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5000000004

第4章 人情篇(4)

周大新的小说创作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八七年代左右引起文坛注意,小说《汉家女》获得全国短篇奖,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为导演谢飞改编成电影《香魂女》,得过柏林的一个奖。我与他相识于济南他的作品讨论会。那次是冯牧先生领衔,后来,他早年的小说集《走廊》出版,约我写了个序言。他前期小说主要写家乡南阳盆地的故事,写部队的基层军人,兵味和乡土气息浓郁,以及对女性特别是女军人的刻画细腻,引起关注。他写得扎实而用力,是文坛的苦吟派,一步一步写来,年年都上台阶,最终长篇小说《湖光山色》获得新一届的茅盾文学奖。

散文于他时有收获,先后出版了多部集子。最新一部是《历览多少事与人》,从题名中也知其着眼于人世代谢、往来古今,思考深入。他为人谦和,也是敏感的。小说家的敏感,散文家的博取细腻,成全了他散文的亲和与精细。对散文,他说要“给人一点实在”——

散文有许多种,但不管哪种散文,都给人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你要抒情,就抒一点也能令别人心动的真情,别假情硬抒,让人看了心里别扭甚至恶心。

你要讲哲理,就讲一点新鲜的,让人看了霍然顿悟,受点启发,虽重复他人已经讲过的或大家已经明了的东西。

你写的是一篇游记,就要给人介绍一点别人眼睛在同一景点很难发现的东西,别变成旅游指南,导游是导游小姐们的事情。

你发表的是一封信,就让人看看写信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性情的人,别藏藏掖掖只露出正人君子的模样。

你介绍一个人,就介绍这个人身上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地方,让咱们确实开开眼界。

你就一件事发表看法,那就说出你的真心话,别让人一看就是违心话和套话,让人替你难受。

散文是我们记述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最随意最方便的一种样式,什么时候写什么怎样写都行,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要来假的空的东西,那真真是有点愧对这位最随和的文学姑娘了。

周大新自荐的散文二篇:《一季豌豆》、《平衡》。前者描绘从童年往事的追忆、怀想,到人的纯真和朴实。后一篇是说人生世事的“平衡规律”无时无处不在,连老百姓都懂的道理,在每天“有喜剧、悲剧交替上演”,人生有福祸相生相克的。不以物喜,也不以己悲,千百年来,这样一个简单的思想,现代人往往并不能正常善待。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拼杀,是福是祸,很难说清。周大新的散文随感,把这样的题旨,纳入他的思考。在对散文的解读中,他也以平实和真实,作为生命。

也许,他能够以平常心去对待生活的曲折,应对难事甚至不幸。这些年,他经历了家庭的坎坷,却能在创作中保持状态,且屡有出彩。在我认识的二十四年里,他工作和创作是顺利的,从军区到总部,从外地到北京,各类作品先后得奖,还有立功嘉奖,然而,生活中多有不如意,甚至打击,但他都顽强地挺过,坚韧地走过。平常的心态,执著的文心,是他创作的基石和支撑。每每看到我书柜里他那三十多本文集,长短小说、散文等,我叹服他的勤奋和定力。

想起了当年,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长江文艺社还在办的《当代作家》文学双月刊,托我约周大新的小说,他很快就写了两个短篇《泉涸》等,讲述农村现代化后土地被征,土地流失,泉水干枯,生态无序,农民们的心态与生活的变化。他深思现代化在农村发展中的代价,较早以文学的感受来触摸现代化与农村关系,以及传统的变异与现代文明的悖论。作为农民的儿子,他的文学基因来源于大地和底层。关注土地,倾情于大地,则使他的文学有了基石,由此看,日后的《湖光山色》获得茅盾文学奖并不偶然。

这种文学的经世致用观,在他说散文,以一句别愧对文学姑娘的提醒,让人难忘。这个滋润人心灵,给人精神上的提升和慰藉的文学,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在散文家周大新的心中,真实,实在,是其生命力。因此,他反复告示:别“假情硬抒”,别“藏藏掖掖”,别说“违心话和套话”。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面对如今的文学,尤其是纪实的怀人的散文,这种反省是多么的需要!

