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9300000006

第6章 劫中得书记正文(4)

此书翻印本甚多,均不佳。此本为天启刊白皮纸本;于所见各印本中最为精良。惜嘉靖壬戌原刊本,不可得见,是一大憾事。《筹海图编》为防倭而作,于沿海形势,言之甚详。倭患经过,亦加详述。“经略”中,论水战船艇之构造与战术,最可注意。所附各图皆精。单桅与双桅船之桅上,均有“望斗”,为他书所未见。足与戚继光之《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同为明代倭患史中之要籍。余所得《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亦均为翻刻本,十数年来,访求原刊本,迄未曾收得。

说郛

元陶宗仪纂一百二十卷四十册

明末陶珽刊本

陶宗仪《说郛》体例仿宋曾慥《类苑》,而所收杂糅之至,然古佚书往往赖之而存,不能废也。原本久佚,仅散见明钞残本。近人张宗祥集诸明钞,重刊印行,原本面目,约略可睹。然张本之前,流行者惟陶珽一刻。今所见陶刻,多后印者,阙帙累累,几无一本相同。后人得其残版者,更欺诈百端,巧立名目,并《续说郛》残版,或称《五朝小说》,或称《唐宋丛书》,或称《续百川学海》,或称《广百川学海》,皆得酬其欺。其实仅加刻一二通序目耳。此本余得于中国书店,尚为中印较善之本。与《汇刻书目》所载目录细校一过,《汇刻》注“阙”者,此本大都有之:(一)《洛书甄耀度》(卷五);(二)《山居新语》(卷五十);(三)《朝会仪记》(卷五十一);(四)《南越志》(卷六十一);(五)《乾道奏事录》(卷六十五);(六)《东谷所见》(卷七十三);(七)《髻鬟品》(卷七十七)。亦有《汇刻》不注“阙”而此本实阙者:《乘轺录》(卷六十五),《公私画史》(卷九十一),《禾谱》(卷一百五)及《齐谐记》(卷一百十五)四种。此本有而《汇刻》未列目者凡三十二种,足补诸丛书目之遗漏。书非目睹,或得善本,诚未易即据为“目”也。丛书目不难辑,难在不能多得异本相校耳。

续说郛

清陶珽纂四十六卷二十四册顺治间刊本

珽既刊《说郛》,复纂明人说部五百二十馀种以续之。但间亦阑入宋元人作。此本余与《说郛》同时得之,亦佳。《汇刻书目》注“阙”之《龙兴慈记》(卷五),《云南山川志》(卷二十五),《水品》(卷三十七),《拇阵谱》(卷三十九),《野菜笺》(卷四十),《虎苑》,袁弘道《促织志》(四十二),《广寒殿记》,《李公子传》,《仓庚传》(卷四十三),《莲台仙会品》,《后艳品》,《续艳品》(卷四十四),《杂纂三续》(卷四十五),此本均有之。但目录中注“阙”者仍有数种。不知初印本完全不阙之正续《说郛》各藏家有之否?

皇朝四明风雅

明戴鲸辑四卷四册嘉靖三十五年刊本

《甬上耆旧诗》与《续耆旧诗》,选四明人作已大略无遗。此为戴鲸辑,入选者皆明人,故名《皇朝四明风雅》(序作《四明雅集》)。“四库”入存目,传本罕见。余得之平湖胡氏。近购得地方诗文集不少,而明本则不多,于《金华文征》外,仅有此书耳。

金华文征

明阮元声辑二十卷八册崇祯间刊本

此书余得于富晋书社,刊印尚精。清人辑《金华文略》,多取材此书,而被削去之篇章不少。故此书仍不能废。元声别有《金华诗粹》一书,惜未收得。顷北平来薰阁复于此间得正德本《金华文统》。迨余知而追询,则已载之北去矣。

鹤啸集

明朱盛著二卷二册崇祯丁丑刊本

今岁书市因平贾之麇集而顿呈活跃。各家皆出书目,杭州诸肆亦每寄临时目录来。但均无甚好书,盖好书不待目出皆已为平贾攫去。前在中国书店见杭州某肆目中有《鹤啸集》,名目较生僻,即托其代购。顷书来,为崇祯写刻本,甚精,首题楚鄂渚朱盛著。明代楚地朱氏,多楚藩后,至二三万人。盛当亦为宗室。诗无惊人语,然稳妥。

