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7500000004

第4章 异域的困惑(4)

他说:“我的产业有果园、饭店和房产,不需要我去经营。我干导游每月却可收入3万铢,这不比闲着好吗!”

“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你的财产有没有受损失?”“没有,我的财产是实实在在的产业,不是投机买卖,不是股票、证券,怎么会受损失?”“你跟三个老婆怎样和平相处呢?”“在泰国,你找第一个老婆的时候千万不要找中国女人,如果讨了个中国老婆,以后再想找小老婆可就麻烦大了,中国老婆会没完没了地跟你吵架。大老婆找个泰国女人,以后你愿意再找多少小老婆她也不管你。我的二老婆和三老婆各自住在别处,大老婆跟我住在一起。有两个儿子,都在上私立学校,每人每年的学费就是26万铢……”

我不知道对他的这些话是该全信呢?还是相信其中的一部分?

他不只是会讲荤话开玩笑,也能很正经地讲解泰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俗,其间还很巧妙地穿插了他个人的经历——他是台湾人,当兵来到泰国,为剿匪和保卫泰国的边防打过恶仗,立过大功,也逃过兵役,当过没有户口的“黑人”。他把自己的身世讲的像评书,颇有几分悲壮,起伏跌宕,环环紧扣,用词丰富而生动。不论大家多么地困乏,只要他不想让大家打吨儿,拿起话筒一说话,立刻就能逗得大家来了精神。

他能雅能俗,能悲能欢,能粗能细,能放能收。从古到今,从人到妖,天文地理,飞禽走兽,把什么都编织到一块儿,说得娓娓动听,到最后总能逗得你开怀大笑。

是“李屁”让我这个并非是第一次出国的人,却是第一次尝受到,出国原来可以这么省心。路线非常明确:坐车——看景点——购物。目标非常单纯:找乐——找乐——找乐!

以至于十几天的工夫,我的体重竟增加了3公斤。

在从这个城市到下一个城市,或者从这个景点到下一个景点的途中,就听“李屁”侃大天儿。由于是在特殊的境地当中,其感觉似乎胜过看国内的相声或小品。有时甚至觉得看景观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往往看见的真实风景,还不如听他在车上讲解这种风景更有趣。

再有就是买东西——外出似乎必须得买点什么。

我向来羡慕会买东西的人,以为买东西是一门难得的生活学问。在国内我就最怵头买东西,进了商场如同瞎鸟撞笼,不知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哪里?常常是花好价钱买次货,或是买了根本用不上的东西。以往出国也都是在行程快结束的时候,请当地的朋友做参谋,买一点纪念品。当地的朋友常常也是一头雾水,参谋不到点子上,我买的也没有信心,权当完成一项不能不办的任务。这次因为有了“李屁”,不用动脑子,就大大地尝到了购物的快乐——原来买东西还能给人以这样的满足!

导游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游客购物。游客花了钱,泰国的旅游业就增收。且看“李屁”是怎样让我们享受购物的快乐——只举一个小例子,在我们去国立毒蛇研究中心的路上,他向大家提问:“谁知道世界上哪种动物的。鞭最厉害?”

这是他讲话的技巧,想说什么先癍问,不论大家答不答得上来,一下子都得动脑筋,集中起精神听他的答案。沉了一会儿,有人说是鹿鞭。“李屁”摇头:“不对,那只是因为鹿鞭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搞得到,人们退而求其次。最厉害的鞭有两种,一种是虎鞭,是带刺儿的,像狼牙棒一样。再有就是毒蛇的鞭,带叉儿,交配的时候一个叉儿累了另一叉儿上,一年交配一次,一交配就是36个小时。毒蛇中心有用蛇鞭研制的壮阳药,其效果可想而知,不然泰国男人三个五个地娶老婆,怎么顶得住!”

先生们一阵兴奋,心里大概都活动了。女士们嘴上不说,可能也想给自己的先生捎一瓶回去。

他继续说:“世界上最毒的蛇是金刚王蛇,它只吃活的眼睛王蛇,以毒养毒,眼睛王蛇咬了它,它没有事,它咬了眼睛王蛇,对方却立刻就死。这种金刚王蛇只有泰国有,一会儿你们就可以看到。用蛇毒制成的排毒丸,治痔疮一绝,抹几次就能根除。我以前当兵打仗,睡湿草地,饱一顿饿一顿,痔疮非常厉害,现在彻底好了,天天带团东跑西颠,没有一点事。”好了,我肯定要买这种药。

“蛇胆是明目的,这大家都知道。我想问你们,来泰国这么多天了,可看见过泰国人有戴眼镜儿的?”

