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9300000003

第3章 劫中得书记正文(1)

离骚图

萧云从绘十卷三册乙酉刊本

余初得罗振常复印陈萧二家绘《离骚图》四册,以未见陈章侯、萧尺木二氏原刊本为憾。后于中国书店得陈氏绘《九歌图》初印本,须发细若轻丝,黑如点漆,大胜罗氏所据之本。然于萧氏书则遍访未得。武进陶氏模本《离骚图》出,虽经重绘,甚失原作精神,然明晰却过于罗氏本。民国十九年冬,余至北平,即历访琉璃厂、隆福寺诸肆,搜购古版画书,所得甚多,而于萧氏《离骚图》则未一遇。后二年,乃终于文禄堂得之。价甚昂,《天问图》且阙其半,以陶氏本配全。虽于心未惬,而甚自喜。其衣冠履杖,古朴典重,雅有六朝人画意,若“黄钟大吕之音”,非近人浅学者所能作也。国军西撤后,古籍狼藉市上,罕过问者。三五藏书家,亦渐出所蓄。余以友人之介,获某君所藏《山歌》及《离骚图》。虽亦在朝不保夕之景况中,竟毅然购之,不稍踌躇。一以敬重某君之节概,一亦以过爱此二书也。此本大胜余在平所得者,极初印,且完整不阙。访求近十五年始得其全,一书之难得盖如此;诚非彼有力之徒,得之轻易,而惟资饰架者所能知其甘苦也。尺木为明遗民,故绘《离骚》以见志;仅署“甲子”而不书“顺治”年号。李楷序云:“尺木穷甚于洛阳、河东,能以歌呼哭啼尚友乎骚人。惟其有之,是以似之。余于此盖有不忍悉者矣!”清辑《四库全书》时,为补绘《九章》、《卜居》诸图,大非尺木原意,而图亦庸俗不足观。陶氏模本首附扉页,有“书林汤复”语,惜此本无之。

童痴二弄山歌

冯梦龙辑十卷四册明刊本

《童痴二弄山歌》十卷,与《楚辞图》同时自某君处散出。余先得《离骚图》,以《山歌》有新印本,姑置之。然实酷爱此书。明代民歌刊本,传世者绝少,且为冯梦龙所辑,与《挂枝儿》〔童痴一弄〕(?)同为明末民歌集中之最丰富最杰出者,尤不宜失之。因复毅然收入曲藏中。是时,欲得之者不止数人。余几失,而终得,可谓幸矣!《山歌》初为传经堂朱瑞轩所购得,影钞一部,邮致北平顾颉刚先生。友辈传观,诧为罕见。因劝其重印行世。颉刚为之句读,余等均有序。原书则先已归之某君,不意终为余有,可谓遇合有自矣。惟《童痴一弄》之《挂枝儿》,始终未见全书。余所见不足百首,恐不敌原书四之一。不知何日二书方能合璧也。

古今女范

黄尚文编次四卷四册万历壬寅刊本

乃乾得《古今女范》四册,曾持以示余。图近二百幅,为程伯阳绘,黄应泰、黄应瑞(伯符)昆仲所刊,线条细若毛发,柔如绢丝,是徽派版画书最佳者之一。余渴欲得之,屡以为言,而乃乾不欲见让。后在北平王孝慈先生处亦见此书一部,印本相同。他处则绝未一见。屡访各肆,皆无之。十馀年来,未尝瞬息忘此书也。丁丑冬,国军西撤,乃乾忽持此书来,欲以易米。余大喜过望,竭力筹款以应之,殆尽半月之粮,然不遑顾也。斗室避难,有此“豪举”,自诧收书之兴竟未稍衰也。数日后,过中国书店,复于乱书堆中得《女范编》残本三册。

女范编

刘某增订本残存三卷三册

此书即黄尚文《古今女范》,残存三册,缺第一卷一册。价奇廉,故复收之。印本较后,程伯阳及黄氏昆仲之署名,皆被挖去,而补入刘金煌、刘玉成、刘振之、刘汝性诸名,盖刘氏得其板而掩为己有者。末又增入《刘宜人》,《吴氏节》,《天佑双节》,《节妇刘氏》,《贞烈汪氏》数则,皆与刘氏有关者。但所增数则之图,亦典雅精整,足与黄氏媲美。