海内奇观

明杨尔曾辑十卷十册万历三十八年刊本

杨尔曾自号雉衡山人,所辑书不少,有《仙媛纪事》,《杨家府演义》及《韩湘子传》等,殆为杭地书肆主人,或代书肆辑书者之一人。此书余在北平曾见一部,未留下。近编“版画史”,思得一本,而上海各肆均无之。平贾王浡馥云:彼肆中有之。乃嘱其寄来。价不甚昂,遂收之。明人辑名山游记者有都玄敬(穆)、何振卿(铛)诸人,而其书皆不附图。名山记之有图,盖自尔曾此书始。图为钱塘陈一贯绘,新安汪忠信镌,甚精雅,惟尚微具粗犷气。崇祯间无名氏《天下名山胜概记》出,则其图渐趋细致纤弱矣。此书“说”皆出尔曾手笔,不类他书之专集昔人游记也。

金汤借箸十二筹

李盘撰十二卷五册崇祯己卯刊本

此书有清代翻刻本,甚易得,然已削去违碍语。盖原本在禁书之列,久不得复睹矣。顷从叶铭三许得此书原本,甚为快意。李盘生当崇祯末年,乱兆方萌,此“十二筹”:“筹修备”,“筹训练”,“筹积贮”,“筹制器”,“筹清野”,“筹方略”,“筹申令”,“筹设防”,“筹拒御”,“筹厄险”,“筹水战”,“筹制胜”,虑深思周,固亦一有心人也。明代兵家言,自戚继光《练兵实纪》、《纪效新书》后,作者至多,皆附图说,偏于实用。亦有辑古语故事者,若《百名将传》、《经世奇谋》等。但类多辗转钞袭。此书则合将略、故事及器用为一编,亦多蹈袭语。似为兵家实用之一手册。附图亦甚精雅。

百名家诗选

福清魏宪选八十九卷存二十二册

(缺一—六)枕江堂刊本〖=〗

卷一魏裔介

卷二李霨

卷三王崇简

卷四龚鼎孳

卷五梁清标

卷六王熙(以上缺)

卷七钱谦益

卷八吴伟业

卷九曹溶

卷十申涵光

卷十一曹申吉

卷十二佟凤彩

卷十三杨思圣

卷十四戴明说

卷十五沈荃

卷十六陈廷敬

卷十七王士禄

卷十八王士祯

卷十九曹尔堪

卷二十施闰章

卷二十一严沆

卷二十二宋琬

卷二十三张永祺

卷二十四梁清宽

卷二十五范承谟

卷二十六魏裔鲁

卷二十七孔胤樾

卷二十八郜焕元

卷二十九陈宝钥

卷三十柯耸

卷三十一毛逵

卷三十二成性

卷三十三程可则

卷三十四周令树

卷三十五李衷灿

卷三十六傅为霖

卷三十七程云

卷三十八严曾榘

卷三十九顾大申

卷四十陆求可

卷四十一周体观

卷四十二王曰高

卷四十三范周

卷四十四王紫绶

卷四十五遴窦奇

卷四十六王追骐

卷四十七李赞元

卷四十八纪映鍾

卷四十九刘六德

卷五十黄骐若

卷五十一宋翔

卷五十二孔兴钎

卷五十三申涵盼

卷五十四袁佑

卷五十五毛升芳

卷五十六梅清

卷五十七计东

卷五十八赵威

卷五十九孟瑶

卷六十程启朱

卷六十一杨辉斗

卷六十二成光

卷六十三黄伸

卷六十四黄任

卷六十五张祖咏

卷六十六张鸿仪

卷六十七张鸿佑

卷六十八刘友光

卷六十九戴其员

卷七十李念慈

卷七十一陆舆

卷七十二沈道映

卷七十三朱骅

卷七十四孙郁

卷七十五刘元黴

卷七十六杨州彦

卷七十七杨思本

卷七十八刘维祯

卷七十九王泽弘

卷八十丘象升

卷八十一叶雷生

卷八十二宗元鼎

卷八十二毛师柱

卷八十四黄之鼎

卷八十五曹玉珂

卷八十六吴学炯

卷八十七释大依

卷八十八释读彻

卷八十九魏宪

上《百名家诗选》八十九卷,魏宪辑,盖续《石仓诗选》者。实只八十九家。每家有一小序,足资知人论世之助。“百”字系后来挖改,疑非原来书名。余先有魏氏《诗持》三集,复于传新书局徐绍樵许得此。价甚廉。故虽阙前六卷,仍收之。绍樵云:有《石仓诗选》百二十馀册。余力促其出售。未商妥,而先获此。南洋中学有此书全帙,当借钞补足。宪自附其诗于后,不脱明人积习。所选未必皆可观。然其中诗集不传者居多。赖此,得窥豹一斑。

