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伦、科恩兄弟、吕克·贝松……他们让“小资”们重拾信心——原来好莱坞不只会出商业片。尽管好莱坞地皮上大大小小的特效公司让电影越来越花哨越来越刺激越来越神神叨叨,一干影迷看着看着几乎忘记自己是哪年出生现在又是哪一年。可小资恐怕是好莱坞最痛恨的人,他们只买个位数美国导演的账,对那些商业大片全体免疫。美国人最痛苦最神经质最歇斯底里最含蓄的“人”的气质都让这些个位数的导演占用了,而好莱坞票房摇钱树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则不在这“个位数”之列。
他们也喜欢根据地域来挑电影。伊朗、印度、意大利、捷克、波兰……反正哪儿偏就看哪儿的。
这时,对小资再有意见,也得佩服他们的忍耐度。这些国家的片子往往节奏缓慢,情节沉闷,使用大量长镜头。影片的现实意义往往需待结尾处方可显山露水。看维姆·文德斯(WimWenders)导演的《柏林苍穹下》,无语的天使无语的路人,还是黑白的,不知道会以为是卓别林时代的默片。看到一半时几乎闷得气绝,很有登福州鼓山半山腰时“欲罢不能"的滋味儿。待到终结,总算“吃"出了味道,幸甚!
小资必看电影
《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用王朔的故事对6O年代的中国孩子进行了青春总结。这样的故事让70年代出生的中国城市孩子同样兴奋。马小军和他的同伴们如同热铁皮上的猫,无法停留,无处驻足,心怀伟大理想但终究无法实现。马小军想从水中爬到岸上,每每接近岸边,就有一条条腿将他踹回水里,在优美的《乡村骑土》间奏曲声中,马小军一次次徒劳的挣扎……这是小资们要面对的现实生活的象征。
《情书》
一个藤井树和另一个藤井树的故事。导演岩井俊二坦白说《情书》的创作缘起是小说《挪威的森林》。“1994年,我开始愁眉苦脸地酝酿下一部作品。我已经3O岁,打算趁自己还拖着青春时代记忆尾巴的时候拍一部类似青春片的东西,一部让全日本少男少女流于眼泪的,能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漂亮东西。"一部100%的恋爱电影,主题关于生与死。《追忆似水年华》,少年爱情,借书卡上的素描......这些细节都构成小资喜好的标志。
《猜火车》
“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终身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他妈的大电视,选择洗衣机,选择汽车,选择CD机,选择健康,选择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买第一所房子,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分期付款的三件头西装,星期天傻乎乎收看无聊电视,边看边吃零食,选择苟言残喘,选择在老人院尿床,在像你一样的狗男女面前丢脸,选择将来,选择生命……”
这是《猜火车》的片头以及片尾独白,“青头"兄弟背叛了朋友,决心投奔平庸而正常的中产阶级生活,告别苏格兰最肮脏的厕所。告别磕药,告别放荡的青葱时代。青头汇人了模糊的人群之中,与没有面孔的人们融为一体、消失不见了,因为他破烂不堪的青春时代已告一段落,这是他的幸运,也是悲哀。
《云上的日子》
1995年,《云上的日子》问世。当时安东尼奥尼的健康状况已经不允许他结构一部完整的长片巨制,借助四个故事的主题堆积的方式,对安东尼奥尼对自己一向关注的各个主题进行-次总结性地阐述。影片仍然呈现出安东尼奥尼当年的风采,无论是哲学主题的挖掘,还是影像精美严谨的构成,都显示出一代大师风范。云上的日子不是虚无的:没有结果的一见钟情,情无归处一一所有的心事都被大师说出。
另类的王家卫
王家卫拍的都是边缘人,但就是这些人拍出了小资要的感觉。
“这一分钟我感觉很暖。"《堕落天使》最后的话。对时间的精确,对瞬间的敏感,对人的距离,都很小资。
喜欢《东邪西毒》或《花样年华》或《重庆森林》?都是一样的。被一个坚强的理由,被一个看似无意的瞬间左右的选择,是害怕、犹豫、拖泥带水、借命、自恋。小资们也一样豁不出去。
小资是有一点点冷漠的。
害怕被别人拒绝,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拒绝别人。王家卫的词典里有的是让小资感到温暖的词。