水浒传注略

程穆衡撰稿本王开沃补二卷四册

为章回小说作注者,于此书外,未之前闻。程穆衡引书凡数百种;自《史》《汉》以下至耐得翁《都城纪胜》、吴自牧《梦粱录》,僻书颇多。《水浒》多口语方言,作者于此亦多详加注释,不独着意于名物史实之训诂。故此书之于语言文字研究者亦一参考要籍也。穆衡《自序》云:“乃数百年来,从无识者。即自诩能读矣,止窥其构思之异敏,用笔之飞幻。若其炉锤古今,征材浩演,语有成处,字无虚构,余腹笥未可谓俭,然且茫如望洋焉。……余为是役,盖直举秘书僻事以发厥奥。俾知奥由于傅,斯其为学也大矣。”其用力盖至勤且深。此原稿本未刊。王氏所补数十则,皆分别粘签于其上。余于暮春,偶过来青阁,见此书,即敦嘱留下。后见者数人,皆欲得之。谢光甫先生亦以为言。寿祺问可见让否?余执不可,乃终归于余。彼等皆欣羡不已。余所藏小说注本,未刊者,于《红楼梦微言》外,仅此书耳。宜亟为刊布,俾不没作者苦心。作者所据为金圣叹本,似未见明刊诸本,不无遗憾,然于“天下太平四个青字”条下注云:“按《水浒传》正本不止于此。在梁山泊分金大买市方终耳……乃坊本毅然并此后俱删去,使全书无尾,真成憾事。”并引《录鬼簿》所载高文秀、杨显之、康进之诸《水浒》剧以证“七十卷以后”非“续本”,其识力不可谓不高。

王氏补注中有关于“图像”一条,云:“今俗本《水浒传》前有画像,每页一人。此崇祯时陈章侯所图,后人摹之入卷。”余近得雍正刊本《第五才子书》及陈章侯《水浒叶子》,知此语亦确。(补记)汪氏列女传

十六卷八册万历间刊知不足斋初印本

《汪氏列女传》图绘笔致同汪廷讷之《人镜阳秋》。盖亦万历间徽郡人士所辑也。故书中多叙述徽郡节烈妇女,尤以汪姓为多。知不足斋得此书版片,重为印行,而加注“仇十洲绘图”字样,其实,图非十洲笔。余初得知不足斋后印本,图已模糊。后在中国书店得白绵纸残本二册,每则之后,“汪”字皆尚为墨钉,洵是最初印者。又于杭州某肆得竹纸印残本二册,亦尚为明代初印本。有汪辉祖藏印。携以至平。孝慈见之,赞叹不已,因以贻之。而白绵纸本始终珍秘之。不意人事栗六,竟失所在,遍觅不获。战后,树仁书店以此本求售,价尚廉,且较初印,因复收之。忆竹纸本及白绵纸本,于“烈”部较今本均多出数十则,皆是宋末殉难之妇女。知不足斋本皆去之,殆以违碍故也。惜今不可得而补入矣!余得此书后,不数日,树仁书店不戒于火,存书尽毁,此书以归余,幸免于劫。

清平山堂话本二种

嘉靖间洪楩编刊不分卷一册

此友人钱先生所贻。余至感其厚惠。所藏明刊小说,以万历板为最多,无一嘉隆以前本。得此,足弥斯憾。清平山堂所刊话本,不知种数若干。今所见者,以日本内阁文库藏之三册为最多。亡友马隅卿先生尝于宁波大酉山房残书堆中,检获清平山堂刊《雨窗集》,《欹枕集》(天一阁旧藏)二册,诧为奇遇。尝携以北上。余辈见之,皆欣羡无已,促其印行。此本存《梅杏争春》,《翡翠轩》二种,一为话本,其一实为《娇红传》、《剪灯新话》式之传奇文。然清平山堂所刊,实不皆为话本。若《风月相思》、《蓝桥记》、《风月瑞香亭》均传奇文。即“三言”所选者,亦不全属话本;如《张生彩蛮灯传》(《古今小说》)即是一例。综计所见清平山堂刊小说,并此二种凡有二十九种矣。钱先生得此,亦是奇缘。劫前,中国书店收得某书,钱先生见其每册封底页均有字迹,遂逐页揭下,合之乃成此本。初不知为何书,仅知其是明刊小说耳。持以示余。余曰:此清平山堂话本之二种也。取《雨窗》,《欹枕》诸印本对之,果不误。皆大喜!钱先生曾为文记之。一年后,值大劫,此书幸无恙。终以余酷爱之,遂举以相赠。实余藏小说书中之一秘籍也。此书三山藏于日本内阁文库;《雨窗欹枕集》则并马隅卿先生他书皆与北平同其沦落。仅此零星断简尚在我辈手中耳。