大家一激灵,似乎还真的没看见过戴眼镜儿的泰国人。

我立刻想到女儿的眼睛有些近视……还有治腰酸背疼的,让我想起老伴儿在拖完地板或冼了太多的衣服之后闹过腰疼……他介绍完蛇园及副产品之后,口气一转变得严肃了:“泰国的国王在老百姓心目中威望很高,他对全国发表讲话,要求制药行业不能做假。这意思很明确,现在做假的东西太多了,他管也管不过来,只拜托国民别做假药,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所以大家要买药尽管放心。这是国立蛇园,言无二价,所有的药都是80美元一瓶,大家不要讨价还价,那不管用,白自找没趣。”

“李屁”把我们领进蛇园,像领进珠宝店或其它购物场所一样,他就不管了,自己找个地方抽烟喝茶聊闲天儿,你们爱买不买,没有一丝他要从游客的消费中拿回扣的样子。也许泰国没有导游吃回扣的习惯,也许是“李屁”做的太高明了,他相信自己领来的客人是不可能不解囊的。

我也相信,他就是把旅游团带进棺材铺,也准会有人买个棺材背回去。

我却要感谢他,让我知道了所谓购物的快乐,并不在于买了便宜货,或是买到了让接受这些东西的家人和朋友大喜过望的东西,快乐来自购物时自己的感觉那种自认为物有所值、买到了宝贝的感觉,有一种买得称心如意的痛快和把钱花光了的轻松感!

——这就是“李屁”的导游术和导购术。他逗你,吸引你,改造你,征服你,然后才是引导你,让你心服口服地跟着他游,跟着他买,不知不觉地把在泰国的时间全部给了他。他就是泰国,游客对泰国的好奇,想了解泰国的欲望,都转化到他的身上。

他是旅游大国培养出来的尤物。泰国不知有多少像“李屁”这样的导游,也许就像人妖一样多。

等我坐上回国班机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在国外跟着旅游团行动,最大的好处是没有任何压力,轻松愉快,只要跟着大流走就是了。最大的局限是,在泰国呆了那么几天,几乎没有跟真正的泰国人交谈过,更谈不上结交一个泰国朋友,除去看到了一些泰国风情,花光了带出的钱,说的是中国话,见的是中国人,跟没有出国差不多。

好的导游是一道风景,也是一堵墙,他挡在了你和泰国之间。你看到的是他想让你看到的,你所了解到的是他已经知道的。你无法看到和了解到他不知道的,或者是他不想让你了解到的东西。“李屁”——果真是个“屁屁”。

生命孕育于黑暗之中,在诞生的那一刻有了光。

光——是生命的灯。

“人死如灯灭”,生命结束之后又重归于永恒的黑暗。

人类对黑暗的恐惧源于对死亡的恐惧,所以追求光,这是人的天性。于是,发明了灯火。

但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将灯火充塞天地,照亮寰宇,只能集中在居住区。这便创造了城镇——被称为“烟火稠密”的地方。灯火照不到的地方,叫“人烟稀少”。

灯火代表一种文明,一种进步,一种喜庆气氛。在重要节日或举行隆重庆典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燃亮灯火,增加灯火。

人造的彩光,不仅能驱赶黑暗,且五颜六色、灿烂辉煌,远胜过白天色调单一的光明。如果再巧妙地借助月亮和星星的清辉,天光地彩,交相辉映,那便是人间胜境。

不夜城一一始终是人类的梦想。城市是由建筑物构成,而建筑物是由水泥堆积起来的,香港人把水泥称为“石头拉的屎。”越是现代化程度高的城市,越是一些由“石头屎组成的森林”,这样的建筑就需要色彩和灯光的装扮。

现在识别一座城市的发达和富裕程度如何,有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它夜晚的灯光。中国的传统是举办专门的灯节,放花灯,放河灯,放湖灯,雕冰灯……到近十几年,有很少一部分大城市才开始把“让城市亮起来”和“绿起来”一并提上议事日程。但,更多的城市还停留在只要不黑咕隆冬就行。

而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早已是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都是灯海光域,火树银花,天天是“灯节”。比如:纽约,每当夜色降临,所有的房间里必须都要开着灯,公司的职员下班后要离开办公室的时候都习惯性地把灯打开。否则,失火、失盗及发生其他意外事故,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损失。其实就是强迫每个人开灯,“让城市亮起来”。而且鼓励“争奇斗艳”,色彩繁复。广告,霓虹,尽量不用单调的白光或黄光。

以前我曾经四次在纽约机场起降,每次都不错过从空中鸟瞰纽约的机会,也曾登临过帝国大厦,居高临下地俯瞰全城,由于都是白天,尽管相当真切地看到这个世界头号国际大都市的惊人之处,却无不及我看到它的夜景时所受到的震撼!