在小资的眼里,周星弛和王家卫一样重要。周星弛夸张、极端,像个氧气泡泡,足以让小资在几秒钟之内被击中心坎,打个冷战,浑忘人情冷暖。王家卫的疏离和淡漠,让小资感到安全,因为安全,所以温暖。
和这个社会保持一点距离,这能让小资过得自在。
《堕落天使》里那个经常被金城武强迫做什么做什么的家伙很有趣,他半夜下楼来买冰激凌,当他回头发现金城武时,说:我靠,又是你。
好玩。
好玩。这是正牌小资爱挂在嘴边的话,小资把人分为两等:好玩的人和不好玩的人。有时侯会因为好玩,而原谅一个在有道德洁癖的小资眼里看起来品质不怎么样的家伙。
王家卫电影里的人都很好玩,拿领带擦皮鞋,给死猪按摩,像田螺姑娘一样占据爱恋对象的巢穴,做好事不留名。打开别人的铺子当老板,玩互换身份的游戏,玩文字游戏。晃动、拼贴、一样的主人公的名字、御用演员,还没到老眼昏花就看不清楚的画面......多好玩。就像一套台湾版的电影书籍,其中一本在黑白之间,玩的是纯文字的视觉效果,在黑白之间玩出无数色彩,在方寸之间用大小横竖左右深浅简繁朴华玩出无数花样。那朋友说,这本书,小资准喜欢。古怪得紧。要让小资倦眼一开,就是要好玩。否则着实无聊。小资一早就摆明自己是病人,小资的病就是没有感觉。感觉都在周星弛、王家卫、欧洲、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的电影里。
小资需要一点形式感。
中式旗袍,一首老歌,电话两头的无语,缘份的擦肩而过,为了擦肩而过地瞬间而辗转反侧,烟圈的弥散,总得有点什么让小资觉得自己是活着的证据。
小资喜欢幻想,穿越时空,想像那像椰子一样的心脏,喜欢唐僧的絮絮叨叨,也喜欢001公分。
小资都很恋物。
梁朝伟对着毛巾什么的家用物件说话,你们乖不乖之类。小资也喜欢坐在木制地板上,手倚着枕,喃喃地对着鱼缸里的鱼说,你们的眼泪流水里,水会知道吗。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影子。
所以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一时刻被王家卫打动。
幻想获得自由的《四百击》
“四百击”译自英文“The Four Hundred Blows”,而后者又译自法文LES QUATRE CENTS COUPS,该俚语的意思是“青春期的强烈叛逆”。也许译作“无因的反叛”更好。
“半自传”是著名导演特吕弗1959年拍摄的第一部长片,“记录”了小男孩安东尼逃离家庭和社会寻找自由的历程。
安东尼,因是母亲未婚生子,得不到疼爱,终日游离于街边角落,直到被亲生父亲大义灭亲,送进监狱。在他进入后已完全被社会抛弃(他的惟一好友Rene甚至只能隔窗相望)。心理学家的提问成了社会对Antoine的终极审判,也成了Antoine对我们的惟一一次正面自剖(注意,除了声音,心理学家的形象是始终不在场的)。
(心理学家)“你父母说你说是撒谎”
(安东尼)“大概是吧,时不时的。那又怎样?我说真话时,他们总是不信。所以我宁愿撒谎。”
经过一系列的动因累积,安东尼终于采取了行动——逃离管教所。
奔跑,成为他内心渴望的外在宣泄;大海,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国”。然而,当他最终踏上海滩,面对的却只有一片迷茫。任何人都无法把握其中真实情感的波动。当影片最后定格在安东尼蓦然回首迷茫的脸庞时,他那漆黑空洞的眼神也走进了观影者的心里。特吕弗拍摄《四百击》时,早已不是当年的叛逆少年,他已然是安德烈·巴赞麾下骁勇善战德悍将。虽然在这部影片里,我们更多是关注特吕弗作为导演这个角色在影片里所表现出来的惊世才华。作为“作家电影”的倡导人之一,个人化的表现手段,朴实的纪实风格,情节的细腻处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畅而亲善的画面,以及镜头的运用与拍摄角度的选择等等都为我们带来了感官上的强烈震撼,耳目一新的惊喜。我们能够深切的体会到影片中,特吕弗对那段峥嵘岁月,对年少时坎坷崎岖的经历最为痛楚的回忆。