朱订西厢记

孙矿评点二卷四册明末诸臣刊本

此朱墨本《西厢记》,题孙月峰评点。余得明刊本《北西厢记》十馀种,所见亦多,却绝不知有此本。乃乾以此书及《盛明杂剧》见示。余时正在奇窘中,竭阮囊得此书。以《盛明杂剧》余已藏有残本,且尚有复刻本,不如此书之罕见也。首附图二十页,凡四十幅,殆集明代《西厢》图之大成。其中有从王伯良校注本摹绘者,但多半未之前见。刻工为刘素明,即刻陈眉公评释诸传奇者。绘图当亦出其手。素明每尝署名于图曰:“素明作”。明代刻图者多兼能绘事。盖已合绘、刻为一事矣。已与近代木版画作者相类,不仅是“匠”,盖能自运丘壑,匪徒摹刻已也。

宣和谱

介石逸叟撰二卷二册康熙间刊本

以《水浒传》为题材之杂剧,元明二代最多。高文秀至有黑旋风专家之称。明传奇则有沈璟《义侠记》,许自昌《水浒记》,沈自晋《翠屏山》等,至今传唱不衰。但诸作皆同情于《水浒》英雄,惟《宣和谱》作翻案笔墨(又名《翻水浒》),以王进、栾廷玉、扈成等剿平水浒诸寇为结束。殆受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之影响,并又为俞仲华《荡寇志》作前驱。余得之来青阁,甚得意。春夏间,来青阁收得明刊戏曲不少,皆归余,殊感之。

新镌汇选辨真崐山点板乐府名词

鲍启心校二卷二册万历间岩镇周氏刊本

此书余得于来青阁。从此明刊乐府集又多一种矣。凡选传奇《琵琶记》以下三十四种,散曲《步步娇》“闺怨”(万里关山)以下二十一套。不知何以于散曲后,更杂入《金貂记》传奇一种。所选传奇,中有《四节记》、《减灶记》、《合璧记》较罕见。然如《京兆记》,则巧立名目,故为眩人,实即汪道昆四剧中之《京兆眉》耳。明人故多此恶习,而于俗本、坊本尤甚。

古今奏雅

无撰人姓名存卷六一册明末刊本

此书余亦于来青阁得之。写刻至精,首附图八幅亦小巧玲珑,虽尺幅而有寻丈之势。惜仅残存一卷。不知原书究有若干卷。马隅卿先生亦曾藏有残本一册。惜未记为第几卷。所选皆散曲。此第六卷,为“黄钟调”“越调”“双调”三种,近九十页。颇疑此书与《恰春锦》等为同类,半选剧曲,半选清曲也。至多八卷而止,似不当更超此数。若全选清曲而有八卷之多,则诚足为南曲选中之一巨帙矣。

眉山秀

李玉撰二卷四册顺治甲午刊本

李玄玉所著传奇至多,今传世者仅“一人永占”四种耳。此本题“一笠庵新编第七种传奇”,惜其他各种,未能一一发见也。书凡二卷,二十八出,述苏氏父子兄妹事。以《今古奇观》之《苏小妹三难新郎》一话本为依据。明清之际,传奇作家每喜取材于“话本”,此亦其一种。惟所述情节较复杂,范围亦较广耳。首有顺治甲午某氏序,序末署名已被铲去,但有“题于拂水山房”语,当即钱谦益。此书,余得之来青阁。中华书局曾有复印本,易名《女才子》。以其少见,复收之。玄玉传奇,余更有《千锺禄》,《太平钱》二种,皆传钞本。原刻本殆极少见。得此,甚自喜也。

