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6600000008

第8章 皮影艺术的文化内涵(1)

更令人叹服的是,演唱念做,声情并茂;挑线操作,游刃有余;舞台场面,有条不紊。皮影戏舞台与戏剧舞台相比,皮影戏已冲破了三堵墙的舞台形式,演出时再配以恰如其分的灯光,映射在亮子上,挑线人在幕后灵活地做出精彩表演,那些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的神话传说,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一来,影戏中的车船马轿、神佛妖怪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蹈海都能表现,再加上一些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在百戏中非皮影莫属。

盛行于中国城乡,历经千百年锤炼的皮影艺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反映着我国世世代代先民的思想观念和挚诚情感,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皮影艺术与宗教文化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神在人的生活中占有一个重要地位。宗教与民间信仰非常活跃,也相当复杂。宗教作为一种历史的社会现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的民间艺术,其发生之初大都和宗教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皮影艺术形成之初,无论唱文,还是造型,或是表演形式,都与佛教的“变文”、“变相”之间有极深的渊源。“变文”又称俗讲,是一种“讲唱”文学。讲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变文”的内容,多数取材于佛经,用以讲述佛经的故事,宣传教义。“变相”是宣传教义的辅助绘画方式,一般多绘于帛纸或寺院的墙上。在对皮影造型的研究整理过程中,就发现一些影戏景片与据佛经所绘制的“变相”在表现形式上有相通之处。如据佛经所描述的“地狱变相”,就与皮影中“游地狱”十分相似。在皮影的剧目中,宗教故事和神话传说占很大比重,宗教中的佛、菩萨、神仙、鬼神在皮影中都有所反应。如佛教中的如来佛、弥勒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哪吒、阎王、魔王、哼哈二将,道教中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六丁六甲、文武财神、八仙、城陛、土地、灶君、关公、二郎神、龙王、雷神、钟馗以及民间信仰中的风伯、电母、福神、禄星、寿星、喜神、魁星等等。其形象更是直接取法于寺庙道观中的壁画和造像,况且有些民间皮影雕刻艺人本来就是雕塑和描绘佛像的能工巧匠。在大量保存下来的清代皮影戏箱里,有相当一批景片是表现各类神怪的。

宗教直接对人宣讲教义、经文,的确枯燥乏味,为了吸引更多的善男信女,艺术的宣传是最有力的方式,而宗教僧徒、道人清楚地知道,曲高和寡,宗教只有更普遍地与民间艺术相结合,才能拥有更多信徒。于是宗教借民间艺术以传播,民间艺术假宗教而发挥,在这里两者又融为一体了。另外,在民间信仰中,人与神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三国时的关羽在皮影戏中就作为武财神,唐朝刘伯约又被表现为马王爷……地狱中让人觉得阴森恐怖的恶鬼又常常在皮影戏中为人们开心娱乐,它们具有各种极富想象力的造型,有的庄重威严,有的狰狞恐怖,有时滑稽可笑,留给大人和孩子们的是开心的笑声和美好的记忆。这说明,人们不仅在宗教的幻想世界中寻求精神上的安慰,而且还在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世界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创造精神。

(二)皮影艺术与戏曲文化

民间戏曲表演中,皮影属于拟人的道具戏,即将戏曲内容通过民间艺人制作的影人、道具加以表现,其历史极为古老。在中国戏剧的发展过程中,皮影确与各种地方戏曲有着并行或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脸谱、音乐唱腔和剧本方面。影人的戏曲程式化特征是皮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脸谱造型上,作为戏曲人物的皮影人,其形象的塑造除受宗教壁画和宗教雕塑的影响外(戏曲脸谱亦受到同样的影响),与各地方传统戏曲脸谱亦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如同传统戏曲一样,皮影戏中的角色也分生、旦、净、丑诸行,不同的角色由于身份、年龄、性别的区别,又有不同的谱式和纹样。首先,它们都具有美化和装饰作用,把线、形、色有机地按照一定规律组织成装饰性的图案,达到美化的效果,并且虽以生活为依据,却做出颇为大胆的夸张。第二,它们都注重强化角色的性格或心理特征。如皮影人物特定设色的象征意义“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等就与戏曲脸谱基本相同。这些纹饰、色彩带有或褒或贬的寓意及一定道德仪礼的观念和意义。第三,它们都反映了创造者及观众的心理状态,烘托和渲染气氛,皮影戏中影人的服装、道具也都借用了戏曲中人物服装、道具的样式。皮影戏与戏曲所不同的是,由于影人受侧面形象的局限,脸谱纹样线条有空面阳刻和实面阴刻之分,也不能像戏曲那样按照谱式进行正面勾描。然而这种限制并没有使影人形象简单化,反而使它具备了自身特点,形象更概括、更鲜明。另外影人身段及皮影戏中的道具又吸收了民间木刻画、剪纸等艺术风格,形成了它独有的形式美的艺术魅力。

