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3200000010

第10章 忧伤月亮(2)

海小安放眼上个世纪的罂粟沟,看见大片美丽的罂粟花,白色的罂粟阴谋如云飘然山间,阴谋有时候看上去很美,闻也馨香。

后来,罂粟沟出煤炭,日本人探明矿藏,开了煤矿,小火车开进了罂粟沟,矿区的历史开始。

上年纪的人的罂粟沟印象:骷髅加白花。

赶尸作为风俗出现,罂粟沟从此与“鬼”字联系在一起。人们心目中的鬼,又有冤鬼屈死鬼,罂粟沟阴魂不散。

“鬼。”海小安自言自语。

“鬼?”李军睁大眼睛,望他的支队长。

海小安说的鬼很宽泛,鬼子,鬼山沟,冤鬼,阴谋者的鬼把戏……罂粟沟隐约杀人者的祟祟鬼影。

“海队,刘升说在河边接的尸体,如果没有说谎,杀人现场应该不会离得太远,加之死者肺里的煤尘,矿工无疑。”

“对。”

“问题是,一个普通的矿工怎么无辜遭杀害?”

“喔,说说你的想法。”

“眼下有些矿主心黑,对农民矿工刻度(薄),说不准得罪他,就陡下黑手……”李军说,“我认为,是矿主作的案,我们上门去询问,能有效果吗?”

“你的意思是?”

“两方面,审刘升,让他供出雇用他赶尸的人;第二方面重金悬赏提供线索人,比我们拉大网劳民伤财强。”

海小安觉得他说的不无道理,偌大矿区寻找一个无名无姓还无头的人,漫无边际地找,很难啊!先篦一遍矿区是否有失踪的人很有必要。当然,警方没把找到尸源的全部希望都放在这次梳篦上,但这样做没错,初步都得这么做。

“徒劳。”李军有几分牢骚。

“案情分析会上你怎么不坚持?”

“局长、队长的,哪儿轮到我们初生牛犊哟。”

“初生牛犊不怕虎嘛。”

“充满歧视。”李军带着气说。

“俗语这么说的。”

“成语也歧视,生活中许多歧视的东西存在,人们视而不见,譬如广告百分之八十由女性做,就是对男性的歧视。”

“是不是说得远了点啊。”海小安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怎么歧视?”

“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有说成乳犊不怕虎,刚出的正吃奶的牛犊连老虎都不怕,在你们眼里,不怕权威不是勇敢,而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无知。”李军直言,直言得痛快。

“好,批评得好。”海小安赞赏。

“海队?”李军略微发愣。

“李军我喜欢你的直率,实际工作中我的确有忽略你们年轻的同志,说歧视么,即使有,也是无意的。”海小安鼓励部下,“对案子有什么见解你们大胆地说,哪怕是错的,对启发思路也有益处。”

李军心情舒畅地望着他们的支队长。

“我想让你去审刘升。”

“我?”李军惊异。

“刘升这块硬骨头,非钢牙铁齿不行。”

“我不是纪晓岚。”

“刘升也不是和绅。”

李军谦虚说自己恐怕难胜任,海小安说你行,上去试试。李军说队长你拿不下刘升,我更难拿下刘升。

“我黔驴技穷……”海小安说。

李军就去审刘升。

红煤咖啡厅,海小全和丛众坐在一张桌子前,等海小安到来。

“我哥哥人很好。”海小全说,他力图给女朋友一个好印象。

其实,海小全这样说,是多此一举。不是吗,他不知道丛众早就熟悉警察海小安。用熟悉难以概括他们的友谊,只是海小全还不知道罢了。

“别看他是名警察,人情味很浓的……”他继续介绍道。

丛众抿嘴笑。

“你?”海小全猜不透女朋友的心思,证明什么地说,“真的,很有人情味的。”

丛众又笑,不过这次笑的增添不少内容。

海小全觉察出笑里有内容,却读不出全部的含意。他说:“我哥是名刑警……”

“我知道。”

“知道?”

