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艇运动概述
赛艇运动的起源被认为是18世纪欧洲的简易划船赛,而正规比赛是从1829年英国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之间进行的校际赛艇对抗赛开始的。自1892年以来,国际赛艇比赛一直在国际赛艇联合会的领导下组织进行,1908年被列入伦敦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而世界赛艇联合会第一次举办世锦赛则是在1962年,协会下目前拥有118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
赛艇运动员的肺活量在各项体育项目中占第一位,可达7000毫升,有人把赛艇运动称为肺部体操。
赛艇比赛开始时,各艇在起航线后排齐。发令员发令后,各艇以最快的速度划向终点,以艇首到达终点的先后判定比赛胜负。在天然水域比赛,天气情况对比赛成绩会产生影响,甚至前后两组比赛时的天气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比赛成绩也不具有绝对的可比性。所以,赛艇比赛成绩没有世界纪录。
赛艇的起源、沿革
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17世纪泰晤士河的船工们经常举行划船比赛。1715年为庆祝英王加冕,首次举行赛艇比赛。1775年英国制定赛艇竞赛规则,同年成立了赛艇俱乐部。
1811年伊顿公学首次举行八人赛艇比赛。1829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首次举行校际赛艇比赛。民众对这种比赛非常感兴趣,观众较多。以后又逐渐增设一系列的杯赛,参加比赛者已不限于两校,除英国外,还有几十个国家派队参加。1839年举办赛艇杯赛。
1846年英国人在艇舷上安装了桨架,增加桨的长度,提高划桨效果;1847年又将重叠板的外龙骨艇改装成平滑的内龙骨艇,提高了赛艇速度。
1857年美国的巴布科克(Babcock)发明滑座,运动员划桨时身体能前后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腿部力量。1882年俄国人将封闭式桨栓改为活动式桨环,增大划桨幅度。1890年英国制定类似现代的赛艇竞赛规则。
1892年,在意大利都灵成立国际赛艇联合会,当时有6个会员。当年举行第1届欧洲赛艇锦标赛。此后,国际赛艇比赛一直在国际赛艇联合会的领导下组织进行。国际赛艇联合会目前拥有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协会。1923年国际赛艇联合会的总部由都灵迁至瑞士,从1997年起设在瑞士的洛桑。
1962年在瑞士举行第1届世界赛艇锦标赛,至1974年共举办4届。从1975年起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锦标赛。赛艇运动项目较多。目前,国际赛艇联合会设立的世界赛艇锦标赛有23个项目,分4个级别。即:男子公开级、轻量级;女子公开级、轻量级。每一个级别又按运动形式分单桨和双桨;按参加人数分单人、双人、四人、八人赛艇;有些项目还分有舵手、无舵手。为了简化,各项目名称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来表示:“M”为男子,“W”为女子,“L”为轻量级,数字为桨手人数,“×”为双桨,“+”为单桨有舵手,“-”为单桨无舵手。因此赛艇运动根据桨手人数、体重、操桨方式及有无舵手,可分成8种赛艇比赛项目。
国际赛艇联合会主办的比赛还有世界23岁以下赛艇锦标赛、世界残疾人赛艇锦标赛、世界杯(世界杯新闻,世界杯说吧)系列赛和世界老将赛艇比赛等。
奥运会赛艇发展史
1896年第1届奥运会已将赛艇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由于天气恶劣临时取消。1900年第2届奥运会上举行了赛艇比赛,设6个单项。但当时的比赛规则不完善,比赛的距离、航道和比赛细则都不明确。1934年,国际赛艇联合会规定比赛必须在2000米的直道上举行,宽度至少可容纳3条艇比赛。
由于奥运会设立赛艇项目,并设有较多单项,促使各国对赛艇运动高度重视,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
从1976年开始,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赛艇比赛。历届奥运会女子赛艇比赛项目变化见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轻量级赛艇比赛及新规则被引入奥运会,男子、女子同时设立了轻量级赛艇项目,比赛仍为14项。
中国赛艇的发展