那是1998年秋天的一个夜晚,当我搭乘的班机在纽约上空盘旋的时候,身下的夜景五彩斑斓,慑魂夺魄,眼睛为之迷离,心神为之摇动。纽约的彩夜是立体组合,万家灯火乘风步月,直接云霄,摩天大楼如金色的长形光柱,照耀星空。圆形建筑则像镶满宝石的王冠,灯若连珠,光射琉璃。有的建筑一团火红,璀璨夺目。有的则灼灼如雀蓝,有的晶莹如碧绿,有的霞彩纷披,玲珑剔透。特别是摩天楼集中的曼哈顿,恢宏万象宝幢,天上星河地上忙,灯耀长空,楼随影动。惟有大海,如沉实的墨绿色丝绒,静静地舒展开,上面撒满五彩珍珠,光芒闪烁。

飞机盘旋得很慢,仿佛也迷恋这通明的夜空,给我的感觉是在这迷人的灯火上面转起来没有完了。也许是美国驾驶员有意让乘客饱览纽约夜景,邻座却告诉我是在專跑道,他让我往机头前的夜空看―在我们这架飞机的前面,几乎是等距离地分布着三个通红的光球,缓缓地盘旋而下,一个比一个低,像移动的星星。但比星星更大更亮,最后融人一片灯海之中。在我们的机尾后面,也有这样几个光球,由高而下,等距离地尾随于后……当我回到地面,置身于光怪陆离的色彩之中,反而不能从整体上体味纽约的夜景了。在乘车跑上高速公路之后,我见到了另外一种灯的景观——高速公路的单向就有五条车道或六条车道,多的达到八条车道。在来的一侧,是一条金黄的光带,因为开来的车都是打亮前灯,迸射着刺眼的光芒,飞速地向前流动,犹如巨大的光的传送带。在我们的车头前面,却流淌着一片火红的灯流,因为我看到的都是尾灯,像刚从火山口奔流出来的岩浆。

由此可见,支撑纽约空明的夜景,至少要有两点:一是忙碌,人们得有事干,有人坐飞机、坐汽车,且不管他们去干什么事,是为什么而忙。二是必须有钱,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随手关灯,节约用电”。他们鼓励人们“随手开灯,多多用电。”夜景就是“钱景”,而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把“钱景”视为自己的“前景”。

论夜景,能够和曼哈顿相媲美的是香港。香港同样有海,而且有山,天然的地理优势,再配上中环的林状高楼和山上的别墅群,使其夜景起伏多姿,有了更丰富的层次感。

近年来中国大陆有许多城市喊出口号,争取成为国际大都市!从夜景上看,上海外滩连接浦东的那一片,已形成规模,其追求的格调是:辉煌。灯光要依赖建筑,建筑没有品位,夜景就不可能有品位。大连是比较早就重视夜景的城市,根据它自身的地理环境和城市建筑特点,其夜景追求的格调是:清雅透亮。

最可惜、最不应该在夜景上没有形成特色的是北京和深圳。北京条件最好,至少可以把广场和故宫那一片,搞出世界独一无二的夜景,本来不难。而深圳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在整体规划上似缺少应有的远见和文化品位,高褛拥挤却没有形成大的气象和特色,夜景更没有统一的设计和布局,各自为政,灯光散乱。

我不由得想到了缅甸。仰光的大金塔,从太阳一落它就开始发光,天越黑它越亮,从仰光的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得到大金塔的光芒。它成了仰光的第一景观,成了缅甸的象征。还有曼谷的王宫,一到夜晚,光焰万丈,金碧辉煌,引得游人如织,也成了泰国人的骄傲。

世界上有“夜猫子”式的人,也有“夜猫子”式的城市。拉斯维加斯就是这样的专门吸引“夜猫子”的“夜猫子城”。白天看它,不过是一座由一个个摆满各种赌台和老虎机的豪华大酒店组成的“赌城”,既没有摩天大楼,不争夺高空;也极少有20层以下的楼,不抢占低空;城市仿佛是刀切一般地整齐,平均高度在20层到40层之间,堪称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由“半空楼阁”组成的沙漠孤舟。当太阳落人内华达的大沙漠之后,拉斯维加斯华灯齐放,用光的多色彩为自己浓妆艳抹,完全换了一副容貌。各大酒店都在灯光夜景上出奇制胜,以期吸引游客。有的搞激光表演,电火急令令,灯影乱乱煌煌,游人如身陷外星光阵,星驰激飙,飞光九天。有的酒店搞海盗大战,炮火连天,涨烟飞焰,灯中铠仗,影里弓刀……而拉斯维加斯白天无风光,风光全在夜晚,实际就是看灯光。看了灯光,如果手痒难捱,自然或多或少地往赌台上和老虎机里送点钱……因此,哪个酒店的灯光表演奇特,吸引的客人多,哪个酒店的赌台上收益就高。仅“百乐宫”酒店大堂里的一盏荷叶莲花吊灯,就价值1000万美元,可见其豪华和奢靡。同时,“百乐宫”在开业的头20天里,就有100万人光顾这家酒店,在赌台上净收益1亿2千万美元。有家叫“纽约,纽约”的酒店,能放得下九架摞起来的波音747客机……总之,拉斯维加斯人恨不得世间没有太阳,只有黑夜。酒店内是灯的迷宫,“凤头衔带玉交枝”,“重廓曲折连三殿”。酒店外是歌钟喧夜,罗绮满街。