“我没对你说过呀。”

丛众收敛了笑,说:“我认识他比你早。”

“哦?你说你……”

“十几年前。”

“十几年前你才几岁呀?”海小全惊异。

“4岁。”

“恁小啊。4岁女孩子。”

“准确说,一个弃婴。”丛众语调沉重,忧伤爬上她的脸庞。

“怎么一回事?”海小全想知道她当时的情况。

丛众的目光向窗户外飘扬,街道上落满秋天的叶子。有人在枯叶上走过,一个季节被抛弃了。

海小安走进咖啡厅。

三个人中,有两个人相见愣怔,另一个人望着他们。

“海叔。”她脱口而出。

“哦……”海小安答应迟疑,或者说根本就没答应。一个延续多年的称呼,因眼前的变故而改变。

站在面前的不是自己一直资助的女孩,是弟弟的女朋友,深入一步说,未来的弟媳妇。

“叔。”丛众叫得有气无力了。

“哥,她是我女朋友。”海小全介绍说。

“丛众,学习累不累?”海小安坐下来,“你脸色不太好,别太累了。”

“哥,咖啡放糖不?”海小全问。

“不放。”海小安老习惯,爱喝苦咖啡。

“你们熟悉,真是太好了。”海小全说。

如果说海小安和丛众想到会有今天这种关系,他们都将做何感想呢?

海小安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在此之前,你叫他笑他都笑不出来,十几年前更笑不出来。

灾难降临丛众身上时,她一点都不知道,那会儿她在宾馆的床上睡觉。4岁的女孩不清楚世界要发生什么,还有贪婪、罪恶存在。

丛众从来不知道自己是人贩子的女儿,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海小安没说,永远也不想说,他认为说了,是对她的伤害。善意编造出来的她身世的故事讲下去。

那个春天风特别大,刮得昏天黑地,人们的心情给破坏了。盘山刑警的心给人贩子撕开一道口子,三周内有四个儿童失踪。

当时的公安局长通过媒体向盘山市人民表态,一个月内破案,抓住人贩子,不然,他就引咎辞职。

刑警面临怎样的压力啊!海小安他们吃住在打拐专案组,终于发现了团伙的头目——主要犯罪嫌疑人丛捍东和宋雅杰落脚点,三马旅馆的606房间。

刑警扑进客房,嫌疑人已经逃走。

4岁的女孩子丛众睡在床上,睡得太沉太香,面带微笑,她也许梦见了蝴蝶在花间轻轻飞舞。

开始警方拿她当被拐的儿童解救,接下去丛捍东的被捕,处极刑前,他说出丛众是他们的女儿。

宋雅杰潜逃,至今没落网。那时没找到丛众的任何亲人,她成为孤儿。办此案的海小安照顾丛众一段时间。

海叔从那会儿叫起的,十几年,海小安就是她最亲的叔叔。是上帝的安排吧,她成了弟弟的恋人,他们的关系平添一层亲近。

“丛众,你和小全恋爱,我是你哥哥了。”海小安真挚地说。

丛众有些激动。

是啊,海小安一直无微不至的关怀,父辈那样关怀备至。从小学到中学,多次家长会都是海小安来开的。

“他是谁?”同学问。

“叔,我亲叔。”丛众骄傲地说。

“你叔怎么姓海。”同学疑问。

丛众只笑不答,海小安在她心目中是父亲。

这时,海小全的一个中学同学走进咖啡厅,他起身走过去和她说话。

“小全最近情绪低落,你知道因为什么吗?”海小安问丛众。

“因为我吧。”她说。

“你怎么啦?”

丛众微微低下头,心事重重的样子。

“丛众……”海小安目光关切地望着她。

海小全重回到座位上,望着丛众。

“叔……”丛众一时还改不了口,她说,“我父母是谁?”

海小安看看丛众,又看看弟弟,思考怎么回答她的问话。

“哥你知道吗?知道就告诉她。”海小全说。

她期冀的眼神望着海小安,她似乎知道他知道,希望他说出来。

丛众身世的故事是善良人虚构的,已经讲了十六年,尽管故事的主人公提出质疑,种种原因故事也不能重讲。

她的父亲拐卖多名妇女儿童走上刑场,母亲宋雅杰潜逃十六年,公安部在网上发布了A级通缉令,盘山警方一直在追捕她,海小安负责追逃。

“我想知道自己的身世。”丛众说得很恳切。

海小安说他的确不清楚,隐瞒下这一节,只能这么说。

“孤儿院的人说是你把我送过来的。”丛众没有说出下半截话,用眼神问。

回忆那时的情景,海小安的记忆里泼满月光,冷冷的月光。那个无助的羸弱女孩,发光的东西在纯洁的眸子里闪烁。一只被抛弃的羊羔,那样孤立无援地在荒原上哭泣。

这就是当时的丛众。

“哥,怎么发现的我?”她问,用了改口后的亲切称呼。

海小安搅动已经凉透的咖啡。

“他们说我只有4岁,是吗?”

