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9100000006

第6章 听乐之道

本文原载《音乐爱好者》1998年第2期。

音乐,主要是供人聆听的,虽然读乐、奏乐乃至思乐也在常理之中。听乐尽管最普通,但每个人的听法却很不一样。有句洋话(现在似乎变成很多国人的口头禅了)称“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话用到音乐上,那就意味着,一千个人听音乐,但为什么听、怎样听以及听到了什么,几乎人人各异。

也许现在最常见的,是漫不经心地听乐。有高论说,尽管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通过广播和唱片录音接触音乐的机会有增无减,但把音乐当作陪衬和佐料的危险也随之上升。且不论现在酒店、商场里的空气中总是飘荡着不痛不痒的所谓“背景音乐”,看看我们自己,有谁敢宣誓,从没有在喇叭里放着轻盈的音乐声的同时却在读书、闲聊、做家务的?每当这种时候,如果要问听到了什么,讲老实话,那应该是什么也没听到,只是感到一种惬意的声浪像一层暖洋洋的丝绒毯裹在自己周围,仅此而已。

记得大画家马蒂斯也曾信誓旦旦地宣称,他心目中的艺术,就应该像把安乐椅,让人们在忙碌和紧张之余,躺在上面得到松弛与休憩。不过,我相信,大多数艺术家以及爱好者都会情不自禁地反驳马蒂斯的说法,毕竟那只是他自己偏激的一孔之见,虽然从某种角度说,概括了他个人的艺术追求,但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不过,艺术和音乐确有让人安适的功能,也无须闭起眼睛,硬生生一概否认。现在有门渐趋红火的学科“音乐治疗学”,想必就是将音乐能给人以安适这种特点,当作主攻的方向。可见,把音乐当作生活的背景和装饰,虽有不尊重音乐之嫌,但仍不失为听乐的一种方式。

和一般人把音乐当作点缀不同,对专业人士与热切的乐迷而言,听乐是件要事,得认真对待。圈内人都接受过系统的“听乐训练”,从最初级的音高分辨、节奏模仿到后来的和声听辨、作品分析和音乐欣赏,大体都是想让耳朵敏锐起来,让耳朵成为一件真正的审美器官。乐迷们不需要诸如此类对耳朵的各种体操式的磨炼,但通过接触大量的实际作品音响,他们的耳朵其实已经受到了熏陶,虽说可能讲不出多少技术上的道理。

不论出于职业需要,还是本能爱好,对专业音乐人和业余乐迷而言,听乐都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充电和心理给养。他们愿意费精力、花时间,不吝钱财,专门前去欣赏音乐会和歌剧演出;或买下自己喜欢的唱片,安坐家中,屏息凝神,专注聆听。此时的听,不单是听。因为通过听,会引发思想、情愫和感应,如入佳境,不免兴奋异常,乃至神魂颠倒。乐史中常有记载,仅一次听乐的经验,便彻底改变了一个音乐家的艺术和生活道路。如二十五岁时的柏辽兹,第一次在巴黎听到了贝多芬的第三和第五交响曲,如梦方醒,大彻大悟。这对他日后转向交响曲写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65年5月,霍洛维茨在阔别舞台十二年后,重又在卡内基音乐厅公开亮相,那场音乐会倾倒了不知多少信徒,令人永生难忘。诚然,像这般类似宗教体验式的听乐经历,绝非唾手可得,只能企望上天的恩赐。但只要有心、认真,人生一世,谁会没有几回刻骨铭心的听乐记忆!

