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6600000008

第8章 皮影艺术的文化内涵(1)

更令人叹服的是,演唱念做,声情并茂;挑线操作,游刃有余;舞台场面,有条不紊。皮影戏舞台与戏剧舞台相比,皮影戏已冲破了三堵墙的舞台形式,演出时再配以恰如其分的灯光,映射在亮子上,挑线人在幕后灵活地做出精彩表演,那些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的神话传说,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一来,影戏中的车船马轿、神佛妖怪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蹈海都能表现,再加上一些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在百戏中非皮影莫属。

盛行于中国城乡,历经千百年锤炼的皮影艺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反映着我国世世代代先民的思想观念和挚诚情感,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皮影艺术与宗教文化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神在人的生活中占有一个重要地位。宗教与民间信仰非常活跃,也相当复杂。宗教作为一种历史的社会现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的民间艺术,其发生之初大都和宗教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皮影艺术形成之初,无论唱文,还是造型,或是表演形式,都与佛教的“变文”、“变相”之间有极深的渊源。“变文”又称俗讲,是一种“讲唱”文学。讲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变文”的内容,多数取材于佛经,用以讲述佛经的故事,宣传教义。“变相”是宣传教义的辅助绘画方式,一般多绘于帛纸或寺院的墙上。在对皮影造型的研究整理过程中,就发现一些影戏景片与据佛经所绘制的“变相”在表现形式上有相通之处。如据佛经所描述的“地狱变相”,就与皮影中“游地狱”十分相似。在皮影的剧目中,宗教故事和神话传说占很大比重,宗教中的佛、菩萨、神仙、鬼神在皮影中都有所反应。如佛教中的如来佛、弥勒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哪吒、阎王、魔王、哼哈二将,道教中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六丁六甲、文武财神、八仙、城陛、土地、灶君、关公、二郎神、龙王、雷神、钟馗以及民间信仰中的风伯、电母、福神、禄星、寿星、喜神、魁星等等。其形象更是直接取法于寺庙道观中的壁画和造像,况且有些民间皮影雕刻艺人本来就是雕塑和描绘佛像的能工巧匠。在大量保存下来的清代皮影戏箱里,有相当一批景片是表现各类神怪的。

宗教直接对人宣讲教义、经文,的确枯燥乏味,为了吸引更多的善男信女,艺术的宣传是最有力的方式,而宗教僧徒、道人清楚地知道,曲高和寡,宗教只有更普遍地与民间艺术相结合,才能拥有更多信徒。于是宗教借民间艺术以传播,民间艺术假宗教而发挥,在这里两者又融为一体了。另外,在民间信仰中,人与神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三国时的关羽在皮影戏中就作为武财神,唐朝刘伯约又被表现为马王爷……地狱中让人觉得阴森恐怖的恶鬼又常常在皮影戏中为人们开心娱乐,它们具有各种极富想象力的造型,有的庄重威严,有的狰狞恐怖,有时滑稽可笑,留给大人和孩子们的是开心的笑声和美好的记忆。这说明,人们不仅在宗教的幻想世界中寻求精神上的安慰,而且还在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世界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创造精神。

(二)皮影艺术与戏曲文化

民间戏曲表演中,皮影属于拟人的道具戏,即将戏曲内容通过民间艺人制作的影人、道具加以表现,其历史极为古老。在中国戏剧的发展过程中,皮影确与各种地方戏曲有着并行或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脸谱、音乐唱腔和剧本方面。影人的戏曲程式化特征是皮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脸谱造型上,作为戏曲人物的皮影人,其形象的塑造除受宗教壁画和宗教雕塑的影响外(戏曲脸谱亦受到同样的影响),与各地方传统戏曲脸谱亦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如同传统戏曲一样,皮影戏中的角色也分生、旦、净、丑诸行,不同的角色由于身份、年龄、性别的区别,又有不同的谱式和纹样。首先,它们都具有美化和装饰作用,把线、形、色有机地按照一定规律组织成装饰性的图案,达到美化的效果,并且虽以生活为依据,却做出颇为大胆的夸张。第二,它们都注重强化角色的性格或心理特征。如皮影人物特定设色的象征意义“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等就与戏曲脸谱基本相同。这些纹饰、色彩带有或褒或贬的寓意及一定道德仪礼的观念和意义。第三,它们都反映了创造者及观众的心理状态,烘托和渲染气氛,皮影戏中影人的服装、道具也都借用了戏曲中人物服装、道具的样式。皮影戏与戏曲所不同的是,由于影人受侧面形象的局限,脸谱纹样线条有空面阳刻和实面阴刻之分,也不能像戏曲那样按照谱式进行正面勾描。然而这种限制并没有使影人形象简单化,反而使它具备了自身特点,形象更概括、更鲜明。另外影人身段及皮影戏中的道具又吸收了民间木刻画、剪纸等艺术风格,形成了它独有的形式美的艺术魅力。

在音乐唱腔上,皮影和地方的戏曲有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比如说,环县道情皮影是一种以说唱形式为主的民间小曲,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表情达意的民间小调,属曲艺范畴。据考证,环县道情起源于渔鼓道情,最初在道教圣地兴隆山庙会上演出,只有渔鼓、简板几种乐器。后来逐渐流传民间,后经民间艺人的长期实践,吸收了环县当地音乐营养,增加了四弦、甩子等乐器,整理完善了道情的曲牌板路,并改编、增加了故事情节。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而代表甘肃风情的剧种——陇剧艺术,正是以环县道情为正宗。环县民间道情皮影戏班成立已有三百多年历史。1959年,甘肃文化部门依据环县道情的形式编排的大型古典历史剧《枫洛池》进京参加了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1960年1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将环县道情正式定名为“陇剧”。这就是在皮影戏的音乐唱腔基础上“老树”开出的“新花”。