韩晋公芙蓉影传奇

西冷长撰二卷二册明末刊本

此是明末《四梦》盛行时代,佳人才子传奇之一。述韩樵(晋公),与谢鹃娘相遇于道院芙蓉下,缔订姻缘,中经离散,终赖林太傅、卢侍御之维持,韩生得中状元,与鹃娘团圆终老事。全书二卷,三十二出,首附图十二幅,作圆形,与一笠庵原刻本“一人永占”之图相同,皆明末清初流行之板式也。书殊罕见。余得之来青阁。

吴门忠孝传清忠谱

李玉撰二卷二册顺治间刊本

偶过中国书店,唐某持《清忠谱》二册售余,余不论价,立携之归。曲藏中又多一种罕本矣。书为李玄玉作,叙述周顺昌事,而以颜佩韦等五人仗义就戮为关节。今所演《五人义》即其事。首有吴伟业序。盖作于清初者。明代阉寺流毒最久,而以魏阉之祸为尤酷且烈。东林诸贤,遭难之惨,过于汉之党锢。士人无不切齿。崇祯初,客魏失败,立有演其事为传奇小说者,如《喜逢春》等,均传于世。玄玉此作非创笔。题曰:“吴门啸侣李玉元玉甫著,同里叶时章雉斐、毕魏万后、朱素臣同编。”以其皆为吴人,故独以吴事为题材。词气激昂,笔锋如铁,诚有以律吕作锄奸之概,读之,不禁唾壶敲缺。毕魏,向作毕万侯,今乃知其名魏,字万后,非万侯,此亦重要之发现也。

蓝桥玉杵记

云水道人撰二卷四册万历丙午浣月轩刊本

末附:《蓬瀛真境》《天台奇遇》二剧〖=〗

余于来青阁收得明刊戏曲最多;战后半载间,寿祺凡有所得必归之余。戊寅秋日,寿祺电告余,收得明刊白绵纸本《蓝桥玉杵记》,末并附杂剧二种。余立即驱车至来青阁,细阅一过,爱不忍释。此书为杨之炯作,《曲品》列之下中品。题材为习见之裴航遇仙事。曲白均庸腐。然诸家目录,均未见有此书。盖佚已四百年。一旦获睹原刊本,诚堪自喜,何忍更剔瑕疵。所附插图,豪放而不粗率,犹有明初作风,不同于徽派诸名家所刊者。时正奇窘,然终以半月粮购得之。亟付装潢,面目焕然若新刊。诚是明刻传奇中之白眉,亦余曲藏中最可珍秘之一种矣。书刊于万历丙午(三十四年),首有《裴仙郎全传》、《刘仙君传》(樊夫人附)、《裴真妃传》、《铁拐先生传》、《西王母传》,并有凡例。共二卷,三十七出。凡例云:“本传原属霞侣秘授,撰自云水高师。首重风化,兼寓玄铨。阅者斋心静思,方得其旨。”又云:“本传中多圣真登场。演者须盛服端容,毋致轻亵。”明代士大夫曾有一时盛信仙道,以幻为真,屠隆、周履靖辈皆堕此障,莫能自拔,杨之炯盖亦其中之一人。虎耘山人序云:“至若出入玄谷,吐咳丹朱,则烟霞之味,又在抚无弦者赏之。彼烟火尘襟,欲深天浅者,宁能作自观耶?”盖彼师徒辈入魔深矣!末附《蓬瀛真境》一套,有曲无白,无排场,疑为清曲。又附《天台奇遇》则为述刘阮事之杂剧也;诸曲目皆未著录。

文通

明朱荃宰撰三十一卷八册

天启丙寅泙漫堂刊本

此书得于来青阁。以其无甚独见,初不欲收。后念明人诗文评传世者不多,姑留之。然欲攘之去者竟不止数人,可见此书之罕见。绍虞闻余得此书,亦自平驰函索读。“是编考证经史子集制义两藏文章源流体格。”体例略类《史通》。而多引明人语,偶有己见,亦殊凡庸,固不足以与语“著作”,更不足与《文心雕龙》、《史通》比肩也。荃宰别有《诗通》、《乐通》、《词通》、《曲通》,“嗣刻”公世。然诸家书目皆未载,当均未成书。荃宰字咸一,黄冈人。此书则刻于南京。末卷为《诠梦》,亦摹拟刘勰《文心雕龙》之《自序》。