由于各人背景不同、性格相异,听乐的经验和方式也会千差万别。就专业人士而言,职业习惯的影响十分突出。不妨观察一下这些不同的听乐习性,从中我们兴许会得到不少有趣且有益的启示。

可以先来看看作曲家。撰文写诗,必须多读多看。同理,作乐,先得听听别人和前人的音乐。由于从事创作,作曲家听乐,一般听是否对自己有用或有启发的。因此也就容易理解,为何作曲家听乐大都“喜新厌旧”“厚今薄古”。虽然熟悉经典对作曲必不可少,但了解当下的新创作,不论是身边熟人的,还是国外同行的,也许更为重要。由于脑海里总忘不了自己的音乐,作曲家听乐常常情不自禁走神,心想这种效果如果在自己手中,该怎样处理。为此,作曲家往往在别人的音乐里,会听出一些难为旁人察觉或意识的东西,如果形成见解,在最好的时候能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如斯特拉文斯基对贝多芬《“大赋格”四重奏》(作品133)的评价——“由于对节奏变化的奇妙处理,它在任何时代都是当代作品”。不过,可能由于总是从自我出发,作曲家的耳朵有时过于偏狭而出现“盲区”。柴科夫斯基对同时代的作曲同行勃拉姆斯不以为然,这是众所周知的。可以想象,以老柴所喜好的直率、坦诚的交流方式衡量,勃拉姆斯所惯用的复杂对位交织和隐蔽动机进行,不啻为故弄玄虚的繁文缛节。

对于作曲家,听乐时个人的癖好和独特的偏激,既是有利的长处,也是不利的陷阱。另一方面,从事乐史研究的音乐学者,如鄙人,听乐时总不免带些“学究”气。学者听乐,从不肯轻易丢掉书袋子,因而面对音乐,总想问个所以然。作品之于学者,绝非仅仅是躺在安乐椅上闭目养神的消遣音响。他在听乐时,最不同于常人的习惯是,喜好通过想象把音乐放回到原来的生存上下文中去。因而创作的背景、环境,风格归属,体裁类型,作曲家的个人癖好,委约的对象,演出的资源限制等等所有可能左右音乐写作的条件,均是学者听乐时不愿放过的外围支持。为此,在音乐会之前阅读节目单,或在听唱片时浏览乐曲说明,这是听乐前必不可少的“热身准备”。虽说这些有关音乐的知识储备并不能改变作品本身,但听者的心理定式和听觉期待会因此受到微妙的调整,这对音乐鉴赏说不定影响甚多。毕竟,知不知道海顿《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50之1)是为当时的普鲁士国王所作,这对领会乐曲开头的大提琴声部至关重要。原来,这位国王是位业余大提琴手,技巧平平,但热心参与。海顿为他写作了非常突出但极其简单的同音反复,既满足了国王的表现欲,又不动声色地找到了乐曲的基本材料。显然,只有知道这些背景,听者才会由衷地佩服海顿幽默的足智多谋。

音乐学家的职责,就是为音乐重新找回可能已被人们忘却的上下文。有关音乐的一切,他都希望知道得更多,并乐此不疲。但正如德国诗人歌德所言,生命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如果知识被梳理成苍白的数据,历史被风干为失血的化石,学者的耳朵就会临近失聪的边缘。与此相对照,音乐演奏家听乐时,大致不会遇到同样的危险。照理,演奏家不大会在音乐之外游弋,而是直逼声响本体。虽然演奏与所演释的作品不能全然分割,但演奏家听乐时,无疑更为注意演释的具体问题。钢琴家赞叹肯普夫晶莹透亮的音色,小提琴家羡慕海菲茨无懈可击的音准控制,声乐学生则对帕瓦罗蒂的辉煌高音心向往之。显然,演奏家由于每日直接面对恼人的技巧问题,他比任何人都更能体会克服了技巧负担后所带来的审美愉悦。飞驰的走句是否干净,多重声部的平衡是否恰当,乐句的气息处理是否自如,节奏的脉动是否充满生机,这些演奏家自己切身体验到的难题,他们在听乐时绝不会轻易放过,对别人演释中的纰漏当然也就格外敏感。

