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贝尔每天跑到父亲的书房里翻阅资料。经过一个多月的钻研,他终于设计出改良水磨的方案,并画出了草图,交给了工匠师傅们去做。
改良后,水磨推动起来非常轻便。这不仅帮助磨坊老人摆脱了困境,也为全村人磨面粉提供了方便,消息传开后,甚至连邻近村镇的人也纷纷赶来参观。
成功改造水磨后,贝尔成了当地的小名人。在伙伴们的请求下,他组织了一个“少年技术协会”,供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从少年贝尔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不满足现状的个性,他日后取得巨大的创新发明有莫大的帮助。不满足现状,才促使小贝尔去思考;不满足现状,才促使小贝尔去寻找方法;不满足现状,是运载小贝尔创新力的“火箭”。
不满足现状的人,总把创造视为工作中最大的乐趣,他们用行动代替借口,用思考代替等待,创造性地完成了他人看来难以完成甚至不能完成的任务,机会理所当然属于他们。
是否安于现状,是平庸与杰出的“分水岭”。
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大野耐一认为,他之所以能发明“丰田生产方式”,根本原因在于他拥有“不满足现状”的习惯,善于“在没有问题中找出问题”。在世人看来,“不满足现状”总是不好的,但在丰田工厂里却有一个口号:“不满足是进步之母”。丰田工厂鼓励员工对现状不满。但要求把这个不满足同改革结合起来,而不是和牢骚结合起来。大野本人就是个善于从不满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的人。大野曾总结他发现问题的秘诀,在于凡事要“问5次为什么”。
有一次,生产线上有台机器老是停转,修了多次都无效。大野就问:“为什么机器停了?”
工人答:“因为超负荷,保险丝烧断了。”
大野又问:“为什么超负荷呢?”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大野再问:“为什么润滑不够?”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大野再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呢?”
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这样,大野还不放过,又问:“为什么磨损了呢?”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
于是,大野下令给油泵安上过滤器,终于使生产线恢复了正常。倘若不是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只满足于换一个保险丝,或者换一下油泵轴,过一阵子仍会出现同样的故障。大野说:“丰田的生产方式就是积累并运用这种反复问5次‘为什么’的科学探索问题才创造出来的。”
不满足现状,小可以到一个人的习惯,大可以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进取精神,这是人类社会众多优秀品质中的精华。
不满足现状,是一个影响整个世界进程的理念,是一个改变整个世界面貌的理念,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从茹毛饮血时代发展到今天高度的文明,是因为整个人类不断追求新的高度。
不满足现状,是无所畏惧的表现,是强烈的进取心,是敢于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的勇气。
不满足现状,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前途满怀希望,愿意用十二分的努力,去获取卓越的成就,迎接美好的明天。
不满足现状,是坚定不移的意志,是坚韧不拔的毅力,自强自立,生命不息,创造不止,超越失败更超越成功,绝不因为他人说“不”就放弃。
不满足现状,是强烈的企图心,是巨大的驱动力,是敢想、敢做,敢于追求他人不敢追求的梦想,敢于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现实”,并敢于承担责任。
不满足现状,是创新精神,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盲从于前辈,不迷信权威,不被陈规约束,敢于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不满足现状是运载创新的“火箭”,正是因为不满足现状,才有我们的新新世界和新新人类。
行动力证明创新力
也许你听过这个笑话:
“昨天晚上,机会来敲我的门,当我赶忙关上报警器,打开保险锁,拉开防盗门,它已经走了。”
这则故事的寓意是:做事不应有太多的顾虑,否则,机会不等人。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总是在冥思苦想,总是顾虑重重,创新的机遇来到面前他还是想接不敢接:“它是属于我的吗?我能用好它吗?”而迟迟不敢行动,结果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古时候有一个和尚,决定要到南海去,但他身无分文,况且路途遥远,交通又极不方便。但他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到南海去。
于是他沿途化缘,一步一步往南海的方向迈进。路过一个村庄时,他碰到一个富和尚,富和尚问他:“你化缘干什么?”