“是。”

“假如我被抛弃,应该在火车站的候车室,或僻静的街巷。”丛众往下不是问,而是自己猜测,推测一个凄凉的故事。

海家兄弟成为听众,他们怀着复杂的心情听她讲述。

“如果是冬天,大概我包裹在被子里……我哭了吗?”丛众问海小安,没等他回答,自己说下去,“我的哭声一定很响,给环卫工人发现,送到派出所……”故事回到了原来的情节,是海小安讲的故事。

故事背后的故事没有讲,海小安没有结婚,不具备收养条件,不然他要给丛众当爸爸。

离开红煤咖啡厅前,海小安许诺一定帮助丛众弄清身世。

矿区摸查结束,没有收获。

刘升的口供依然没进展,他态度不配合,说:“你们确定我有罪,拉出去一枪毙了我得了。”

尸源没找到,知情人又不肯开口,两条路都堵死了。如何重新寻找破案方向?海小安接受梅国栋的建议,在赶尸事件上再琢磨琢磨。

“赶尸……”海小安把梅国栋讲给他的故事转述给专案组的刑警们。以期过去年代里的故事,对破案有所启发。

罂粟沟赶尸发生了许多故事,梅国栋讲的这个赶尸故事比较经典。

罂粟沟顾名思义,满沟生长着罂粟,当地人俗称大烟。有一首很流行的民谣《鸦片烟》——

鸦片烟,

真可恨。

倒了运,

上了瘾。

家中银钱全花尽,

破席摆过照尸灯,

半截砖头当作枕,

发辫锈成一根棍,

老婆暗与旁人混。

大烟鬼,

心中忿。

要说打他吧,

浑身没有劲;

要说杀他吧,

刀子卷了刃;

再说禀他吧,

官府封了印。

到此时,

常发闷。

只落个,

河中跳,井里奔。

亲戚朋友全不问,

狗腹以内出了殡。

这是描述抽大烟的故事,另一首歌谣更吓人:

鸦片烟,

上了瘾。

头上发,

结成饼;

儿女不愿问,

老婆嫁别人;

家产都荡尽,

死在墙脚根。

大概没人去想想每年罂粟收获季节是怎样的情形,罂粟沟的大烟,日本鬼子强迫农民种植的,做什么不是本部小说描写的,翻过去。香气飘满罂粟沟,绝不是民谣诅咒的鸦片烟可怕景象。

罂粟花,世界上最美的一种花,也是不受蝴蝶和蜜蜂喜欢的花。人们却对它着迷,甚至甘冒生命危险靠近它,攫取它。

罂粟成熟季节,南腔北调各色人等云集盘山,那时盘山还是一个小镇。罂粟给小镇带来名声,带来繁荣。尤其是旅店业、妓馆爆满。

这些面目不清的人里边有商贾、毒枭、土匪、军警宪特……目标一致,全盯着罂粟沟里的日渐成熟的罂粟。

日本鬼子可不轻易丢掉果实,扎口袋嘴似地封住罂粟沟口,设卡对出来的人严加搜查,惟恐带出去大烟。

眼看着灰色的大烟葫芦头(罂粟果),日本鬼子恨不得把罂粟沟卷吧卷吧塞入腋下夹走。

窥视这块肥肉的人,绞尽脑汁带出大烟而不被日本鬼子发觉。于是,数个人被刺刀拦在检查站口。

“脱!”日本鬼子开始用日语命令,命令多了,学会了中国话。

接受检查的人脱个精光,衣服被反复查找,不见大烟的影儿。

嚓!日本鬼子一刺刀戳进中国人的肚子,刀尖在里边搅动一阵,肠子脱落下来,一桶清水泼向肠体,白色胶质包裹的东西显现出来。

“八嘎!”日本鬼子喊叫。

嚓!

嚓!

嚓!