赛艇运动于1913年传入中国。当时,英国人在上海建立了“划船总会”,黄浦江上出现了赛艇。40年代,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水上俱乐部”。但这些仅限于一些外国人的娱乐性活动,没有形成群众性活动。赛艇运动在我国列入一项体育运动在群众中开展,是建国以后才开始的。1954年,哈尔滨市首先开展了群众性的赛艇运动。1956年11月,在杭州西湖举行了赛艇表演、上海、哈尔滨、大连和杭州派人参加。1957年秋在武汉举行了有这四个市参加的赛艇锦标赛。1959年,赛艇列入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派队参赛。1966年在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上,中国赛艇队包揽了赛艇三个项目(单人、双人、四人)的冠军。1973年,中国加入了国际赛艇联合会。从1975年起,中国派队参加世界锦标赛。目前,我国开展赛艇运动的单位已扩展到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行业体协。已逐步形成了一二三梯队,新手不断涌现。多年来,中国赛艇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参加的4届奥运会赛艇比赛中取得了两银,两铜和多次前6名的好成绩。在参加的历届世界锦标赛中已获得6个世界冠军。在四年一届的亚运会和两年一届的亚洲锦标赛中,中国赛艇队基本包揽了全部金牌。
赛艇运动正在逐步走向社会,依托社会、服务社会,将创造出更多的好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赛艇运动将成为人们健身、娱乐的好项目。
赛艇项目的分类
赛艇运动按操桨方式可分单桨艇和双桨艇。单桨艇又可分有舵手艇和无舵手艇。因此赛艇运动根据桨手人数、操桨方式及有无舵手,可分成8种赛艇:
单人双桨艇
长8米,宽20厘米,最轻重量14公斤。艇的两侧各装有一支桨。划行时运动员背对艇首,坐于前后滑动的座板上,腿蹬臂拉。用左、右桨的划水力量控制航向。男、女单人双桨分别于1900年、197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双人双桨艇
长990米,宽35厘米,最轻重量27公斤。艇的两侧各装有两支桨。划行时,两名运动员前后坐在滑动的座板上,腿蹬臂拉,协调配合划桨。用左、右桨的划水力量控制航向。男、女双人双桨分别于1904年、197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双人单桨无舵手艇
长990米,宽35厘米,最轻重量27公斤。艇的两侧装有桨架,前左、后右各一支桨。艇尾有舵,运动员用脚控制方向。划行时,两名运动员前后坐在滑动的座板上,腿蹬臂拉,协调配合划桨。男、女双人单桨无舵手分别于1900年、197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双人单桨有舵手艇
长10米,宽35厘米,最轻重量32公斤。艇的两侧半有桨架,前左、后右各一支桨。艇首或艇尾有舵,运动员用脚控制方向。划行时,两名运动员前后坐在滑动的座板上,腿蹬臂拉,协调配合划桨,一名舵手用舵控制方向。男、女双人单桨有舵手分别于1900年、197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四人双桨艇
长1250米,宽49厘米,最轻重量52公斤。艇的两侧依次装有4副桨架,艇尾装有钢索软柄舵。划行时,4名运动员前后排列就座,各握双桨,腿蹬臂拉,协调配合划桨。其中1号桨手用右脚操纵航向。仅设男子项目,197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四人单桨无舵手艇
长1250米,宽49厘米,最轻重量50公斤。艇的两侧交叉装有4副桨架,有舵。划行时,4名运动员前后就座,各握一支桨,腿蹬臂拉,协调配合划桨。其中1人用脚操舵控制航向。仅设男子项目,19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四人单桨有舵手艇
长1325米,宽49厘米,最轻重量51公斤。艇的两侧交叉装有4副桨架。有舵,安装在艇首或艇尾。划行时,4名运动员前后就座,各握一支桨,腿蹬臂拉,协调配合划桨。由舵手控制航向。男、女四人单桨有舵手分别于1900年、197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八人单桨有舵手艇
长17米,宽57厘米,最轻重量96公斤。艇的两侧交叉装有8个桨架。有舵,安装在艇首或艇尾。划行时,8名运动员前后就座,各握一支桨,腿蹬臂拉,协调配合划桨。由舵手控制航向。靠近艇尾的8号运动员为领桨者,由其控制划桨速度与节奏。男、女八人单桨有舵手分别于1900年、197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赛艇运动术语
正力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各种类型船艇的动力来源,有的是发动机有的是风帆。无论是发动机驱动的螺施桨或一帆满风吹着风帆,其动力都是连续不断的。赛艇运动的推进力却是断断续续的,因为运动员拉桨时,桨叶在水里有力的作用,这时产生推进船艇前进的积极力量,这是正力。当桨叶出水后,船艇只依靠惯性力作用,这里正力的作用消失。
负力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赛艇运动的推进力和其它船艇不一样,当运动员拉桨时,桨叶在水里可以产生积极的推进力。而桨叶出水后就没有推进力的作用,而且由于滑座的运动和身体质量的方向转换,对船艇产生一个很大的负力,这个负力对抗前进着的船艇,是一个消极力量。赛艇技术好与差的标志之一,就是要限制消极力量的作用,充分利用积极力量。