自序(节录)

爰考诸书之书,汇成文、诗、乐、曲、词五编,皆以通名之。求以自通其不通也,匪敢通于人也。汇而言之:陈思品第,止及建安;士衡九变,通而无贬。吁嗟彦升,不成权舆。《雕龙》来疥驼之讥,《流别》竭捃摭之力。伯鲁广文恪之书,号称《明辨》,自述而皆不本之经史。吴详于文而略于诗,徐又遗曲。或饮水而忘其源,或拱木而弃其。世无经学,故无文学。未有通于经而塞于文者也。今不揣固陋,会通古今谈经、订史、说诗、言乐、审音之书,弁短取长,明法究变,尊是黜非。每编汇为一通,每体汇为一篇。文则经史子集,篇章句字,假取援喻,条晰缕分,而殿以统说。诗自三百,乐府古近,题例艳趋,厘音叫响,而弁以总论。乐左书右图,诗曲右调左赞;经义宪章祖训,起弊维新。

螺冠子咏物诗

周履靖著二十八卷十二册

万历乙巳金陵书林叶如春刊本

螺冠子作《锦笺记》,最著于世。王国维《曲录》初未知螺冠子何名。余得明刊本《锦笺记》,乃知其为周履靖之别署。履靖曾刻《夷门广牍》,甚不易得。其中图谱数种,刊印尤精。余在北平曾见残本数十册,因循失收,甚憾惜!又得其所刻巾箱本《十六名姬诗》,珍为秘笈,不轻示人。兹复获其《咏物诗》。版式同《夷门广牍》,乃未收入《广牍》中。古人无专以“咏物诗”成专集者。履靖此书所咏自天文至花卉杂物,无所不包,近二千首,可谓洋洋大观。末附“诗馀”、“词馀”及酒歌、酒咏。诗词皆不俗。清人辑“咏物诗选”,未录履靖作只字,殆未见此书也。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黄玉林辑十卷二册万历甲寅秦堣刊本

同类推荐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吃我吃我

    吃我吃我

    38种具有神奇效果、我们却不知道的平常食材;76道制作简单、营养科学我们却没吃过的超级美味,都藏在这本温情小书里。 脾气大你就吃苦瓜:苦瓜富含能清热解毒、消除火爆脾气的苦瓜素。 多吃蘑菇精神爽:蘑菇富含能恢复活力的菌菇多糖。 压力大赶紧吃猕猴桃:猕猴桃富含能消除疲劳和压力感的维生素C。 烦躁了多吃芹菜:芹菜富含能消除烦躁的生物碱。 吃海鱼抗抑郁:海鱼富含能使人情绪快乐、抗抑郁的Ω-3脂肪酸。 经期烦躁赶紧吃豆腐:豆腐富含能让女性温柔可人的大豆异黄酮。 增强记忆力吃鸡蛋:鸡蛋富含能缓解压力、提升记忆力的酪氨酸。
  • 仙山如此多喵

    仙山如此多喵

    一杯领衔客串的忘情之水,过期的。都说千里姻缘一线牵,你还能再难搞一点么?,为什么她发现自己的心慢慢沦落了呢?一只伪装成喵的凤凰美人,被迫嫁给妖皇的白薇。一枚土匪本质的腹黑妖皇,无间的。奈何红线太坑爹,白薇表示,却遭到妖皇的嫌弃,她誓要搅得妖界鸡犬不宁!可是,妖皇大人,失忆的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腹黑太子残暴妃