一声嚓豁倒一个中国人。

显然,精心策划的带大烟计划破产,给日本鬼子识破。

为达到目的,总有人铤而走险。

一车原木给日本鬼子扣留,从掏空的树心中找到大烟;土匪来了横的,硬是闯检查站……赶尸就是此背景下兴起的。

起初,日本鬼子并没怀疑有什么鬼在里边。

“谁亵渎自己的亲人呢?”日鬼子这么想。

日本鬼子对这个民间丧葬风俗好奇,竟问赶尸匠:

“死人怎么会走?”

“我吆喝他呀!”赶尸匠说。

日本鬼子更觉神秘。

“你的厉害,能赶走死人。”日本鬼子惊叹之余,用心琢磨死人走路的道理。可是百思不得其解。

说来也怪,日本鬼子杀人不眨眼,却怕死人,深深地恐惧不是他们杀死的人。因此对赶尸盘查松懈,简单检查一下就放行。

“呃嗬哟!”

“走喽!白老先生回家喽!”

日本鬼子向尸体敬礼。

赶尸匠吆喝着尸体远去,消失在山林间。

“呃嗬哟!”

“走喽!宫老太太回村啦!”

赶尸的流水似地从哨卡经过,差不多一两天就过一伙。

“噢?”日本鬼子疑心起来,“罂粟沟怎么老是有死人?”

日本鬼子毕竟是日本鬼子,他们嗅到了大烟的味道,就在尸体里面。

一天,一伙赶尸的过来。

膏药旗随着刺刀飘过来,拦住:“站住!”

“太君,我送……”赶尸匠赶忙解释。

“检查。”

“死人……死人也检查呀?”赶尸匠装出镇静自若。

日本鬼子的刺刀挑开白布,一具骇人的尸体出现,赶尸的秘密给意外地揭开了,原来尸体绑在另一个活人的身上,是活人拖着死人走,白布掩盖着这一秘密。赶尸匠的吆喝,虚张声势的欺骗。

赶尸匠再也无法从容,惶恐不安。

日本鬼子揭穿的不只是骗术,而是骗局:用赶尸掩人耳目偷运大烟。

过去年代里的故事引发刑警的话题。

“刘升赶尸目的不在运尸回家……”李军说,“当然更不用说运毒品,他向我们暗示什么。”

“暗示什么?”

“让我们集中精力查尸源。”

“那他为什么不直接报案,干吗演出这样一出闹剧?”

“假设尸体牵涉一重大的事件……”

“人命关天还不大?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李军,你也只能是假设。”

李军遭到反驳。

海小安倒倾向李军的观点,用这种方法不但引起警方的特别注意,社会方方面面都聚焦此事上,警方迫于压力,将不惜一切代价去破案。深层次地分析,是不是有人对警方不十分信任啊!

法医再次提供给专案组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发现无头尸是“四环素牙”。海小安去疾病防控中心请教专家。

《辞海》载:氟,化学元素〔周期系第Ⅶ族(类)主族元素〕。浅黄绿色气体。非金属中最活泼的元素。

“动物一次摄入过量可溶性氟化物可中毒,人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引起的一种牙齿病变,叫氟斑牙,民间亦称‘四环素牙’。主要症状为:牙齿表面粗糙,无光泽,并有散在的白垩状斑点或斑;严重的有浅黄、棕色……”地方病专家详细地讲解说。

“这种病我们盘山地区有吗?”海小安咨询。

“没有,我们不是氟病区。”

地方病专家列举了自然氟病区,如吉林省西部草原。

“四环素牙”给死者划定了生活范围,长期生活在自然氟病区。在全国这样的地方虽然很多,但还是大大缩小了寻找范围。

同类推荐
  • 见习记者

    见习记者

    见习记者于之恒被派去执行一项特殊使命,究竟是什么使命,因为使命的高度保密,于之恒也不知道。抵达目的地之后,看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现场,随着内幕的层层揭开,于之恒感觉此行确实值得,于是,他深入调查,决定按照领导的要求搞出一个惊天动地的报道来。当他像秘密战士一样一路过关闯将,终于掌握了完整的资料,并且花了不少心血完成了采写任务时,结果又却出乎意料之外……
  • 每一棵树都很孤独

