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7500000010

第10章 希世之珍(1)

这则典故说明拘泥于盲目崇古的人,缺乏现实感,因而也往往是最愚蠢可笑的。

此典出自《郁离子》。

工之侨得到了一块质地优良的梧桐木,把它削制成一张琴,安上丝弦弹奏,好像金玉的声音一样和谐动听。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了,便把它献给朝廷的乐官太常。太常请宫中的乐工来查看,乐工说:“并不古老。”就把琴还给了工之侨。

工之侨把琴拿回家,先和油漆匠商议,在琴的漆上造了很多花纹,又和雕刻工商议,刻镂了古字题款。这一切都做好后,工之侨把琴装在匣子里,埋在地底下。一年后,工之侨把那把琴取了出来,抱着它到市场上去卖。一个有钱的人路过看见了,用一百两金子买下来,把它献给朝廷,乐官们争相传看,都赞不绝口地说:“这真是世上少见的宝物呀!”

虚词招谤

这则典故说明“虚词招谤”,“诳亦何益”。这对任何人都有十分积极的教诲意义。

此典出自《阅微草堂笔记》“是非之公,人心俱在,人即可诳,自问已惭。况公论具存,诳亦何益?荣亲当在显扬,何必以虚词招谤乎?不谓后起胜流,所见皆如是也!”

有一个世家的子弟,夜间行走在深山里,迷失了方向,看到前面有一个岩洞,想暂且进去休息一下,发现已死的老前辈某公在里面,内心恐惧不敢进去。但是,前辈某公却殷切地邀他进洞,他估计不会有什么祸害,就上前行礼拜见。老人问寒问暖、起居劳苦像活着时一样,又略问了他家中的事,共感悲伤慨叹。士人接着问:“您的墓地在其他地方,为什么一个人游逛到这里来?”

老人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在世时没有犯过错误,读书时只是跟随着别人作计议,做官时只是安分守己地工作,也没有什么建树。没想到我死了几年之后,在我的坟墓前面忽然树起了一块大石碑,在螭首上刻着一些篆文,写的是我的姓字和官阶,碑上文字所叙述的却是我根本不知道的事情。其中稍微有些符合的,又都言过其实。我一生质朴直率,心里感到不安,再加上游人过路诵读,时常说出讽刺的评语;那些鬼魂围着观看,常常讥笑声不绝于耳。我实在受不了这些嘈杂的声音,就避居在这里。只是到了年终祭祀扫墓的时候,我才回到坟地里去,看看自己的子孙后代而已!”这位士人委婉地安慰老人说:“仁人孝子,不这样做就感到不能荣耀自己的亲人。像恭喜中朗这样的名人,也免不了写些于心有愧的碑文;像韩吏部这样的名家也曾写过阿谈的墓志铭。自古以来已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您又何必介意呢?”老人严肃地说:“是非公论都在人们心里;人们即使可以被欺骗一时,但我扪心自问已觉得非常惭愧。何况公论俱在,欺骗又有什么益处呢?要想光耀祖宗,应当看他的昭著事迹,何必用虚伪的言词招惹诽谤呢?难道不知道后起的名流,他们的见解也都是这个样子吗?”老人说罢拂袖而起,士人若有所思地回家去了。

袖手旁观

“袖手旁观”形容置身于外,不参与不过问,对事情采取消极、被动、坐观成败的冷漠态度。

此典出自唐代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唐朝时候,有一位大文学家名叫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人,贞元(唐德宗)时中了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后来因受到连累,被贬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做司马(官名),最后在去柳州刺史的任上去世。

柳宗元写的文章既雅健而又雄深,发表的议论像风势般奋发而深远,是一位博学而有才能的人。当时的大文豪韩愈在柳宗元死后写了一篇非常著名的《祭柳子厚文》,其中有这样几句:“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善于砍木的人,弄得满头大汗,指破血流;而巧熟的大匠往往拢着双手,站在一旁观看。韩愈对柳中元的文采才华之美,颇为赏识,看到他不被重用,成为一个袖手旁观的巧匠,最终默默无闻地死去,为他感到非常不平,所以说了上面那几句颇有牢骚味的话。一个有学问、有本领的人没有发挥才能的机会,这是多么可悲可叹的事情呀!

