言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如果你能经常发现强人,并且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与强人有多大的差距,这样就会变得谦虚了,自然骄傲也就远离你了。当你在学习上有了进步取得好成绩时,应当把成绩当做过去,更加努力。不要嘲笑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应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有利于个人的进步。不要与同学比吃穿,更不要瞧不起那些生活困难、朴素的同学。当听到表扬时要勉励自己:戒骄戒躁,不断进步。
3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和目标。胸无大志的,很容易为一点小成功便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这是不可取的。而胸怀大志的人,无论何时他都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成功,绝不会为一点的小胜利而停止不前,反而会为更大的成功努力前进,不求进取。理想和追求,不仅是磁场,也是一种压力,教人松不得半口气。
4正确认识荣誉。老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荣誉得来不容易,爱荣誉、惜荣誉、争荣誉与毁荣誉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走向反面,所以要告诉学生成功的荣誉是靠辛勤劳动得来的,是班上同学的努力。
5学会辩证比较。骄傲的人总是多看到别人的缺点和短处,不善于与人进行比较,但是却对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沾沾自喜。所以老师在生活中指导学生掌握辩证比较方法,既要用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长处进行比较,又要用自己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来进行对比。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中学生要克服骄傲心理的障碍,关键就是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不要把自己饿一切都想得很好,要学会多与别人进行比较,学习别人的长处,那样就能在自己的身上找到很多的缺点的,骄傲的心理自然就会随着消失的。
3嫉妒心理的产生
妒嫉是一种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一种影响团结,使力量内耗、损己害人的消极心理,它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起着消极的作用。表现为别人在某方面优于自己,并认为可能由此危及自己的利益而引起的忌恨与不满,这种情绪往往不是正面流露,大都是旁敲侧击;妒嫉心理极欲排除别人优于自己的方面以解除心头的愤恨,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妒嫉心,从本质上说是看到与自己有相同的目标与志向的人取得成功而产生的不适应感,是既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又不能正确评价他人的不良心理品质;妒嫉心强的人大都会出现一些身体上的病症,如胃病、头痛、食欲不好、情绪低落等。
具有嫉妒心理的中学生具有明显的攻击性,这种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点、长处,而总是挑剔别人的毛病,甚至不惜颠倒黑白,弄虚作假,这对人际关系有着十分大的威胁。
小晶学习成绩好,而受到同学马娟的妒嫉。一开始,马娟是作为一种动力,要求自己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学习成绩,赶上小晶,但直到高三,马娟的成绩仍然远远落于小晶,在高考前的冲刺阶段,一直处心积虑的马娟想到了一个可以影响小晶学习成绩的办法,那就是用硫酸来帮助自己。她花6元钱买了一瓶浓硫酸带回学校,半夜时,她拿着一杯浓硫酸来到小晶的宿舍。由于宿舍门锁坏了,马娟很容易就进了宿舍,谁也不曾想马娟竟然把把硫酸泼到了小晶的好朋友张静的脸上。原因是张静抢了马娟的男朋友,于是借助泼硫酸一箭双雕,既报复了张静,又达到影响小晶学习的目的。因为张静住院,小晶肯定会去医院探望,这样小晶的学习成绩就会受影响。正如马娟所期望的那样,小晶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医院陪张静,成绩直线下降。马娟的计划虽得逞了,但她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故意伤害罪,手段特别残忍,一审被判处死刑。
嫉妒心理的产生原因
生活中出现的不公平的事情很多,中学生造成嫉妒心理大多是由于:
1青春期心理。妒嫉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分析嫉妒心理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在后天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随着人不断的成长,青春期是一个自我认定的时期。中学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在此期间,中学生喜欢同周围人进行比较,开始注意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别人的评价。同时,自尊心也明显增强。但由于其身心发育的不成熟,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自我评价过高,自尊心过强。如果教师、父母引导不力,你们就会误入妄自尊大、唯我独尊的境地,人也会逐渐变得虚荣起来。这种唯我独尊、追求虚荣的心理很容易与尊重别人的心理产生冲突。
2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常对你们说他在什么方面不如某某,使你们以为父母喜欢别人而不爱自己,由不服气而产生妒嫉的心理。
3自尊心过强。对于能力较强的中学生来说,会因为自己经常得到肯定而形成一种“惯性”,如果有一次没受到“重视”和“关注”,就容易产生妒嫉的心理。
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1认清嫉妒。一个人不服输是进步的动力,但事事在人前,样样不服输,却是不可能的。人有所长必有所短。想通这一点,就会驱除嫉妒的困扰。此外,嫉妒的结果往往是损害别人,贻误自己。思想上深刻认识了,对其危害性才会产生厌恶情绪,在行动上也会与之决裂。为此,何必做那些得不偿失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