影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可怕的逻辑,安东尼争取自由的代价就是失去自由。不管他是选择顺应这个传统社会的生存法则,还是选择打破旧有秩序实现自我的认同,最后的结局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样的一种选择注定是悲哀的,这种悲哀同样也注定是永远无法回避的。正是这种无法回避的悲哀选择,把安东尼——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无情的推倒了一个绝望的悬崖边上,多么令人寒心的人生。然而无数个这样的选择将会陪伴着每个人走完短暂的人生,它就象人身的一个痈疽一样,留不得,却永远也拔不去。理想与现实,生存与原则,期待与破灭,自由与责任,囚禁与放逐,等待与漂泊......,人类每时每刻都面对着这些情非得以的选择,每做一次选择就会多一分恐惧,恐惧这所有的选择变成一个个切点,最终徒劳的经过一个圆周轨迹,终点成为了起点。但更令人害怕的是,终有一天不再恐惧选择的时候,那将代表着已经变得麻木,那将意味这将不再痛苦,换句话说也意味着已经失去感受快乐的能力。
企图憧憬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是危险的,是魅惑人心的,同时也是无法抑制的。但人生就是如此的矛盾,没有梦想的人生就犹如一个干涸的枯井;有了梦想而又无法实现梦想的人生则更象一段没有爱情的人生那样不完整。自从工业大革命以来,人类文明高度发达,选择几乎就成了放弃的代名词,与其说选择一种人生,不如说放弃人性中很多真实美好的情感。正如《四百击》中安东尼选择了叛逆少年为自由而战,那他就必然被这压抑、厉虐的社会所抛弃,甚至被践踏。这是安东尼无法预料的后果,也是安东尼选择的代价。一个不黯世事的少年因为无意识的行为在残酷的现实中成为了畸形社会体制下宿命的牺牲品。
一九五九年的严冬,当安东尼选择了离家出走呆滞的坐在漆黑的夜晚时,他可曾感到生命的恐惧与孤独;当安东尼喝着路边丢弃的牛奶时,他可曾感到生存的冷酷与无奈;当安东尼隔着铁丝网看着广阔的世界时,可曾感到自由的不易与可贵......
一九五九年,就是这个寒冷的冬天,不管是对安东尼,还是对其他人,都是生命中无法承受的四百击!
小资的音乐情结
小资必读之三种音乐:爵士、歌剧、B.G.M。几年前在咖啡馆里听爵士时还常有客人很客气地对工作人员说:“能不能换一盘,有点吵。"两年前出了一本事关爵士的《克莱因蓝》,“小资”得一塌糊涂,上架头三个月没动静,第四个月就火了。这会儿大点儿的音像店里都找得到爵士乐专柜,其中也有十分专业的,摇摆爵士、冷爵士、硬波普爵士……都出现了。不要求像村上一样成为爵士乐专家,小资的要求最低也得分清冷爵士和酸爵士,好歹知道路易斯·阿姆斯壮(LouisArmstrong)和比利·哈乐黛(BillyHoliday)是谁。(爵士乐的鼻祖之一)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曾经说过:“如果你一定要问什么是爵士乐,那你就永远也不会知道。"同样,什么是有爵士乐的生活?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也一样模糊。当然,一定要回答的话也有答案。村上春树式的回答是:“在清洁安静的酒吧,装有坚果的罐子,低沉的声音播放着M.J.Q的VENDOME。然后双份的威士忌加冰。"更通俗的回答是:一支好雪茄,一杯好马提尼酒,像詹姆斯·邦德那样镇定优雅地饮下马提尼的一刹那。
与歌剧、尤其是所谓“正歌剧"相比,音乐剧有几大优点:短一点,唱的少一点,语言好懂一点。正统的音乐史把音乐剧的历史追溯到1728年的《乞丐歌剧》。但也许是因为音乐剧在发展初期身份太卑微、而且搀杂了许多低级娱乐成分,所以现在多数人表白自己喜欢的音乐剧其实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音乐剧。在更多的人看来,音乐剧其实只意味着剧中的几首著名选曲。有一篇名为《怎么写一部音乐剧》的文章曾断言:创作音乐剧的首要秘诀是写一首容易上口的主题曲,然后在剧中不断反复。
喜欢泡咖啡馆泡酒吧的小资耳朵里听得最多的就是B.G.M(背景音乐)。小资注重情调,于是不论工作、吃饭还是没事儿发愣,总想来点背景音乐烘托气氛酝酿情绪,还能让焦躁的心情平复。“神秘园"、恩雅、“班得瑞"、莎拉·布莱曼、乔治·温斯顿......在B.G.M里只有经典没有过时。
看看现在音像店的分类货架,中外通俗歌曲的比例越来越小,扩张领土的是音乐剧、爵士、B.G.M。从某种角度上说,可以代表“小资"群体的壮大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