穷和尚回答:“我要去南海!”
富和尚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凭你也想到南海?我想到南海的念头已经好几年了,但还因一直没有准备充分而实现这个愿望。像你这样贫困的人,还没到南海,不是累死就是饿死了,还是找个寺庙安稳度日吧!”穷和尚不为所动,几年以后,穷和尚从南海返回,又路过这个地方,这时富和尚还在准备他的南海之行。
富和尚就是那种只是高谈阔论的空想家,即使他财富再多、准备再充分,如果他一直把南海之行放到“有朝一日”的空想中去,那么,南海于他永远是一个梦。而穷和尚就是不等待,用行动证明一切的实践家。虽然他身无分文,但他相信只要敢于行动就是创造机会。路途遥远且交通不便,但这些困难都被穷和尚用行动的脚步一一跨过,创造了一个和尚和钵遥行南海的奇迹。事实证明,只要你有行动,你就有创新力。
美国著名企业家、戴尔电脑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总喜欢这样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主意很好,就去试一试!”行动力证明创新力,戴尔自己也正是以此成为企业巨子的。他所经营的企业是美国第四大个人电脑生产商,也是《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公司的首脑中最年轻的一个。
戴尔是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市长大的,有一兄一弟,父亲亚历山大是一位畸齿矫正医生,母亲兰是证券经纪人,三个孩子中,戴尔在少年时期就已显出敢想敢为、干劲十足的优势。十二岁那年,戴尔做了一件令大人吃惊的事:在集邮杂志上刊登广告,出售邮票。后来,他用赚来的2000美元买了他的第一台个人电脑。他把电脑拆开,研究它是怎样运作的。
戴尔读高中时,找到了一份为报纸征集新订户的工作。他推想新婚的人最有可能成为订户,想到就要做到,于是雇请朋友为他抄录新近结婚的人的姓名和地址。他将这些资料输入电脑,然后向每一对新婚夫妻发出一封有私人签名的信,允诺赠阅报纸两星期。这次他赚了1.8万美元,买了一辆德国宝马牌汽车。汽车推销员看到这个17岁的年轻人竟然用现金付账,惊愕得瞠目结舌。
第二年,迈克尔·戴尔进了奥斯汀市的得克萨斯大学。像大多数大一学生那样,他需要自己想办法赚零用钱。那时候,大学里人人都谈论个人电脑,凡没有的人都想买一台,但由于售价太高,许多人买不起。一般人所想要的,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又售价低廉的电脑,但市场上没有,戴尔心想:“经销商的经营成本并不高,为什么要让他们赚那么多的利润?为什么不由制造商直接卖给用户呢?”戴尔知道,IBM公司规定经销商每月必须提取一定数额的个人电脑,而多数经销商都无法把货全部卖掉。他也知道,如果存货积压太多,经销商会损失很大。发现了机会他马上行动,于是,他按成本价购得经销商的存货,然后在宿舍里加装配件,改进性能,这些经过改良的电脑十分受欢迎。戴尔见到市场的需求巨大,于是在当地刊登广告,以零售价的八五折推出他那些改装过的电脑;不久,许多商业机构、医生诊所和律师事务所都成了他的顾客。
今天,戴尔电脑公司在全球16个国家设有附属公司,每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
所以,马上行动是一种好习惯。奥里森·马登说过:“把梦想变为现实,一定要做三件事:第一,使目标具体化;第二,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第三,付诸行动。”凡创新者,都善于当机立断,一旦决定就全力以赴。而最消磨意志、摧毁创新力的事情,莫过于有了目标而不开始行动一个目标明确、胸有成竹、充满自信的人,绝不会把自己的计划拿出来与别人反复讨论,除非他遇上了比他见识高得多,比他能力强得多的人。他有主见,迫切需要行动。他不会在徘徊观望中浪费时间,也不会在挫折面前气馁。只要作出了行动的决定,就勇往直前,因为他知道:行动力证明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