划距
指比赛中每划一桨船艇移动的距离,即比赛全程距离除以该艇所划的桨数。例如赛艇比赛全程为2000米,某艇共划了250桨,说明其每桨的划距为8米。因此划距反映了运动员划水的效果,它与运动员的划幅、桨频等因素有关。初学者和青少年运动员应强调划距,从每桨的划分效果来改进划桨技术。
划桨周期
指次划桨动作的全过程。赛艇运动的划桨周期由桨叶入水、桨划分、某叶出水、回桨所组成。从运动员的动作来说,是提桨、拉桨、按转桨、推桨。整个划桨周期是连贯而不间断的。如果以每分钟划40桨计算,每一桨的周期时间约为15秒。
划桨节奏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是指一个划桨周期内部各阶段速度和力量的比例。在一个划桨周期中,通常要求拉桨快而回桨慢,拉桨用力而回桨时放松。例如,假定每分钟划40桨,则每一桨的周期为15秒。划桨节奏要求拉桨用05~06秒,而回桨要用09~1秒。划桨节奏是运动员技术是否合理的标志。
平桨
是指运动员将桨叶平放在水面上,平桨时运动员身体放松,桨叶背面着水,桨叶的前面向天。平桨也是一种口令,当运动员在划进中,遇到障碍物或靠近码头需要停止划桨时,舵手或教练员可以用“平桨”口令,要运动员停止划桨。
回桨
桨叶出水后,运动员两手轻快流畅地把桨柄向前推出。当两臂完全伸直把桨柄推过膝盖后,滑座才起动向前移,同时上体也随着自然前到下一桨的预备姿势。整个回桨过程中,桨叶水平地在空间前移,离开水面约15~20厘米。回桨时要求身体平稳、自然、放松,动作比拉桨的速度相对要慢,回桨与拉桨的时间比例约为2:1。如果一桨的周期为15秒,则回桨约需09~1秒,而拉桨为05~06秒。由于回桨时较为放松,使运动员每次拉桨都能得到短暂的体力恢复。因此可以认为回桨与拉桨是放松与用力的交替。
拉桨
桨叶入水后,运动员的体重通过腿部用力传递到脚蹬架上,与此同时运动员动用各部分肌肉积极地拉桨。从肌肉用力的顺序看,一般认为拉桨开始时主要依靠腿部力量,然后是背部肌肉,最后是肩臂积极用力。蹬腿拉桨开始时,滑座在滑轨上向艇首移动,这时要求运动员充分利用自身体重,有如悬挂在桨柄上以便把力量全部传递到桨叶上去。从另一方面看,桨叶在水中的移动越小,划水的效果就越好。在整个划桨周期中,拉桨阶段是使赛艇推进的动力阶段,这个阶段要使运动员充分发挥其体能。
按桨
赛艇技术名词。拉桨后,两腿在转道上蹬直,躯干在滑座垂直位置后仰35度左右。双臂曲拉至膈肌部位,双手用掌心轻夺桨柄移至腹部,用手腕关节作弧形下按动作,使桨叶迅速垂直出水。要求干净利落,动作快而轻巧。否则,桨叶掠水,会影响速度。这是赛艇划桨动作进入第2周期的准备过程。
桨叶入水
赛艇运动技术名词之一。运动员在回桨以后,自然地使两臂充分向前,桨叶的正面即划水面从向上已转向向前,桨叶与水面垂直或稍微前倾,利用桨叶的首身重量下落,两臂和两手则同时自然上抬使桨叶切入水中,形成桨叶和桨颈没入水中的最佳深度。这时运动员通过抬体和手臂牵拉,迅速使桨叶抓住水,同时把自身体重和力量完全传递到脚蹬架上,使船艇受到力的作用而推动向前进。桨叶入水是一个划桨周期的开始,要求动作迅速而不是猛力,要求没有水花飞溅。
桨叶出水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在两腿蹬直拉桨结束时,上体后仰大约25度,同时屈臂拉桨至膈肌部位。这时用掌心和掌根轻轻压桨柄,作弧形的按转动作,使桨叶从水中垂直地跳出水面,并迅速转成水平状态。这一按转桨的动作要求轻柔而迅速,使桨叶出水时干净利落,没有挑水或停顿的现象。因为拉桨结束后,船艇获得了推进力,正以最快的速度在滑行。如果桨叶出水的动作慢于艇速就形成了桨叶挡水,从而影响艇的前进速度。
桨频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单位时间内的划桨次数。即比赛全程所划的桨数除以比赛成绩。从生物力学观点看,船速是由划桨频率和划距决定的。这两个变量又受到技术和器材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提高船速主要从划距和桨频两个方面提高,但是桨频不可能无限地增加,更不能为了增加桨频而降低划水的效果。赛艇比赛的桨频从30~40桨/分不等。以男子八人赛艇的桨频为最高,尤以起航时的桨频更为突出,甚至高达48桨/分。在训练中不同的桨频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训练强度。
倒桨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赛艇正常划行时,运动员把桨叶放在水中,以桨叶正面拉桨,船艇则背着运动员方向前时。倒桨时,正好相反,运动员把桨叶放在水中,以桨叶正面推桨,船艇向着运动员前方即尾方向划进。倒桨通常在离、靠码头或其它应急情况时运用。
提桨
赛艇技术名词。将桨叶对水面转为垂直角度时立即提桨柄,桨叶自水面插入水中,深至桨颈为止。人体重心从蹬脚板上用力蹬腿迅速后移,手臂与背肌同时间后用力牵拉。要求动作迅速有力,扎住水的支撑点,使舟艇受水支撑点的反作用力而被推向前进,是周期性划桨时发力的第一阶段。
赛艇运动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