可又有多少人能听得进去?

未入列的徐怀中

徐怀中的小说八十年代如雷贯耳,无论是《西线轶事》,还是更早创作(1954年)日后开禁的《我们播种爱情》,以及一些军旅小说,他在军事文学中的地位无可忽视。特别是他主政的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培养了不少青年作家。我们编小说散文集当然得有他的。不料,他在信中,十分客气地陈述了没有像样的散文:

必胜同志:

来信收悉。我最近心电图有点问题,政协会议没开完就来三○一医院住下来了,作作检查,想无大问题。谢谢你邀我参加散文百题行列。我没有写过什么像样的散文,近十年连小说也没有写了,就不能勉强充数了,甚觉惭愧,只有请你原谅。想你一定会把这本选集组织得很好,我等待读到这本书。一切顺利。

徐怀中三月二十八日

他的字就是在一张没有天头地尾白纸上写的,信手拈来,像一张复印纸,是出于节约,还是素来如此习惯?当时,他是否还在位上,没有查证,但他信中说了是在开政协会,肯定还没有完全退下来,而节省到用这无头无题的纸,亲自寄来,这样子纯文人的做法,看出老先生的自律。一个有点头脸的名人,一个有着高位的(总政文化部长,少将)领导,他不光是谦虚地说及自己的作品,也很自律地用这种简单方式,当时来看,我以为较正常的,但也让我敬佩。可如今,看多了附庸风雅的官员文字,为求发表,动辄加密送达,恃权济私,令人不屑。其实,也纯系个人文字,早点晚点也何妨?这未必是当事人之意,好多吹喇叭、抬轿子者也是惹事者。这徐老先生的为人为文之道,高古之风,何能为继?呜呼,如今,这文坛报界陈腐之气,媚上之风,官场陋习,何以能除?

话说远了。再看徐怀中的信件。他自谦没有像样的散文,对我们“组织”的这本书很有兴趣,其实,我们邀请他加盟,是因为他小说的影响力。他的小说在描绘人性方面,有着刻骨铭心的真实和深邃,他写散文也是注重韵味和情致。只是,身体原因,他多年没有创作,自说有十多年连小说也没有写,一代小说名家困扰于病魔,当时,很为他身体担忧,还向一些部队的朋友打听。

而他的字,写得少见清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也很见力度。即使是硬笔书写也是见出章法的,还是在一张没有格子的纸上。细细端详,如列兵出阵,整饬如仪,倘若用毛笔在宣纸上,他的字会是很有格式、功夫的书法作品。这是我见到作家的字中,相当有书法味道的信件。

多年后,也曾在某个活动中见到怀中先生,他那端庄的军人风度,仍然一如既往,是那些晚辈军人文友们所学不来的。今年初,凌行正先生的长篇小说《九号干休所》在北京座谈,有幸再见到他。听他讲话,还是文质彬彬,思路清晰,精神不错。年过八旬的他,那天冒冬寒,在不太宽的会场上一直坐有三小时,不容易。每每这样的场合,记者或号称事忙的人,都会提前离开,而他却安坐如山,仔细听会上发言,直到会议结束。无论是身子还是态度,让人佩服。因他的谦虚和坚辞,没有入列的徐怀中先生,更让我们尊重。

“活趣说”的蒋子龙

必胜兄:

近安,遵嘱写一散文观和散文两篇,随兄处理。

匆此,好

蒋子龙93.4.6

蒋子龙的来信更是简单的了,简单是因为熟悉,与他相熟追溯到二十年前,那时,沈阳的林建法在他“耕耘”《当代作家评论》之余,有很多的构想,比如,较早地成立杂志董事会,搞一些大的文化经济联姻类专题研讨。蒋子龙写过工业题材,且名头大,一篇《乔厂长上任记》,只要是说到早期的改革文学都会提及,于是,老蒋兄就在这样的场合出场领衔。九十年代初,几次大连的采风或者笔会,或者与企业家联谊,多次是老蒋兄出马,说文学谈经济说地方财政等,他都在行,也会引起会议的兴奋点。记得也是在大连有一次活动,建法兄命名为东北亚文化考察,名头有点吓人,当时,挂着建法煞有介事地配制的那个出席证,出入于这里那里,我和老蒋都窃笑,建法真会宏大思维。因老蒋是团长,还到市里参加了一个会见,也热闹了一番。还有数次,因为他的时间安排,活动也为之改期,所以,他当为这类活动的高僧大法,直到去年辽宁作协的一个工业题材的会议,被当做老工业基地上的一次文学呼唤,自然不能少他,那也是建法在帮助张罗的。就像一个宴会上,有主菜大菜的,老蒋每每是这样的角色。

我们部门在1993年初,与广东省作协文学基金会在肇庆开了企业文化的研讨会,我也效法建法,把蒋子龙等请去,一大帮热心于改革题材和企业文化的作家们座谈了两天,还搞了个纪要见报。后来,在北京有几次简陋的会议上,他当天从天津赶个来回,拨冗参加,有时候,很感激他的理解,也会体味他的辛苦和无奈,没有办法,有了名就可能是尊神,也由不得了自己了。这样,也免不了受朋友所托,代为请约。子龙兄也会给个面子,也有找个借口推掉,都很正常的。不要说太久远,就是这两年内,沈阳、长春、广东、河北,也不下五六次与他同行,还有北京的个别会议,也有聚晤,当为再熟悉不过老朋友了。

半年前一个深秋,在沧州他老家一个古老的枣园里,还看他在枣树下临风把笔,写下“老树成神”几个大字。他的沧桑与闲定,也有成神如佛的修道。

所以,因为熟识,每有我向他问学,要文章,他会支持的。就在那次约稿前,他的另一信中写道:

必胜兄:

春节好。实在对不起,这篇小稿拖欠得太久了。真要坐下来想给贵报写稿,不知为什么就正襟危坐,灵气全无,太笨了。只好硬挤出这么个东西,出于守诺还情不得不寄去。兄倘不满意再扔回来就是了。我另想点子,一定要还朋友的账。问夫人好,并祝阖安!

蒋子龙93?郾2?郾8

记不得是哪篇文章,他如此地用力、费神。可能那种感觉是那一时期众多作家朋友们的共识,真不好意思,难为他们了。

在关于散文的感言中,他说:

当心里萌生出一种对自己的激情,对自己有了感觉,是写虚构小说或其他文体所无法表达的一种情感,便写散文。

如同一个人自斟自饮,读者则欣赏作者的那份自然,那份真挚,那份狂放。

因此散文必须要有真情、真心、真思、真感,最忌假、玩、空。

……

散文以真诚给人们的精神投以阳光,所以在假货充斥的现代社会,格外受欢迎。

唯真诚才是心灵的卫士,是散文的生命。

散文凭借真诚感知生命的诗意,让自己的艺术的情弦充满智慧和饱满的感情。

散文的美是融合了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而创造出来的,不能指望一个虚伪的灵魂,一个没有真情的人会创造出真实的美,写出感人的散文。

散文是作者心灵的告白,可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个人独有的感受,因而也是值得珍视的。看散文如同欣赏一个人的精神收藏品。