雄鸡断尾

“雄鸡断尾”比喻某人担心谗言,决心自我隐晦,甘心做平庸无用的人。

此典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春秋时期,周景王有一个长庶子,人们都称他为王子朝。王子朝的师傅叫宾起,是周王朝的大夫。

王子朝和宾孟都深受周景王的宠爱,周景王和宾孟也都喜欢王子朝,想立他为太子。当时,很有权势的刘献公有一个庶子,名叫刘蚡。刘蚡侍奉周大夫单穆公,也拥有一定的政治势力。刘蚡讨厌宾孟的为人,打算杀掉他。同时,刘蚡也讨厌王子朝的言辞,认为他说的话违背礼制,也想除掉他。有一次,宾孟来到郊外,看见一只大公鸡自己弄断自己的尾巴。宾孟询问侍者公鸡这样做的原因,侍者回答道:“这只大公鸡害怕充当祭祀用的牺牲品,所以自残形体,以避其难。”那只大公鸡是否真的“自断其尾”?即使是真的,到底出于什么原因?应该说是一个谜。侍者的回答不过是信口开河而已,没必要多想?而宾孟却借题发挥,马上回去报告周景王说:“公鸡害怕被人所用,这一点和人不同。在祭祀时当作牺牲品,是供别人使用的,而被人所用是很难的,被自己使用却没有什么妨害。”宾孟的意思是,自己非常愿意为景王效力的,但是屡遭谗言和攻击,实在太难做人了。还不如像公鸡那样“自断其尾”,韬光隐晦,还可保全性命。周景王明白他的意思,没有答话。

先入为主

“先入为主”意思是以先听进的话为主,不听取后来的话,后来也用它表示怀有成见。

此典出自《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汉朝哀帝执政时,董贤、孙宠、息夫躬这三个人都深受哀帝的宠信。哀帝下诏书封他们为侯,各食邑千户。丞相王嘉劝哀帝说:“不能封他们三人侯位,董贤权势太大,孙宠和息夫躬二人是奸佞之臣,为了避免日后他们扰乱朝廷,生出祸患,所以不可任用。”皇帝最终没有听从王嘉的劝告,坚持给他们三人封了侯。

息夫躬看到董贤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势也日益扩大,心里很不服气,因此想取代他。息夫躬编造一套谎言,哄骗哀帝说:

“陛下,匈奴的单于今年没朝见天子,推说生病了,表示明年再来朝见,这一定是有变故,可能是要领兵侵扰边境,陛下应当赶紧想退兵之计……”

原来息夫躬事先已派人通知单于,让他不要入塞朝拜天子,所以单于没有入塞。

对于息夫躬的话,大臣们都不相信,也纷纷劝哀帝不要轻信。哀帝又问丞相的意见,王嘉说:

“天子应该推诚行善,百姓万民才能安居乐业。息夫躬的话分明是一派谎言,借天子出兵之机图谋不轨。陛下千万不要轻信,以免生出后患陛下决不能因为先听到息夫躬的话,就以他的话为真,做出错误的决定啊!”

最后,哀帝还是相信了息夫躬的话,准备派军队出征,却又遭到董贤的反对,最终哀帝放弃了出征的念头。不久,息夫躬的计谋露了馅,结果被关进大牢,死在狱中。全家遭到满门抄斩。

西施至姣

这个典故的主旨,在于宣扬“处势”的重要。

此典出自《慎子·外篇逸文》:“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则见者皆走;易之以玄緆,则行者皆止。由是观之,则元緆色之助也,姣者辞之,则色厌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西施,是天下最漂亮的女人了,如果给她戴上鬼怪的假面具,看见她的人就都吓跑了;如果给她换上美丽的细布衣裳,那么,行路的人都会停下来凝望的。由此看来,美丽的细衣裳能够助长她的美色,如果漂亮的人不穿它,那么,她的美貌也就会因而减色了。

衔肉著口

这则典故表明缺乏思考分析能力,就会上当受骗。

此典出自《笑林》。

某甲卖肉,走过城市厕所时进去小解,把肉挂在门外。

某乙把肉偷了去,还没来得及离开,某甲就走出来找肉,某乙便奸诈地用嘴咬着肉说:“挂置在门外,哪能不丢失?像我这样用嘴咬着肉,还会有丢失的道理吗?”

胁肩谄笑

“胁肩谄笑”意思是耸起双肩,表示恭敬的样子并且谄媚地装出笑容。人们常用来形容逢迎巴结人时的丑态。

此典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战国时,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文人学士是不是就不应该和执政者接触了?”