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不希望到夜晚能够亮起来,且亮得独具特色,亮出城市风格——富有富的亮法,穷有穷的亮法。怕的是脑子里不亮,眼睛没有看到亮,或者思维还停留在“灯火管制”的年代。即便是屡遭轰炸的伊拉克,凡是被美国巡航导弹相中的目标,开不开灯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同类推荐
  •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热门推荐
  • 萌宝娘亲闯天下

    萌宝娘亲闯天下

    一朝穿越,她成了相府大小姐,还附赠一对儿天才萌宝,穿一送二,值了!but,俩娃一个是花痴,一个是财迷,这不坑娘嘛!哪个挨千刀留的活宝!纳尼?孩儿他爹是个高富帅and官二代?!走开好咩!她带着萌宝闯天下,美男挨个儿送上门,忙还忙不过来呢……
  • 异界破命

    异界破命

    异能者死后被命运之神复活到异界并给了一个任务:杀死其它的穿越者!修炼上古秘典的秦逸龙,开启阴阳双瞳后会在都市和校园带来怎样的冲击?当他面对震惊世界阴谋的同时,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两大异能惊异界,魔法武道共生辉!带着命运之神赐予的任务,给异界大陆带来一个命运的主宰。诛杀其余穿越者,寻回最爱女人之灵魂。林天翔融入折影大陆之中成就破命之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绯闻偶像八卦团

    绯闻偶像八卦团

    炫音少女撞见了行窃完毕正光明正大进餐的“神偷”少年,一时的正义感使得二人定下限期一年的终极挑战。少女动用关系进入北之国的皇家学院——北帝学院,在这里争取每一次可以与北之国总统景柏见面的机会,从而伺机完成挑战游戏。而风流花美男莲初的介入,更令三人的关系走入迷雾。
  • 重生之盛世狂妃

    重生之盛世狂妃

    她被剜心而死,一朝重生14岁!怀揣医学宝典,携带灵植空间,契约神秘灵兽,她不再是人人可以欺辱的草包嫡女!大权在握,皇帝也要让三分;富可敌国,天下富豪闪一边;地下女皇,杀手组织定人命!男人?敢在她面前狂,她比他更狂!她发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重生一世,她必将站在这世界的巅峰——睥睨众生!
  • 外星人宅斗日记

    外星人宅斗日记

    薛家大小姐相貌纯美身份高贵,被后妈和白莲花妹妹整得死死的。可一场意外让大小姐换了个芯,成了武力值爆表的外星人。为了给妹妹姻缘让路,做妹妹的陪衬,后妈得意的盘算要捏死这碍眼的继女。当外星人PK后妈妹妹,她们那点自以为高明的手段拙劣得跟小孩过家家似的,在外星人眼里都不够看的,简直懒都懒得理她们,可是某些人偏偏不长眼,天堂有路她不走,地狱无门偏闯进来!那就让她尝尝咱们薛宝儿的厉害!
  • 等待,让我选择与你陌路

    等待,让我选择与你陌路

    哪有那么多说得清道得明的关系,懵懂的懵懂里,谁对,谁错。不轻易承诺,是因为都知道,那时,真的承诺不起。爱情,在哪里?在犹犹豫豫里,在那漫无目的的等待里,在那彼此的猜测和轻易的放弃里。谁动的情最真,谁伤的最彻底?一切,怎样开始,才不至于以后如此的悲伤。什么时候习惯了等待的?然后愿意自己一个人看着夕阳西下,习惯耳机里放着你最喜欢的歌。什么时候习惯执着的等待着?所以可以微笑的拒绝身边的人,可以独自享受着那段时光里的五味杂陈。你说:“用我的黑色掩盖你白无暇的忧伤。”最后的最后,我终于说:“等待,让我选择与你陌路。”只是这陌路,早已不是曾经的意思。
  • 名人的做人智慧

    名人的做人智慧

    做人是一生的修炼,学会做人,可让我们在路途中的风景更加惹人留恋。而读名人的故事就是探求人生,探求名人、伟人是如何成长、如何学习、如何生活,以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来直面人生的风雨。他们崇高的理想及不平凡的经历时时鞭策着后人不断前进。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