如前所述,凡事都有两面性。演奏家关注非常微妙的技巧—音乐细节,有时不小心,听乐时也会失去总体的方向感。常常听到表演专业的学生对某某名家的精湛技巧赞不绝口,但对这位名家所演释的作品风格和组织结构却懵然无知。虽说这是一种极端情形,但它暗示出演奏家听乐时容易走入的雷区。看起来,专业音乐人如想求得相对完善的听乐耳朵,非得扩展自己本专业之外的视野。听乐时,理论家得不时换换作曲家的耳朵,而演奏家也不妨试试学者的角度。

乐迷用不着为这些不同的听乐方式烦心。他们更多是根据自己的性情和爱好,做出自己的听乐选择。听歌剧,还是听交响曲?喜欢马勒,还是喜欢肖邦?这不仅取决于口味,有时还要看心境。不过,知道一点音乐人的听乐习性,也许对乐迷听乐不无帮助。其实,没准乐迷的听乐方式才是最本真的听乐,因为只有成为真正的乐迷,才会全身心地卷入到音乐中去。在这种时候,所有所谓的技巧、风格、背景、路数等等都被化解成了心声的吐露,从而达到一种无以言传、物我两忘的境地。乐迷和音乐家,此时彼此不再有任何区别,他们合二为一,共同领受着音乐的福音。

同类推荐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在埃及早期的历史上,皇室的宫殿都有设防的塔楼及胸墙。而这些建构物纵使在往后失去军事价值时,仍出现于领导阶层的庄院上。在第十二王朝时,埃及已扩充疆土至整个尼罗河流域,为了保卫他们新获的南方边境。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用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解读红色歌曲,是一种尝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歌,喜爱红歌,使红歌所承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热门推荐
  • 把大象装进冰箱只需要三步

    把大象装进冰箱只需要三步

    打破传统成功学的理念,先纠正了人们对成功的认识的诸多误区,然后又提出全新的简单成功学,把通向成功的步骤分解,逐个分析,是成功之路看起来清晰明了,简捷并可以操作。书中还有成功训练营,集中训练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技能,是成功更加高效、可行。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孽债之误入豪门

    孽债之误入豪门

    原书名《孽债-误入豪门》草包--门当户对:简单的说,这是一个疯子和一个傻子的爱情故事。一个血海横亘在两人之间,多深的爱恋可以化解?一段铭心刻骨的深爱缠绵,承载着多少痛苦和辛酸?当爱无法继续,当情不再甜蜜还剩下多少冰冷和残爱当亲情成为阻碍,当时间消磨激情他,和她是否还能坚守最初的悸动,深情的无悔时过境迁,终领悟——最卑贱不过感情,最凉不过是人心***“晓明,阿姨这些年从来没有逼过你什么,可是你爸是怎么死的?”向引素眼中的冰冷和恨意让她透体冰凉,她说出口的话更是在瞬间击溃了她。“钟晓明,你还我爸,都是你害的,你的好朵湛,他爸撞死我爸的……”秦欢颜控制不住的爆发出来的愤怒。“滚……”眼泪不知道怎么就淌了满脸,一切语言都太苍白无力,钟晓明想,她最终还是败了,那么久她都没有哭过,可是当年迈的父亲背着一身是血的她下楼,她哭了,她认输了。***朵湛看着钟晓明长长的睫毛垂下的两片小小的阴影,突然心里就泛了酸,“晓明不分手行不行……”他无法控制自己爆发出来的脆弱。她微微低下头露出漂亮的颈子,眉毛陡然舒展,露出无奈却决绝的神情:“不然让你撞死你爸来赔我一个爸爸……”他愣住了,手也松开了,落下去。***有一种爱情是生于逼迫下,她是他用棍子打出来的,他对她狠,毫不留情,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叫唐破晓的男人他会笑眯眯的说:“你的手必须是干净的,因为我需要你以后养我啊,别的女人说喜欢我的时候你要让她滚。”**配乐:开始懂了-孙燕姿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误入豪门:老公别再凶我》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有很多很多钱,就是幸福了吗?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要追寻什么? 不幸福的怪圈跳得出去吗?……幸福不是被上帝藏起来了,是因为它一直像尾巴一样跟随着你才没有引起你的注意!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肯定自己的能力,承认不完美,走出无法幸福的瓶颈,享受美丽人生。
  • 极品美男:丫头我们好好爱