孟子回答说:这要看具体情况。古代有这样的规矩:不是臣属关系,就不见君王。从前,魏文侯去访问名士段干木,段干木跳墙逃走了;鲁穆公去访问贤人泄柳,泄柳关着门不出来相见。春秋时鲁国执政者季孙氏的总管阳虎想见孔子,但自己又不肯放下架子,便想出了一个方法——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派人给孔子送去了一条火腿,想借孔子亲自去答谢馈赠者时见他。孔子知道这是阳虎的花招,也有意趁阳虎不在家才去答谢。如果阳虎不摆架子,不耍花招,孔子自然会见他的。当然,向权贵者献媚和曲意逢迎是可耻的。正如曾参说的:对人低头哈腰、讨好巴结,装成恭敬的姿态,比在盛夏时在田间暴晒还难受。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此典出自宋代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代时,著名文学家、诗人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曾到过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并在那里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殷勤地接待了他们。他们也在寺庙里的墙壁上题过诗,苏辙(字子由)还写过一首《渑池怀旧》诗记述这件事。

后来,奉闲老和尚去世了。苏轼从苏辙的诗中又想起了当年游渑池的情景,禁不住感慨万分,便写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全诗共八句:

人生到处如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人生在世,四处漂流,一会在这里,一会儿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说像什么呢?我看像到处飞翔的鸿鹄,偶尔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下脚一样。飞鸿在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是偶然的,因为它飞来飞去没有固定的去处。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了,他留下的只是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已没有机会再去渑池那座寺庙中去观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这和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爪印差不多。当年去渑池的过程还记得吗?路途遥远,人又疲劳,连骑的驴子也累得疲惫不堪。

渔阳参挝

“渔阳参挝”本是鼓曲名,人们用它来形容人狂傲不逊;也可用来形容击鼓作乐。

此典出自《后汉书·祢衡传》:“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蹋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东汉的很有名气的辩才祢衡,恃才傲物,狂放不羁,他与文学家孔融结成忘年之交。孔融爱惜祢衡的才能,多次向曹操夸耀他。曹操想见祢衡,而祢衡却一直轻视和讨厌大权在握的曹操,谎称自己患上了疯病,不肯去,并且对曹操说了些不敬之辞。曹操虽然心怀忿恨,但因为祢衡有才气和名声,不想杀他。曹操听说祢衡善于击鼓,就下令让他做击鼓的小吏,于是大会宾客,检阅一下击鼓奏乐的盛况。鼓吏们到来之后,曹操叫他们脱下上身穿的衣服,换上鼓吏专门戴的帽子(岑牟)和苍黄色的单衣(单绞)。轮到祢衡时,他击奏的鼓曲叫《渔阳参挝》,踏着舞步,向前行进,仪态不俗,鼓声悲壮,听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祢衡行进到曹操面前时停了下来,官吏斥责他说:“你身为鼓吏,为什么不换衣服,如此随便地行进呢?”祢衡道:“好。”于是他先解开近身衣,然后才脱下其他衣服,赤身裸体地站立着,慢腾腾地拿起帽子、单衣,慢慢地穿戴起来。穿好衣服后,又击鼓而去,脸上没有一点儿羞愧的神情。曹操笑着说:“我本来要羞辱祢衡,反而被祢衡羞辱了。”

曳尾涂中

“曳尾涂中”的意思是,拖着尾巴在泥中爬行。人们用它形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此典出自《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战国时代的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威王听说庄子贤达,想让他做卿辅,管理国家的政务。于是楚威王派两个大夫做使者,带着玉帛,到濮水边上去请庄子,说:“大王要把国家政事交给先生操劳了。”

同类推荐
  • 行星与恒星(自然瞭望书坊)

    行星与恒星(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星上天,弹着地

    星上天,弹着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满目疮痍!一穷二白!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企图扼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于摇篮之中,美、法、德几个核大国,手里挥舞着核大棒,威胁中国和全人类和平。那时的中国,也想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来遏制西方核恐吓。可是,刚刚从国民党反动派手里夺回的红色政权,第一缺少的就是人才!第二缺少的还是人才!就在共和国最需要的时候,以钱学森为首的一批海外学子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等,他们放弃了海外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决然回到祖国。
  • 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世界上最经典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趣味故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断案推理故事、培养洞察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斗智斗谋故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趣味思考故事、提升国学修养的中华成语故事、提升语言文字基础的中华谜语故事、陶冶艺术情操的诗词歌赋故事、磨砺人生志向的名人成长故事等,内容丰富、精彩。这是一本孩子和父母一起阅读的儿童经典文学书籍,注重了童真趣味和文学经典的双重体现,是陪伴孩子一生的礼物。
  • 出语惊人