有了真情,再把它提升到文学的层面,表达得美,这美就是活的,充满生命力。否则,只有美,没有真,再精致也只是艺术品,没有活趣。

正是这份真情,使散文虽很少大红大紫,却也从未被冷漠过,香若幽兰。

真实,鲜活,或者说要有“活趣”,蒋子龙把散文看做一个充满活力的鲜美事物,幽香如兰。他自荐的散文是《天都情》和《中国的狗热》两篇短文,可见出其情趣,也是合他这种思路的。在向黄山天都峰的路上,他跨过了自然的绝妙与人情的极致。在这里,他信步百尺云梯,上天都峰,看到了无数恋人的连心锁高悬绝壁之上,感叹了人的情感表达绝妙神奇。而中国“养狗热”引出的问题,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德考问。他在一贬一褒中,完成对当下旅游和休闲习俗的一种描绘。这是子龙散文的特色,一,注重人的情感的挖掘,看山看水而得乎情;二,从日常事理观察出普遍意义,小事中寻大理,以小见大;三,注重当下,特别搜集时下的诸多资料,旁征博引,娓娓而谈。

也是在小说家散文刚红火的那一时期,八十年代中后期吧,沈阳出版社的一套作家自选的丛书,名家荟萃,就有蒋子龙的散文集。之后,散文随笔他多高产。他的说理、叙事,注重事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小事情大道理,也多关乎世道人心,特别是国计民生。这可能是他的散文随笔为众多的新闻报刊所喜欢的原因,有段时间他可是各类报纸上的文学明星。

那么子龙兄的字呢,也属自成有体的那类,有纵浪大化、凭虚御风的飘逸。他的信,或是在一张信纸上,也就十数个字,占满天地,神完气足,或者用正规的宣纸书写,还是竖写的,看出其在书法研习的努力。前说那次沧州采风,偌大的枣林下,主办者准备了笔墨,他似乎早有腹稿,一挥而就,“老树成神”几个大字,翩然在阳光绿树下,再反复几张,一时游龙走凤飘逸不羁,树丛中掌声笑声一片。我端详几许,直想说,与这十多年前给我的钢笔字法是有了气势啊。

很愿意与他同行,无论是会议,还是会议外的休闲,听他说东说西也是享受,他发言讲话时,爱用二指禅表达,左右手食指伸出合拢,特有的习惯动作,引你入胜。更重要的是,即使是闲谈中,他以一股特有的神情,专注于你的回应和表述,其实,你也就知道,他是在琢磨什么,说不定下次的散文或者随笔,就有了你所熟悉的某一个细节。

十多年来,老蒋兄的散文之余,也完成了多年构想,一个名为《农民帝国》的大部头长篇小说,前年问世,一如他以往近时段的人物和近距离的生活,他注定固守着这强烈的为人生的艺术。

无论如何,他的书,他这人,即便是字,诚如他言,是有活趣的。

可爱的汪老头

收到汪曾祺先生的信,是我们从海口笔会回来不久。一个多月前,在海口我向他约大作收入“小说家散文”中,他说回去找找,汪夫人施松卿老师还邀我有时间去家里取。后来,因事急就去了个电话,还另给他寄上出版社的邀请信,汪老回复说:

王必胜同志:

信悉。小说家散文选,我拟报选两篇。一,城隍、土地、灶王爷;二,花。第一篇刊在《中国文化》(刘梦溪主编)1991年8月第4期上。希望你能找到这期刊物,复印一下(我这里只有一本,还准备作其他选本之用)。第二篇尚未发表,稿在《收获》,将用在今年的第4期。大概8月才能出来。你如等不到8月,请来信,我将复印一份寄上(我这里还有一份底稿),或打电话7623874。

“感言”寄上,恰600字。

即问安适。

汪曾祺4月7日

我写此文也是迟到的悼文,他过世已多年。最近,他八十诞辰纪念,搞得十分热闹,足见他好人缘。那年他的追悼会,恰好我出差了,沈阳的林建法兄专来参加,我只好托请致意。想起来,海南笔会上每天与他处,但人多事杂,要不会议上,要不宴席中,或者行程匆匆的,没有多聊,但长者之风山高水长,虽匆匆数日,却亲聆馨咳,也算有幸。后来回京后一直想找时间去汪老家拜访。