    腹黑太子残暴妃

    腹黑太子残暴妃这是一个狠辣凶残彪悍的冷酷公主强宠俊美邪魅无双的腹黑太子滴故事!这是一个阴狠太子与凶戾公主如何暗度陈仓狼狈为奸的在朝堂后宫只手遮天滴故事!?!这是一个……九幽地府,奈何桥上。孟婆面无表情的将已喝过孟婆汤的幽魂推入轮回道,冷声喝道,“下一个。”全身煞气萦绕的女幽魂飘至孟婆身前,孟婆机械问道,“上世是何身份?”押解幽魂的鬼差翻翻生死薄,淡定开口,“杀手。”孟婆面色如常,转身去端孟婆汤,“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嘴角抽搐,“恐怖分子。”孟婆挑眉,依旧镇定如常,“上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瞠目结舌,“弑天战神!”这下子孟婆淡定不了,干枯苍老的手轻颤,碗里的孟婆汤溢出,沾湿了裙摆。孟婆颤抖着声音,再问,“上、上上上一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面如死灰,“……杀生佛!”遇人杀人、遇神杀神、遇佛诛佛,聚凶残暴怒冷酷狠辣于一身且连佛祖的脸都敢当地板踩的杀生佛?!?‘哐当——’一声,瓷碗落地,只剩孟婆满目震惊。凶残篇:场景一:一双白嫩小手入盆,清水顿时化为红得刺目的血水。呈以墨睨了跪在地上的女子一眼,冷漠开口,“将她拖下去施以膑刑!”闻言,在场之人皆是膝盖一凉,背脊生寒。膑刑:活生生剔去膝盖骨!场景二:幽暗的眼神杀气翻涌,浑身都散发着戾气。整个人犹如从地狱爬出,小小的身子带着铿锵杀伐的威震煞气,“断其四肢扔后巷喂狗,如果还不招就五马分尸,将其头颅挂在南门城墙之上,让她主子好生瞧瞧!”侍卫满目惊骇,一股寒气从脚底冒出,窜入四肢百骸,犹如身置严寒冰窖,冻得他不止四肢麻木就连思维都停滞了。竹马篇:小时候:“小公主,今天的课业是在这绢帕上绣朵娇艳的牡丹花。”妇女恭敬的递上绢帕和绣花针,然后战战兢兢的下去了。等妇女一走,小女孩就霸道地将绢帕和绣花针塞到身边粉雕玉琢漂亮得分外精致的小男孩手中,冷着脸,命令道,“绣花!我去骑马。”“墨墨……”男孩委屈的拉着女孩裙摆,不让走。女孩怒脸一瞪,男孩顿时妥协。老老实实的坐屋里当起闺家小姐,一针一线的绣着牡丹花。长大后:最为尊贵的太子寝殿,俊美邪魅的太子端坐于床榻之上,一手绢帕,一手绣针,一朵妖艳牡丹花在他手下至极绽放,一双鸳鸯蝴蝶在他指间情意绵绵。此时贴身宫人气喘吁吁跑来,焦急道,“殿下殿下,不好了,太子妃带了个男人回来,还是个风流倜傥仪表堂堂的美男人。”
  • 蜜罐

    蜜罐

    如果《欢宴》会让你流泪,那么《蜜罐》会让你心痛!四年墨小芭,十年花火印记,献礼美好青春……那些成长的躁动与张惶,那些对爱的渴望和偏执,那些期冀又失落过的岁月……你读懂的不仅仅是墨小芭,更是自己整个的年少青春!14个精典短篇+全新虐恋主题小说+答21个读者劲爆问+23张珍贵生活私照+小狮、独木舟、夏七夕、烟罗等花火众大神与你一起镌刻美好花火时光=年度最值得珍藏青春合集:《蜜罐》!
  • 斗破天下:至尊女武神