    出语惊人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物理探谜

    物理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热门推荐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桃花下的总裁

    桃花下的总裁

    她不就是想过桃花源一般的生活吗,为什么老哥老妈齐上阵劝她嫁人?签下丧权辱国的卖身协议,只为了保住桃林,所以冷颀怎么欺负她,忍了。洗衣做饭,端茶递水,她堂堂21世纪的杰出青年,怎么沦落到为仆为婢的地步了?被占便宜了,只能忍,被鄙夷了,还要笑,天啊,请看看我吧!
  • 花美男专卖店

    花美男专卖店

    花美男专卖店是夏城新开的一个五层楼式的主题店面,特点是经营美男!每个月这个店都会推出一个或几个主打美男,每次都会发生不同的故事。一个有着古怪想法、元气十足的少女朵朵能引领着这家店,不仅因为她身后有一直支持她、照顾她的哥哥,还有冷峻面瘫轩辕夜的支持,以及后来温柔男古风的呵护。
  • 荣格谈心灵之路

    荣格谈心灵之路

    本书收录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一生的智慧经典。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的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极富有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情怀的思想家的心灵之路。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价值理念,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至尊狂小姐

    至尊狂小姐

    新书《纨绔乐妃:至尊鬼帝霸宠妻》发布,露西芙,光耀大陆光明圣廷第一圣女,欢迎大家围观收藏~~,是圣廷严苛培养出来的最完美的兵器!陨落重生魔武双修,光明治愈和圣光斗气的结合,没有瓶颈的升阶之路,无论在哪,无论是谁,她都不会认输!来之不易的家人和幸福,谁敢动!七大宗门,先天强者?踏平你的宗门!超级世家,帝境长老?你有丹药多如糖豆,我有治疗术没有任何副作用!只要有一口气,魔武双修。我就可以起生死肉白骨!单挑群殴随便你!反正增益法术损人利己再好不过!先打人再打脸!打什么都奉陪!只要你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白崇禧传

    白崇禧传

    程思远编著的《白崇禧传——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不评论白崇禧个人的功过是非,唯集中记述其毕生经历。白崇禧曾在北伐、抗战帮助过蒋介石,但又三次逼蒋下野。蒋、白之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国民党政权从发展、由兴到衰败的历程。
  • 逃之夭夭:贫穷女皇(全本)

    逃之夭夭:贫穷女皇(全本)

    两个世界上最强的男人,一个世界上最胆小怕事的女人。两个英俊潇洒、年少多金、帅气逼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男人,一个鸡毛蒜皮、斤斤计较、罗里吧嗦、贪生怕死的女人。女主角刘卡卡是一个穷的一塌糊涂的峡谷,穷的一塌糊涂的国度,穷的一塌糊涂的女皇。两个实力雄厚的泱泱大国就这样虎视眈眈的徘徊在左右,于是……刘卡卡决定重整雄风,让这个穷的一塌糊涂的国家成为天下最有钱的王国。因为,他们国家叫鸟国,所以他们国家的人,叫做鸟人。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刘卡卡说:以上观点可以延伸为有即是没有,没有即是有;那么你有金子,就等于你没有金子,所以把金子给我吧。两个男人够吗?肯定是不够的,你们有见过镜子的小说里只有两个男人的吗?!当然不可能……所以镜子打算整出很多男人,比如说国师啊丞相啊将军啊太监啊……呃,最后一个可以无视。
  • 重生之拐带萌徒

    重生之拐带萌徒

    她前世为妖女,今世为魔女。前世她被人诬陷背上祸国殃民的妖女之名,她岂会罢休?!前世的姐姐,爱人,今世都是仇人!今世的魔女之名,是被她家老师惯出来的。她说要星星,老师就不会给她摘月亮;她说要谁死,谁就不能活。既然老师对她那么好,那她就要把老师拐过来帮她报仇才行。可是,真的是她把老师拐了的吗?怎么总是觉得不对……
  • 新潮涌动(1910-1919)

    新潮涌动(1910-1919)

    本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晚清时期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