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你也许不相信,中国最大的参茸市场不在其产地东北,而是在远隔千山万水的温州苍南灵溪,而且价格比东北产地还便宜。
然而,这确是活生生的事实。
温州人向东北人购买后,在温州以低于收购价的10%~20%卖掉。
这不是做亏本生意吗?
不。温州人才不会那么傻。他们在与东北人形成长期供销关系后,东北人往往答应一年结一次账或半年结一次账,这样,温州人就把参茸迅速卖掉,立即换成现金,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里,用这笔钱可做上10到20轮的生意。其结果不仅可以填补参茸的亏损,还有盈余。
正是因为温州的参茸售价低,结果全国最大的参茸市场不在东北,而是在温州的苍南。
这其实是温州人从东北的跨省借贷,这个参茸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地下资本市场。其规模在10亿到20亿之间。有一段时间,这一市场曾以影响参茸市场为名,被硬性打击过,结果当地工商业一度萧条,后来又恢复了。当地人说: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嘛。
温州人这种打时间差的现金流动方式与犹太商法中:“收自己的账越早越好,还别人的钱越晚越好”同出一辙。事实上,犹太商人在收取别人的租金和贷款时,最好提前得越早越好,而在支付别人的贷款时,则想方设法予以拖延,不过为维持犹太人的重信守约的良好形象,他们在具体做法上还是有分寸的,可以说,有时还做到了不落把柄的地步。巴奈·巴纳特的代数方法就是一个典型。
犹太钻石商巴奈·巴纳特由初到伦敦时,是一文不名的穷小子,而日后成为南非首富之一。他最初是带着40箱雪茄烟作为原始资本来到南非的。他通过把这些雪茄抵押给探矿者的方式,获得了一些钻石。从这次抵押开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巴奈特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富有的钻石商人和从事矿藏资源买卖的经纪人。
巴纳特的赢利呈周期性变化。因为这里每个星期六银行都会较早地停止营业,巴纳特可以用支票购买钻石,然后在星期一银行重新开门之前将钻石售出,以所得款项支付贷款。
所以,每星期六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这种办法说穿了,和开空头支票差不多。巴纳特借银行停止营业的一天多时间,“暂缓付款”,并且只要他有能力在每个星期一早上给自己的账号上存入足够兑付他星期六所开出的所有支票,他的空头支票就不会被打回来,那他就永远没有开“空头支票”。所以,在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巴纳特的这种拖延付款纯粹利用了市场运行的时间表,调动了远比他实际拥有的资金多得多的资金。
其实,当时南非的犹太商人大多对巴纳特的做法不甚赞同。因为巴纳特对时间差的利用过于别出心裁,甚至出乎其他犹太人的意料之外。不过平心而论,只要巴纳特没有让卖主在星期一上午收不回款,谁也不能对他有什么非议,还不得不佩服这个犹太商人的“精明”。
巧打时间差还显示在赶季节和抢在竞争对手前、获取好价格和占领市场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谁能在市场上一马当先,以质优款新的产品问世,谁就必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比如电子手表,刚上市时每块售价几十美元乃至几百美元,而当许多竞争者推出同类产品时,其价格一落千丈,每块售价只有三五美元;又如人们日常的必需品蔬菜,在反季节时的售价高于盛产季节数倍。
沈阳市郊区有兄弟俩:老大叫陈兴,老二叫陈旺。
有一天晚饭后,陈兴兴冲冲地来找陈旺,说:“我刚接到一个朋友从海南来的信,说那里的西瓜已经大量成熟,问我们想不想贩运。”
陈兴想了想说:“我看行,说干就干,明天就动身。”
第二天,哥俩登上了火车。在车上遇到了不少熟人,一问原来都是到海南贩西瓜的。
验货、付钱、装船、上火车,一路顺风,运回沈阳。
一卸货,大家才知大事不好。此时,沈阳的西瓜已堆积如山,喊破了嗓子也卖不动。
卖完西瓜,一算账,连本钱都没赚回来。兄弟俩无精打采,蒙头睡起了大觉。
晚上,老二媳妇打开电视机,里面正在播放世界排球锦标赛,解说员正在解说:“一号队员猛然跳起,打了一个时间差,漂亮的时间差,球落入对方场内,好,得分!”
老二媳妇赶紧推醒陈旺说:“明天,你们还动身下海南。”
老二睡眼惺忪地说:“什么?还去?你还嫌赔得少吗?”
“不,这回一定不会赔。”
“反正我不去。”
“你不去,我去。”
陈旺没好气地说:“好,你去吧。”
老二媳妇又去找陈兴,陈兴也不赞同。
老二媳妇丝毫不灰心,她筹集了一笔现金,和大嫂下了海南。
这次,当她俩把西瓜运回来时,市场上当天只有她们两人的西瓜,一下子就被抢光了,不但弥补了上次的亏损,还获利一万元。
村里都对妯娌俩竖起了大拇指。
妯娌俩赚了钱,别人询问其中的奥妙,老二媳妇这样回答:“第一次,市场上缺西瓜,我们去贩运的时候,别人也去了,又都是那两天到货,货一多,价格就低了下来。在我们赔钱的时候,别人也同样赔了钱,大家都像我们那哥俩一样,害怕再赔钱,都不再搞了。正是这个时候,我们把西瓜运进来,市场上只有我们一份,价格自然就上去了。”由此可见,这妯娌俩不是靠什么运气好,而是靠对市场行情预测、供求关系变动、价格变化规律的正确分析打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而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