    斗破天下:至尊女武神

    古武大陆,强者为尊她,一个淡然素雅如菊的女子,无法凝聚真气修炼古武,却倍受家人宠爱,被捧在手心长大,而至亲的亲人,在一夜之间全倒在血泊之中,那藏在重重帷幕之后凶手,是谁?一段青梅竹马的情缘,最终的结局让她伤透了心,她,从此不再相信这世间有真爱的存在!那一个个接踵而至的无双美男子,谁的情谁的意,又能融化她冰封的心?灭门之仇,毁容之恨,刻骨铭心,永世难忘。有人不让我好好活,我偏要在这世间闯出我的天下,站在强者巅峰,到时,新仇旧怨,血仇孽恨,用不可想象的手段让你们一一奉还!初相识,一身淡雅气质的她,吸引了他的目光,好奇那张面纱之下,会是一张怎样的绝世容颜?她林中奇遇,三年的隐忍,三年的苦修,终于在三年后的一天,一鸣惊人,成为飘渺山五十年以来,第一个出山之人!情节一几个身穿白色衣袍的少年不怀好意的围住了一个戴着银色面具的少年,手中的木剑隐隐浮动着真气的能量气息,其中一个语带嘲讽的开口:“啧啧啧,自入了飘渺山,就一直戴着面具,该不会,那面具之下是一张见不得人的脸吧?”“师弟,我们把这小子的面具给取下来,顺便狠狠的教训一下他,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戴着银色面具的少年只露出了一双清冷的眼睛,然而,那眼中深不见底的光芒,却像有着一股魔力一般,引人不觉的迷失其中,只见他眼中幽光一闪,扫过了围着他的少年们,清冷的声音带着一股狠厉慢慢的响起:“想取下我的面具?你们,还不够资格!”只见他声音一落下,身形一闪,奇快的速度让人看不清他是如何出手的,只见那抺白色的身影在几个少年身边闪过,眨眼间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扫了一眼那些被他定住的少年,清冷的声音带着一股散懒:“下次,要挑衅时,得先称称自己有多少斤两。”说着,衣袖一弹,迈开离开,留下身后那些少年在烈日之下暴晒着。情节二“你是风清然?哼!谁不知道风清然美名在外,虽然无法凝聚真气,却还有着一张倾国倾城的脸,而你,戴着面纱只怕是见不得人吧!又怎么会是风清然呢?”挑衅的语气,轻蔑的眼睛,不屑的看着那淡然一身的白衣蒙面女子。修真大陆,强者如云魔兽成群时光之门开启,她,踏上修真大陆,修习真气秘决,契约魔兽,学炼药,锋芒毕露,其光华无人能以掩盖片段一魔兽森林中一身白衣的绝美少年从一棵参天大树上跃了下来,伸了伸懒腰,清幽的目光随意的一扫,落在了那只通体雪白的狐狸身上,清冷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的慵懒慢慢的传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遮天狂颜

    遮天狂颜

    帝都有一风云榜,榜上专门记录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人物。天下三分,千麒国、天龙国、凤羽国,三足鼎立,强者为尊,五大世家,相互牵制,相互斗争。而千麒国榜上有名四位人物,简直国之大幸,不过名声大噪的还有一害。说起四大风云人物,人人称赞,与有荣焉。而说起这一害,人人唾弃加嘲讽鄙视!这四大风云人物则是一下四位:【少年天子圣零夜】一袭黑衣,俊美霸气,宛若天神。【少年丞相蓝麒枫】一袭蓝衣,高贵优雅,温文如玉。【神医王爷圣零轩】一袭白衣,超凡脱俗,宛若谪仙。【第一公子沐烨宸】一袭紫衣,慵懒绝色,神秘魅惑。而这一害就是月家嫡出三公子月清尘!有人说"他"倾城绝色,有人说"他"丑陋不堪,有人说"他"是断袖,有人说"他"猥琐。那你说"他"为啥声名远扬?就凭"他"从小就有人见人跑、车见车倒的本事,还拥有最毒辣的眼光不断摧残和祸害祖国的幼苗!获得是京都第一纨绔!从此以后威名大扬!【搞笑版】片段一:据说月清尘长得十分"倾城",在"他"第一次出门是吓晕了当时十二岁还是太子的圣零夜,从此,给这位少年天子辉煌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污点!片段二:接着"他""不小心"扒了沐烨宸的裤子,还在小屁屁上揉了两下,吓哭了一代天才。从此,这位小神童心灵留下了永生难忘的阴影!片段三:再凑巧遇上了左丞相儿子蓝麒枫。在众人的惊愕下抢了这位未来丞相的初吻,还霸道宣誓说:"哥哥你已经被我盖了章,等你长大了以后一定要嫁给我!"从此,小小少年噩梦连连!片段四:啥?你说既然四大风云人物被祸害了三位,为啥不把不把神医王爷都祸害了!
  • 美人卷珠帘

    美人卷珠帘

    【广西师大出版社策划出版】珠帘秀,一代名伶,风华绝世,色艺双全。有人说她与号称梨园领袖的某男甲是未婚夫妻,有人说她与翰林学士某男乙是知心爱人,也有人说她与一位神秘小道长丙过从甚密……她蠕动着花瓣一样的嘴唇,娇羞地辩解道:“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们只是好朋友啦。”……请看一位古代女明星的成长与情感故事。我的另外两本完结书:《极恶皇后》,《砚压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