作为一种民间戏曲,皮影戏的剧本和唱词,多是民间艺人自己编写或从当地剧种中移植而来,例如取材于传统戏曲的《天仙配》、《封神榜》,取材于《西游记》的《盗宝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虽是同样题材,皮影演来却是别具特色。更有许多独有剧目,既非地方戏曲所有,也非地方戏曲所传。从流传下来的皮影戏剧本可以查出,有不少影戏已演变成为戏曲剧目了。当然,各地的影戏也从地方戏曲中吸取营养补充自己的剧目,只是演出的形态有所不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常疑现在的戏文,动作态度和画脸都与古代影灯戏有关。”可见,皮影戏与中国戏曲文化的关系源远流长,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三)皮影艺术与民俗文化

同类推荐
  •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同年,电影也传入了中国。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
热门推荐
  • 豪门坏女人

    豪门坏女人

    T市很繁华,是一个能让所有精英人士向往的经济大城市。T市有着很多大集团,大企业,豪门在这个城市多不胜数,却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妄想嫁入豪门的人很多,最后都止步在门槛,只因为豪门流行“门当户对”。T市今天很热闹。传说展氏集团的少爷展肖痕结婚。所谓展氏集团,有着亚洲经济动脉之美誉,都说展氏集团的董事长轻轻的跺一下脚,T市就要翻转两天不得安宁。这绝对不是夸张。所以,……
  • 狂后要休夫

    狂后要休夫

    女主非善类,请放心跳坑!从相府的小姐到皇后,宁相的眼里,她就是一根草芥,陪葬刚好是死得其所。可她才不要什么死得其所,越是要她死,她越是要活。还要活一个惊天动地泣鬼神。她嚣张,她冷漠,她以为老天怜她,这一世任她逍遥人间,却不知,她玩残的那一个个烂摊子,皆是有一人在背地里悄悄的替她料理着收拾着,乐此而不疲……顶着相府庶女的身份却越过了嫡女的尊贵,她狂,她傲,一夕性情变,怪只能怪那个一直只会睡睡睡的男人宠坏了的她,惯了她一身的毛病。好,既然不怪她,那她便在这重生的异世里玩转锦绣江山,写下一首盛世华歌。◆本文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归他抄我!小剧场摘录:夜黑风高。一只小手捏了捏床上那人英挺的鼻子,“你到底要睡多久?”他无声,继续沉睡。“哧啦”,她剪刀一划,锦衣碎断,“行,既然你喜欢太监的待遇,那就剪了吧。”随即,她眯眼一笑,剪刀便落向了他的身……“臭丫头,你想守寡?”他倏然而起,再也不淡定了。她委屈嘟嘴,“不是一直在守着吗?”他薄唇轻落,距离她的耳朵一寸处停下,“你唤醒我就为了不想守了?”“你说呢?”她挑眉,小脸嫣红。他唇移,落在她的唇上,反手一挥,烛火灭,夜黑依旧风高,纱帐轻垂,不知是谁系了一枚同心结……◆喜欢的亲请收藏,支持就是动力,先扑倒,再么晕,爱亲们,最爱最爱!
  • 爱后余生

    爱后余生

    顾潇潇觉着,掌管人间姻缘的某位老神仙定是看自己十分的不爽。活了小半辈子,好容易心动一次,没成想,对方还是个身患“面瘫症晚期”的洋葱男!一路披荆斩棘,差点拼了小命,最终修成了正果,心满意足的抱得美男归,却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充当了别人的替身……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绝品废柴狂妃

    绝品废柴狂妃

    叱咤风云的杀手之王异世重生,沦为废柴嫡九小姐。只因无法聚气修炼,竟然被家族亲人合谋抛弃!遇到自称本尊的狂傲男子,竟然擅自决定她是他的女人!重生而来,她绝不可欺!高阶修为护体,狂狷冷王护航!看她强势回归,一雪前耻!
  • 耗子赖上小仙女:痴心绝对

    耗子赖上小仙女:痴心绝对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五百年的修炼只为再睹仙姿,五百年来我日夜守候在紫梦湖畔,却意外得知被我咬到的小仙女被贬人间……我到人间寻找小仙女,她就早已被我烙下终于找到了我的小仙女。五百年前一咬定情,五百年后我要以融化你寂寞的仙魂……
  •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高血压与心肌梗死关系密切。有资料表明高血压病人中约14%可出现心肌梗死,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在男性患者中,高血压病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血压正常者高2~4倍。其次为临界高血压,而血压正常或偏低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低,这说明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 逃婚公主个个追

    逃婚公主个个追

    “轩辕豪完全被眼前的美人给迷住了,此时躺在床上的如花正散发着无与伦比的性感……”白乐乐裹着被子,躺在床上捧着一本言情正看得起劲,眼睛睁的大大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口干舌燥,眼看就要到OOXX的情节了。结果就听见了外面“咚咚咚。”的敲门声……“乐乐啊,出来吃饭啦!老爸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水煮鱼,快出来吧!”白乐乐一撅嘴:“偏偏在这个时候吃饭,哎……”她一边摇头一边将那本言情塞……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茅山传人

    茅山传人

    清朝末年,浙江一座大宅子一夜间被烧光抢光,大宅中的横死鬼一直潜伏,准备报复人间。在中国内乱结束后,党中央才派人将大宅子重新修复。一户姓苏的大户人家流落至此,买下宅子安居。不料苏家大少生有凶命,被宅中鬼魂引发后克死双亲,为了报复宅中的鬼魂,苏家大少加入茅山,寻求驱鬼之道……在他下山后,一路降妖除魔,开启了茅山传人的驱鬼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