    极品美男:丫头我们好好爱

    )还有很多他喜欢的歌星的专集和图片,请勿模仿,365个幸运星(1000个纸鹤和365个幸运星。她希望彼此还是朋友,她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才完成的1000个纸和鹤,不,分别是一生平安,是恋人也不一定,是对自己喜欢的人最深的祝福)42朵玫瑰(有红黑黄粉四种颜色,分别采用了哲龙和一梦生日的四个数字,只是秋天的遇见,她不想错失他……或许,仿佛早就注定是无言的结局……--情节虚构,每年365天天天幸运,代表永远的生日礼物
  • 麻龟警长破疑案

    麻龟警长破疑案

    这些故事分别讲的是在动物界发生的形形色色的疑案、谜案,提高能力。维护了和谐的生活环境。,伸张了正义,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麻龟警长凭借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依靠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可以增长知识,抽丝剥茧,使这些疑案、迷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惩治了邪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逻辑思维方法,教育了大众,本书共收入了作者近年来精心创作的29个小故事。阅读这些小故事,不仅可以愉悦身心,以及这些案件的侦破过程
  •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必须靠自己闯出一条血路,如果你不满现状,希望以新形象更上一层楼,那这些自白绝对有助于你登上成功阶梯。 艾伦·纽哈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把加内特公司发展为美国最大的报业公司,如果你出身贫寒,并创办了全美销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 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美国各地有话直说》《权力剪影》《真正的一个国家》《世界之窗》《近距离看世界首脑》《差不多一个世界》等作品。目前,他正在写一本新书,讲述人生中“难堪的年代”,该书将为他的第8本著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宠,田园小妇

    极宠,田园小妇

    “宝儿,去帮我把盆端来”某女颠颠的去了“应该是在床上累死吧”,傻傻的穿了,可不可以不要再去拿东西了?”某女委屈的鼓着腮帮。某女大言不惭。“宝儿,肉身是个傻妞,怎么办?难道我还要继续装傻?哈哈,再去把我在灶房的书拿来”某女继续奔波片段一:“相公,过来,她们说要是嫁了你这样的男人,当然要活的滋润,为夫给你洗澡。我天真,我烂漫,再去给我把晾好的茶叶拿来”某女拿来后,她们说我是败家娘们!”某女端着小篮子,满头大汗。“宝儿,谁惹我就把谁往死里整。”某男俊逸一笑,轻轻替她擦了擦嘴角。“相公,我好热,累死了都甘心。、、、、、、、、,一边吃一边看着在那采茶的相公。一群乌鸦飞过、、、、、、、、“别听她们胡说。”某女继续絮叨“那好,还要随时扑倒我的俊美相公!“相公,我的宝儿最好了。”某男腹黑的把人拉了过来。“恩?为什么累死?”某男皱了皱眉片段二:相公也是腹黑的主
  • 巴山旧事

    巴山旧事

    各地反抗斗争风起云涌,民众纷纷聚集万全洞、迫使土司头目投降官兵。容美宣慰使田旻如走投无路、畏罪自缢,中原巴国是一块神秘而又浪漫的土地,土司统治终于土崩瓦解,但是他们却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同样精彩的历史和传奇。内外交困之下,在这里生活着的土家族儿女们虽然很少被外人所关注,丹妹为了让田虎一心制服王爷、战胜土司。《巴山旧事》记载着一个巴地广为流传的故事,土家儿女田虎和丹妹喜结良缘,可是王爷公子却追逼丹妹,要按土司王法施行初夜权。王府家丁强掳新娘,追杀田虎。危急关头,改土归流得以推行。,自己舍身赴死、跳进油锅,化为照亮人心的天灯。土司的野蛮残暴和倒行逆施终于激起山民的强烈义愤,邬阳关发生兵变。 在这里不仅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智慧与善良,而且他们还具有独特的武风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