在音乐唱腔上,皮影和地方的戏曲有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比如说,环县道情皮影是一种以说唱形式为主的民间小曲,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表情达意的民间小调,属曲艺范畴。据考证,环县道情起源于渔鼓道情,最初在道教圣地兴隆山庙会上演出,只有渔鼓、简板几种乐器。后来逐渐流传民间,后经民间艺人的长期实践,吸收了环县当地音乐营养,增加了四弦、甩子等乐器,整理完善了道情的曲牌板路,并改编、增加了故事情节。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而代表甘肃风情的剧种——陇剧艺术,正是以环县道情为正宗。环县民间道情皮影戏班成立已有三百多年历史。1959年,甘肃文化部门依据环县道情的形式编排的大型古典历史剧《枫洛池》进京参加了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1960年1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将环县道情正式定名为“陇剧”。这就是在皮影戏的音乐唱腔基础上“老树”开出的“新花”。

作为一种民间戏曲,皮影戏的剧本和唱词,多是民间艺人自己编写或从当地剧种中移植而来,例如取材于传统戏曲的《天仙配》、《封神榜》,取材于《西游记》的《盗宝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虽是同样题材,皮影演来却是别具特色。更有许多独有剧目,既非地方戏曲所有,也非地方戏曲所传。从流传下来的皮影戏剧本可以查出,有不少影戏已演变成为戏曲剧目了。当然,各地的影戏也从地方戏曲中吸取营养补充自己的剧目,只是演出的形态有所不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常疑现在的戏文,动作态度和画脸都与古代影灯戏有关。”可见,皮影戏与中国戏曲文化的关系源远流长,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三)皮影艺术与民俗文化

同类推荐
  •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以魔术为主题的饕餮盛宴,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术世界领略百变缤纷的魔术传奇,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最吸引人最能提高人气的技巧。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拉斐尔艺术(全集)

    拉斐尔艺术(全集)

    而在大师的诗作中,我们更能领会他对生命的感悟:“…日夜轮转,1520年4月7日,我们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师的性格。太阳总在西沉之后重新升起,而在无言之中,拉斐尔在罗马病逝.年仅37岁。从后人对他的追随和批判中。然而,大师死后一百年里.他的艺术作品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跨过浩瀚的地中海,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风气。从拉斐尔留下的数封罕见的书信中,我的死亡悄然降临。”,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拉斐尔的一生对世界艺术的贡献与影响。他的身后留下了尚未完成的《圣容显现》等画作以及梵蒂冈宫殿的装饰工作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错承君王宠

    错承君王宠

    她原是游戏“草丛”中,滴落不沾身的女大学生;他是愿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的皇子;她的离奇穿越,为救他舍身献吻;而为她的自由,他放弃游手好闲的自由日子,掀起了一朝的巨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逆龙而上

    逆龙而上

    腾龙大陆最炙手可热的职业--魔晶师。一个有着强大冥想力的少年卡尔。一颗传承于异地的星河之泪。必将造就腾龙大陆新一番的神话。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诡道

    诡道

    林珊珊的男友张潇在深夜离奇死亡,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竟然是一堆十分不起眼的白色小虫,遂展开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叫顾明的年轻男子浮出了水面,然而,未等警方有所行动,凶杀案再度发生,林珊珊的好姐妹于芳咬舌自尽。案情一下变的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 萌主殿下恋爱吧

    萌主殿下恋爱吧

    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喜欢她,居然还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眼里,她就像星光,那样耀眼。她是指引他获得新生的天使,他会不顾所有的守护她。友情和爱情碰撞时,他还能理智的选择吗?冷漠如冰块的恶魔骑士,温暖如春风的完美王子,又会给原本不属于那个世界的灰姑娘带去怎么样的奇妙旅程。最后谁又会成功的为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一切尽在——萌主殿下,恋爱吧!
  • 我最想要的养颜美容书中医典籍:给女人的美丽健康处方

    我最想要的养颜美容书中医典籍:给女人的美丽健康处方

    女人有爱美的天性,养颜驻容是其天生的追求。怎样才能容光焕发?怎样才能骨肉均匀?怎样才能护好身心?千百年来,女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本书从历经岁月考验的中医典籍中汲取精华,用本草汉方为爱美、爱健康的女人献上低成本、高效用的养颜美容良方。书中用贴近生活的事例给大家作为参照,从而透析你的容颜及身体状况,然后根据中医典籍中的理论和实践,为女人开出行之有效的处方。让女人从内养外调中,实现由内而外的美丽。
  • 只管挖坑不管埋

    只管挖坑不管埋

    江湖上有很多种人。大侠,女侠,少侠;大魔头,女魔头,小魔头;盟主,阁主,宫主……很可惜的是,这些称号跟赵扶摇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她是传说中江湖上最最最……最底层的小人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萌妃当道:征服杀手妻

    萌妃当道:征服杀手妻

    据说这个文很搞笑,据说这个杀手很逗比,据说这个皇帝好腹黑……【她,是出名的贪财杀手!他,是有着神秘身份的皇帝!当一次不清楚是巧合还是特意安排的无良邂逅,某杀手的一世英明全部埋汰,只能在他那慵懒华贵的笑里,眨着眼睛、咬着手指:你放过我吧……】