同类推荐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
  •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从追杀慕尼黑惨案的“黑九月”恐怖分子,到哈马斯高官遇刺的“迪拜门”,凡落入它视线的目标都在劫难逃;从光天化日搬运他国战斗机图纸,到瞒天过海将导弹快艇偷渡重洋,凡被它列入计划的上天入地也要收入囊中;虽毁誉参半,但仍以超强的执行力和一流的情报搜集能力令世人刮目相看。揭秘世界上最神秘、最有效率的情报组织。
  •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不敢说是诗,只因为生命的音符,在时空里跳荡,偶尔捉几只,铺排在平面上,就成了这,似连似断的长短句,空灵的真实,意象延绵嘈嘈急雨,韵律源于天地,智慧敲击宇宙的秘密,情,融化在阳光里,携心灵共振,是恒久的魅力。
  •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文白相间,新旧质素交融,叠置着从历史上各个时期传承下来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和宋代产生的新词新义,现存各本的异文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了宋至明清的语言演变,为汉语文白演变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言实录。
热门推荐
  • 跑出一片天之臭小子

    跑出一片天之臭小子

    一个运动世家出身的男孩,为了追求自己奔跑的梦想,历经各种磨难与考验,最终掌握自己命运的故事。
  • 都市异侠

    都市异侠

    写字楼惊现鬼影,撞鬼者生不如死。但出现鬼影的区域,上百部监视器的录象,却完全一无所得。但这只不过是开始的序章,魔鬼到底是为了得到什么?一个个危机接踵而来,涉及到一干人陷入疯狂的幻境,在死亡的边缘挣扎,生命结束也许并非是最可怕的结局,甚至连魂魄都将不存在。鬼影的真相随着慢慢解开,几乎可以确定,那是古老的鬼魂营造的阴谋。但当相关人等用传统的道术去迎击时,却发现在紧要关头无济于事……
  • 后宅那些事儿

    后宅那些事儿

    掩埋在时空中后院的女人们,争的,也许并不只是男人的宠爱。业务骨干高安琪对宅斗并不是很热衷,来到这个时代她只想吃好喝好过好自己的日子,可是,为什么她就遇到一个逗比呢?直爽淡漠女VS阴狠二逼男
  • 奥术神座

    奥术神座

    “知识就等于力量。”“所谓神,不过是强大一点的奥术师。”带着一大堆知识的夏风穿越而来了。
  • 选择决定人生

    选择决定人生

    每一个人都有希望获得成功,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成功来于正确的选择,选择的权利就在你的手中,不要再麻木了,希望获得成功的人们,勇敢地站起来,大胆地去选择你的未来,你未来的成功就在你的正确选择之中。为了帮助那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选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本书,从多角度、多方位的阐...
  • 媚惑少年之溺爱

    媚惑少年之溺爱

    告白前一秒,她亲眼目睹喜欢的男生拒绝了别的姑娘,本该高兴,可她却在下一秒石化,因为他的拒绝理由是:不喜欢女人!无奈放弃,可该死的家伙居然不肯放过她:不是喜欢我很久了么,怎么身边一直男人不断,还都虎视眈眈!女人,欠教育了吧!
  • 任正非这个人

    任正非这个人

    华为是一家十分独特的企业,其分散的股权结构、出众的国际市场业绩以及对自身形象和战略的严密保护,使得华为成为一条罩上了神秘面纱的“中国龙”……
  • 沃尔玛零售业真经

    沃尔玛零售业真经

    沃尔玛对许多人来说已经不算陌生了。它在1990年超过位居美国折扣百货业龙头10年的凯玛特(K-Mart),成为美国最大的折扣百货连锁公司;1991年超越自二战后即名列全美第一的老百货业盟主西尔斯(Sears),坐上了全美零售业的第一把交椅。
  • 红粉女贼

    红粉女贼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1650),陕西榆林人。本是明朝大同镇的总兵官,在公元1644 年历史发生巨变的关键之年,他先投降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后又投降入关的清朝统治者,攻杀农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