唐十二家诗集

不分卷十四册万历甲申杨一统刊本

一王勃集一册

二杨炯集一册

三卢照邻集一册

四骆宾王集一册

五陈子昂集

六杜审言集合一册

七沈佺期集一册

八宋之问集一册

九孟浩然集一册

十王维集一册

十一高适集二册

十二岑参集二册

上唐十二家诗集十四册,为南州杨一统(允大)刊本。明人编选唐诗者至多,自高棅《唐诗品汇》以下,至冯惟讷《唐诗纪》、张之象《唐诗类苑》、胡应麟《唐诗统签》(仅见戊签及癸签二集)、曹学佺《唐诗选》,无虑数十百家,而合刻数家诗者却不多见。合刻初盛唐诗十二家者,有嘉靖壬子永嘉张逊业本,有晋安郑能本,余皆未见。此本题为“重刻”,却未说明系复刊何家者。三家所选十二家,名目皆相同。未知张郑二家孰为祖本。十月二十日,余终日清理书籍,欲脱离古书于虫鼠之厄,奔波于楼之上下,筋疲力尽,乃姑置之。乘车至中国书店,无一可资留恋之书。正欲废然而返,在堆满“廉价”书之桌上忽发见破书一堆,为书贾叶某之物,其中有旧钞本《天启宫词》及此书等。索价不昂,便收得之。自喜不虚此行也。时日色黯淡,西风凄厉,衣衫单薄,渐觉凉意侵人,然挟书臂下,意甚自得,同时获得尚有程荣刊《嵇中散集》一册。孙仲逸序此书云:“于时作者众多,篇章繁赘。选醇摘粹,种种相望。苛严于历下,泛滥于新宁,使务精者致憾于多,博摭者遗恨于寡。均之二集,未为折衷。故总唐初四杰及陈沈王孟十二人为集。上尽正始之英,中罗开元之美,外联甫白之华,下杜中晚之渐。有唐之盛,班然备于斯集矣。”虽多溢美之词,然知择此十二家,尚有识力。暇当与他本校之,未始非重辑“全唐诗”之助也。每册均有“御赐天存阁”及“南海康有为更生珍藏”二印,盖自康氏散出也。同时散出者尚有刘侗《帝京景物略》等,悉为平贾所得。(北平图书馆亦藏有此书残本。)嵇中散集

十卷一册万历间程荣刊本

程荣为刊《汉魏丛书》者。当时承七子之馀风,士人竞以刊刻汉魏名著为事。《汉魏丛书》流传甚广,但荣此刻却不多见。不知尚刊有其他汉魏人集否?余颇思多搜罗明人单刊诸子与六朝人集。此愿不知何日可偿。盖限于力,未必能每见皆收也。此刻首有嘉靖乙酉黄省曾序,似重刻省曾本。但其中异处甚多。鲁迅云:“程荣刻十卷本,较多异文,所据似别一本。”(《鲁迅全集》第九册《嵇康集序》)鲁迅于此集用力至劬,其写定本已足为定本。然明刊旧本,仍可贵。

莆风清籁集

郑王臣辑选六十卷十六册

乾隆壬辰刊本

余不喜收故乡文献,以其过于偏狭,有“乡曲”之见也;尤恶稍稍得志,便事编刊乡里丛著。友人滕固,以介绍希腊、罗马及德国文化为职志,与余有同嗜。及其任职南京,久不相闻问。一旦相见,乃出所刊《宝山文献》诸集见贻。余颇怪其染时习之深。近从事“文学考”之纂辑,乃知地方诗文集之重要,复稍稍收之。然实浩如烟海,不能以一人之力一地之“资”搜罗其百一。聊备其所当备者耳。此《莆风清籁集》余偶得之于抱经堂架上,殊罕见,足资文学考之参订。固非以其乡邦文献而收之也。

第五才子书

金圣叹评点七十五卷二十册

雍正甲寅句曲外史序刊本

此翻刻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也,然罕见。首附人物图四十幅,笔致及赞语均臻上乘,颇疑即为翻刻老莲《水浒叶子》者。故余虽已收《圣叹外书》数种,却仍收之。某君曾语余:尝于日本京都某肆得贯华堂本《水浒》,首附老莲画人物像,当即此本。

余顷复收得原刻老莲《水浒叶子》—册,与此本图像对校,此本果即翻刻老莲所作者,不出余所料。原刻本所缺刘唐、秦明二像可以此本补之。惟此本将武松、戴宗二赞互易,大误。李逵亦易为手执二板斧。与原作异,原作神采奕奕,此本则形似耳。