    每一棵树都很孤独

    每一棵树都很孤独,即使地下的根须暗自交错缠绵。本书以主人公灵香的女友海棠自杀身亡后留下的谜为线索,在解谜的过程中,慢慢展现出两个不同年龄的女人(灵香与彩虹姨妈)各自不同的心路历程,整个故事仿佛一面多棱镜,有时荒唐,有时伤感,有时温柔,有时骇人,有时魔幻,却都无限接近真实,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不仅使人体会到人性中深刻的孤独,也让人触摸到生命中那种令人震惊的情感。虚实交错的奇谲架构,超一流的文字叙事,动人心魄的深情炙爱,直抵每一位渎者的内心、整部小说充满了梦幻与神秘的气息。
  • 瘦楼

    瘦楼

    鲍贝,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

    本书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描写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通过一个阴差阳错的偶在机会互相换了位置,王子变成了贫儿,贫儿成了王子。贫儿汤姆穿着王子的衣服在王宫里尽享荣华富贵,还当上了英国的新国王。而真正的王子爱德华却在外四处流浪,不得不忍受贫穷和乞丐们的欺凌和嘲讽。在好人霍顿的帮助下,爱德华王子经历了重重劫难,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最后终于回到了王宫。而贫儿汤姆在良心的谴责下,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真正的王子。此后,爱德华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故事的想像极其丰富、语言幽默风趣,在带给儿童快乐的同时,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对纯洁、善良、美好事物的向往。
热门推荐
  •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以辛亥革命为核心事件,讲述从1908年到1912年间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本书开始于宣统皇帝登基,结束于南京临时政府北迁。这段时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人物和事件错综复杂的时期。本书生动通俗的描述了这段严肃、深沉的历史,吸收运用当前史学界发掘掌握的最新资料,抓住其中的主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华章,其中穿插了重要人物的介绍,点缀着有趣的历史细节。
  • 张瑞敏谈商录

    张瑞敏谈商录

    本书的主体部分为张瑞敏先生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版出版的《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VCD光盘的文字内容。但真正可以称作管理大师的惟有张瑞敏。为传播张瑞敏先生的管理哲学,北京国人规范管理推广中心授权我们独家出版张现在敏先生讲座的文字内容,他的许多思想所闪现出来的光芒几乎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智慧。中国有许多管理者可以称为企业家,并且配备VCD光盘。张瑞敏先生的管理思想是中国现代管理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传播他的管理哲学,学习他的管理思维,"张瑞敏无疑是中国现代管理的大师,对于每一个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来说意义非凡
  •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子卷)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子卷)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一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上)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上)

    江湖名门“先天无极派”掌门人俞放鹤于家中遭人毒手,其子俞佩玉亲眼目睹父亲惨死却无力相助;后遇未婚妻林黛羽才得知父亲的好友也一一被人杀害。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这些人却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是有人恶意的玩笑,还是这“复生”背后隐藏了不为人知的阴谋?
  • 杏花雨

    杏花雨

    恶性的发展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已司空见惯,这似乎并没有太多触动到人类的神经。史前文明的有无,外星文明的存否,并不是本文要关心的,本文关心的是我们的生存环境,是我们人类本身。外星人踏足地球时,发现地球正处于核阴影笼罩之下,他们不忍心看到地球文明重蹈覆辙,于是忍痛割爱,留下了刚刚出生的儿子,把他冰冻在了北极。等到地球灾难来临之前,婴儿将苏醒、成长,去拯救地球……一个外星遗孤,为了地球文明而生。外星球和地球文明之间不应该是互相杀戮,而更应该是和平、友善。
  •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并且能很好地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总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的引导支配……
  • 无量山旧事

    无量山旧事

    慨叹盛世浩劫,英雄挥剑斩苍茫。无量,浩瀚苍穹,谁与争峰?举杯邀明月,生死两仓皇。人道是,混战枭雄几多长?
  • 安胎养胎最佳方案(幸福爱巢)

    安胎养胎最佳方案(幸福爱巢)

    优生开始于择偶随着人们对于优生学认识的深化,对配偶的选择已不局限于品貌端庄、身体健康,而是更加重视遗传素质和其他的因素。因为择偶不仅仅是男女的结合、个人的幸福问题,而是关系到后代的素质和民族的强盛。所以说,青年男女选择对象是很需要有科学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