石仓十二代诗选

明曹学佺编存六百六十卷二百四十七册

崇祯间刊本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热门推荐
  • 通灵鬼眼

    通灵鬼眼

    一起校园灵异事件的偶然目击,“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死亡的阴影浓罩着整个大学校园,为了拯救无辜的生命,“我”踏上了一条死亡之旅。谁是导演这校园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幕后黑手?谁又在窥伺这万古神书《天道酬勤》?失传已久、传说中的阴魂吟、亡魂十三杀,能够对付十万大山里的鬼王和游魂吗?师门恩怨、人鬼奇缘;奇怪的小和尚、苦难的少年,魔窟,阴阳离魂镜……是道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真正可怕的是妖魔,还是人心?
  • 月河桥

    月河桥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在逃皇后迷情记

    在逃皇后迷情记

    他自小在深宫之中长大的皇子,卧薪尝胆,机关算尽,一夕夺得皇位。铁腕除乱臣,灭叛党,巩固皇权。大权在握,认识了她,一夕成婚,原以为可以幸福得过一世,可他终究留不住她,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守却那么难……他是皇室遗失在宫外的孩子,十岁那年,遇上她。匆匆一聚,转首天各一方。再见时,他是十五岁的少年将军,铁蹄所到之处无人不闻风丧胆,她却已嫁为人妇,身心疲惫。为了她,他十六岁官拜丞相,企图登上王位,只为了与她双宿双飞……她,一个来自现代的平凡到骨子里的女人,一次意外来到赤色大陆,从此走上一个不再平凡的坎坷之途。在这铮铮爱意中,她勘不破生死,在这无间的地狱中,她没有救赎,没有皈依。
  • 从此君王不翻牌

    从此君王不翻牌

    这世上的很多人与生俱来就有着某种特殊的才华跟天赋,这小叫化子也有,她似乎是天生的乞丐,换上华服也成不了娘娘。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是乞丐,也要做乞丐中的大BOSS。从乞丐混成皇妃,又从皇妃沦为乞丐,兜转一圈,才发现,什么都比不得“自在”二字。
  • 独宠二手娇妻

    独宠二手娇妻

    他紧紧地锁住她,霸道地宣布:“你是我的女人,在我面前你不需要伪装。你可以哭,可以笑,只要你想。”为什么,她的眼眶这样热,泪水不听话地流下来,却不是因为悲伤。为什么他张开的双臂这么诱人这么温暖,让她好想就此扑进去?幸福好像就要来临了,曾经的灾难却又再次降临。他的怀抱,真的能够替她将这一切伤痛都挡去吗?他明白她心中的怀疑,却只是将她抱住。她所不知道的是,他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却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煞魂。当然,这个没必要说出来吓她。但是他会向全世界证明,他能够保护自己的女人,幸福一辈子。......他是如和风一样的温柔男子,在她最绝望的时候将她带向希望。一直以为她只是妹妹,却不知道这份情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不想做你的哥哥,我,要照顾你一辈子。”温柔突然消失,一向温和的男子也为爱狂肆霸道起来。......因为年少无知,因为那无厘头的嫉妒,他任由姐姐将她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十年以后再相遇,本以为只是内疚,可为什么牵挂越来越深?“我知道我对不起你,但是,从今以后,我会把所有的爱都给你。盛妖,让我来好好地疼你保护你!”本以为会恨的,却为什么做不到?......“烟儿,尽管我比你大二十多年,尽管我知道这样很自私,但我绝对不要你做我的儿媳妇,你该是让我宠一辈子的人。”烟儿?这个名字本就是她最深的伤,他却叫得如此顺口。......到底谁是我的避风港?......PS:看看一个男人,是如何去保护自己所爱的女人的。若爱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带给你们属于爱的感动。推荐若爱自己的新文《俘虏皇后》:“我知道鞭打对你来说,无异于家常便饭了。”直到那些泛着禽兽一样目光的人出现在我面前,我方明白。更残忍的惩罚,要来了。“要怪就只能怪你的命了…你们不要弄死她。”说完他不再看第二眼,很快的走出去了。原来,我连死都不能。连死,都不能。…当凤冠霞帔着身,我依然恍如梦中。你当真赐我后位,许我一生一世。却不知道,在你辗转后宫时。我的心,早已裂成点点碎片。…岁月荏苒,你已君临天下,我站在人群中,静相望。转身,离去。你要这天下,我便为你夺取。而荣华富贵,我无福消受。…他坐拥天下,却不见了,那一抹水色身影。几许无情,几许残忍。只为,将你庇护。而你,却不懂。
  • 玩转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利法则

    玩转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利法则

    为什么工作上毫无起色,人缘也不是很好;为什么一直自认为踏实勤勉,升迁的机会却总是轮不到自己;为什么对人推心置腹,却得不到一个长久的朋友……本书通过分析成功人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适用于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力法则,帮助你玩转职场和人脉场,让你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引导你走向成功的道路。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收魂记

    收魂记

    人死后三魂七魄会散去。如果将三魂和七魄收集回来,可以让人起死回生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